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实感在高中写作中的渗透与融合的研究
2021-12-29重庆市荣昌中学校叶夕涵
重庆市荣昌中学校 叶夕涵
高中作文教学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很多教师从高一开始就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写作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撮而就的,需要一点点地积累与一步步地教学训练。片面讲究写作技巧的作文教学,会变得假大空。本文将结合高中写作中存在的不足,探究真情实感在高中写作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为高中作文写作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高中写作内容“假大空”的问题普遍存在,学生写作的目的并不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而是为了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在日常写作训练中,一遍又一遍地润色开头和结尾,填充内容,凑够字数,追求辞藻的华丽。这严重违背了高中作文教学的初衷,也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在写作中渗透真情实感,对于高中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引导高中生独立思考和感受,让其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才是高中写作的真正意义所在。
一、高中写作教学现状
1.以高考为纲,重视写作技巧的训练
高考是人才选拔性考试,竞争压力大,因此高中教学中会形成“以高考为纲”的氛围,高考考什么,教师授课过程中就会重点讲什么。在写作教学中,部分教师从高一便开始研究高考作文的出题方向,以及阅卷老师的偏好等,然后基于研究结果设计教学。以高考为纲的写作教学会更为重视写作技巧的训练,教师会将高考满分作文作为范文在课堂上分析讲解,甚至让学生背诵其中的好句好段。不仅如此,讲授课本内容时,教师也会让学生背诵课本段落。部分教师还坚持“凤头豹尾猪肚”的写作理念,对作文中的段落分配进行了详细要求。比如,开头用排比句,写五到六行,结尾用简短的语句,尽量在三行之内,起到简短有力的效果。这种重视技巧的高中作文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陷入机械的写作中,没有真情实感的流露。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挥,高中写作教学变成了高考成功的助力器。
2.学生缺乏写作素材,面临“无米下锅”的问题
缺乏写作素材是学生写作中最为常见的问题。高中紧张的两点一线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感受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缺乏写作素材,就会出现“无米下锅”的问题。很多高中生在写作中,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的写作,其内容可能翻来覆去都是李白、杜甫以及司马迁的事例的堆砌,而没有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发展也会因此受到限制,看待问题时也会过于片面和浅薄。这也会导致作文中的观点过于陈旧,不断地在重复已经有的观念。这样一来,也会带给人一种枯燥感,影响学生观点的陈述和表达。
3.高中写作教学过于刻板
写作教学过于刻板,也是高中写作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之一。高中语文教学节奏相对较快,教师在写作方面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少。在这一过程中,通常是布置写作任务,批阅作文,然后阅读范文,最后简单地点评,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程式化,过于刻板。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缺少对写作专门的讲解,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中生对写作的理解,导致其不知道如何更为灵活自然地遣词造句,不知道如何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实感,如何让论点论据更具有说服力,从而大大降低了写作的成效。过于刻板的写作教学也会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融入到写作学习中去。
4.实践机会不足,学生对写作存在畏难心理
由于高中教学节奏较快,教学时间紧张,写作又是一项需要大量时间来完成的教学任务。所以,部分教师仅在周末作业或者假期作业中布置一篇写作任务,导致学生缺少写作的实践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从心理层面就将写作文视为一大难题,产生畏难心理。这就使写作在学生心里变成了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对待写作往往应付了事,更不必说融入真情实感了。
二、真情实感在写作中的渗透与融合策略
1.准确定位写作,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增强情感体验
准确定位写作,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写作能力,是将真情实感有效融入作文的有效方式。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作为教学延伸的有效范例,引导学生去感悟生活,增强情感体验,进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能够让写作教学脱离单纯的写作技法训练,让学生在写作中融入更多个人的想法和感悟。如在人教教材必修4《醉花阴》《声声慢》两首李清照的词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介绍诗词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然后让学生体会这两首词所流露出的真情实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流露出的悲伤,“人比黄花瘦”中流露出的哀婉,体会李清照如何运用文字传递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最后,对比《如梦令》中李清照的欢快情绪,体会不同人生阶段和人生际遇下的诗人情感。基于课文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高兴和悲伤情绪下的所思所想,与李清照形成共鸣。写作中,学生用文字传递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用真情实感打动人,写出的文章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增强情感体验。
2.开展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提升情感认知能力
生活化教学的开展,能够解决写作中“无米下锅”的问题。生活是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写作本就应该是记录生活,传达生活感悟和个人观点的平台。高中生由于学习生活比较紧张,没有过多的时间参与到生活实践中,无法获得更多更好的生活体验。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将真情实感融入到写作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让其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利用课余时间去搜集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有想要表达的内容,有想要在作文中记录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学习任务,将写作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在人教版必修2《故都的秋》的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拍照片或录制视频的方式,记录下学校或者家乡的秋天景象,然后组织分享会。这样能够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出课堂,拥抱自然,融入生活。此类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增强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在日后写作中能够自觉积累和运用生活素材,增强写作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除此之外,开展生活化教学,让真情实感融入写作中,还需要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情感认知能力的提升有赖于生活经验的增加。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集体活动扩充学生的认知域。如学习《兰亭集序》一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秋游,或者鼓励家长带领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出游,让学生记录这一路的所思所感,增强其情感认知能力。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便不再是干巴巴的“流水账”式的游记了,其中会有真情流露,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大有助益。
3.引入信息化教学工具,增强学生写作中的学习动机和参与积极性
写作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学工具,能够增强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也能够增强学生参与写作的积极性。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融入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教育信息化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新冠疫情期间的线上授课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信息化教学价值性和有效性。因此,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来营造教学氛围,运用情境教学法增强教学效果和趣味性,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其中,能够做到真听、真看、真感受。如教授《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将文章的内容与具体画面联系起来,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文字的魅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微课教学,系统地介绍欧美文学特点,扩充学生知识面,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应用,能够让写作变得生动有趣,也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到写作中。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布置相应的读后感或者观后感写作任务,让学生自由表达对文章或者视频的看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学生就能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了。
4.合理安排写作任务,鼓励学生日常练笔
真情实感在高中写作中的渗透与融合,还需要通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来实现,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做到情感的真实流露,使作文内容的流畅自然。因此,在日常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练笔,为其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教师可以设立分享墙,让学生制作独一无二的随笔本,将每天记录下的所见所感与同学分享。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评选、表扬并奖励每个月作品阅读量最高的及受评价最高的学生。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将写作融入学生的生活中,更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写作平台,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相较于命题作文或者材料作文的练习,随笔写作练习更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更能够让学生将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借助分享墙,学生之间相互借鉴学习,相互评价讨论,让学生无形中认识到自己写作上的不足和优势,对于提升其作文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高中写作并不是论点论据的堆叠,需要的是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独立的思考;高中写作也不是只需要华丽的辞藻,而需要作文能够感染人,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能够让读者感受到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在写作中的渗透与融合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作文质量至关重要。在当前的高中写作教学中,还存在着刻板或者片面关注高考命题方向等问题,忽视了学生日常生活素材的积累及写作能力的锻炼。为此,教师需要注重生活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练笔,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为灵活自然地将真情实感融入到写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