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演进、内容逻辑和改进空间

2021-12-29

关键词:思政课马克思主义思政

王 兴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铸魂根本任务的关键性核心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具有其他课程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办好思政课”之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①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认真思考和辨析高校思政课的知识体系,仍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在梳理总结高校思政课历史演进和阶段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其内容逻辑,并探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继续改进的必要与空间。

一、高校思政课的历史演进

1949 年,社会鼎革,中国共产党建立新政权的同时,诸多先前“旧社会”的教育组织机构亦发生改组。高校的教研系统,也要适应“新社会”的到来而加以调整。高等教育不应“处于超然地位”,而应担负起“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培养新师资”的任务,“以奠立新中国所需的教育基础”。②《平市各大学教育系座谈课程问题》,《人民日报》1949年4月26日。对于“过去教学方针、方法及态度”应加以“检讨”,并对“新教学态度与方法”进行“商榷”。③《浙大改制研究大纲》,《浙江大学日刊》复刊第148期,1949年5月25日。1949 年9 月29日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了新社会的“文化教育政策”,为新中国正式成立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新社会”要有“新教育”,“根据新的教育方针,首先是改造旧教育”,而“课程改革工作是改造旧教育的重要一环”。④《中央教育部召开高等学校会议审查课程改革实施情况》,《人民日报》1951年1月31日。由此,教学与研究的方针、理念以及具体内容亦呈现出新变化。

1949 年 10 月 1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 天后,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即规定高校各院系应“废除反动课程”(诸如国民党党义等),增添“马列主义的课程”,并且“逐步地改造其他课程”,各院系的课程应分为基本课、公共必修课、选修课三大类。⑤《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颁布各大学专科学校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人民日报》1949年10月12日。按,当时规定的“公共必修课”有3门,即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包括社会发展简史)、新民主主义论(包括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史)、政治经济学。其中,“公共必修课”的课程设置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课程体系,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不过,任何课程体系的改造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考虑时人思想观念的转变、学校师资力量的配给、受众学生群体的知识积累等多重实际因素。课程改革的过程本身也需要持续摸索、不断完善。因此,结合教学工作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对此前已经颁布的课程暂行规定的有关内容加以适时调整,显得十分必要。

1950 年 7 月 28 日,《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正式颁布。由教育部主持的高等学校课程改革委员会,在《各大学专科学校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的基础上,加以讨论和修改,规定了新的课程内容。新设置的课程,更加切合“新民主主义”的要求。课程实施的总原则是“以适应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的需要,明确规定文法两学院各系的任务,力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避免教条主义与狭隘的实用主义”,同时指出“文法两学院首要的基本课程”是“革命的政治课程”,并对各系“公共必修课程”的内容也作了说明。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编:《高等学校课程草案(文法理工学院各系)》,光明日报社,1950年版,第1页。按,此方案规定“公共必修课程”应包括“政治课”和“中国近代史”,前者又包含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含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政治经济学3门课。从词汇表达来看,教育部此时规划的课程体系当中,已明确使用“政治课”一词。另外,“中国近代史”课程也被纳入“公共必修课程”之中。了解和学习中国近代史,在彼时的教研体系当中,不仅具有必要性,也具有紧迫性。1953 年2 月,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高校增开“马列主义基础”课程,并于当年秋季学期开设“中国革命史”一课,以取代“新民主主义论”。

从1956 年至1978 年,高校思政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1957 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先前已开设的政治必修课被迫中止,“社会主义教育”成为所有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的唯一政治必修课。1958 年,又将“社会主义教育”改为“马列主义基础”,并开设“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1959年,高校政治必修课又改为“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4 门课。此后,“中共党史”长时间被视为一门“政治课”而存在。

