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游记》:孩子喜爱的故事

2021-12-29甘肃省天水市幼儿园刘欣甜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1年6期
关键词:猪八戒师兄妖怪

甘肃省天水市幼儿园 刘欣甜

对于幼儿来说,中国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的故事太过复杂深奥,《水浒传》的故事过于凶险,《红楼梦》中的是非曲折不是孩童所能理解的,只有《西游记》因故事跌宕起伏、丰富多彩而深受幼儿的喜爱。在班级阅读时间,总能看到孩子们吵着闹着要老师讲《西游记》的故事,如果问孩子们为什么喜欢《西游记》,他们的回答总是多种多样,比如:“因为孙悟空很厉害,可以打妖怪。”“师父最厉害,他还可以念紧箍咒呢!”“还有还有,猪八戒好吃懒做、老偷懒,哈哈哈……”这个问题犹如打开了孩子们的话匣子,引得他们争先恐后地各抒己见。

那么,幼儿为何会如此喜爱《西游记》的故事呢?本文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与发展目标,对《西游记》深受幼儿青睐的原因进行以下分析。

能顺应幼儿喜欢动物的天性

每个孩子天生都喜欢天真顽皮、活泼好动的小动物,这也是为什么幼儿喜欢童话故事的原因——童话故事关注儿童生活的幼小天地,且多以动物为主角表现出儿童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另外,小动物幼小脆弱的特点也容易让孩子们产生爱惜保护的欲望。

《西游记》中的人物角色大多都是动物形象,比如让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大师兄孙悟空就是一只顽皮、淘气的猴子,这一形象很符合孩子的性格特点——3~6岁的孩子不就是整天上蹿下跳吗?

以儿童的视角看世界,周围的事物就都是新鲜的、可喜的,他们对所有好动的事物都好奇且感兴趣。因此,无论在家里还是幼儿园,孩子们总会表现出不听话、任性、破坏力很强的状态,于是爸爸妈妈们经常喋喋不休地唠叨:“你不可以这样!”“这件事你又做错了!”这个时候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的性格竟与孙悟空如此相像,原来每家都有一只“小猴子”,而父母的唠叨就像是悟空头上的紧箍咒,时不时念一念、敲击敲击这只“小泼猴”。

那二师兄猪八戒呢?好吃懒作,总喜欢偷懒,这也很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强,能偷的小懒他们绝对会偷,一遇到困难首先想到找妈妈,就像猪八戒有事总找大师兄一样。

电视剧《西游记》中几乎每一集都会出现一个妖怪,而这些妖怪大都是由动物变成的,每个动物都有一个生动具体的形象——它们夸张的表情动作符合幼儿现有的认知水平与想象力,使得幼儿观看学习时乐在其中,同时也培养了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西游记》的故事之所以精彩,不单单是故事的情节紧凑和富有童趣,而且每一集都是一个新篇章,充分满足了幼儿不断探索的好奇心。此阶段的幼儿正处于对周围事物好奇、感兴趣的阶段。一个神通广大、无所不能、活泼顽皮的猴子,一个唠唠叨叨、好吃懒做的长耳猪,一个一心想要去西天取经的师父,一匹可以变成白龙马的小白龙,各种妖魔鬼怪、飞禽走兽,还有天上的各路神仙以及天兵天将,他们一会上天入地、下海钻山,一会腾云驾雾、飞檐走壁,一个个变化无穷、本领高超,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满足了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时候孩子们会想也许他们的身边就有这么一只神通广大的猴子,还有一些浑然天成的本领,也会认为自己有一天也可以变得这么厉害。

能激发幼儿崇拜英雄人物的潜意识

孙悟空是一只出身贫微却不服天命的石猴,无父无母,但他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感到自卑,反而英勇无畏、不受礼法的约束,西天取经途中一路帮助师父降妖除魔、战胜邪恶,还总是为他人着想、不求回报。正是因为孙悟空的正义,才让他成为了孩子们内心崇拜的偶像。孩子们在户外玩耍时很喜欢把自己想象成孙悟空帮助师父打妖怪,这时候孩子们也会自主代入相应角色,保护同伴不受欺负;二师兄猪八戒虽然好吃懒做,却也是个性格单纯、憨厚可爱的人,遇到困难尤其是师父遇到危险时,他总会奋不顾身地保护师父和师兄的安全;当然还有一直默默跟在师兄身后的沙师弟,他不怕辛苦,总是默默付出却不求回报……

孩子们在阅读、观看、欣赏《西游记》的故事时,这些故事人物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他们勇敢无畏、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孩子们也能受到故事中历史文化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良好的精神品质。

丰富的故事内容能唤起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有极强的观察力和模仿力,他们能通过观察很快掌握人物或事物的某一特点,并且能够绘声绘色地进行模仿表演。在模仿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扮演他们渴望扮演的故事角色,并在角色扮演中获得成功和喜悦。

在《西游记》的故事中,孙悟空有“七十二变”的本领,他可以变化成房子、小狗以及太上老君,甚至变成一个小姑娘,这些角色的变化充分考验着孩子们的模仿表演能力。师徒四人从东土大唐一路向西,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降服红孩儿、真假美猴王……每一个故事都精彩绝伦,每一个人物都活灵活现,可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模仿能力。

我在班里看到过一群孩子表演《西游记》的故事,一个女孩身上披着纱巾当唐僧,后面跟着三个徒弟,扮演孙悟空的男孩学着小猴子走路的样子,神态也表演得惟妙惟肖;孩子们还专门挑选了一个胖乎乎的孩子扮演猪八戒躺在地上假装大口大口地吃西瓜;“沙和尚”则假装很吃力地提着两个大筐子,这时不远处有一群妖怪要借机抓师父。“妖怪,你敢动我师父试试!”“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孩子们真真切切地融入到了自己的角色中,每一个角色都诠释得非常生动形象,虽然没有观众,但是他们乐在其中、玩在其中,也学在其中。

《西游记》给孩子们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无论是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还是看到他们如此喜爱我国的经典名著,我心里都很是欣慰。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将最大限度地挖掘更多适合孩子阅读的经典名著,让孩子们切身感受中国文学的艺术之美。

猜你喜欢

猪八戒师兄妖怪
机器人给“二师兄”做手术
猪八戒下凡
猪八戒开超市
猪八戒失眠
师兄,你好呀
妖怪来了
猪八戒减肥记
妖怪来了
窘死人的美女表白
北大女生初次表白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