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省体育与旅游相融合的产业化模式探究

2021-12-29

当代旅游 2021年22期
关键词:海南省体育产业旅游

杨 旭

三亚学院,海南三亚 572000

引言

海南省作为我国第二大岛,地处我国最南端,由于地理位置独特、气候适宜、自然生态保护状况良好,所以长期以来旅游产业是海南省的支柱产业,为海南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建设生态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成为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所在,海南省经济发展道路中,明确以此为目标并针对绿色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挖掘,不仅包括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还包括体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在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已经迈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历史新阶段,绿色经济的全面发展无疑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千秋大计的关键所在,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相融合的产业化模式构建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关注的主要视角,海南省更是要首当其冲。为此,如何构建海南省体育与旅游相融合的产业化模式,就成为摆在每一位专家与学者面前棘手的问题,有效依托当前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政策背景,深入了解并分析当前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就其存在的问题与成因进行客观而又充分的挖掘显然是明智之举,最终所获得的实践路径所具备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自然不言而喻。本文就以此为课题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希望广大专家与学者能够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1]。

一 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政策背景

(一)国家政策的支持

海南省体育与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提出是一项人与生态和谐共处,生态与经济同步发展达到新高度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为之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接下来笔者就通过相关政策的搜索与解读,针对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国家政策环境加以论述(见表1)。

表1 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化发展所享有的国家政策

通过表1所归纳的相关国家政策,可以看出在《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强调了水上运动产业是以海洋、江河、湖泊为载体,以竞技、休闲、娱乐、探险、旅游为主要形式、向大众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是健身休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涵盖帆船(板)、赛艇、皮划艇(激流)、摩托艇、滑水、潜水(蹼泳)、极限(冲浪、漂流)等项目。发展水上运动产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江河湖海等自然水域资源,还能带动健身、休闲、娱乐以及器材设施设备等相关产业和产业链的发展,对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建设健康中国、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国家“一带一路”“海洋强国”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和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逐步实施的契机下,我国的水上运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之势;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刺激和娱乐消费,水上运动项目开始在大众生活中普及,水上运动产业迎来新的发展之机,同时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也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2]。

在《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政策中,指出了体育与旅游的结合,正顺应了消费式体验旅游发展的趋势。大地云游为你系统梳理到底什么是体育旅游、如何界定和划分体育旅游、市场基础如何,为旅游目的地发展体育旅游提供支持。体育旅游是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是以体育运动为核心,以现场观赛、参与体验及参观游览为主要形式,以满足健康娱乐、旅游休闲为目的,向大众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涉及健身休闲、竞赛表演、装备制造、设施建设等业态。除此之外,该项政策中还强调要着力推进幸福产业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围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不断释放潜在消费需求。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政策中,提出把海南建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要求“中央有关部门要真放真改真支持”。支持海南大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现代种养业与加工、仓储物流、电子文化、文化旅游、科技教育、卫生康养等深度融合,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加快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完善农业设施和休闲旅游设施用地支持政策。鼓励和引导乡村各类经营主体,挖掘海南特色资源,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指导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建设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促进产销一体化。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内涵,打造美丽休闲乡村、共享农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各类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体育产业作为海南深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突破口,该项政策的提出显然为体育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形成新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提供了又一重要的政策支撑[3]。

在《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中,提出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行动,倡导运动健康新时尚,以开展国家体育消费试点为契机,培育体育消费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打造体育产业发展平台支撑高地、政策引领高地、品牌隆起高地、人才聚集高地,实现全民健身普及化、体育消费时尚化、体育产业规模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这一政策思想。在大力发展全民健身方面,优化健身组织体系,丰富全民健身活动,增加场地设施供给,强化健身指导服务。在持续激发体育消费潜能方面,倡导体育消费新理念,培育体育消费新业态,打造体育消费新模式,优化体育消费环境。在着力促进体育产业提质增效方面,加快竞赛表演业发展,壮大健身休闲产业,支持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融合互动。在不断优化发展条件方面,强化平台支撑,培育体育品牌,发展多元载体。在全面落实保障措施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体育类社会组织发展,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加强人才培养,完善工作机制,而这也为旅游产业的科学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条件[4]。

