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农林类高等院校高质量招生路径的思考
2021-12-29杨晨露
杨 宇,杨晨露,姚 远
(沈阳农业大学,辽宁 沈阳 110161)
2014年9月,国务院针对新高考改革提出了基本框架,并以沪、浙两地为试点推行,取消了文理分科,实行“3门必考科目+3门专业方向性选考科目”的模式;2017年9月,开始全面实行新高考,京、津、鲁、琼等第二批试点省市,也采用了“3+3”的科目考试方案;2018年9月,辽、苏、冀等第三批改革试点省市,则采用了“3+1+2”的科目考试方案,要求学生在3门必考科目的基础上,从物理和历史中选考一门,然后再从剩下的科目中选考2门[1]。新高考政策的出台对中学教育及高校的招生均产生了重大影响。面对新高考改革,学生报考方式和高校招生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将迎来新的改变[2]。
一、新高考政策的内涵及要求
新高考改革取消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批次,所有本科院校都在同一批次平台招生,高校不同专业对科目的选考要求不同,学生的志愿填报方式为“专业类+院校”完全志愿方式。新改革的核心是选择性的教育思想,是把选择权交还给学生,扩大了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选择空间,这给高校招生和学生报考带来巨大变化。
(一)一所高校不再是同一个招生分数线
传统高考模式,一所高校同一录取类别为一个相同的分数线,报考该校的学生如果超过这个分数线,就会被该校的某一专业录取。录取时,采用平行志愿方式,学生在填报志愿中,在每个学校报考的最后一项选择“服从调剂”,以免学生滑档。那些未达到该校所报考专业分数的学生会调剂到该校相对分数较低的专业,这样会整体提高该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新高考模式采用完全志愿模式,以辽宁为例,每个学生需要填报112个志愿,不再有专业“调剂”。因此,同一所高校的不同专业会有不同的录取分数线。
(二)同一所高校不同专业录取分数线差异增大
新高考下按照“专业(类)+院校”投档方式,取消专业服从调剂的录取政策,学生在报考时,不再有调剂专业的风险,因此学生可以只报考自己的目标专业。高校的相对弱势专业或者冷门专业不会再接收到调剂生源,这会导致热门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升高,冷门专业的录取分数线降低。以辽宁某农林类院校为例,热点专业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气科学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会上升,而传统涉农的专业如农业资源与环境类、植物生产类、林学类专业的分数线会降低。因此,同一所高校内不同专业录取分数线差异会增大,导致同一所高校不同专业间的生源质量差距进一步加大,加剧了高校专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林类院校原来应对传统高考的“一些专业扛旗、部分专业搭顺风车”的招生效果会减弱[3],热门专业带动冷门专业招生的效力逐步弱化。
(三)学生报考由选择学校逐步向选择专业过渡
传统高考模式下的志愿填报方式为平行志愿,投档时按照“总分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这种“分数至上”原则,使学生不惜一切代价要争取多考一分,同时要最大化地利用分数。因此,学生在志愿填报时,更加注重高校声誉,而弱化了对专业的选择。新高考政策下,每一个专业都对应的选考科目要求,招生专业在先,学校在后,不符合选考科目要求的学生无法报考,这就使专业成为学生报考选择的第一考量要素[4],学生填报志愿的价值判断方式也将由“总分匹配”转向了“专业导向”[5]。学生不再只考量高校综合实力,还要考量专业的办学水平和学科实力,对高校的认知会由原来的“重名”转向“重实”,在志愿填报时会由对高校的选择转向对专业的选择,在将自己的内在特质与专业相匹配的基础上,选择专业实力强、办学层次高的学校。
(四)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前移
新高考政策下,各省无论是“3+3”模式还是“3+1+2”模式,都使得考生参加高考的科目不同。由于选考科目要与高校的专业招生科目要求相匹配,并且根据“两依据,一参考”的评价模式,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就要参加选考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6],这就要求学生在高一的下学期要完成选科。因此,学生需要在高一时就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完成“自我探索”“大学专业探索”和“行业职业探索”,使学生尽早确立专业(类)方向,选择有助于自身发展的考试科目,早做准备。
二、新高考给高校招生带来的挑战
(一)专业影响招生更加凸显
