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职业能力素养提升探究
2021-12-29河北省德育研究中心
河北省德育研究中心 王 亮
河北科技大学 寇跃灵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对此,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其职业能力、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和决定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效果。针对当前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存在的思想政治素养欠缺、专业理论功底不够扎实、教学方法和技能相对单调等问题,笔者尝试从以下三个角度,探索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职业能力素养提升策略。
一、强化政治能力,提升政治素质
旗帜鲜明讲政治,按照党的要求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是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使命和重大命题。对于强化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政治能力,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中小学校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做好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选聘和培养。严把思政课教师的准入关,在思政教师岗位上配备有信仰、立场坚定、敢想敢做的优秀党员教师,并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政治素养训练。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这是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基本政治要求。通过开展社会基层调研、社会问题反思、主题研讨、革命研修基地访学、读书会等活动,让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更加坚定。
严格遵守政治纪律。教育和引导广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牢记自身的使命与责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纪律严明、情怀深厚的高标准思政课教师队伍。无论在课堂内外,都能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具备“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二、增强理论功底,充实专业知识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融合课程。渊博的学识与深厚的理论功底是满足当前思政课课程体系设计和建设的前提。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需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者人物传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等,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在思想上有深刻认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紧密融合思政课的课程内容,打造出既有理论深度、又贴近当下中国社会现实的特色思政课。
优化系统性培训,充实专业知识。思政课具有时效性强、理论内容多等特点,需要思政课教师拥有丰厚的知识储备,求新求变、与时俱进。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需要尽快制订出详细的思政课教师培养方案,明确思政课教师系统性“进补”知识的方向和层次,优化不同学段、不同课堂的教师培训项目的顶层设计,构建系统化的培训体系。此外,注重人才成长的阶段性特征,有针对性地提供培训内容。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应注重成长的梯度变化,从教多年的教师的培训应注重及时挖掘新思路、新材料,创新教学方法等,促进不同阶段的教师在专业水准上呈现螺旋式上升态势。
三、突出守正创新,提升教研水平
应用新媒体,探索思政教学新模式。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应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运用新媒体激活传统课堂,使传统课堂更加立体、生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深耕云端,主动占领网络教学新阵地。在做好“面对面”地授课、声情并茂地吸引学生的同时,努力探索“键对键”地网络授课模式,提升触屏、触网、混合式授课等线上教学技能。据调查,在疫情防控时期,石家庄市教育局推出的“云端思政”网上公开课深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与时代同频共振,还能感受到思政课的魅力和感召力,收效甚好。
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思政教育内涵。思政课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关注时政和社会热点,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在中小学生中厚植爱国情怀,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激发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建立思政课实践研学基地,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开展教研活动,搭建学科活动平台。中小学校应积极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搭建课堂教学比赛、学科论文比赛、微课比赛、原创试题比赛等学科比拼平台,通过“以赛促教”的方式,提升思政课教研质量,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开展观摩优质课、定期主题研讨、集中学习讨论等交流活动,激发思政课教师的教研自觉性和创新潜能,提升综合职业能力素养,加快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