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涉江采芙蓉》的审美教学

2021-12-29石有平

林区教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思妇芙蓉游子

石有平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甘肃 高台 734300)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尤其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始终是教育教学的总目标。新课标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要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采,激发他们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入选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涉江采芙蓉》就是一篇传诵至今的经典名篇。

《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两汉时期在学子们离乡外出游学求宦的时代大背景下一个普通家庭的凄惨生活。通过夫妻两地分居、亲人天隔一方的情景再现,抒写了游子和家人相互祈盼、日夜思念,却难以团聚的凄苦和哀怨。诗歌以“一叶知秋”的独特视角,以小见大,聚焦的是个体的故事,诉说的却是一个“求宦得进者少而坎凛失意者多”的文人群体的艰辛落寞和一个“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的思妇群体的悲苦感伤。通过一个家庭的个性化故事叙写,却反映了两汉时代两个群体普遍的真实生活。因其诗句浅近,表述委婉,情感凄美,形象纯真感人,意境丰富优美,故而成为《古诗十九首》中抒写怀乡思亲的精品而备受人们喜爱,从而入选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全诗虽八句40个字,却意蕴丰富,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情感美、品格美、意境美的生活画卷[1]。在《涉江采芙蓉》的教学中,引领学生反复吟咏,逐层赏析,在对诗句细致的解读中,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充分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其思想、意境、人物之美,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提升审美的能力和境界。

一、指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味诗句的音韵美

《古诗十九首》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中国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评价称之为“五言之冠冕”,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誉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由此可见,《涉江采芙蓉》诗句的精练优美。

《涉江采芙蓉》描绘的是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展示的是社会最底层的百姓生活,抒写的是平凡人的感情世界。因而诗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带着泥土的芳香,从淳朴的乡下民间向我们迎面走来,仔细读之,清新朴实之感扑面而来[2]。诗歌语句通俗浅近,简洁凝练,读之流畅自然,朗朗上口。全诗二、四、六、八句中最后一个字“草、道、浩、老”讲究押韵,音韵和谐,富有回环往复的音韵美。诗歌的前四句为第一层,描绘思妇采芙蓉的场景;后四句为第二层,描绘游子登高望远的场景。在审美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分层吟诵,扮演角色朗读:通过男女角色的转换和尝试,让学生反复咏诵,感知诗句“天衣无缝,一字千金”的特点,在诗句和谐的音韵中认识美、感受美、体验美,加深对诗句意境和主题的深化领悟。

二、引领学生在意象分析中感知人物的情感美

《涉江采芙蓉》是一曲从思妇游子心中流淌出来的情歌。人物情感发自内心,情动于衷,自然本色,不沾一丝一毫的矫揉造作。其情感美得淳朴,美得本真,让读者透过诗文能够真切地感触到主人公内心最善良的世界。首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直截了当地将读者带入到一个芳香、优美、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画面。“涉江”二字是写女子的行动,突出思妇前行的路途是多么艰难,女主人公要涉水渡江且不畏险阻,目的是“采芙蓉”。芙蓉即莲花、荷花,在中国诗词的意象中,莲花、荷花是坚贞、高洁的象征。在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中描写江南少女采莲的场景,有“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诗句。而诗句中的“莲子”二字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莲子”者,怜(恋)子也。“青如水”和“清如水”谐音,隐喻爱情的纯洁。“莲子青如水”一句表达的就是心中爱恋之人品行情感清纯如水之意。

在《涉江采芙蓉》中,“芙蓉”也寄寓着爱恋之人品格和情感清纯如水之意。诗句“涉江采芙蓉”对主人公的情感、品格做了生动的描述。正因为“涉江”所经历的艰难,才展现了主人公品格的坚韧,追求的执著;也因为采摘的是“芙蓉”,即莲花、荷花,才表露出主人公对情感的忠贞、专一。仔细研读,“涉江采芙蓉”简短的五个字,却给了我们许多美的感染和启示:

其一,从情感美的角度讲,女主人公跋山涉水、不畏艰险,采摘芙蓉,其情感是清纯的,其精神是可贵的,其品格是坚韧的,其追求是执著的。

其二,我们品味“芙蓉”的意象,进一步拓展思路进行分析,就会发现:“涉江采芙蓉”一句中,“芙蓉”的意象是多方面的,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在诗中“芙蓉”是花,是爱情;更是美德,是追求,是理想;是一切美的象征。

其三,透过文本的文字,跨越时空的界限,从哲学的角度,“涉江采芙蓉”启示我们:在追求人生理想的道路上,人们必然会经历千难万险,唯有勇敢的“涉江”才能够“采芙蓉”。唯有艰辛的付出,才能有收获,“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兰泽多芳草”一句则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扑入眼帘的是芳香四溢的花草。“兰泽”是主人公涉江后到达“采芙蓉”的地方。“兰泽”是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一个长满兰花的芳草地,花香浓郁,蜂蝶翻飞,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多芳草”与“兰泽”名副其实,给我们无限的想象和无尽的享受。如果说“涉江采芙蓉”是追求人生理想的遥远路途和经历的艰辛历程,那么“兰泽多芳草”则是目的、是归宿、是踏上了理想的阶梯,迈入了理想的大门。

三、启发学生在脑海中想象画面,感悟人物的品格美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为我们刻画了一对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却又两地分居、彼此思念的恋人形象。可以启发学生透过诗句和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情景,勾画出两幅生动的画面:

