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12-29崔铂
崔 铂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宁 辽阳 111000)
高职教育的基础性功能包括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些功能存在的先决条件便是保证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在同一类教育中,多样化的生源群体必须有与之匹配的质量标准和培养方案,只有这样,这类教育才有存在的价值,才能被社会认可。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的具体目标。同年5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扩招工作的原则和主要任务,提出要“针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1]单列计划进行招生。扩招使高职院校的生源更具多样化和复杂性,诉求也是千差万别。与此同时,扩招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在各行各业中担任着不同的工作角色,现有工作强度不同,工作时间不同。因此,结合高职扩招学生的生源特点,为高职扩招学生制定一套符合个性化学习方式和管理方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将“以学生为中心”纳入到《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中[2]。高职教育从过去的以专业为本正逐渐转向以学生个体为本的时代,更加注重每名学生个体的发展。在结合学生学习背景、学习能力、学习需求、学习时间等方面,要全面着力于培养学生国际视角下更全面的创新精神和更积极的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尊重学生的自身兴趣点,了解学生的切实的需求,将学习的选择权交还给学生,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培养。牢牢把握兴趣和个性这两个重要前提,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立体化空间。
一、我国高职扩招学生特点
退役军人、下岗职工或新型职业农民这三类人群是高职扩招的主体,针对这三类学生如何进行人才培养,如何利用高职院校现有的职业创新创业优势进一步带动就业,拉动地方经济发展进而推动面向国际化的产业升级都是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如何为这部分非传统生源群体提供适合且高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将是扩招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重点和难点[3]。同时我们在高职扩招的背景下不应该只看到面临的挑战,更应该看到前所未有的机遇,这种机遇在于不但解决了高职院校的生源问题,更是将高职教育与职业需求紧密联系。以往是教育前置实践后置的形式,现在要转变成实践前置教育后置的形式,这取决于高职扩招学生的生源特点。
首先,高职扩招学生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但实践经验丰富。有些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套更适用于自身岗位的独特工作方法,这就意味着单纯提高高职扩招学生的文化课水平最终收效甚微。高职扩招学生的理论学习与自学能力相对薄弱,这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涯中逐渐形成的,想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文化课水平与自学能力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就要认清这个现实,避免“填鸭式”教育。高职扩招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是强烈的,但是这种渴求区别于青少年学生。青少年学生只关注于应试的结果,而高职扩招学生面对应试类教育总是回避的,甚至是抗拒的。
其次,高职扩招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且碎片化。高职扩招学生白天的时间基本被工作占据,这个群体中绝大多数是全职工作状态。同时在工作之余很大一部分时间用来处理家庭生活,由此可见没有完整的且可连续的学习时间是高职扩招学生面临的又一大难题。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坚持学习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更不要说保持连续、高效的学习状态。
再次,高职扩招学生的学习场所是受限的。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是按照长久的招生状况演进而来的,都是与普通全日制的招生规模相匹配的。高职扩招以来,对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是一个考验。教室的排布使用往往只能满足现有在校学生的使用,高职扩招学生入校后,教室排布显得捉襟见肘,尤其是实验室和实训场地这类实践场所。而高职扩招学生培养的重点又侧重实操,这对学校现有实践场所的负载能力是一个挑战。如何利用其他教学手段分担部分教学任务,将学生更多地集中到将时间倾斜给实操内容,是确保高职扩招学生培养效用的关键。基于高职扩招学生以上特点,在高职扩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要从高职扩招学生特点出发,从高职扩招学生自身岗位需要出发,从高职扩招学生学习时间与地点的局限性出发,摸索出适合高职扩招学生人才培养要求的模式。
二、高职扩招学生人才培养模式
(一)突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重点是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阶段的课程设置应注重专业知识的拓展与归纳提升,开设的课程要让学生在内化现有应用技术能力的同时,培养其创新思维以及综合发展的能力[4]。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培养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要在国际激烈竞争中占据上风,关键在于我们培养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必须达成知识、能力、质素的高度统一。
素质和能力的载体是知识,知识最终的应用是实践。知识同时包括科学文化的知识、相邻专业的知识、专业基础与专业的知识等。高职扩招学生绝大多数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多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为熟练工,甚至会有零星的佼佼者。但是培养具有这种背景的学习者往往会更加具有难度。如在体育竞技类项目中,我们说一个运动员的基础性训练和基础性理论知识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我们在一些体育赛事中也经常会看到一些先天素质和运动技巧都不错的运动员却总是难以站到荣誉的最高峰。经过专业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在这类运动员成长的过程中有些基本技巧及能力没有得到及时而专业的修正,使得他们在竞技的过程中囿于习惯,往往会做出不专业甚至是错误的动作,而这类错误的习惯一旦形成,在后期的训练中通常很难纠正。高职扩招学生也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究其根本在于高职扩招学生理论基础往往打得不牢,而是凭借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机械性地掌握了生产技能,但是在这种背景下掌握的生产技能通常过于死板,变通性差,一旦发生技术革新,或者生产中遇到了复杂问题很难通过原有的理论知识去融会贯通,容易走入死胡同。因此对高职扩招学生的能力培养更多的是强调学习者的自身综合素质,以掌握的知识作为基石,辅以反复实践,最终达成专业性的意识和全局观的视角。高职扩招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如何运用知识力、如何实践创新这三方面的能力是职业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
(二)通识与专业在实践中融合
