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别山精神探析

2021-12-29钱一通

南方论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大别山革命红色

钱一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 10003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红色文化做出了多次重要论述,他强调“要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大别山革命史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萃聚了宝贵的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大别山位于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东西绵延380公里,地处中国南北天然分界线,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鄂豫皖三省边界人民劈波斩浪、掌舵远航,用鲜血与生命堆砌革命胜利的康庄大道,铸就了“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伟大奇迹,凝聚了宝贵的革命精神——大别山精神。关于大别山精神的定义,刘国胜认为:“大别山精神是指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直至新中国成立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内,在大别山这一特地区域,由大别山地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过程中,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一种以甘于为共产主义奋斗牺牲为价值取向的革命信念、革命意志、革命品质和革命行动的精神结晶。”[1]方城指出:“1920年武汉中学创办至1949年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三省边界地区解放,大别山精神是这一地区的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以党性和人民性为价值取向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倾向的总和。”[2]总的来看,大别山精神是1921年至1949年间大别山地区的党和人民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的指导下与敌人进行艰苦卓绝斗争过程中所迸发的强大内生性精神动力,具有高度向党性、革命性、坚韧性和奉献性。传承弘扬好大别山精神,对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别山精神的生成逻辑

大别山精神是大别山革命历程中凝练出的思想精髓,其生成逻辑与大别山革命史一脉相承。大别山革命史历经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四个历史阶段,大别山精神正是在如此历史条件下孕育产生并逐渐发展的,根据大别山革命史的演化历程,可以将大别山精神的生成逻辑分为衍生孕育(1921年—1927年)、初步形成(1927年—1937年)、接续发展(1937年—1945年)、走向成熟(1945年—1949年)四个阶段。

(一)衍生孕育(1921年—1927年)

大别山精神的衍生孕育发生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这段时期。1921年7月2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董必武拉开了大别山区革命斗争的序幕,他们率领广大群众在大别山地区播撒革命火种,开展早期民主革命。1921年11月,陈潭秋在故乡黄冈创立了第一个农村党组织即中共八斗湾、陈策楼党小组,掀起了全国工农运动的热潮。1923年至1924年,董必武组织黄安与麻城两地的学生党员分别成立了中共黄安工作组与中共麻城工作组,在当地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直至1927年鄂豫皖苏区创立前,大别山地区革命斗争尚未正式开启,主要进行革命动员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正是在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在此地埋下火种,为大别山精神衍生孕育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发展方向。

(二)初步形成(1927年—1937年)

1927年标志着大别山区革命斗争的正式开启。1927年至1929年,鄂豫皖大别山区先后爆发了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并先后创立了鄂豫边、豫东南、皖西北革命根据地。1930年6月,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标志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形成,根据地建设以燎原之势先后建立了26个县的革命政权,鼎盛时期的覆盖面积多达四万多平方公里,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1932年,在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苏区后,苏区剩余部队重建为红二十五军,以吴焕先、程子华、徐海东为代表的革命将士率领红二十五军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土地革命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革命军第七军领导人为表达开辟柴山保、实行武装割据的决心,盟誓“同甘共苦,不胜不休”。红四方面军制定出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军训……逐渐形成了大别山精神的初始样态。

(三)接续发展(1937年—1945年)

1937年至1945年是全民族抗战阶段,大别山地区军民积极投入到反侵略的斗争中,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大别山精神也正是在这段时期不断发展。1941年1月,新四军第五师建立,这是大别山地区重要的抗日游击武装力量。在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期,以李先念、郑位三为代表的革命将士率领新四军第五师在大别山区与日寇开展艰苦卓绝的敌后游击战,创立豫鄂边革命根据地,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侏儒山战役并取得最终胜利,成功牵制了武汉日军的火力,为第三次“长沙会战”争得了有利先机,侵华日军为了保证自己在统治区内的统治,大范围推行“治安强化与清乡运动”,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进行数次围剿,鄂豫皖边区全体军民在新四军第五师的领导下同仇敌忾、英勇奋战,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粉碎了日军一次次的围剿阴谋,这些英勇事迹在打击日寇的过程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抗战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大别山精神亦是在革命炮火的淬炼中不断发展。

(四)走向成熟(1945年—1949年)

1945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大别山精神走向成熟的历史阶段。解放战争时期,大别山是李先念部在中原实施突围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刘邓大军的主要落脚点。1947年8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自断后路直指敌人中心地区,此战役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战略魄力。邓小平说:“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越有利。”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胜利抵达大别山,扭转了解放战争局势,千里跃进大别山成为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折点。大别山军民成功铲除了反动派的野心,迎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019年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河南调研时重点考察了位于鄂豫皖苏区核心区域的新县与光山县,在首府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纪念堂,并提出了“红色资源要利用好、红色传统要发扬好、红色基因要传承好”的要求。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大别山精神亦被列为中国精神,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与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二、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内涵

2013年4月,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信阳市委在河南省新县召开大别山革命史与干部党性修养研讨会,研讨大别山精神并对其基本内涵作了初步表述:“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斗,勇当先锋”。笔者从此次内涵表述出发,结合自身刍见,对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内涵作出深化和拓展。

