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熟为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陌生化”教学变革
2021-12-29□邵静
□ 邵 静
陌生化理论源于艺术创作,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认为,陌生化旨在通过设法增加对艺术形式感受的难度来延长审美时间,增强审美效果。在现实的学习中,学生总是对身边的事物习以为常,或视而不见,或充耳不闻。将陌生化理论引入教学,可以把平淡无奇的熟悉事物变得不寻常,由此增加课堂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陌生化教学”旨在化熟为生,求新、求异、求变,寻求“熟悉”和“陌生”间的突破,以增强课堂的张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陌生化教学”变革可以从教学空间、教学内容、教学角色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展开,针对性地优化教学,创造性地设计教学,从而有效促进学生道德的成长与发展。
一、教学空间陌生化,改变单一的教学环境
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的、能激发学习动机的空间,能使教学变得更有效。可以说,教学空间的调整是“陌生化教学”的设计良方。改变单一的传统教学环境,实现教学空间的陌生化,要经历从室内到室外,从现实到虚拟的过程。
(一)从室内到室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往往限于室内,且常为一个固定教室,封闭的空间容易使学生感到压抑和疲劳。A校地处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乡土资源,劳动基地近在眼前。教师结合教学主题,将课堂从室内移到室外,让学生回归自然,在和谐、轻松、融洽的环境中学习新知。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第10课《我们当地的风俗》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去村里的桥灯展览馆参观,采访桥灯会的组织人胡爷爷,听他讲述舞桥灯的习俗及由来,并且看一看、摸一摸桥灯,了解桥灯的构造与制作过程,欣赏舞桥灯和原创舞蹈《桥灯乐》的视频。学生充满了好奇,因为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过桥灯,每个人都兴致盎然。这样的教学既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爱家乡、爱当地文化的情怀。
(二)从现实到虚拟,提升课堂的交互性
课堂教学通常是面对面进行的,而信息时代的到来却带来了新的教学空间——网络。传统课堂教师教学设计的习惯性和固定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惯性和学习上的倦怠。随着“三通两平台”政策的推行,网络课堂、平板课堂等逐渐受到重视,教师也进行了课堂改革。网络平台和软件能够提升课堂的交互性和时效性。比如在学生答对题或表现优秀时,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给他们送花、加分等。常见的教学过程在网上进行可以让学生充满期待、好奇,陌生化效果显而易见。
二、教学内容陌生化,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
《心理学纲要》一书中指出,人们对外界的刺激有“趋新”“好奇”的特点,而那些“完全确实的情境(无新奇、无惊奇、无挑战)是极少能引起或维持兴趣的”。新奇的事物才能唤起学生的兴趣,才能从新的视角和新的层面出发,发掘学生内在的力量,“陌生化教学”就是“化熟悉为新奇”的利器。
(一)与时俱进,让课堂与生活衔接
“陌生化教学”的设计需要与时俱进,与学生的生活衔接。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中捕捉鲜活的素材,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学习。
在大数据时代,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教学内容也应及时更新,让新事物为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陌生化教学”服务。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8 课《上课了》一课前,教师设计了“点赞卡”,其中涉及多个栏目:“课前准备好”栏目,为做好课前准备的同学点赞;“多提问题勤举手”栏目,为积极举手回答、认真倾听的同学点赞;“大家一起学”栏目,为愿意合作、分享,一起学习的同学点赞……“点赞卡”的设计源自当下十分火热的微信点赞。学生对此十分熟悉,且兴致勃勃。“点赞卡”可用于课内教学,也可用于课外巩固;可以在本科目使用,也可以延伸至其他学科的教学。当然,生活中的“新事物”良莠不齐,教师须考虑周全,谨慎选择。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陌生化教学”的另一源泉。如家庭自留地就是学生的试验地,学生在自留地里和父母一起栽培瓜果、种植蔬菜、防虫、灌溉……在劳动中成为有担当、有责任的人。家庭自留地也可以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拓展空间,课堂上、农博馆里的未尽事宜可以到自留地里完成。由此,课堂与生活得以完美融合,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想得以实现。
(二)与课俱进,让课堂充满德性
“陌生化教学”设计需要与课俱进,因课而变,体现本课的主题,让课堂充满德育气息。在一年级上册第15 课《快乐过新年》的“陌生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如下环节。
师:过春节有很多礼节和讲究呢!你知道的有哪些?