传统高考模式下,学校的综合实力对学生选择影响巨大。这些综合实力强的高校往往得到公众的认可和青睐,在学生和家长中形成良好的口碑,成为其择校的优选,高校综合竞争力是影响高校生源竞争力的首要因素。新高考改革模式下,由于实施了科目选考、取消录取批次,实行按专业(类)平行志愿招生,学生由对学校综合实力的考量逐渐变成对喜欢专业实力的考量,因此专业对学生报考影响明显。按照以往数据统计,专业隶属门类影响学生报考选择,如工科专业、财经金融专业、医学类专业以及师范类专业都是报考的热门专业;而农林类专业是大多数学生报考时回避的专业。同类的专业中,学科实力、专业建设发展情况是学生选择报考的重要影响因素,如学科评估中的学科等级,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师资队伍以及国家“双万”计划建设专业等都是学生关注的重点。
(二)不同专业生源质量差异增大
传统高考报考模式下,学生在报考志愿过程中,在学校的专业志愿后往往要选择“服从调剂”,以免滑档。因此,对于某一高校来说,学生的分数相对集中到某一分数段,保证了学校里相对弱势专业的生源质量。以辽宁某农林院校为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大气科学以及会计学专业,尽管不是该校优势专业,但每年的专业录取分数线仍然较高,而传统涉农的植物生产类、动物生产类和林学类专业,由于有学校分数线保护,接收了调剂的生源,分数不会太低。在新高考背景下,考生不再有专业调剂的风险,这就会导致热门专业的分数会更高,冷门专业的分数会更低,甚至有些弱势专业不能完成招生计划的风险,使得生源质量差异进一步增大。
(三)传统农林类专业生源质量降低
在传统高考下,如果学生报考某校后,不能被第一志愿录取,就要调剂到第二、第三志愿,甚至被调剂到自己没有报考的其他专业。新高考下,学生在报考志愿前,大部分在自我探索、专业职业了解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专业。因此,学生专业录取的意愿度增高,学生在校期间专业学习容易适应,进入角色快,易产生专业学习兴趣,思想稳定;毕业时,从事与专业相关行业几率高,就业质量高。但是,按照历史统计看来,第一志愿报考农林专业的学生比例低,学生意愿度本就不高。因此,新高考改革将会使农林专业生源质量普遍降低。以辽宁某农林类高校为例,在2020年本科招生中,有14个专业录取第一志愿率低于35%,期中有6个专业为涉农专业;有7个专业录取第一志愿率为0,其中有1个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支撑专业。新高考下,这些传统优势专业的生源质量会降低,在这种背景下提升农林类高校专业尤其传统涉农专业生源质量尤为重要。
三、新高考背景下农林类高等院校高质量招生路径思考
(一)加强学科建设,打造专业硬实力
新高考改变了原来“按学校招生”的方式,现行的“按专业招生”或者“院校+专业组”的招生方式,强化了专业在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中的核心地位。生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专业的发展,进而作用于一个学科的质量变化,最终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这就需要高校要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布局,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以此来提升专业吸引力。面对新高考带来的压力,农林院校要依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专业定位进行积极探索。一方面,合理调整专业布局。农林高校要立足区域发展定位、社会需求和自身办学基础,对一些报考生源不足、就业质量不高、相关行业就业比例较低的专业,实行专业合并、限制招生或停止招生,减少专业数量,集中优势资源办强优势专业。另一方面,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和专业特色的培育打造,避免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同质化。因此,农林高校要立足学校发展目标,以顶层设计作导向,认证评估作抓手,基本建设作支撑,打造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要着手抓教师队伍和课程建设,不断凝练方向特色,根据专业特点、社会需求来确定方向课程,打造特色课程群。同时通过审核评估、专业认证等方式多措并举全面提升专业质量,促进招生与专业建设之间的良性循环,提高专业吸引力。
(二)提升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吸引学生报考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学生和家长必将关注今后的就业质量。因此,家长和学生在报考高校的时候,就业成为他们重要的参考因素,他们会将学校专业与学校就业率放在一起考量[6]。从高校第一专业志愿满足率来看,排在前十名的专业除了特色优势学科外,其余都是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如金融学、会计学、临床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因此高校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就业指导,探索“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实现良性互动,提升就业质量,提高就业竞争力,从而提高校友层次及校友对母校的认可度,进而提升学校影响力和美誉度,间接提高生源质量。