(一)价值皈依——坚定信念,丹心向党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共产党人精神内涵的首要共性就是永葆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听党指挥,丹心向党,大别山精神同样如此,鄂豫皖根据地军民之所以能够在重重险境中坚毅不倒,靠的就是矢志不渝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念的支撑,时刻与党保持一致。大革命早期,以董必武、陈潭秋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率先在鄂豫皖大别山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革命的火种以燎原之势染遍大别山,共产主义信仰开始在大别山人民心中扎根。进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别山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工农武装暴动即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广大农民群众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红四方面军军力的原始积累亦源于此。之后红二十八军游击战、新四军五师的抗日战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实施中原突围的李先念部、跃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始终坚持拥护党的正确大政方针,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取得一次次战役的胜利。革命时期在大别山区广为流传的歌曲《便衣队之歌》这样写道:“共产党是我们亲爹娘,哪怕敌人再围剿,红军越打越坚强。哪朵葵花不见太阳,哪个穷人不向共产党?任凭敌人再猖狂,烧我的房屋抢我的粮,一颗红心拿不去,头断血流不投降。”[3]可见鄂豫皖军民无不丹心向党,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大别山革命红旗不倒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动力源泉——革故鼎新,开天辟地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理论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唯有武装科学理论并投身于革命实践中去,研判分析革命形势、社会状况,立足于社会矛盾实际发展变化,使理论在实践中创新性转化、内生性发展,才能发挥出科学理论的先进性,大别山革命实践即如此。黄麻起义爆发后,当地省委便下达攻打麻城的指示,鉴于当时工农兵武器装备落后,军队数量仍不充足,黄安县党委立足于革命形势,采取游击战的形式与敌周旋,既较好保留了工农兵的主要力量,又为革命形势争得了先机,黄安、麻城两地党委立足于实际,认为柴山堡符合革命根据地的基本条件,之后便建立以柴山堡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独立自主创新性开启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在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后,大别山区军民又开创了便衣队斗争形式,并首次运用到游击战策略中,鄂豫皖根据地军民的这种立足于实际而又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事例不胜枚举。大别山军民顺应形势变化、坚持从实际出发、手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利剑创新性运用到具体革命实践,避免落入主观主义的窠臼,这也是大别山精神的内驱动力。

(三)品质依托——朴诚勇毅,坚韧不拔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革命事业的成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伊始,经历过挫折与失败,涉足过险境,数次解民族于危难之中,救革命于水火之际,最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驶向革命胜利的彼岸,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使命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共产主义战士依凭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顽强品格才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大别山区在二十八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浪潮中将这种顽强的品质体现得淋漓尽致。大别山革命的艰苦一方面体现在自然环境的局限性,大别山地处长江与淮河分水岭,山脉绵延纵横,气候环境变幻莫测,农作物产量的低下导致物质资料极其匮乏,“耕种有时,岁稔有望”甚至是一种奢求,加之大别山历史文化的影响,长期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生产力低下,在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红军生活时常窘迫到吃野菜、啃皮带的境地。另一方面革命形势风云变幻,战火时常吹向鄂豫皖苏区,大别山军民经常要面临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对敌众我寡的不利局面,却能一次次粉碎敌人的围剿,实属不易。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克服艰难险阻,在数量庞大的敌军中突围,完成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岁月镌刻韶日年华,人间彪炳千秋伟业,大别山军民“朴诚勇毅,坚韧不拔”的品格为大别山精神提供了坚实品质依托。

(四)理性逻辑——克己奉公,甘于奉献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初便把国家富强、人民解放作为初心与使命,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革命将士始终坚持从群众出发,苦民之所苦,乐民之所乐,面对严峻的革命斗争形势,视死如归,浴血奋战,谱写了一篇篇可歌可泣、震撼云霄的英雄史诗。“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区200万人投身革命,近100万人捐躯,而登记在册的仅有130351人,当时新县人口不足10万,牺牲的革命先烈就有5.5万余人。”[4]还有像戴克敏、王树声这样的革命将领,不仅自己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还发动家属参与革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种先国后家的实例在大别山革命时期数不胜数,他们为了国家,为了大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红二十八军在军力不足的情况下英勇无畏,敢于牺牲,成功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清剿阴谋。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五师以豫鄂边抗日根据地为中心与日军开展游击战,“一颗红心拿不走,头断血流不投降”,他们用鲜血与生命推动了抗战胜利的征程。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不畏艰险,千里直指大别山,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下,无数英雄将士为革命奉献了宝贵生命。大别山精神的理性逻辑也早已定格在鄂豫皖边界军民克己奉公、甘于奉献的品格之中。

三、大别山精神的传承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说:“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江山,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留下的优良传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9]随着历史的变迁与时代的进步,大别山精神具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传承好发扬好大别山精神对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新时代我们可从理论挖掘、品牌打造、实践传承三个维度出发,具体剖析大别山精神的传承路径。