(二)地方政策的补充

海南省文旅局和体育局在高度响应国家关于加快海南省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产业化发展号召的同时,已经相继出台了适合本身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以此成为国家政策的相应补充。其中,《海南省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显然为该产业模式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基础,而在2020年相继出台的两项政策显然为该产业模式从无到有,从不成熟走向成熟提供了政策指导作用(见表 2)。

结合表2中的政策内容,不难发现在《海南省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政策中,将生态与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属点”,突出海南“生态、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把握“一带一路、消费时代、创新发展”三大机遇,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岛。2030年,国际旅游岛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范例作为战略目标。将建成“一点、两区、三地”。“一点”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两区”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改革创新试验区;“三地”即世界一流的海岛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热带特色产业基地、南海资源开发服务及海上救援基地作为战略定位。强调结合海南岛屿省特征、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现状发展基础,按照“严守生态底线、优化经济布局、促进陆海统筹”的空间发展思路,统一筹划海南本岛和南海海域两大系统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设施保障、功能布局、经济发展,在构建全省生态安全格局,保护好海南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基础上,调整优化全省开发建设空间,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海南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一整体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指明了生态旅游与体育产业要保持协同发展[5]。

表2 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化发展现有的地方政策

在《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2020-2025)》政策中,明确指出了主要目标为:2020到2022年,体育旅游示范效应初显,品牌形象基本形成;2023年到2025年,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完成。打造2至3个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国际体育旅游目的地基本形成,体育旅游在国际旅游消费中的地位凸显,示范经验得到复制、推广。在产品规划上,将构建以“四大主导产品、八大特色产品”为主的体育旅游产品体系。在产业规划上,突出在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的背景下,推动体育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努力实现体育旅游的跨越发展。在空间规划布局上,坚持“生态优先、陆海统筹、空间优化、重点突出、高效发展”的理念,统筹全省体育旅游资源,合理谋划体育旅游空间布局,构建“环岛体育旅游圈”等“一圈、五区、五极、七核”的空间布局模式。另外,海南将结合自贸港相关政策,推进体育发展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有利于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驱动、社会参与、专业运营的体育工作制度平台,以建设国家队南方训练基地、打造万宁体育旅游产业带为抓手,推进体育综合体建设,打造旅游体育小镇群落,并逐步引进国际、国内适应海南特色发展的高附加值体育赛事[6]。

在《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政策中,生态红线的划定范围进一步明确,在草案中增加条款,提出将五大类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一是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要水源保护和涵养区,重要水土保持区,重要防洪调蓄区;二是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旅游功能保护区;三是海岸带自然岸线及邻近海域;四是海洋特别保护区,重要入海河口,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集中分布区,潟湖等;五是其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或者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区域,包括公益林、天然林、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等,这无疑为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极为理想的政策土壤[7]。

二 当前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以旅游为主体打造产业链

产业链条的构建无疑是产业发展的集中表现,链条内部结构是否合理直接会影响到产业模式运转是否健康和可持续。为此,在本研究过程中,笔者就与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主管部门15位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就其产业链条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与分析(见表3)。

表3 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链的基本构成访谈结果统计表

通过观察表3中的访谈结果数据统计情况不难发现,在接受笔者访谈的15位有关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当中,虽然来自不同城市的旅游局和体育局,但是就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链条构成方面,所提出的观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其间,有53.33%的工作人员认为,该省体育旅游产业链条之中,餐饮服务行业作为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具体表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餐饮娱乐成为链条内部至关重要的一环。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体育旅游产业链条的构建中,普遍认为体育旅游必须要为游客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衣、食、住、行,餐饮娱乐设施的完善与经营显然是重中之重,也是游客消费的主要场所,所以在产业链的构建中,必须将餐饮娱乐机构的不断完善放在重中之重。第二,农家乐、民俗村是体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认为,海南省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景观、生态景观、城市景观资源,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关键阶段,发挥这些旅游资源的独有优势,显然是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体育旅游也不例外,在自然景观和生态景观资源的有效利用过程中,要将农家乐和民俗村建设与经营放在重要位置,进而才能确保带动体育产业形成协同发展之势[8]。