画面一: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一个手捧芙蓉、翘首眺望的思妇形象在我们心中渐渐清晰了起来:她兴高采烈地采摘芙蓉,动作是那样的急促,心情是那样的迫切,当她手捧鲜花、举头眺望的时候,情绪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鲜花般的微笑悄然消失,一朵乌云从心底升起,那娇美的脸上挂满了忧伤,眼中滴落的泪珠打湿了芙蓉,紧蹙的双眉写满了焦虑,那穿越千山万水的眼眸流露出对客居他乡游子的永久期盼……

画面二: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一个登高望远、心怀故乡的游子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他那略显踉跄的脚步正在努力登上崎岖的山坡,疲惫的身影在苍茫的暮色里是那样的渺小,憔悴的脸庞写满了对亲人的牵挂和内心无尽的忧伤,极目张望的眼睛充满了对亲情的渴求,而回家的路途又是那么的遥远……

一个在家乡的“兰泽”翘首期盼、望眼欲穿、黯然神伤,一个在他乡举目远眺、归心似箭、形容憔悴。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在这里,主人公“莲子青如水”的品格美得到了充分展示。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中抒写的是一个家庭的悲惨生活,一个在家乡独守空房,另一个在异地羁旅漂泊,正是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相思之痛、离别之苦,才真实深刻地呈现了那个时代两个群体永远无法愈合的精神创伤,其诗歌的深刻性、时代的悲剧性也正在于此。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诗句的结尾更加令人感伤。一对同心相思的人啊,却要天各一方,孤老终身。一刹那,浓重的忧伤弥漫在天地间,它像一条沉重的锁链把忧愁和感伤紧锁在心头,又像一把冰冷的利剑,把两颗紧紧靠拢的心斩离开来……

掩卷思之,在我们的眼前,浮现出两个刻骨相思的人:他们像两座面面相向的山峰,伫立在永恒的时空里,举首眺望,却难以团聚——尽管远隔千山万水,但阻不断两颗相思的心,割不断两人永恒的情。“莲子青如水”,两个忠于爱情、即使天荒地老也永不相负的坚贞形象在我们心中高大了起来,当然也永恒了起来[3]。

从诗歌抒写的人物形象中,可以启发学生深切感悟到:主人公对待感情是多么专一!由此引领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专一是美好的更是难能可贵的。专一是一种精神、一种品格、更是一种追求。对待爱情如此,对待学习如此,对待事业也是如此。

四、指引学生在角度转换中鉴赏意境的多重美

后世的学者文人对《涉江采芙蓉》的意境有很多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诗歌的意境进行了自己的诠释,大致有四种解说。有人对“采芙蓉”三字进行分析,认为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诗歌中的“芙蓉”(荷花)往往谐“夫容”之音,即丈夫的面容,因而本诗是思妇想念游子之作;有人从“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的分析中得出结论,认为此诗是远在他乡的游子思乡之作;也有人认为“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写的是游子思念家乡的妻子(亲人),因而本诗是游子思妇之作;还有人从“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中读出本诗是爱情之作。

《涉江采芙蓉》一诗正因为其丰富的主题和多重的意境,才更增添了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给读者构建了再创造的平台。教师指引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鉴赏诗歌,在小组讨论、交流中让学生展开想象,让思绪在不同的空间、时间里遨游,去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和感伤的氛围,去赏析诗歌叙述的故事,去感悟诗歌表露的情感和颂扬的品格。

五、点拨学生感悟“一叶知秋”的独特视角

在文本阅读之外,还可点拨学生感悟《涉江采芙蓉》令人赞叹的“一叶知秋”的独特视角和从对方写起的悬想手法。

诗歌在两个不同的场景、两种迥异的时空中切换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示独留家乡的思妇“涉江采芙蓉”的情境和身在远方的游子“还顾望旧乡”的画面,抒写了独守空房、在煎熬中苦苦等待亲人归来的思妇和客居他乡、漂泊异地、落魄失意的游子间离愁别恨的无奈与悲伤。诗歌还运用悬想手法,从对方写起,借思妇和游子两个角度的交错叙写,一实一虚,在虚实结合中凸显了夫妻“守节情不移”的忠贞与“相见常日稀”的伤痛。

诗歌聚焦的是一个家庭的故事,展示的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这种“一叶知秋”的独特视角使个体的故事有了时代的普遍意义,个性化的故事诉说有了历史的共性特征。一叶知秋,以小见大,以一代之,借一个思妇游子“剪不断理还乱”的深情表述,将两汉时代的悲剧作了立体化的呈现。“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全诗在无奈、无助、无语中结束,却将一个沉重的感叹号书写在读者的心中,将一声深沉的叹息声萦绕在我们的耳边,挥之不去,无法消散,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沉思和无限的爱怜。

读完全诗,主人公的形象在我们脑海里鲜活了起来。他们是个体的,当然更是群体的代表。《涉江采芙蓉》是一个家庭的悲剧,当然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穿过历史的云烟,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个坎凛失意的文人群体和一个独守空房的思妇群体在两汉的时间长河里艰难跋涉。

猜你喜欢

思妇芙蓉游子
潮细胞
游子
游子归家
我的芙蓉李树
苏轼和李清照词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对比
同一叙事模式下的不同意蕴
故梦染上芙蓉色
轻嗅芙蓉妆
炊烟是游子的根
芙蓉街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