1978 年,是伟大的历史转折的一年,改善和加强高校思政课的问题也在当时提上了日程。是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征求意见稿就对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程体系做了规划。①参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征求意见稿)》,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71 页。按,此次会议认为,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程应包括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党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演进主要经历了三个方案,即“85方案”“98方案”“05方案”。前两者均以“两课”的课程体系存在,即“85方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教育课程”、“98 方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程”,“05 方案”则直接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名称构建课程体系。这样,便综合了原来“两课”的基本内涵,加强了“两课”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05 方案”除了规定4 门必修的思政课之外,还要求增设“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比起“85 方案”和“98方案”,“05方案”的课程门数看似减少,实际上课程内容并未减少,课程重点更加突出。新的课程方案做到了理论、历史、应用的有效结合。此后,教育部又对具有硕士生、博士生招生资格的高校开设硕士生、博士生思政课作了要求。这样便形成了本、硕、博一体化的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

2019 年8 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国政府网,2019-08-14,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并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思政课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此基础上,2020 年12 月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提出了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即“把握新时代”“推进一体化”“突出创新性”“增强针对性”“注重统筹性”,并强调高校思政课“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对本、硕、博阶段的课程设置做了明确规定。③《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教材〔2020〕6号,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2020年12月18日印。

始终契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时事政策、时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是70多年来高校思政课演进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一个显著特点。如及时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纳入到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当中,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展开思政课教学活动,如何让广大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同时也对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和立德塑魂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高校思政课的内容逻辑

教学内容是教师影响学生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各个环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高校思政课的设置目的,也就规定了课程的内容建设。高校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是《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一项基本要求。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国政府网,2019-08-14,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三个显著特点,即科学性、思想性、实践性。与此相关联,高校思政课的内容也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其一,学术性,亦可理解成科学性。必须转化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用科学的力量征服听众、打动学生,“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②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

其二,思想性。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站位、价值导向和思想引领,帮助广大学生系好人生导航的关键“扣子”。

其三,实践性。思政课要能够引导学生走出校园的小课堂,进入社会实践的广阔大课堂。

就内容建设而言,高校本科生4门思政课亦各有侧重、功能互补,构成了基础—主线—重点—落脚点的内容逻辑。论及高校思政课的内容逻辑,还需联系思政课课程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

早在20 世纪80 年代初,中共中央就批转了相关文件,要求有条件的全国综合性大学、文科院校等增设政治工作专业。1984 年,教育部在12 所院校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采取正规化方式培养本科生和第二学士学位生等各种规格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为进一步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需求,中国人民大学等10 所高校于1988年开始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1997 年,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学科合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政治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这一学科布局,此后长期存在。

直至2005 年12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公布了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③《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05年12月23日印。按,该通知决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5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2008年4月,又决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当中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④《关于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8〕15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08年4月2日印。从此,设有6个二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体系,持续近10 年。2017年2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要“积极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置党的建设二级学科”⑤《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国政府网,2017-02-27,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遵照这一文件精神,此后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置了“党的建设”二级学科。

保障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是具有完备、良好的学科平台和学术团队。就称谓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表述,含有“理论”一词,故而会涉及相关学科的学理支撑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当中的7 个二级学科与高校本科生4 门思政课存在着大致对应关系(当然,这种对应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学科”和“课程”是分属于两个范畴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设立,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①《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05年12月23日印。。因为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政课必然存在着紧密联系。这种内在关联,在2008年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时表现得更为具体。增设这个二级学科的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强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功能和教师队伍建设”②《关于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8〕15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08年4月2日印。,其培养硕士、博士的直接目标也在于此。在高校思政课的实施过程当中,会遇到有关教学案例以及学术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的研究者,可以积极吸收这些教学案例和问题,及时为各自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寻找新的学术增长点。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可以整合学科建设方向,为丰富思政课课程体系服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可以归纳学科科研成果,为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服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可以凝聚学术研究的人才力量,为思政课教学队伍提供保障。

为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高校思政课课程建设协同发展,中央专门启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并展开了高校思政课“一纲一本”的教材编写工作。《光明日报》等报刊也特别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栏,刊发有关思政课的高质量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与此同时,为了在机制层面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运行,各高校也相继设立二级建制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值得一提的是,2018 年,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开始招收第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这样便构成了完整的本、硕、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2018 年五四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应有作用”③《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立,有助于形成学科、教材、师资、课程密切衔接、协同推进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