另外,还有40%的工作人员认为,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链条的构成中,以旅行社和商品零售行业为主体。其中,最为明显的表现也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体育旅游要以刺激消费为根本目的。海南省作为我国旅游经济大省,旅游资源的丰富性无疑为带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才能确保将旅游资源最大程度上转化为经济增长点,就必须强调旅游本身所具有的刺激消费作用。体育旅游作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其中旅游资源显然要发挥出刺激消费的作用,所以旅行社的扶持应该提起高度重视,应作为体育旅游产业链条的重要构成。第二,要发挥旅游资源使用过程中的带动作用。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应该作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两个重要组成,是确保体育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必然前提条件。从当前海南省体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挖掘情况来看,显然后者要明显好于前者,资源使用过程中的带动作用会更加明显,所以很多主管部门领导认为旅行社和商品零售行业应该作为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链条的主体部分。

最后,仅有6.67%的工作人员认为,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链条的构成中,装备制造行业为主体作为产业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认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是旅游产业的又一次升级,是以体育产业为中心带动旅游产业全面发展的产业化发展新模式。其中,二者之间必须要保持相互协同,产业链条内部必须将体育产业链条的重要构成因素作为补充,装备制造行业无疑是关键中的关键,因为该链条中涉及到了装备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多个节点,能够更好地促进游客消费,并带动地方产业的全面发展。

通过以上访谈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道路中,依然以旅游为主体打造产业链,链条本身具有极为明显的单一性,很难为体育旅游产业保持协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景点观赏”成为体育旅游的主打

从体育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必然条件来看,体育旅游产业围绕怎样的中心来建设产业结构显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体育产品的特色恰恰能够说明这一点。为此,笔者依然与15位海南省体育局和旅游局有关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的访谈,并将访谈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就当前海南省体育旅游产品的特色进行全面了解(见表4)。

表4 海南省体育旅游产品特色访谈结果统计表

结合表4中的访谈结果数据统计情况,可以看出当前海南省体育旅游产品特色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生态游”“城市观光游”“体育文化游”三个方面。其中,就前者而言,有40%的工作人员认为应该将其视为重中之重,因为海南省生态建设的力度极大,生态保护的投入更是其他省份无法比拟的,生态资源优势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所在,无论是在投入还是在使用方面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要将成熟的经验充分借鉴,所以“生态游”应该作为海南省体育旅游产品的主打特色,以此为中心融入相关的体育元素自然是较为可行的产业化发展方案所在。

针对“城市观光游”而言,有40%的工作人员认为,海南省作为我国南部地区的第二大岛,风景优美且人杰地灵,城市建设的理念与内陆城市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所以游客多以感受别样的自然风光和城市风光为主。再加之海南省正在不断加大城市绿色景观建设力度,城市绿化的风格和当地的自然风情自成一类,不仅具有舒缓游客身心的作用,同时还能发挥出陶冶游客情操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旅游产品特色推广方面,主要以“城市观光游”为主,其中会伴有与之相对应的特色体育项目,来丰富游客旅游期间的经历,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游客的切实需求[9]。

除此之外,针对“体育文化游”这一体育旅游产品特色而言,持有肯定态度的相关工作人员仅占到访谈总人数20%,而这些工作人员所提出的观点恰恰极具建设性。他们普遍认为,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将“体育”视为核心部分,体育产业发展要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体育产业的发展根本在于体育文化的传播,只有让游客认同当地的体育文化,那么才能确保具有传统与现代意义的体育项目才能够得到全面推广。再加上当地所特有的旅游资源,这样才能达到既让生态自然环境陶冶人们的身心,同时又能让体育文化的体验过程帮助游客舒缓身心,最终促进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链条内部各个行业结构的共同发展,达到带动本省经济的重要作用。

但是,从数据角度出发,不难发现持有全面推广“生态游”和“城市观光游”特色旅游产品两种观点的工作人员占到访谈总人数的80%之多,而支持“体育文化游”这一特色旅游产品全面推广的工作人员所长访谈人数比例相对较少,这也说明了当前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模式运行过程中,在产品研发方面还存在方向性的问题,方向过于模糊必然会导致产业模式构建的总体思想存在偏差,同时也会导致产业经济发展很难走出一条可持续化的、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所以,通过以上访谈数据的分析可以证实,在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道路之中,“景点观赏”成为体育旅游的主打这一现状非常明显,而这一现状必然会严重制约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化发展的进程[10]。

