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与对策

2021-12-29陈爱民

南方农业 2021年33期
关键词:农民农业农村

陈爱民

(盐城市滨海县东坎街道农业农村局,江苏盐城 224500)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环境污染问题促使各大产业都朝着低碳方向发展,就现阶段来说,低碳农业经济已成为大的发展趋势,不过在此过程中始终存在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相关管理机制缺乏和农民低碳意识不足等问题,导致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相比发达国家还有一段距离,因此有必要就低碳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和有效策略进行分析讨论。

1 低碳农业经济概念及发展重要性

一直以来,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持农业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趋势能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平提供有力保障,同时稳定社会秩序并促进相关产业值增长。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从改革开放以来就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层次有所提高,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要尽可能满足市场需求。作为农业大国,中国一直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这也是大力发展工业和其他产业的必要基础,世界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逐步实现了大融合,推动我国农业经济踏上国际发展之道。农业发展的趋势就是走可持续的低碳道路,而且现代农业的长足发展本就与生产技术革新及管理制度的改革分不开[1]。粗放式农业生产方式虽然能创造一定经济价值,但还会造成大量污染与破坏。在我国大力发展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低排放、低能耗与低污染是最佳的高效益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2 低碳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2.1 管理机制与资金筹集体系有待完善

在不合理的资金筹集和管理机制下发展低碳农村经济是没有可持续性的。不符合经济发展特定阶段需求,盲目追求发展低碳农村经济难以取得预期效果,从短期来看,实现低碳目标就必然会与地方经济发展及产业利润相矛盾,最好能追求两者间的平衡,那么就要筹集资金用于企业生产成本补贴及相关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普及。当前摆在我国农村低碳经济发展面前的资金难题主要有以下3 个。1)资金来源单一,仅依靠政府财政补贴是无法满足经济发展要求的,政府部门由于自身财政压力和资金力量受限,加之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力量不到位、监督职能错位等问题引发“政府失灵”现象,难以实现预期目标[2]。2)市场机制不健全,企业过度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愿主动为低碳经济发展负担必要成本或给予资金支持,降低了农村低碳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3)个体及社会组织力量有限,加之现有的资金筹集渠道不够畅通便捷,所以本就有限且积极性不高的社会力量更是难以真正投入到低碳农业经济发展中。

2.2 基础设施与农业生产技术有待提升

农村低碳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物质基础就是完善的基础设施,不过在经济、地理等限制因素下,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依然落后。由于财政支持不够,农村人口数量与公共物品需求比始终难以平衡,在农村低碳经济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阻碍。此外灌溉、饮水、能源设备、垃圾处理场所不合理及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都是导致农村过度依赖煤炭、水资源利用不科学和环境污染等现象的原因。低碳农业经济发展很可能沦为一种口号,难以在生活生产上实现。与此同时,我国在农业低碳发展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有限,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低碳技术发明申请专利授权数量和美国、日本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3]。切实应用于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技术极少,加之受到城乡二次元结构的限制作用,农村低碳技术力量薄弱,或因为过高的成本无法取得大范围的普及,没有为农村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持续支撑作用。

2.3 低碳农业发展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直接受益者是广大农民,他们也是发展低碳农业的主要参与者,是关键的群众基础。当前,我国农村群众的低碳意识与经济发展能力有限,具体表现在以下3方面。1)随着农业生产科技化、机械化和信息化发展的普及应用,大量劳动力往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剩余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下降,属于新事物、新项目的农村低碳经济难以在短时间内被当下农民接受并认可。2)农村社会文化传统让广大农民养成了不主动、不关心、不参与的心态和理念,所以漫长且见效周期超长的低碳农村经济发展难以点燃农民热情[4]。3)在产业特点和农民文化程度因素影响下,农民发展低碳经济的能力较低,使得农村农业经济难以深入贯彻低碳发展策略。

3 低碳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议

3.1 构建多元资金筹集机制

围绕农业低碳经济发展构建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成立专项基金用于农业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素质教育等。构建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可以从以下3 方面入手。1)加大政府部门对农业低碳经济的投入力度,根据政府财政预算,合理规划政府财政支出用于农业低碳经济发展的比重,并灵活根据不同板块发展的需求调整支出水平,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2)对农业及其他企业进行社会责任培训,构建资金筹集渠道与沟通交流渠道,大力支持各大企业参与到低碳农业经济发展事业中来,可以用入股的方式来支持农业低碳经济技术研发,亦或直接减轻政府财政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代企业响应全社会低碳经济发展的号召,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精神激励或者物资奖励的方式正确引导市场机制,协力发展低碳农业经济。3)建立与社会对口的组织,比如志愿者组织、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减少参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程序限制,以便更多社会资金流入农业低碳经济。

3.2 推动科技兴农战略顺利实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低碳农业经济发展也同样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低碳科技的普及与应用最为重要的一个前提是发展教育,提升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特别是解放他们传统的农业思想观念,让他们真正明白低碳环保的重要意义,并基于主观能动性参加到低碳农业经济发展事业中。作为农业生产重中之重的肥料,有必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施肥系统,以此提升化肥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低碳农业健康发展。针对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有必要围绕“三螺旋理论”实现政府、高校和企业的三方合作互动关系,有效衔接行政管理、科技研发与每个生产环节,充分发挥行政部门的主导作用及高校人力、智力优势,为农业发展提供低碳技术[5]。有关农业技术研究部门要提高对无公害农药研制的重视,持续优化农药使用结构,保证粮食安全。安全、节能与环保是低碳农业主要倡导的内容,所以有关农业部门与工作人员要紧紧围绕这些特性,合理有效地开发并利用可再生资源,将真正的低碳贯彻落实到位。

3.3 提升群众力量

政府部门有必要通过大力宣传和教育,让农民群众认清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形势,综合运用新闻、报纸、软文推送及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我国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的情况,并立足于农民个人切身利益,分析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意义及可为农民个体带来的利益,最终让农民自觉参与到低碳农业经济发展事业中,朝着低碳经济目标调整自身观念,强化自身对低碳技术的学习。低碳经济主体除政府外还包括社会组织与农民个体,该主体发展涉及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问题,政府部门有必要构建多元化参与机制,提高农民参与意识及低碳生产技术,实现农业低碳经济发展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形成群众共享成果的局面。政府部门有必要联合农业企业和农业技术专家,为广大农民提供免费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提升农民低碳生产能力,促使每一位农民都成为农业低碳经济发展的执行者与参与者。

4 结语

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依然是基础性工作,对人们生产生活、国家社会的稳定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农业生产群众基础,实现低碳环保农业经济发展新常态。

猜你喜欢

农民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