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人与“育分”

2021-12-29汪金友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分数培育素质

○汪金友

今年孙女升入四年级之后,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一是作业少了,多数时间在学校就可以做完。二是每次进行单元测试,语文、数学和英语都没有判分数,而是以“优”“良”“可”分类。孙女说:“只要错10道题以内,都算作‘优’。”

我知道,这是教育系统开展“双减”工作取得的效果。今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8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也印发专门通知,对落实“双减”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时间过去了几个月,“双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首先是各地学校都采取了相应措施。作业少了,学生们普遍轻松了。测试成绩不判分、不排队,也减轻了学生和家长的压力。不用为无法保持前列而焦虑;也不用因排在后边而难堪。

有一位特级教师的讲话视频,最近很火。她说:“教育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育人。但现在是什么样呢?淡化了人,强化了分。我们育人的方针,已经相当程度地异化为‘育分’。不是为了培育人才而教,而是为考而教。很多的教师,都在忙着造分,为此加班、加点、加练习。很多的家长,更是想方设法让孩子追分。在学校做了作业不行,晚上回去还要追加。考核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很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量化。但人的能力和素质,是不能完全量化的。”

育人,是培育人的综合素质,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育分”,是培育考试的分数,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考试的机器。为了取得高分数,很多老师都在绞尽脑汁寻找获得高分的途径,甚至不惜带着学生加班加点,把学生、老师和家长,都搞得非常疲劳和紧张。

单纯的“育分”,当然不好。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永远考100分。而且在一个班级或一个学校内,总会有人考第1名,有人考最后一名。考50分的想考90分,考90分的想考100分,前10名的想考前5名,第2名的想考第1名,于是大家都有压力。

但能不能取消考试,抛弃分数?答案是不能。起码在中考和高考的时候不能。没有分数,就没有了选择的标准。

中国历史上的选才用人制度,有过禅让制,有过举孝廉制,有过九品中正制,到唐代以后,才摸索出一套相对公正的科举制。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人们就已经发现,严格的试卷考试是一种比较科学和公平的选才方式。

所以,目前学校的任务应该是以人为本,既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要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不能一说育人就矫枉过正,放松了学习。也不能一说“育分”就加班加点,一切围绕分数转。

“双减”的核心,是减少负担,减轻压力,不要因为过多的作业和课外辅导,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兴趣。但无论减负还是减压,都不能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能摒弃激励机制。

猜你喜欢

分数培育素质
分数的由来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