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固有标签成为再生金属产业发展桎梏
2021-12-29朱逸慧
本刊记者 朱逸慧|文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2000 万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5 万亿元。金属回收企业成立之势如雨后春笋,而产业的快速成长却往往伴随着种种困境和难题……
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2000万吨,其中,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铅产量分别达到400 万吨、1150 万吨、290 万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5万亿元。
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迎来重大利好,而另一方面,固有标签之局依旧难破,业内外对“两高”、洋垃圾、固废等概念认知存在着较大出入,限制着企业立项、环评、贷款、进口货物的实现。
再生铝原料
“两高”标签局限企业发展
“碳达峰”目标定下,有色金属行业首当其冲。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兼秘书长贾明星在一季度协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有色金属行业力争到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这与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2000 万吨的规划时间点恰好相吻合。贾明星相继指出,“再生金属的耗能仅占原生金属耗能的5%左右,大力发展再生金属既能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也有利于降碳、减碳,是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方向。”
能降碳减碳的再生有色金属,在现实层面却依旧背着“两高”的标签,环评屡次受阻。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属于“两高”吗?再生有色金属企业、不同层级的政府机关、税务部门、银行等相关方显然在这一点上还未能达成共识。
2017年第四次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再生有色金属冶炼被并入了铜冶炼、铝冶炼等分金属类别冶炼中。这也是省市政府部门参考的重要依据。
而在今年,生态环境部对《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20年新增部分)》进行了补充说明,将再生粗铜的富氧熔池熔炼工艺、稀氧燃烧技术以及再生铝合金的双室熔炼炉熔炼工艺列为“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的除外工艺,旨在鼓励企业购置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政府部门能够客观认识到再生有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以及各金属品种之间具体差异,并针对性施策,这是行业长期呼吁的结果,对有色金属行业未来发展多有助益。
再生有色金属企业更愿意认可这种看法。再生金属耗能与原生金属不可相提并论,每用一吨废铜(再生铜),相比于原生金属,可以减少排放1.06 吨的二氧化碳;再生铝熔炼过程中的能耗只有电解铝冶炼的4%~5%,这些都是再生有色金属企业环评时反复阐述的要点。众多龙头企业长期在节能工艺设备上耕耘努力,旨在节能增效,消除普罗大众对于再生有色金属冶炼“两高”的固有印象,更希望被鼓励奖赏。
各级政府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对再生有色金属的认定各不相同,不同层级间的政策错配成为企业的头号难题。河南省生态环境厅今年7月依旧将铜铅锌硅的原生与再生冶炼相提并论,列为“两高”项目,指出应严格项目环评审批和生态环境准入关。环评环节无限拉长,对企业资金链造成了莫大压力,发展信心也在流失。
税务也是一大难关。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曾在“两会”期间反复呼吁,铅蓄电池不是“两高一资”,应差异化调整消费税和增值税,鼓励铅蓄电池行业良性高质量发展。与使用原生铅相比,使用再生铅制造铅蓄电池,既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也可降低生产成本,形成闭环式的绿色产业链,还可以降低电解冶炼造成的环境风险压力。但铅蓄电池在回收环节难以获取增值税发票,却在出售环节需缴纳13%的增值税,给企业造成了极大负担。
观念迭代仍处适应期
7月1日,《再生铜原料》《再生黄铜原料》《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等三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一解之前再生铜铝原料无标可依的困境。
自2013年我国开始对“洋垃圾”多加限制后,废旧铜铝原料开始靠配额制实现进口,但品质不一的进口再生金属原材料给海关、贸易方,乃至产业链上下游造成了不少麻烦,环境压力也在各环节凸显。2018年年底,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启动对再生三项标准的编订工作,短短一年时间内加速完成了调研、试验等二十多个环节,在2019年12月31日正式发布三项国家标准。
