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史学习教育的四个着力点

2021-12-29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立永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学史党史总书记

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立永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书写的是往昔岁月,叙述的是奋斗历程,阐明的是社会主义大道,探索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启示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烛照的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光辉未来。它是一百年来党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的积淀,蕴藏着资政育人的历史滋养,回应着贯通古今的历史拷问,能够给我们提供无穷的智慧、深厚的启迪、丰富的营养和前行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师是社会文明的传承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党和祖国培育优秀下一代的重大使命,一定要找准党史学习教育的着力点,坚持把党史学深学透、见行见效。这次党史学习教育,我们应重点抓住四个着力点,即:明白“三问”,增强“四个自信”,尊崇“三德”,力行“六个要”。

一、明白“三问”,铸牢立德树人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必须把育人和育才相统一,师资队伍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教师要从百年党史演变中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传承发展中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大势,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从我国改革开放43年的成功实践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必然性,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教师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找到“三问”的正确答案,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提升政治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铸牢立德树人初心。

二、增强“四个自信”,担负育人育才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广大人民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为党和国家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践行者、理论传承者、制度认同者、文化弘扬者,每位教师的责任重大。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教师应从我国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近代中国170多年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新中国70多年的建设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史中,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艰辛与不易,举好旗、接好棒,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传承中,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突出理论引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从中华民族寻梦、追梦、圆梦的求索中,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与优越性,强化制度认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从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魅力色彩中,赓续中国精神血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三、尊崇“三德”,塑造高尚师德师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考察时指出,要使每个人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师之道修德为本,教师要把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作为教学第一标准。明大德就是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德,守公德就是树立全心全意服务人民之德,严私德就是恪守清正廉洁之德。教师应在党史教育学习中从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身上学习人民至上、实事求是、理解包容、坚韧不拔的崇高品德,学习他们的政治品德、思想道德、为政官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出的先锋模范王进喜、时传祥、雷锋、焦裕禄等人身上学习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服务人民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领域冲在一线的先进人物身上感悟干一行爱一行、爱祖国爱人民、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高尚品德。好师德涵育好师风,良好的师德师风方能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

四、力行“六个要”,做新时代“大先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新时代的“大先生”要政治坚定、情怀深厚、思维开阔、视野宏大、自律性强、人格完善。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教师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总要求,从政治素养、家国情怀、思维认知、知识视野、道德自律、人格品质等方面,与党的教育史上涌现的教书育人楷模进行严格对标,达到查漏补缺、自我反省、汲取营养、锤炼自我、塑造自我之目的,做一个政治过硬、情怀深沉、思维灵活、视野开阔、严格律己、品行端正的新时代“大先生”。

猜你喜欢

学史党史总书记
第一次学党史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③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④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①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普洱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党史上的今天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