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调研与思考
2021-12-29何书萍
张 芸 何书萍
(1.苏州大学招生就业处 江苏苏州 215000;2.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0)
一、多重困扰,高校面临的困难亟待引起重视
当前,由于多种原因,高校就业工作出现诸多困难和新的矛盾,需要引起高度重视[1]。
(一)需求多与供给少的矛盾
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人,比上一年增加40万人,学生人数创新高,就业岗位非增却减。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增就业岗位“900万以上”的目标比去年“1 100万人以上”的目标少了200万人。据统计,全国企业招聘下降20%,吸纳毕业生的主阵地小微企业下降60%[2]。
(二)组织热与个体冷的矛盾
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人社部等部委频频释放政策红利,高校都在积极推进落实[3]。但毕业生缓就业、慢就业趋势扩大,据统计,截至今年六月,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平台,提供902万条岗位信息,累计新增注册人数只有174万人,一些招聘会企业岗位数远大于求职学生数。
(三)高校急与招考慢的矛盾
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出口”,就业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但受疫情影响,人员流动不畅,毕业生实习实践受阻,各类招考复试延后,就业周期被大大拉长。
(四)增加量与提高质的矛盾
政府和高校关注“就业率”,数量上的充分就业是优选项,而学生更关注“高质量就业”。部分学生受社会和家庭影响较大,期待不降低、就业不将就、择业有要求,基层就业意愿不强。组织和个体的想法未能同频共振,是高校就业工作提质增效的一个难点。少数想创业的毕业生,市场化经营运作经验不足,创业项目技术含量和层次普遍不够高。
二、多管齐下,促进毕业生尽早就业的建议
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和疫情防控常态化已经并将持续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社会、高校都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4]。
(一)政府政策驱动
就业既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也是民生福祉的“压舱石”。各级政府要坚定“六稳”工作信心,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业态,激活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借助国家产业政策支撑,因时借势为“稳就业”培育新动能。
1.抓好稳定就业“头等事”
“稳就业”首当其冲是“稳岗稳企”。地方政府应主动上门“零距离”送服务,帮助企业用好“政策红包”,协调金融机构解决燃眉之急,打好“企业减负+员工稳岗”组合拳,在加快市场主体发展当中,激活企业“稳就业”内生动力,巩固好吸收高校毕业生的“蓄水池”。行业协会也应积极参与到毕业生的招聘、创业活动中来,强化就业政策与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企业发展之间的系统联动。
2.激活经济发展“动力源”
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一是政府应充分开放市场,敏锐捕捉数字经济新业态蕴含的“稳就业”新机遇,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在新的产业业态中拓展就业岗位。二是政策保障毕业生自主就业创业,引导多形式灵活就业。三是应关注新职业带来的工作方式、劳动保障等方面的新变化,制定相关职业标准加以规范,让毕业生在拥抱就业新机遇时更安心、更踏实。
3.织密宣传落实“信息网”
整合搭建政策宣传的综合平台,全面梳理中央和地方出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大力宣传人才政策。通过线上平台,以简表清单方式列明每项政策内容、政策依据、扶持范围和对象、服务流程等,方便企业、毕业生“看得懂、会操作、能落实”。
4.撑起就业权益“保护伞”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加强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就业市场环境,消除各类就业歧视,为每位毕业生提供同等就业机会。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审核机制,建立黑名单和第三方投诉渠道,确保招聘单位岗位信息真实准确,切实保护毕业生就业权益。
(二)各方协同联动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教育部门、人社部门、高校、用人单位等协同发力,要以“政策沟通、系统联通、数据融通、服务畅通”为目标,推进有关各方在人力资源、就业创业、技能人才等多方面合作共享,构建毕业生就业大“朋友圈”发展新格局。
1.建立就业信息共享交互机制
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开展线上精准对接、实时互动减少供求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摩擦性失业。地方联动建立地区用人单位招聘岗位信息库、生源地未就业毕业生信息库;高校建立校招企业需求库,毕业生求职信息库。四库线上实时多元交互,实现企业用人和毕业生求职的信息进行有效匹配、精准推送,助力毕业生应聘“有的放矢”。
2.建立就业服务共享协作机制