(一)理论挖掘——打造红色文化理论根基

要想传承好大别山精神,首先要打造大别山文化理论根基,扩大红色文化的受众范围,使红色知识教育深入人心。

1.完善红色文化理论体系

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一样,大别山精神同样被列为中国精神,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多年以来社会大众对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的理论研究一直是红色精神研究的主题,这些红色精神的理论体系也日趋成熟,反观公众对大别山精神的理论研究却重视程度不足,部分与大别山相关的红色资源仍处于闲置状态。迄今为止,大别山精神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诸多专家、学者对大别山精神的理论阐述仍不完善。我们应提升对大别山精神理论研究的重视程度,建立一个完善的大别山红色文化理论体系。

2.优化红色史料获得机制

公众对红色文化学习的过程中大多要查阅相关书籍、文献、史料等,广泛的红色史料获得渠道会更方便人们的研究学习,由于种种原因,与大别山精神相关的典籍文献仍不富足,对相关史料的编纂研究还不充分。应进一步优化大别山红色史料获得机制,注重历史教科书的编纂研究,丰富与之相关的书籍文献,扩大受众范围,还可借助互联网数字系统,建立大别山历史资料信息获取平台,丰富获得渠道的同时增加史料学习的便利性。

(二)品牌打造—构建红色旅游品牌效应

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建立大别山红色旅游品牌效应,鼓励人们走出去,实地感受大别山红色资源文化,扩大大别山精神传承实效性。

1.加强红色遗址保护力度

大别山革命先烈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红色物质资源,革命遗迹、先烈故里等红色遗址遍布,如李先念、许世友故居,鄂豫皖红色纪念馆,大别山烈士陵园等。习近平总书记说:“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10]打造大别山红色旅游名片的首要工作就是保护好这些红色遗址。

2.提高红色旅游资金支持

多年以来,大别山红色遗址经雨雪洗礼难免出现残缺破损的状况,红色遗址对于大别山红色旅游品牌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修缮这些红色革命遗址十分必要,此外大别山红色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亟需完善,唯有做好景区规划部署,加强自然地理环境保护意识,创造一个风景宜人、基础设施齐备的大别山红色景区,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这些工作都需要国家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当地政府也应当增加对红色景区的经费预算,进一步提高大别山红色景区的经费保障力度。

3.拓宽红色景区宣传渠道

继国家旅游局启动建设红色旅游工程后,大别山已成为全国十二大红色旅游基地之一。大别山红色旅游品牌的构建除了需要有完整的旅游配套设施、红色遗址外,还需注重对红色景区的宣传,进一步拓宽红色景区宣传渠道。进入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与传递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与互联网几乎融入了每个人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一代是手机互联网的主要用户,在通过传统报纸、新闻、主流媒体等方式宣传的基础上,还可借助网络媒体、创新性手机App软件等渠道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大别山红色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发挥大别山红色景区文化育人效果。

(三)实践传承—嵌入坚实红色基因

1.耦合多维红色思政教育模式

青年一代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同时又是传承红色精神的主力军,学校是其进行红色文化学习的主要阵地。对此学校应当耦合多维思政教育模式以强化大别山精神传承效果。第一应继续重视传统课堂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教师应在红色思政教育中发挥出“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在对大别山红色文化有全面系统掌握的同时还能够将红色理论知识有效转化给学生,确保相关红色理论知识的可及性。第二应开展专题案例式教学模式。大别山革命史本就较为繁琐,学生对红色文化进行系统的脑海建构时容易遇到各种困难,因此结合相关史料开展专题案例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红色文化有更清晰的认识。第三应充分借助互联网、App等新媒体平台,整合各类网络红色资源,不断创新红色教育的方式方法,发挥现代网络技术的优势,通过视频、音频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学生加强对大别山红色文化的学习,提升大别山精神的传承效能。

2.拓展红色精神实践传承方式

在对大别山红色文化知识系统学习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加强实践能力,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时刻体悟大别山精神的深厚意蕴,鼓励人们走出去亲身实践,借助大别山精神的感召力与亲和力,调动人们学习大别山精神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一要扩大大别山红色文化的受众范围。从国家到地方,从城市到社区再到乡村,从机关到企业,红色基因应当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中,推动大别山红色文化深入社会各阶层,提高大别山精神的普及度。第二应加强大中小学红色环境育人效果。可通过张贴海报、宣传栏等方式介绍大别山革命史,图书馆应纳入丰富的大别山革命历史典籍供学生借阅,学校可适时举办大别山精神专题讲座和红色班会、晚会节目,提升学生的代入感。第三应鼓励人们实地游览红色旅游景区。近年来大别山红色旅游景区修缮工作有序进行,如鄂豫皖苏区革命博物馆、革命烈士陵园、将军故里等红色景区,都是彰显大别山革命历史、饱含大别山精神的旅游胜地,人们通过实地参观这些红色遗址,能够深入了解大别山红色资源的历史价值和科学内涵,进而发扬好传承好大别山精神。

猜你喜欢

大别山革命红色
大别山的早晨(油 画)
红色是什么
又见大别山
红色在哪里?
中国的出行革命
追忆红色浪漫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