相比于配额制的“扬汤止沸”,再生三项标准的实施更像是“釜底抽薪”。再生三项标准强调的是“中国”需要“高品质的再生原料”,直接提高了再生有色金属回收的门槛,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再生行业发展水平,推动绿色环保新业态的形成。
在三项标准中,均强调了对材料的“清洁”与“分类”,“洋垃圾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是‘脏乱差’,所以我们在定位中强调了‘高品质原料’,对材料要按类按级进行分类,并做清洁,目标就是去掉‘脏乱差’的标签”,全国有色重金属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杨丽娟解释道。肉眼可见金属原本的光泽感,而不是沾满油污的“杂货堆”,这是整治再生有色金属“脏乱差”等标签的重要一步。
观念的更新迭代需要长久的努力,标准的统一也需要一定时间。监管、生产、使用和第三方都需要适应高门槛、高标准下的新变化,理解、认识和执行中的问题碰撞是形成新业态不可或缺的环节。
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累积进口82.14万吨再生铜,同比增长约91%。不再受配额限制,有标可依让企业放开了拳脚,能够增产增效的同时,降低碳排放。
美国《今日回收》杂志指出,中国进口废铝由配额制度转变为进口废铝必须达到远远超过几乎所有国家要求的纯度水平。“2021年前4 个月,只有7980 吨符合要求的废铝从美国运往中国,只占美国运往马来西亚废铝的约5.5%。”
欧美国家眼中“高质量”的废铝原料,在新的再生铜铝原料标准下,可能是不合标准的“洋垃圾”。中国希望在未来发展中承担更积极的社会责任,积极减碳排放,不愿为追求更“多”的再生原料进口,而折损发展质量,付出生态环境代价。
高品质再生原料流进国内市场,所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与此同时,低品质再生原料也被关在门外,而如何厘清再生原料品质的“高”与“低”,还需要一定的适应期。标准发布以来,宁波、广州、青岛等地海关多次查获不合格进口再生金属,查获理由也不一而足。
2020年11月1日再生金属原料进口政策实施至次年1月,宁波海关已查验进口再生黄铜、再生铜和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595批,检出不合格13批。而据今年7月13日报道,青岛海关日前首次以“有色金属压延材铝棒夹杂物含量高达2.6%,多项指标不符合相关标准”为由查获48.82吨不合格进口再生金属。
据贸易方反映,不仅不同地方海关入关筛查的松紧程度不同,具体执行标准也让人捉摸不透,企业不敢冒进口高品质原料被判“固废”的风险。标准制定方也在采访中提及,标准并非专门为海关制定,如若海关按此标准照本宣科施行,自然会产生误差。
比如,海关在对铜原料进行入关筛查时,如若按照0.3%的水分指标进行排查,则是将材料入炉标准用于入关标准,显然与运输过程中多变的天气状况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清关一旦出现问题,企业可能蒙受巨大损失,退回货物事小,可如果货品被判为固废危废,则面临行政处罚乃至刑事拘留责任。
破局之路任重道远
7月27日,再生铝项目立项过程中有关问题研讨会在京召开,围绕再生铝项目立项中环评、能评等过程出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将结合企业提出的共性问题,尽快形成报告并向国家相关部委提出建议。
今年4月,《再生铜、铝原料标准实施指引》发布会暨再生铜、铝原料标准宣贯及研讨会在广州召开,回答的便是再生三项国家标准实施后各方的关切和疑问。
讨论随之展开,问题提出和解决永远处于进行时,这是业界喜闻乐见的良性循环。由再生有色金属企业,到再生有色金属分会,再到国家相关部委;抑或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到环保部门、海关方面,业内要想破局,需要向外伸出触角,紧密联合一切力量,传达再生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吸收行业内外建议后形成的反哺力量,将对行业成长直接助益。比如,4月发布的《再生铜、铝原料标准实施指引》充分吸引供需双方、使用方和海关检验方需要,将检验项目划分为体现高品质原料的关键项目和一般项目,由此区分轻重缓急,为各方提供了辅助参考。再生金属分会、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各大再生有色金属相关企业也在联手推动标准制定工作惠及更多的再生有色金属品种、原料,工作在稳步开展中。
以行业高质量发展实力为基础,协会“桥梁”作用为核心,标准制定完善为支撑辅助,行业需要拧成一股绳,向外进行宣贯。各大企业需承担向普罗大众宣贯的职责,要多多重视宣传科普工作,一是要充分科普再生有色金属作为金属材料的固有属性和可循环回收的特性,二是要宣传再生有色金属企业所使用的先进回收处理技术,拿数据说话,为洗去固有标签长久发力。企业还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处理社区关系、解决社会就业、争取员工福利等方面逐渐完善工作。
企业成长犹如雨后春笋。“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金属回收”相关企业共32 万家。2020年是企业注册量的高峰期,新增6.1万家;今年前5月新增3.7万家,同比增长105.6%。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将再生有色金属作为战略金属,近年来,随着环保回收观念的普及以及一系列政策出台实施,再生有色金属发展向好,或将迎来爆发性增长。产业快速成长往往伴随着种种困境和难题,无论是“两高”标签之困,还是“高品质原料”替代“脏乱差”的努力,都还有漫漫长路要走,我们须未雨绸缪,打好硬基础,才能不惧挑战,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