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校教师科研能力的价值意蕴和有效路径
2021-12-29孟令杰
孟令杰
(朝阳市龙城区八里堡小学)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实施者,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都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可以说,教师的眼界决定了学生的眼界,教师的理想决定了学生的理想。
为持续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办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朝阳市龙城区八里堡小学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理念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的讲话精神。学校采取“以学代训、以课代训、以研促教、以评代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引领学生成长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引导教师树立多元的职业观,助力教师自主成长、幸福成长、终身成长。
一、“以学代训”促提升
学校坚持“理论学习,思想领航”的指导思想,在真学、严管、实抓上作文章,建立规范流程和引导机制,教育广大教职工履职尽责,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和作风建设。学校通过“以学代训”,引导教师不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利用资格培训提高教师的能力,促进教师发展,进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一)夯实教师理论知识
学校利用政治学习会、专题学习会、组织生活会等集体会议,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如“温暖教育”“课程标准解析与指导”“课程导航”“怎样观课议课”“爱心教育”“班主任兵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等。采取“讲座”“自学”“讨论研究”等形式,引导教师做好笔记,积极思考,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
(二)发挥专家引领作用
学校在加强教师培训的同时,注重专家的引领作用。一方面,将专家、教研员请进学校,引导教师学习先进的课改理念和教学思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另一方面,派出骨干教师到北京、深圳、沈阳、大连、上海、哈尔滨等地进行培训学习,并组织教师参加区域内的学习交流会,如学校全体教师参加了龙城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推广会。通过专家的理论指导、教师的外出培训以及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推广,为学校的课改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教学改革的稳步发展。
二、“以课代训”促改革
课堂是教育教学创新的平台,学校坚持“以课代训,以赛促研”的策略,让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进、加工、学习,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组织教师参加教研课、汇报课、示范课、互动课、青年教师成长课等,引导教师主动进行教育实践,打造卓越教师团队。教研课由教研组组织,教师按照教研计划进行集体备课,一人主讲,全组评议。示范课一般由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承担,内容主要为其教学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方式,为普通教师提供了研讨和借鉴的具体内容。评课时,不同学科的教师从不同角度进行研讨,使全体教师对教材及课堂教学设计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三、“以研促教”强素质
校本教研融学习、工作于一体。我校本着“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从实际校情出发,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校本教研的目的是研究和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以及促使教师专业化成长,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校本教研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自我反思,即教师的自我对话。二是同伴互助,即教师与同伴的对话。三是专业引领,即教师与专业人员对话。基本形式包括: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等。我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重点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实际存在并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教师为研究主体,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的实施、评价、教学管理,搞好科研课题的探索与实践。我校“校本教研”形式丰富,注重落实。
(一)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有利于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进行重新认识,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要对照教育教学新理念,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经过回顾、审视、检查形成新的认识。
1.教师应有反思的意识
学校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每上完一节课都要进行教学反思(教案后),着重反思五个方面:成功之处,失误之处,学生的不同见解,学生出现的问题,今后的改进策略。
2.教师应做好课后评价
及时进行课后评价有利于教师努力钻研教学理论,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课后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师经历“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
3.教师应深入分析试卷
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后,要求教师进行试卷分析,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答题时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分析出错误的原因和解决策略,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进行纠正。
(二)同伴互助
在校本研修过程中,除了充分激发教师的个人研究意识外,还特别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鼓励教师之间进行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成功的经验。近三年来,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集体备课活动,进行了听课、说课、评课,集中了教研组或备课组集体的智慧,把团体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入到校本研修活动中,强化了教师的合作意识。在县乡帮扶活动中,我校与西大营中心小学联合教研,实行资源共享,做到优势互补,实现共同提高。
(三)专业引领
我校先后邀请了多位名师和教研员为全校教师讲学、指导,实现对教师教学理念经验和教学实践的引导,使校本研修得以深化发展。
除了课改专家提供理论指导,我校还有校内土生土长的“草根专家”,为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我校陈红晶老师作为“陈红晶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实现课堂教学由“知识传授”向“任务驱动化”转变,打造高效课堂,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区域教师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发展。陈老师利用名师工作室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带领工作室成员学习了有关微课制作的知识,并且开展了微课教学的研讨学习活动。
为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教育精准扶贫,2018年4月起,我校与召都巴镇联合乡4个村级小学建立互动课堂,通过“同步课堂”带动村小教育现代化,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四)搭建平台
1.学习培训平台
除了教师个人的学习钻研之外,我校搭建了系列学习平台,推动教师队伍快速发展。每年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教研会议、听课活动及教材培训,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要上汇报课、开展专题讲座,及时传达教育教学、管理等信息,实现“一人培训,多人受益”;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对教师开展学习培训,着重于“请进来”;开展校本培训,注重在实用、有效上做文章,每年暑期开展校本培训,内容有课例研究、试题研究、课题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
2.常规教研平台
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进行理论学习、观看优秀课例、组织集体备课、实行教研组评课等活动。在教研活动中,重在教学反思、课例分析。课前反思关注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课中反思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关注教师在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也需开拓“取经”道路,博采众校之长。为了实时研讨、交流信息,学校建立了教职工微信群、教职工QQ群、教研备课群,教研组、年级组也建立微信群、QQ群。
3.成果展示平台
我校积极搭建多种多样的展示平台,为教师积累能量。学校展板在“教师发展”栏目中设置了“名师风采”“教师获奖”等子栏目,介绍特级教师、市基础教育教学专家组成员、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宣传学校教师获奖、课题研究成果等信息;在学校工作群中,上传教师的优秀教学设计、优质课比赛的教学录像、教学随笔等;推荐教师参加省市区举办的优课竞赛、微课制作竞赛、论文评比等各类活动,还积极承担龙城区各类教学比赛、交流活动,为教师创造锻炼的机会。
通过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学校在开全、开齐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还拓展了基于艺体素养为核心的的校本课程,包括群文阅读、中国古诗词、合唱、足球、软笔书法、口才、国学礼仪等32项活动;建立了温暖人心的家长学校,引导家长积极开展家庭教育,为课下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及生活习惯“开绿灯”;每学期开展三次家长培训活动,让家长了解“温暖课程”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变化。
多年来,学生在艺体活动中硕果累累、成绩显著;教师团队精诚团结、开拓创新、作风过硬;校园文化处处彰显着“爱心满校园、温暖八里堡”这一教育主题;学校先后荣获辽宁省课改示范校、全国足球特色校、辽宁省美育先进校、辽宁省体育先进校、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
四、“以评代训”促发展
课堂教学是校本研修的核心,改革课堂评价标准是关键。我校依据学科特点修订了各学科课堂评价标准,制定了《八里堡小学“温暖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通过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引领教师进行课堂改革。
《标准》强调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参与状态、师生互动情况以及学生的发展过程,为教师讲课、评课提供了依据,能够更好地指导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学校还依据《标准》开展了课堂教学大赛和互动课堂评比大赛。
针对以往评价制度的弊端,研究制定了《八里堡小学教师“温暖课堂”教学量化考核方案》,评价更加注重过程和师生发展,激励了教师的教研热情,促进了学校教研工作的持续发展。
克难求进,开创新局面;积蓄力量,实现新跨越。八里堡小学实现了“做有温度的好老师、做温暖人心的教育”的办学目标,成为“学生快乐学习,教师幸福工作,人人实现自我”的温暖家园。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奋进中的八里堡小学将努力谱写更精彩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