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启示下高校资助工作提升路径探索

2021-12-29

林区教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资助攻坚精准

张 哲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 太谷 10008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将教育扶贫作为关键版块之一,指出要完善多元化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应助尽助,降低贫困家庭就学负担,可见高校资助是实现教育扶贫的有效渠道,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内容。

近年来,高校资助政策体系逐渐完善,已建立起以“奖、勤、助、贷、补、减、免”为主体的政策体系[1];资助力度逐年加大,2014—2019年享受各类政策资助的学生人次由4 064.25万人次增长到4 817.59万人次,增长约18.5%,资助总金额由716.86亿元增长至1 316.89亿元[2—3],增长比例达83.7%;精准化水平逐步提高,2019年国家落实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本专科学生国家助学金的平均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年3 000元提高到3 300元,更加精准地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需求。高校资助工作把脱贫攻坚摆在重要位置,更多寒门学子获得资助、完成学业、实现就业,进而逐渐实现个人和家庭摆脱贫困,也有效防止已脱贫家庭出现因学致贫返贫的情况。

与其他扶贫方式相比,教育扶贫更具有可持续性、彻底性与稳定性,因此任务更艰巨,使命更重大;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资助也面临着更大挑战与更高要求,不仅要做好各类各项资助的评选发放,更要不断挖掘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对于如何实现高校资助工作的提质增效,脱贫攻坚的成功思路和举措具有重大的启示与借鉴意义,可从中汲取经验方法,为提升资助工作的帮扶育人效果、助力教育扶贫提供思路与指导。

一、脱贫攻坚成功经验对高校资助的启示

(一)队伍建设是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石

近年来,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重视扶贫队伍统筹建设,打造出理想信念坚定、素质能力过硬的扶贫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政一把手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和“五级书记抓扶贫”要求,强力推动了脱贫攻坚责任落实和工作落实。国家倾注大量心血、时间和资源提升扶贫干部能力素质,通过座谈讲话、学习培训、实地调研督导等方式,不断引导其学懂悟透精准脱贫方法论,不断增强研究问题、解决难题的工作能力。关心关爱基层扶贫干部,保障其工作生活环境和待遇补贴,定期组织评选表彰,对于表现优秀的优先提拔重用,有效激发了队伍活力。

对于高校而言,资助工作队伍的建设也至关重要,它既决定着学校资助工作的顶层设计方向,也决定着各项资助政策能否精准落实,资助工作能否发挥育人作用。目前高校资助队伍主要面临以下困境。

一是队伍体系不完善。从学校资助队伍体系的整体设计来看,“校—院(系)—班”的资助工作体系还不够完备;从专职人员配备来看,学校资助管理中心或相关负责部门中专职人员数量少,学院中负责具体工作的专职辅导员人数也不足,与国家政策要求的标准尚有差距。此种情况下,面对较大的工作量,给资助工作的实际效率与效果带来消极影响。

二是专业素质不够。资助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目前,学校对于资助工作人员的门槛并不高,部分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过硬、对资助政策精神吃不透,导致工作发生失误、延误,政策落实不到位,甚至将好的政策执行走样;对于资助工作重视不足,对资助育人理念理解不深入,导致工作敷衍应付多,思考研究、主动作为少,无法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最大效能。

三是队伍稳定性欠缺。由于资助工作责任大、任务重,事务性工作偏多,个人发挥灵活性较少,同时大多激励机制不健全,上升渠道不明晰,工作人员容易产生工作倦怠。部分经验丰富的人员在工作几年后会提出换岗或调离[4],由新入职的工作人员填补空缺,这便需要重新花费时间精力对其进行培训培养,如此周而复始不利于工作队伍长期健康发展。

脱贫攻坚的队伍建设经验说明,必须高度重视队伍体系建设,做好专业人员的筛选与指导培训等方面工作,提升队伍素质,构建科学的关心与激励机制,激发队伍活力。

(二)精准理念是提升成效的主要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回顾近年来的脱贫攻坚工作,我国的脱贫成就与精准扶贫密切相关,其核心内容精确到人、时间、目标和政策[5]。

精确到人解决 “扶持谁”的问题,精准识别真正的贫困人口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国家改变了以往单一收入维度的判断标准,而是综合考察教育、医疗、住房等多方面情况,为每一户贫困户建档立卡并录入系统,实现动态管理,同时注重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识别不精准、弄虚作假等问题。