(三)景区收费项目繁杂

收费项目是否合理无疑直接关系到游客体育旅游产品的体验感,也会直接影响当地体育旅游产业能否始终保持可持续化的、又好又快发展状态。为此,在本研究的调查取证阶段中,笔者通过走访海南省旅游局与体育局15位相关工作人员,从中了解该省体育旅游收费项目设置的具体情况,并将访谈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所阐述的观点进行了详细记录(见表5)。

表5 海南省体育旅游项目景区收费情况访谈结果统计表

通过表5所呈现出的访谈结果数据统计情况,可以直观体会到当前海南省体育旅游项目景区收费情况主要包括的类别较为明显,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复杂性所在。但是通过与15位相关工作人员的访谈过程中不难发现,每一类收费项目中都包括诸多小的收费项目。其间,有20%的工作人员认为,景区的收费项目主要包括“景区门票”,包括套票和单一的门票两种。就前者而言,套票往往并不是涵盖所有的旅游项目,而是包括景区门票和其中的个别几项门票,如果想要体验其他的游玩项目那么还要另外收取相应的费用,但是套票之内所涵盖的游玩项目收费标准要低于正常规定的收费标准。就后者而言,主要是指单一的景区门票,不包括景区内其他的收费项目门票,也就是说游客在进入景区范围之后,参与各项游玩项目都必须购买门票,门票价格通常按照规定的标准来制定,这也意味着很多游客很难接受额外支出而不愿意去支付其他游玩项目的门票,所以仅仅以景区参观为主要活动行为[11]。

除此之外,还有26.67%的工作人员认为,当前景区收费项目主要体现在体育项目的体验方面。顾名思义,就是游客在选择体育旅游产品之后,必须先购买景区门票,而该门票之中涵盖了除体育项目之外的所有门票,也就是说游客在进入景区之后,景区自然风光的观赏、景区内部文化讲解、旅游全程的引导都是免费的,只有与体育相关的体验项目需要游客额外支付相关的费用。可是从这一做法来看,很多游客在免费观赏景区自然风光和当地自然人文风情之后,再额外让其支付体育项目的体验费用,游客内心之中往往都是排斥的,这样的心态必然会导致游客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得到调动,相关的体育资源的实用程度明显不足,有关的体育装备购买力会明显下降,这无外乎直接导致体育产业很难与旅游产业保持协同发展,体育资源刺激游客消费也很难转化成为现实。

最后,有53.33%的工作人员认为,海南省体育旅游项目景区收费集中体现在“民俗活动参与”方面。具体而言,就是游客在选择体育旅游产品之后,景区会以旅游观光为起始点,进入景区后暂时并不需要支付任何的费用,并且还会针对当地特有的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细致的讲解,确保游客能够从中激发出体验民俗活动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热情。可是,一旦进入到民俗活动体验区,那么就需要支付相关的费用。还是从游客消费心理层面出发,游客虽然已经领略了景区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同时针对当地民俗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甚至会心向往之。然而一旦在具体的民俗活动体验过程中要求游客支付大额费用,不可避免地会让游客内心之中产生不平衡,会放弃相关的体验机会。这一收费制度显然会制约体育旅游产品的推广,最终会造成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状态[12]。

通过以上访谈结果数据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海南省体育旅游项目景区收费情况存在明显的复杂性。具体而言就是收费制度并未得到高度的统一,各个景区之间收费制度往往由当地旅游局和体育局牵头制定,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制度落实效果的信息回馈情况并不乐观,所以潜在的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挖掘。接下来的论述过程中,笔者就会针对当前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就其潜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希望广大学者及有关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能够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三 目前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潜在问题

