“学训赛创四位一体融合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21-12-29郭振清马玉玲
唐 笑 郭振清 马玉玲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600;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600)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有待重视
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现象现在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仍然存在,实践教学的课程在创新创业课程中不超过30%。课时少,效果差,实践教学的目的并没有达到。这一点确实需要提高,很多高职本科类院校都是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而且现在大多数教师都是注重传统的教学模式,单纯地就是在课堂上教学生们理论.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实践型应用人才,所以从高校方面来讲,这一理念必须要落实,因为学生们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就是学习的养成阶段,[3]在小学因为整体德育,还有学生们的品性没有形成,所以就是养成教育,到了初中,高中,就是学生们努力吸收理论知识的阶段,到了大学就是,实践与理论共同结合,为祖国培养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技能型人才,所以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有待重视。
(二)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高校的教师一般没有接受过企业的培训或者在校外工作过,近些年更是招聘了一大批年轻教师加入到创新创业的师资队伍中。这就导致了创新创业实践环节师资队伍能力不足,实践效果也不够理想。另外,兼职的创新创业教师也不够专业。[4-6]目前高校面临的一个情况就是,岁数大一点的老师非常注重理论课知识的教学,这种传统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很难转变他们的思想; 年轻一点的教师,因为教学经验不足,也很难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效的教学,所以学校可以在这两点中互补一下,多让老师们深入到企业去学习研究,加强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不断地汲取新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为理论与实践教学打下基础。
(三)创新创业教学管理有待加强
相对于专业课程的教学管理,普遍不太重视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课程评价体系也是各院系各自为体系,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整体,教学质量很难保证。[7-9]针对这一点,高校可以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多去注重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课程评价体系以学院为体系,形成完整的教学整体,这样也能保证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也能加强学生们创新创业课程中的教学质量。
(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待完善
创新创业课程的考核和评价体系没有形成系统,由上课教师做主,而且这门课程属于选修课,很少有考试,主要根据课堂出勤率和平时成绩以及最后的课程汇报进行打分。所以,要想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必须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各方面合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增强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从学校的教育政策中去完善,现在创新创业课程都是选修课,考试都不考,学生们会从思想上不去重视,从而大大影响课程的教学。[10]学生们从高中步入大学后,觉得没有了以前高考前的紧张气氛,整个人会很放松。本身学生们的自控能力就比较差,如果学校再不去重视这门课程,那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将会很难在学生们中起到很好的效果,所以高校应该从各个方面的政策上去重视这门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在国家需要的人才不单单是理论性特别强的,而是技能与理论相结合的全面型人才,所以高校必选重视这个问题。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通过分析问题,本文试图找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的具体方案。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探索构建“学训赛创融合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专业学习达到创新创业知识普及、通过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质、通过各项大赛检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创新项目引领专业提升,学、训、赛、创融合层层递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2.“学训赛创融合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以创新模块课程为入口,以“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正大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战营销大赛为载体,以实验动物、宠物养殖与销售等项目为突破,构建创新教育模式。
(二)实施柔性化教学管理
实施柔性化的教学组织管理,结合“四化”标准。
教学地点多样化:不仅限制于教室,可拓展为实验室、学生社团(创新创业协会)、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合作实践平台。学校可以多设立几个实践教学基地,因为大学生学习本专业,以后多半会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所以从课本上看到的内容,跟实际看到的内容是很不一样的,让学们走出教室,在实践中教学,既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建设三师型师资团队
建设“专业型、技能型、创新型”三师型师资队伍,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按照“引培并举,以培为主,优化队伍,提高素质”的指导思想,把培养青年教师、优化队伍结构作为立足点,把培养“三师型”素质教师作为突破点,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提供有力保证。
(四)搭建同步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搭建全方位稳定的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使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有社团、项目开发有平台、项目成果有扶持,使创新创业的培养和训练面向全体学生,使孵化创新创业团队、项目成为学院的新使命。
三、结束语
国家现在越来越重视实践性人才的培养,所以在对高校学生的教育中,应该多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目前情况就是,高校老师对理论知识教学的非常到位,一直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老师教,学生去学,而对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能力有所欠缺,所以需要老师深入到企业中去学习。这样不但能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从学校方面的政策上就得把创新创业能力重视起来,这样才能从规定中让学生们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也可以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们深入到企业中去学习探索,这样毕业以后也能很好地适应自己的岗位,提前感受一下工作的氛围,也能从企业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很好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融入递进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所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阐述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以及其必要性,分析当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融入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有效措施,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