精确到政策解决“怎么扶”的问题,与过去“大水漫灌”“大包大揽”的扶贫方式不同,国家在充分了解贫情的基础上,根据贫困地区自然禀赋、贫困人口组成结构、致贫原因的不同,提出“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实施不同的重点帮扶策略,因人因地施策、分类施策,进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脱贫。

贫困生精准认定有待进一步加强。贫困生的认定是否精准,直接决定着高校资助工作的精准度。目前,学校多采用班级民主评议、小组评议进行认定,再由学院、学校进行审核,存在较大的主观因素影响;同时,对于贫困认定的主动监督监管还远远不够,缺乏对认定结果的定期“回头看”,容易忽略对工作人员失职的追责问责和学生不诚信行为的教育处理,不利于营造公平公正的认定环境[6]。

资助方式的精准度有待提高。目前高校资助多以“输血式”的经济资助为主,而“造血式”的发展性资助仍有不足,较多地着眼于解决学生的基本经济困难,对不同类型困难学生的研究分析不够,也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对照精准扶贫的理念与具体措施,有助于加深对于精准资助理念的理解,也为精准资助的具体实施提供了灵感。要实现高校资助工作的过程精准、结果精准与效果精准,还需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认定机制,探索拓展资助方式,靶向施策。

(三)扶志立志是长效帮扶的关键举措

《摆脱贫困》一书指出,脱贫致富的实践过程不但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建设物质文明的过程,也是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建设精神文明的过程。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出现了部分贫困人口缺乏内生动力,存在福利依赖的“等靠要”思想等问题[7],这不仅在短期内影响脱贫质量提升和目标实现,更埋下了脱贫后迅速返贫甚至贫困代际传递的隐患,可以说精神扶贫是摆脱贫困与提升脱贫质量的关键。

因此,在我国的脱贫攻坚实践中高度重视扶贫要先扶志,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外在灌输与内在认同相结合、身边榜样与全国典型相结合、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等方法[8],各地探索出不少好的经验方法,如创办脱贫“农民讲习所”“夜校”,组织脱贫先进典型成立宣讲团,深入基层宣讲开展扶志教育,组织开展全国、全省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选树群众身边的光荣脱贫典型。建立爱心超市,鼓励贫困户从政策知晓、主动脱贫、人居环境、孝老爱亲等方面攒积分兑换商品,引导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增强内生动力。

高校应当将脱贫攻坚中的精神扶贫理念与资助工作贯通起来,从思想上重视在资助过程中对学生的立志扶志教育引导,充分借鉴扶贫扶志经验方法的精髓,与高校实际情况结合,形成切实有效、学生乐于接受的立志教育方法,充分挖掘高校资助的育人功能。

二、脱贫攻坚启示下高校资助工作提升路径

(一)实施高校资助工作队伍“三提升”工程

1.提升队伍体系建设

完善资助队伍体系,从校、院(系)到班级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学校自上而下重视资助工作,加快各项工作落实;充实资助队伍人员数量,基本的人力投入是深入开展工作的保障,应依照1:2500的师生比例配齐资助工作专职人员,减少临时借调或兼职人员;进一步提高资助人员的聘用要求,从学历专业、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方面制定选拔标准,加强筛选,组建起一支有态度、有能力、有信念的资助工作队伍。

2.提升专业素质能力

强化业务能力培训,如今资助政策不断丰富完善、各项具体资助工作的流程日益规范化和程序化,高校要结合实际需要,邀请校外专家或校内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定期开展资助政策学习和工作实操培训,深入领会政策内涵,提高工作效率。随着“00后”逐渐成为大学的主力群体,资助工作在实际开展中可能呈现出新的特点、出现新的问题,要积极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为工作人员提供表达困惑、交流体会、分享经验的机会,有助于形成工作合力,实现共同进步。

3.提升职业发展路径

建立完善高校资助工作奖惩激励机制,打通资助工作人员职业发展上升渠道。资助工作人员不足且流动性较大的根本原因在于晋升路径不明晰,发展前景不及其他学生工作领域,因此要在资助工作方面制定有效的专业化、职业化政策,对于长期从事学生资助工作的人员及学院负责资助工作的辅导员,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方面给予支持[9]。