(一)过于突出体育旅游娱乐与休闲功能

就当前海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形势来看,旅游产业发展的进程正在不断加快,并且成为该省绿色经济的主体部分,为该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随着海南省生态环保事业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绿色经济发展思想已经在该省范围内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贯彻,体育产业发展也随之成为该省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旅游产业之间形成了相互呼应,成为一种全新的产业模式。但是,从该产业模式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过于突出体育旅游娱乐与休闲功能显然是当前最为明显的问题,具体表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体育旅游依然以“旅游”二字为主体。众所周知,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有极为丰富的条件作为支撑,其中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条件更是缺一不可。“天时”指的就是气候因素,“地理”指的就是地理条件,“人和”泛指地域人文,海南省显然在这三方面占据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依然以这三个方面为中心,更加突出“旅游”在此之中的重要性。第二,高度强调自然景观为游客带来的感受。在围绕体育与旅游打造产业发展模式的过程中,有关主管部门过于强调围绕独有的自然景观与生态特色,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让游客能够留下更多美好的印象。然而,这样的产业模式显然与体育产业发展之间并没有明显的联系,娱乐与休闲功能只会让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更强,所以该模式并不能称之为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产业模式[13]。

(二)缺少游客特色体育文化的切身体验过程

就海南省特色体育文化而言,黎族传统体育文化无疑是主体所在,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没有被其他地区游客深刻认知,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恰恰能够为之提供一个极为理想的平台,助其传承与发展。可是,从当前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模式构建与运行的实际状态来看,游客针对立足传统体育文化的切身体验过程较少,这不仅不会帮助游客深刻认知黎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更不能推动该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更多的是介绍当地黎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在游客选择相关体育旅游产品之后,组织者更多的是让游客游玩,在行进的途中通过视觉直观的方式让游客了解黎族传统体育文化中包括哪些体育项目,并且就这些体育项目的由来和发展进行一系列的介绍,而这往往是游客在了解当地传统体育文化过程中最主要的收获。第二,更加强调传统体育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在游客了解立足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内容之后,组织者随即会将该传统体育文化内容在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讲述,以求增加游客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范围。可是,以上两种做法并没有增加游客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深度,更难以深深印刻在游客内心之中,这显然不利于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发展模式[14]。

(三)体育项目的开发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就目前而言,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中,虽然意识到自然生态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体育产业能够为之实现更好的发展带来新动力,在体育项目的开发方面作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但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得到正视,即:“体育项目的开发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这一问题的具体表现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传统”与“特色”成为体育项目开发的唯一侧重点。结合当前海南省现有的体育旅游产品,可以看出在体育项目设计方面,主管部门针对黎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深入地了解,并且针对其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无论是体育项目的活动内容方面,还是活动流程方面,都是将“传统”和“特色”作为主要的思考对象,将游客普遍能够接受的体育项目作为重点选择,以求能够调动游客参与的欲望。第二,项目本身的创新性受到了严重限制。体育项目的产生凝结着人类伟大的智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形成自然如此。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具有传统意义的民族体育项目显然要紧跟时代文化发展的大形势不断加以创新,让其更具有传承与发展的空间。但从当前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道路中体育项目开发现实情况来看,项目本身所具有的创新性显然不足,虽可以充分体现出民族特色,可在体育项目的时代特色方面还存在欠缺,这也会导致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道路中,产品本身缺少充分满足游客需求的条件,阻碍其体育旅游产业模式的可持续运行。所以,在构建海南省体育与旅游相融合的产业化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将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放在重要位置[15]。

(四)景区收费制度尚未形成规范的体系

再从当前海南省现行的体育旅游运行状况来看,不难发现虽然海南省境内支持体育旅游的景区有很多,同时也有丰富的体育旅游产品供游客选择,可是游客想要真正积极参与到体育旅游项目之中往往需要附加一些其他条件。具体而言,就是游客在参与所选择的体育旅游项目过程中,旅游观光部分通常是不会另外收费的,游客可以尽情体验当地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为游客舒缓身心和放松疲劳的心态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可是,如果游客想要参与一些具有特色的体育活动,那么就需要增加额外的支出,这一部分费用通常不包含在体育旅游项目产品清单范围之内,游客如果有需要可自愿选择是否参与。而该现状中充分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就是景区收费制度尚未形成规范的体系。毋庸置疑,体育旅游应包括两方面基本条件,一是生态自然景观的游览与观光,二是特色体育活动的体验与享受,每一项活动都应该包括在体育旅游产品的清单之中,游客在购买其产品时就意味着拥有享受各项活动的权利,有附加条件显然是不合理的,不利于全方位满足游客体验过程的需要,进而会造成该产业链条内相关行业的淘汰,体育旅游产业链条的完整性自然也会随之缺失,这一问题显然要在构建海南省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产业模式中加以高度重视。

