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演绎红色经典 弘扬爱国精神

2021-12-29石家庄市留营小学刘会倾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课本剧歌舞童谣

石家庄市留营小学 刘会倾

红色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中恒久不变的主题,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的重要阵地。石家庄市留营小学始建于1922年,见证了中国百年基础教育的发展。学校组建了一系列红色文艺社团,充分发挥红色文艺的德育功能,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家国情怀。

1.红色配音——丰厚红色认知。红领巾配音小队组织学生观看《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等影视作品,选取其中的精彩片段模仿配音。编剧负责记录台词、整理配音小剧本,导演负责确定演员、组织排练,技术人员负责影视剧片段的消音工作。小演员们通过排练,深刻理解人物的情感,使人物形象丰满而富有立体感。

2.红色课本剧——掀起表演热潮。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壮举,为我们树起一座不朽的丰碑。“你可知他是咱河北人?你可知他牺牲在咱燕赵大地?”红色课本剧社团根据课文改编的课本剧《董存瑞》,深深吸引着台下的小观众。学生自主设计服装、道具,认真练习每一句台词,设计每一组动作,揣摩每一个表情。大家通过参与课本剧表演,深入学习革命历史,将红色基因融入精神血脉中。学生相继编排了《小萝卜头的故事》《难忘的一课》《金色的鱼钩》《我的战友邱少云》《丰碑》等一系列课本剧,掀起红色课本剧表演热潮。

3.红色童谣——传唱革命故事。“一朵朵红花红又红,刘胡兰姐姐是英雄。从小是个苦孩子,长大成为女英雄。”红色童谣读起来朗朗上口,活动不受场地限制,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红色童谣社团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整理、编排拍手谣和皮筋谣,开展校园红色童谣推介会。课间,学生一边唱拍手谣一边做游戏,成为校园里的一道美丽风景。

4.红色歌舞——树立文化自信。红色歌舞小社团聘请舞蹈专业的学哥学姐担任校外辅导员,学唱红歌,学跳红色舞蹈,并在老师的辅导下改编创作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地方特色的红色歌舞。歌舞《闪闪的红星》《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深受学生喜爱。社团多次应邀表演,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魅力。

5.红色书画——展现家国情怀。1956年,周恩来总理曾到留营小学所在的留营村视察农业生产情况。红色书画小社团据此创作了《科学种棉》《田间地头》《金色麦收》等儿童画。社团还开办了“‘画’说家乡诉党情”书画展和“红领巾书画长廊”,用画笔描绘家乡的美景、家乡的变化和未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爱家之情。

6.红色诵读——感受信仰力量。《就义诗》《吃水不忘挖井人》等红色诗词、红色故事,让学生读懂了信仰的力量,感受到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可贵精神。在红色诵读小社团中,语文课本中的红色文章必诵,图书馆中的红色书籍必读,一遍又一遍,每一篇红色经典都印刻在学生心中。

红色文艺小社团系列活动,深刻诠释着红色文化的精髓。学生通过影视配音、课本剧展演、诵读经典等活动,唤醒了与生俱来的红色情结。这种红色情结,流淌在民族的血脉里,传承于民族的基因中。

猜你喜欢

课本剧歌舞童谣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童谣里的童年
从“歌舞演故事”到“故事演歌舞”——论“梅舞”的缘起与形成
浅谈藏北巴青“果谐”歌舞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快乐童谣
歌舞欢庆“三月三”
探究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课本剧的魅力
歌舞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