(二)聚焦精准资助“三精准”重点工作

1.筑牢精准认定基础

借助大数据技术为精准认定提供支撑。在保护学生及家庭信息的前提下,与扶贫办、残联等有关部门互联互通,实现相关数据的共享同步,利用好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将官方大数据与校方收集的学生填报数据相结合,增强认定基础数据的客观性与可信度。

利用综合分析规范完善精准认定标准。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基础上,提炼认定所需的核心变量与指标,赋予相应权重,建立科学的认定分析模型,以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更客观地识别并评定学生困难等级[10],在此基础上结合班级小组评议等方式修正认定结果。

完善相关机制加强认定工作的管理监督。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个人电子档案,包括个人及家庭经济情况、认定相关材料扫描件、认定结果以及各类资助情况,定期进行补充更新,实现贫困生认定的动态管理,详实的档案不仅可以为下一学年的认定带来参考依据,还为研究资助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意义重大。

2.拓展精准施策内涵

在精准认定基础上,要针对困难学生的不同情况与实际诉求丰富资助方式与内容,将经济资助与非经济资助相结合,分类施策,精准施策。如根据年级的不同,部分低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能无法马上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节奏,在经济资助基础上可相应增加心理健康帮扶、学业帮扶相关的资助政策和项目内容;对于高年级困难学生,更多面临着就业压力与考学压力,可从就业支持、考学指导等方面增加资助项目。部分学生可能自尊心较强、不愿过多接受经济资助而更希望通过努力改变现状,可以在基本的经济资助基础之上,优先向其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既保护学生自尊心,也能提升其综合素质和能力[11]。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可增加创业支持、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资助内容,为其创业助力。

3.精准评估资助成效

对资助成效进行评估是对精准认定、精准施策成果的分析和检验,也为日后精准资助的开展提供决策依据。要建立科学精准的评价考核体系,通过问卷普查、抽样调查等方式,定期开展资助成效评估,实现对精准资助的动态监测分析、评价和调整完善。

(三)构建高校资助立志教育长效体系

1.构建立志教育思路框架

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诚信、感恩、自强、社会责任感等主题教育为主体,集道德浸润、意志品质锻炼、理想信念培养为一体的高校资助立志教育框架。

2.打造立志教育平台矩阵

为了达到更好的育人成效,将传统宣传与新兴媒介、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价值引导与实践体验相结合,打造好传统教育宣传平台、新媒体教育宣传平台、实践教育平台三个阵地。

传统教育宣传平台。用好传统的宣传方式组织开展诚信、感恩或励志主题教育,如征文、书画、主题演讲等;选树和表彰受助学生自立自强典型,如“自强之星”“勤工助学模范”等,并给予额外奖励;同时组建优秀典型宣讲团举行事迹报告会或交流会,形成“朋辈辅导”效应,激发学生思想情感共鸣,培养其努力拼搏的性格和健康向上的心态,激励贫困学生自强自立[12]。

新媒体教育宣传平台。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兴媒介开展立志教育,如进行主题微电影、vlog、短视频征集,建立学校资助育人相关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与学生进行线上沟通交流,定期推送受助学生励志故事、解决学生关于资助的各类问题、开展线上话题讨论等,让立志教育更好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

实践教育平台。以社会实践、公益服务、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为抓手,鼓励受助学生参加各类实践与劳动[13],如担任校园资助宣传大使、参与校园义务劳动等等。可为受助学生制作实践体验记录卡,对参加志愿服务次数或实践时长等制定相应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与劳动中明白资助的来之不易,懂得感恩并回馈社会,不断强化社会担当意识。

3.建立立志教育跟踪反馈机制

开展高校资助立志教育并非一日之功,其成效也可能不会在当下显现,但长远来看一定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不止在校期间,还会作用于学生离校后的各个阶段。因此,建立育人成效的跟踪反馈机制十分必要,既可以根据反馈结果不断调整教育策略方案,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也可与受助学生建立长期联系,贫困学生在资助下顺利毕业进入社会、成长为栋梁之才,这会对在校贫困学生产生强烈的正向激励,是立志教育的最好资源。

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及方法为高校的资助工作提供了借鉴指导,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资助工作,完善体制机制,创新育人理念方法,让资助工作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巩固推进教育扶贫重要成果中发挥更大作用。

猜你喜欢

资助攻坚精准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