四 造成当前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健身功能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并未得到高度重视

就当前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模式运行中,“过于突出体育旅游娱乐与休闲功能”这一问题而言,造成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健身功能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并未得到高度重视,这一原因明确指出了在思想层面有关部门并没有得到彻底转变。想必每一位管理者在从事各项管理工作时都能够深刻意识到,管理思想决定着管理模式,也是管理工作确定其大方向的先决条件,思想过于传统就意味着各项工作的开展很难有所突破和创新,工作开展的结果也并不会理想,海南省体育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产业模式构建更是如此。

具体表现就是体育产业发展中,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功能尚未得到高度重视,一味地认为体育旅游产业要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主体,适当增加相应的体育元素,这样就能够让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形成相互协同,达到以旅游产业带动体育产业发展的目的。可从实施情况来看,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并不是突出某一领域的优势就能够实现全面发展,需要同时挖掘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中的优势条件,在最大程度上做到相互融合,由此才能实现彼此之间保持相互协同,最终形成一种二者相互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健身功能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并未得到高度重视正是最为有利的说明,从而造成了海南省体育旅游模式运行过程“过于突出体育旅游娱乐与休闲功能”问题的产生[16]。

(二)过于强调为游客提供舒适惬意的心理感受

针对当前海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中表现出的“缺少游客特色体育文化的切身体验过程”这一问题而言,归根结底就是由于组织与管理部门过于强调为游客提供舒适惬意的心理感受所致。从旅游产业发展的目的来看,显然是为了游客的身心放松,减轻生产生活时的身体与心理压力,为其营造一种舒适惬意的环境氛围,最终让餐饮、娱乐、服务、物流等行业能够融入进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条。

但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并不单一指向于“旅游产业”,同时还指向于“体育产业”,游客之所以选择体育旅游产品理由非常简单,既要感受海南省不一样的生态与自然景观,同时还要体验到独具特色的、能够真正达到身心放松的旅游资源,这样才能刺激游客的相关消费,体育保健、体育医疗、体育产品生产加工、餐饮、娱乐、服务、物流企业也能够从中得到收益。然而过于强调为游客提供舒适惬意的心理感受,那么后者的作用自然会消失,游客这些需要显然不能得到满足,不仅体育保健、体育医疗、体育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不能成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同时餐饮、娱乐、服务、物流企业从中获利也必然减少,久而久之体育旅游产品的销售情况自然不会乐观,传统的旅游产业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

(三)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侧重点完全立足于地方体育特色

海南省地处我国最南端,是我国国土面积(陆地面积加海洋面积)第一大省,特别是在1988年,党中央将海南省划定为我国七大经济特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省级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所以旅游经济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支柱,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背景的改变,2017年党中央提出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无形中为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海南省更是首当其冲,在探索体育旅游产业模式方面不断付出努力。然而,针对现存的“体育项目的开发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这一问题而言,笔者认为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侧重点完全立足于地方体育特色。

不可否认的是,民族特色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是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根本,但一切民族特色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过程都是历史积淀的结果,都是在原有民族特色传统体育文化流传的基础上,经过演变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以助力体育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将现代体育文化与之相融合,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能够展现传统性,并且具备时代色彩,这样体育产业的发展才会始终拥有动力条件作为支撑,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才会具备前进的动力。但是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侧重点完全立足于地方体育特色固然会阻碍体育项目的开发,产业链条也会存在明显的要素缺失。