建立就业服务协同机制和发展联盟,促进校政企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共通共享。一是开展“政策宣讲校园行”,让毕业生充分了解各项政策;二是推动用人单位、毕业生、人社部门三方线上签约与备案;三是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数据共享,做好工作衔接。高校持续做好跟踪服务,为已就业毕业生办理手续;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按照上级规定和学生意愿保留户档;对户档回生源地的未就业毕业生,人社部门应主动对接,与教育部门协同服务。
3.开放共享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共建(共享)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园)、创业导师库、创业项目库,加强创业培训师资交流,共同开展创业培训。举办省、市、县或区域性创业博览会、创业大赛、创业项目推介会等专项创业活动。联合开展大学生创业政策宣传、开业指导、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市场开拓等指导服务活动。
(三)高校精准推动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就业工作要多些“精准”。既要注重“精”,集中资源集中优势集中力量,防止“撒胡椒面”。又要确保“准”,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环节,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
1.精准对接国家政策
高校应紧盯就业态势“风向标”,紧跟政策“指挥棒”。一是深入挖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的就业机会,用好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等优惠政策,支持毕业生以新就业形态、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多元化就业。二是贯彻落实基层就业相关优惠政策,实施好“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项目,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和脱贫攻坚一线就业创业。
2.精准做好就业服务
既做好“强信心”的思想引领工作,又做好“暖人心”的就业服务工作。一是教育引导毕业生认清形势: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具有化危为机、稳就业、保就业的底气和信心。二是加强个性化指导,用好就业心理咨询和就业帮扶热线,疏导高校毕业生就业焦虑情绪和压力。三是加强“云端”顶层设计,落实“云课”帮扶指导,拓展“云中”求职渠道,完善“云上”服务机制,为毕业生就业架设精准匹配“云梯”。四是抓好毕业生毕业返校“窗口期”,因时因势安全有序开放线下招聘,举办小规模、多批次、专业性招聘活动。
3.精准调整人才培养
高校要在变局中开新局。一是要持续推动双创带动就业,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着眼于发展和未来,调整学科设置、专业设置,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增强校企协同育人,把人才培养有效融入社会大系统,实现供求匹配同频共振。四是进一步深化招生—培养—就业联动,不断提升就业工作对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反馈作用。
4.精准帮扶重点人群
一是进行分类指导和动态管理,依据学生的择业倾向、择业偏好等进行分类,建立不同类别的学生信息库,抓住关键人群,引导珍惜应届生身份,主动求职、尽早就业。二是关注困难人群,如困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残疾学生等,为他们建档立卡,提供针对性强和多样化、精准化的就业帮扶。
(四)学生自我主动
有善于发现的眼睛、乐于接纳的胸怀,才能拥抱层出不穷的就业新机遇。家庭、学校和新闻媒体要激发毕业生做好打“硬仗”的准备,只有彼此相互理解,加强信息对接,不松懈逆流而上,不气馁持续前行,才能在危机中觅得生机。
1.引导毕业生勇于担当
在激烈的竞争和深度变革转型中,毕业生人才资源已经成为很多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一部分。毕业生应将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将个人需求置于国家大形势背景下,学会察“形”观“势”,既要有“自知之明”,也要懂“审时度势”,主动求变,适应市场变化,积极担当,要有和企业一起担当市场风险,有和国家共克困难的准备。
2.引导毕业生积极作为
引导毕业生尽快从“宅”的状态中“醒”过来,激发主动求职的动力和状态,积极做好求职的各项准备。一是抓住各类政策性就业机会,在攻读研究生、基层就业、社区就业等方面找机会。二是准确定位精准选择就业岗位,搜集和分析目标企业与岗位,提炼自己的能力标签,按照“人岗匹配”原则,做到“知己知彼”,提高就业的精准度。三是做好强基础、补短板、促提升的全面求职准备,消除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慌与迷茫,了解应聘环节,提高求职技能,切实提高就业命中率。
3.引导毕业生抓住机遇
危机中育有新机。疫情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哪里有市场需求,哪里就有新的就业机遇。毕业生应在就业观念上与时俱进,不能总盯着世俗意义上的“好工作”“铁饭碗”,应看到时代发展的潮流,看到新业态、新就业蓬勃的生长后劲,同时,还要结合自身实际,避免眼高手低,不能只想着“我要干什么”,还要思考“我能干什么”“社会需要我做什么”,将个人才能与时代需求相结合,抓住就业新机遇。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民生福祉,关系经济发展,关系社会稳定。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就业的困难估计得更实际一些,把解决问题的措施想得更充分一些,把各项工作做得再扎实一些,就一定能交出一份合格的就业工作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