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2021-12-29李凤琴
李凤琴
(营口实验学校)
营口实验学校成立于2010年,学校以创办“教育现代化的实验学校、示范学校”为办学目标,致力于“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创新”课题研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由学校的班级授课到居家的个体学习,开启了真正的自主学习模式。随着疫情的持续向好,学生回归了课堂,又开启了线下教学的模式。基于此,我校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诸多实践与思考。
一、创设“智慧教育”的系统发展环境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指出:“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在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阶段过渡,并逐步迈向教育信息化2.0时代。”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变化,我校研究的方向也逐渐走向深度: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阶段,到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再到“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的融合学习阶段,以及走向移动终端环境下的“智慧课堂”创新学习阶段,创设了系统的“智慧教育”发展环境。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阶段
这一阶段处于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阶段,信息技术在课堂只是一种辅助的技术手段,课堂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个性化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二)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阶段
2011年11月,我校利用6个网络教室和4个数字化语音教室开展了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构建了“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模式,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学习资源,实现了个性化学习,也让课堂有了互联互动。
(三)“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的融合学习阶段
2012年,我校开始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阶段,成立了“电子书包”实验班,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改变,因此在这一阶段构建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各有特色的数字化教学模式。语文学科构建了“前置汇报—梳理问题—自主探究—交流成果—读写联动—总结拓展”的学习模式;数学学科构建了“前置学习搜集整理资料—课上自主探究新知—重难点处交流合作—学习成果展示评价—课后拓展延伸积累”的学习模式;英语学科构建了“前置展示—重点操练—自主学习—展示交流”的学习模式。此外,我校构建了移动终端学习环境,用优质资源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学生的困惑,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课后在平台上展开交流。教师在平台有教师端,学生在平台有学生端,构建了“智慧教育”基础环境。
(四)“智慧课堂”创新学习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的是基于移动终端,借助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进行课堂学习。构建的“智慧教育”环境为“课堂环境+人的活动元素”;课堂环境是在“互联网+教育”的大环境下,开展“移动终端+学习平台(学习空间)+学习资源+数据”的创新模式。
针对教师方面的创新是信息素养(制作资源)+模式的构建+课堂的实践+数据评价分析(对学生);学生方面采用的是学习任务单+资源的选择应用+自主学习能力+数据评价(学生自评)。
伴随着信息技术与教学经历了初期融合、深度融合以及融合创新,学生的学习程度和成效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课堂的学习方式越来越自主,方法越来越创新。学生个体学习的同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效果整体有提升。
二、构建“三环互动”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教育环境创设的第三阶段,我校构建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各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建立“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管理方式,把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拓展和知识巩固进行梳理,融合线上和线下教学,在第四阶段的“智慧教育”环境下,构建了“三环互动”混合式学习模式。模式实施中把学习任务单、学习资源及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诊断融合在一起。
(一)“三环互动”混合式学习模式
“三环”,即课前、课中、课后。“混合式”学习,即“线上+线下”的学习方式。我校将移动终端线上资源、空间互动和文本为载体的学习三方面有机结合,学习者依据教材,借助资源,由浅入深,拓展学习广度。互动是“智慧课堂”最显著的特点,实现了师生、生生与文本资源的交互性。以语文“三环四步互动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例:
“一环”(前置学习):学习任务单+文本+资源。教师通过学习任务单对字词进行破解,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前置学习任务单一定不要设计的太难,而是让学生只要读书就能解决问题,主要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任务单要设计学习困惑或提出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思考,学会质疑。
“二环”(课上探究):问题+任务单+文本+资源+互动交流。学生提出问题,课堂从问题入手,课上发放学习任务单;学生依据任务单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对文本的感悟以及资源的解读,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学生不是单凭文本获得知识,而是借助线上资源,获得直观的、可视化的知识,学生有了收获后在书中标记,再整理任务单,梳理知识链;随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形成知识链条,让小组学习真实有效,这是知识互补的过程。此外,教师及时总结补充,在学生获得知识、习得方法的同时,读写联动。
“三环”(课后):线上交流+线下训练。整个语文模式的构建在移动终端环境下完成,任务单、资源、文本构成了丰富的学习环境,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步”互动,即:课前任务单梳理,问题入手引入新课;课堂任务单引领,线上与线下结合;组内互动交流收获,汇报评价内化方法;读写联动形成素养,升华主题,总结拓展。
(二)《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观察表》
课堂模式的实践要根植于课堂,做好课例研究,因此学校设计了《教师课堂教学观察诊断表》,通过观课诊课进行评课,促进课堂效果的提升。
观察诊断表对教师的课堂评价更有指向性。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方式,掌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达成情况,知识的获得方式和方法的习得情况。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的成效
通过学习任务单的引领,使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的习惯,尤其是中高年级的课前学习有了指向和目标,在学习任务单的引领下,学生明确了如何进行预习。
“学习任务单+文本+资源”的课堂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在任务单的引领下,“线下”围绕文本学习;学生遇到问题则可以通过线上资源进行引领,有利于其解决问题,突破教学难点,达成教学目标,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再把这些知识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分享交流,获得了成长与自信,学习质量有所提升。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校积累的经验多次在国家、省、市级活动中交流展示,在教育部举办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多门课程获得部级优课、省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