(三)利用学校特色优势,拓宽招生渠道
新高考模式下,除正常的普通批次录取外,还有普通本科提前批、综合评价录取、国家专项或地方专项、高水平运动队和高水平艺术团等;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还有综合试验班、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农林院校大部分都有国家或地方专项,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自身优势特色,挖掘多种招生渠道。例如沈阳农业大学2021年本科生招生增加了高水平运动队方式。在专业设置上,农林院校可以设置综合试验班,把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作为招生的亮点,吸引广大学生报考。农林院校也可以探索采用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招收更多专业认同度高、综合能力强的学生。
(四)合理设置选考要求,获得更多生源
在教育部文件指引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各高校积极落实选考科目引导机制,将其作为高校招生工作由“被动收档”到“前置引导”的主动作为[7]。2021年辽宁省首批参加新高考的学生中,首选物理科目的学生比传统理科学生减少10%,首选历史的学生比传统文科学生增加10%。因此,部分专业在设置选考要求时,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即在首选科目物理和历史两类中平均分配招生计划,来获得更多优质生源。例如风景园林专业,传统高考模式下,在本省只有理工类招生计划。在培养过程中,风景园林专业对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要求不高,相反,历史地理知识对该专业本科阶段学习帮助更大。因此,在新高考下,可以把在首选科目为历史分配部分招生计划,以此来提高生源质量。高校的选考科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招生,竞争力高的专业可以选择与本专业匹配度较高的科目选考,而竞争力相对低的专业可以减少对科目的限制,采取大类招生的方法获得更多的生源,从而培养更适合专业的学生。
(五)讲好就业去向,减少家长认知误区
就业是学生报考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学生普遍认为农林类院校未来就业去向是涉农行业,就业地点是农村,工作环境艰苦。实际上,农林类高校并不是只有农业、林业强实力学科,很多其它学科的建设都很好。比如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国农业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获得了A+级,水利工程获得了B+级;华中农业大学的公共管理获得了B+级。所以现在很多农业大学的学科发展都十分的全面,很多如机械工程等学科也有了硕士点、博士点,已经不再单纯的发展农业这一门学科。
同时,从每年的各高校《就业质量报告》可以看出,学生就业的出口非常广阔,并非是农业行业。以中国农业大学2019年就业去向为例,从就业单位性质看,前三位分别为各类企业、党政机关及高等院校;从就业区域看,其中51.02% 的毕业生赴京津冀经济圈就业,23.44%的毕业生赴“一带一路”经济带所涉及的地区就业;从就业单位看,中化、中粮、华润、中信集团等是就业的重点企业。因此,毕业生除了在涉农行业外,还在教育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业等行业就业。以华南农业大学2019年就业去向为例,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教育”(10.4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13%),其次为“商务服务业”(5.38%)、“互联网和相关服务”(4.92%)和“货币金融服务”(4.68%)。从各高校就业质量报告可以看出,农林院校的就业去向广泛,家长和学生还存在认知误区。
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农林院校的招生困难继续加大,提升招生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需要依托办学特色,加强学科建设,提升专业实力,拓宽招生渠道,合理设置选考要求,扎实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才能保证农林高校在招生中具有较强的生源竞争力,进而提高生源质量,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