生1:吃年夜饭。
生2:拜年。
生3:小朋友可以收到红包。
师:对于今天表现棒的小朋友,老师也有一个“神秘红包”要送给他,但有个小规则——得到红包的小朋友不能马上打开红包,要等老师说打开时才能打开。
学生十分兴奋,每个人都跃跃欲试。
事实上,每个学生都得到了红包,但里面不是钱,而是一句新年祝福语。学生兴高采烈地念着祝福语,还左顾右盼地看同学的“神秘红包”。
“神秘红包”的设计既符合本课的过新年主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助力学生的自我成长。该元素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教师的红包祝福中,学生心情十分喜悦。“神秘红包”看似与德育无关,却发挥着积极的德育正能量。可见,简单的事物经过精心、巧妙的陌生化设计,也能成为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催化剂。
(三)与生俱进,让课堂渗透德育
“陌生化教学”设计需要与生俱进,站在学生的视角,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贴近学生的喜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在二年级下册第4 课《试种一粒籽》的“陌生化教学”设计中,教师设计了“种子变变变”套卡,课堂上获得表扬的学生可以获赠卡片,第一次获表扬的拿到“种子卡”;第二次获表扬的拿到“发芽卡”,第三次获表扬的拿到“小苗卡”,依次类推。拿到“果实卡”的学生可以领取一颗真种子进行试种,并绘制“种子变变变”的图文记录,最后再举行种植展。
低段学生好奇心重,动手欲望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种子变变变”活动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持续保持,注意力始终集中。上述设计中,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种子长成了生机勃勃的植物。整个过程渗透着生命教育,学生的耐心、毅力也得到了培养。
三、教学角色陌生化,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传道授业的主导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长此以往,课堂易陷入“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循环,导致学习缺乏主动性。要改变这种固定模式,教师要使课堂中习惯性的角色定位陌生化。
(一)学生角色陌生化,丰富教学形式
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适时教授知识,可以实现角色关系的陌生化。适当安排学生“教”的任务,化被动为主动,能促进学生自觉探寻知识点,并帮助他们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进一步内化新知识。如教师曾让学生走上讲台,选择自己擅长或熟悉的环保内容进行讲解,从多个角度阐述环保的价值和具体做法。这一别开生面的环节让每位学生耳目一新,学生上得专心,听得专注。
(二)教师角色陌生化,优化课堂效果
教师的角色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进行拓宽。生活中的厨师、医生、警察等都可以成为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教师”,从而产生陌生化的效果。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的第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一课中,教师设计了“腌制红辣椒”的环节,邀请食堂厨师夏师傅来到课堂上,教学生腌辣椒。学生熟悉的夏师傅在课堂上成了具有专门技艺的“老师”。夏师傅一出场,可谓掌声雷动,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当白酒倒入辣椒罐,整个教室飘满腌辣椒的香味时,课堂达到了高潮。整节课,学生的参与度、专注度、喜爱度达到了新的高峰。腌辣椒环节的陌生化设计和教师角色的陌生化设计,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使课堂产生了极佳的效果,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发现了陌生的意义,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四、教学评价陌生化,提升评价效果
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肢体评价、言语评价、书面评价……都是常见的评价形式。这些熟悉的评价方式经过“陌生化”的处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一)评价形式陌生化,活跃课堂氛围
在实施评价时,教师可以尝试把一种形式的评价改成另一种形式的评价,以达到“陌生化”的效果。比如常用的“竖大拇指”,这一评价能对学生进行鼓励,但其时效性短,学生很快就会没印象。如果把“大拇指”以盖章的书面形式留在学生的书上,可以重新获得学生对“大拇指”的关注。一方面,从肢体评价到书面评价,小小的变化起到了“陌生化”的作用,效果显而易见。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在不改变形式的基础上,按课堂实际情境,丰富评价的内涵。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10课《家人的爱》时,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爱,并学会表达爱。在观察教材“陪伴奶奶”的图片时,教师提问:怎么陪?有学生说“买点好吃的去看奶奶,给奶奶唱歌、跳舞”。这时教师伸手“比心”并评价道:“你真有爱!”学生满脸喜悦。其他学生更是争先恐后地回答。兴奋的同时,学生明白了爱需要表达,德育效果渗透其中。
(二)评价素材陌生化,优化评价机制
“陌生化评价”可以在一节课上使用,也可以在一个单元里使用,有些还能用于长期跟踪评价。此外,“陌生化评价”还可以与班级管理评价、校级常规评价等结合。教师可以利用素材的变化,如从三角星、四角星到五角星的形状变化,作出不同评价,也可以通过积分抽奖、存款换购、荣誉评比等方式展开评价。在与班级管理评价、校级常规评价等的融合中,教师要注意把握重点,抓住德育底线,形成系列统一目标的综合评价机制,唤醒学生内在的道德自觉。
如学校设有“四品之星”(勤之星、善之星、智之星、勇之星)的评比,道德与法治课上的“陌生化”评价结果就可与之衔接。如二年级下册第4课《试种一粒籽》、一年级下册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等的“陌生化评价”就可与“勤之星”的评价相结合。由此,评价既能活跃课堂,又可与学校评价接轨,学生既有新鲜感,又能获得成就感。
实践证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陌生化教学”变革可以激活课堂,吸引学生参与,深受学生喜爱。巧妙设计“陌生化”有效教学,能够催生学生的道德自觉,促使学生的道德发展。需要注意的是,“陌生化教学”并非目的,而是高效达成教学目标的载体。因此,教师不应舍本逐末,而应注意形式与教学内容、目标的回应,使“陌生化教学”真正为教学效果的提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