对于扩招生的学生群体而言,缺乏的不仅仅是新的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知识和素质的提升。要打开高职学生看世界的视角,全方位融合专业教育,让实践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统一,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具有鲜明类型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形成系统的高等教育类型和层次体系,从而形成真正有特色和高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5]。
在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发生变化,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素质的学生群体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悉心地引导[6]。高职院校现有的校企合作共建模式并不完全适合高职扩招的学生,这主要是由于高职扩招的学生同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有区别。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群体归属依然是学校,因此针对这类学生的培养主体依然是学校,企业培训作为辅助手段同时推进。对这部分学生,实践教学要更多地接触和认知,并不要求他们在一段时期内成为操作熟练工,因此在培养过程中,企业的育人作用相对于学校要弱化很多。而高职扩招学生的群体归属为企业,绝大部分高职扩招学生报名入学时已经在工作岗位上工作多年,相较于学校,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更为强烈。在高职扩招的学生培养中,局限在接触和认知这个层面会显得过于浅显。高职扩招学生在技术层面是有经验且熟练的,他们和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方向也是不同的。高职扩招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常更为具体,表现为对某一实际问题渴望得到解决方案。这类问题在学生心中由来已久,他们希望得到理论支撑。另外,大部分高职扩招学生对技术创新和突破瓶颈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是任何一种技术的创新都要基于专业的理论知识,专业的理论知识又是这部分学生所明显欠缺的。当前面对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市场对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7]。因此我们在对高职扩招学生培养过程中,要改变原有的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关系,以逆向思维来考虑问题,以实践中的问题作为出发点,去寻求解决方案背后的理论依据,激发学生的理论探索热情,倒逼学生追根溯源。在学生掌握所需理论知识后,拓展学生横向应用思维,用理论指导实践,寻求技术的突破与创新,逐渐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最终达成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
(三)灵活运用弹性教学健全学习制度
所谓弹性学习,是指基于“弹性、自治、学习者中心”的基本理念,它看似“自由”实际却要以更加科学化的制度加以规范。充分利用信息全球化的优势,以弹性的、因个体特性设计的课程定为基本内容,让学生带着实践的问题来到课堂,引导学生自制自行地学习。打破传统职业教育传统的、刚性的、不可选择的人才培养制度,依据学生群体特点建立具有强选择性的、强弹性化的人才培养制度。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生分别设计教学目标,按照“分层—递进—个性化”的链条组织教学[8]。有效的“弹性”学习离不开精准的调研与分析。“契合度”是贯穿整个过程的主线,教师和学生必须要考虑两个维度的关系——如果单纯地从学生维度出发而不考虑教师维度,势必会忽略教师知识结构与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匹配;如果单纯地从教师维度出发而不考虑学生维度,将无法精准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疫情期间,众多国际知名学府都采取了不同载体的远程线上教育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是疫情下的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其灵活性与可接受性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灵活运用弹性化教学健全学习制度主要包括:
一是建立以特定学生为中心导向的弹性课程制度。这种学习制度最为核心的内容充分体现在课程设计的弹性上。理论型课程多、知识型课程多是传统高职教育的一个弊端,问题型兼顾互动型课程少,面对群体的授课比重大,面对个体的授课比重小,而且可选择性不强。在知识全球化的背景下,将学习者需求作为中心,强调真正的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每个学习者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发明创造性。
二是采用立足实践主动反思教学方法与模式,增强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双向沟通,使教育改变为探索式的素质教育和实践反馈性的技能教育,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化课堂到岗位、岗位再到课堂的互动交流。
三是实现高等院校与行业、企业间的资源共享。根据行业要求和企业岗位需求,在不同社会组织之间建立资源相互间的共享机制,诸如教育资源、教学设施、生产设施、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共享,引导学生在不同的社会实体之间进行实践问题解决方法的探索。
(四)建立贴近生源特点的弹性人才评价机制
建立贴近生源特点的强弹性化高职教育教学评价制度。高职院校可通过对接专业招生、共同管理等方式,探索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9]。要建立学校、企业和有关行业组织的学分制管理制度,实现学分的全面互认。从高职扩招学生的生源特点出发,不拘泥于单一的教学场所和场地,充分运用高职扩招学生的学习时间,将评价主体分散到学校、企业和工作岗位。强弹性模式下,想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务必遵循如下要点:
一是评价的内容、过程、标准、结果的相对全面性。不应只着眼于评价高职扩招的学生在知识积累和技能锻炼等方面的发展,同时更要兼顾情感、个性、意志、品格、人格等非主观认知的因素状况。
二是将多样性原则融入教育评价中,把各种评价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如定量同定性方法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三是评价主体即学校、企业和有关行业组织有机结合。从课堂到岗位,从岗位到行业多方面对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进行评价。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要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双方要明确自身职责与义务,找出可以契合的要点,实现深入融合[10]。
四是评价要具有国际化视野。评价不单单是为了在现有岗位上对学生进行鉴别和选拔,更要促进学习者能够着眼于整个行业,以全球化视野和发展的眼光对自身的岗位前景进行规划。
五是提高评价中互动参与的频率及有效性。在教育教学评价中,带着问题来,带着结果去,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与教学主体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在一次次解决实践中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自信心,从而实现自我调节控制、自我修整完善、自我更新修正,进而不断提高教育在实践中的应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