三、高校思政课的改进空间

高校思政课的一大本色是时时保持鲜活的生命力,故而,在新的历史阶段,思考如何继续改善高校思政课课程框架、丰富高校思政课内容体系,使其更加切合新的时代特点,仍十分必要。

首先,要体现问题导向,保持针对性、渗透性、亲和性,不断更新高校思政课的授课方法,提升教育教学效果。要善于打好“组合拳”,“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④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在高校所有公共必修课教学改革当中,思政课创新与改革应当是投入最多、力度最大、范围最广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假如说教学是“过河”,那么方法便是“桥梁”。如果教学方法使用得当,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会有很大提升,因此,思政课教学要“善于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方式,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使思政课活起来”①齐鹏飞:《善用“大思政课”》,《人民日报》2021年3月19日。。当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已成为广大青年学生了解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00 后”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当代大学生非常渴望生动鲜活的思政课堂教学。故而,充分利用5G、VR等新教学技术,凭藉新教学媒介,不断改革创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巩固思政课教学感染力的任务更加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②习近平:《“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人民日报》2021年3月7日。思政课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把国情观、历史观和价值观教育有机融于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调动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积极性。因此,高校思政课的内容设置,也应充分考虑和兼顾这一实际情况。

其次,要及时处理好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与相对稳定的教学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思政课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应当加强各方面的协调统筹,不断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合力。高校思政课的知识体系,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特点,故而在进行更新和完善的过程中,会面临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情形的挑战。如何积极面对诸项挑战,及时回应学生的关切,并且使立德树人的根本培养任务不打折扣,是建构高校思政课知识体系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

再次,要正确对待高校各门思政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高校各门思政课之间存在着一种层次结构,应正确看待这种层次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所对应的历史时段有重合之处,但两门课程又有各自的设置目标、逻辑叙述体系、主线和侧重点。而如果继续改善高校思政课课程框架,也应当尽量避免各门课程在时段和内容方面的重复,以免引起学生的阅读和学习疲劳。

最后,要理性分析高校思政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在联系。二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但绝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换言之,不能将高校思政课的课程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科建设等同起来。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当中各二级学科的设立,仅仅看作是为实施高校思政课而设立的。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为课程建设服务,但为课程建设服务并不是学科建设的全部使命,因为学科建设远比课程建设的内容更深、更广。“党的建设”学科曾与“中共党史”学科一起,同为“政治学”一级学科当中的二级学科,“党的建设”后调整至“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为思政课提供了知识资源和学理支撑,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理性地看待“中共党史”二级学科的学科属性和任务等,仍是一个值得谨慎考虑的问题。“中共党史”可看作是一门具有强烈政治性的“非典型”的历史类学科。就所涉及的历史时限而言,“中共党史”学科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有很大的不同(前者为1921 年至今,后者为1840 年至今);就研究对象与范围、理论与方法、重点内容、话语体系、功能定位等方面而言,“中共党史”学科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之间也存在较大距离,不能完全等同。但应当看到,讲清楚“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活动的一个关键任务,就此而论,“中共党史”学科在一定限度内,仍可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提供学术滋养,不断丰富思政课的知识体系。甚至可以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最具有核心意义的内容是百年党史”③宋学勤:《百年党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 年第2 期。。“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党史研究者要深入分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百年党史的主题,与此同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也应当充分展现这一主题。进一步讲,完善思政课的知识体系,不应当只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支持和带动,还应当注重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学、历史学等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支撑和强化作用。今后,高校应通过举办理论工作坊、召开学术研讨会、组织培训会等方式,鼓励和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其他学科积极展开多学科对话与交叉研究,从而将一批具有思想前沿、学科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科研、理论创新成果,及时“融入”思政课知识体系之中,以保障思政课堂“源头活水常清”。

猜你喜欢

思政课马克思主义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