(四)体育旅游产业的监管制度的完善性亟需提高

从目前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现行的监管制度出发,不难发现监管工作的实施主体在于省文旅局,监管对象集中体现在各大旅行社,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收费项目、经营的规范性等方面,监管运营时的方式主要以组织内部监管为主体。这一制度运行状况不难向人们传递出了两个信号:第一,体育局并没有纳入到体育旅游产业监管制度执行的全过程之中;第二,监管工作方式过于传统,存在较为严重的片面性。

具体而言,产业链条的有序运行是一个极为系统的过程,监管工作的全面开展必须要有链条内部各个节点要素的共同参与,体育旅游产业的监管制度构建中,不仅要有当地的旅游产业主管部门积极组织,更要有当地的体育产业主管部门积极参与,从中进行不断的协调。而过于强调旅游产业主管部门的主体性,忽略体育产业主管部门从中发挥的作用,那么势必会导致体育产业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难以实现最大化的问题出现。另外,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往往游客作为最基本的动力,监管制度运行效果是否理想往往要取决于游客的心声。当前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监管制度的运行恰恰忽视了这两方面的重要性,所以就会导致景区收费制度尚未形成规范的体系这一问题的出现,而体育旅游产业的监管制度的完善性亟需提高显然也是最为根本的作用因素所在,而这恰恰是海南省体育与旅游相融合的产业化模式构建的基本立足点[17]。

五 海南省体育与旅游相融合的产业化模式构建路径

(一)依托政策支撑打造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生态链

从当前海南省出台的促进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来看,最具指导意义的无疑是《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2020—2025)》。在该政策中,针对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定位进行了高度的明确,并且也有着极为具体的要求。具体而言,就是要立足当前海南省全面建设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四位一体”战略定位,强调要高度优化空间布局和发展模式的创新,进而形成以特色体育文化为契机、旅游为载体的体育旅游生态链。除此之外,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讲话,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了海南省要结合当地特有的生态环境资源、国际旅游、经济特区全面建设三大优势,将现有的旅游资源、体育资源、生态资源高效利用起来,进而开创出以体育和旅游促进海南省旅游经济全面发展的新局面,海南省传统性消费新增长的同时,加快体育旅游产业化发展步伐。其间,具体操作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精准把握国家和地方政策方向,突出生态、旅游、体育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与融合。通过上文的论述,不难发现海南省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以生态保护为基本宗旨,带动社会经济永续发展,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体育旅游产业,力求生态保护与休闲旅游相融合的同时,能够将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体育保健、体育医疗纳入到生态旅游行列之内,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确保生态建设、社会体育、旅游观光三项事业得到协同发展,确保海南省社会经济建设的重点更加具有鲜明的特色,成为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引领者”和“带动者”。第二,明确体育旅游产业内部的链条构成,打造以生态环保为依托的体育旅游新的产业链构建方向。体育旅游产业的基本内涵并非单独体现在字面之上,其中不仅要包括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同时还要包括社会服务业与社会保障行业。社会服务业是确保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能够最大程度满足消费群体基本需要的必然条件,社会保障业则是力保上述条件可以顺利运行的关键因素。所以,这就要求海南省体育旅游必须包括旅游产业链条、体育产业链条、社会服务链条、社会保障链条,链条之间要以生态环保为基本交叉点,进而保障消费群体在消费过程中不仅能够愉悦身心,同时还能达到强身健体和享受身体健康保障的目的,带动海南省多个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无疑是海南省体育旅游新的产业链构建方向所在[18]。

(二)研发休闲、娱乐、健身、服务、医疗为一体的体育旅游产品

就当前海南省旅游和体育产业经营的现实情况而言,旅游产业的产品开发主要指向于生态游、观光游、休闲游方面,强调通过自然生态或城市风光来减轻人们日常生产劳动所产生的压力。体育产业的产品开发主要表现在特色体育活动和体育服务项目,其目的就是要围绕“体育”来达到提高民众身心健康水平和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的目的。结合上述论点不难发现,海南省体育与旅游产业在产品开发的目的上存在契合点,都是以减轻人们身体和心理压力、促进经济发展为根本追求,所以完全可以立足产品开发来打造出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产业模式。在此期间,侧重点应该体现在“休闲、娱乐、健身、服务、医疗为一体”方面。

第一,旅游产品先要做到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在海南省旅游产业的产品开发过程中,先要围绕现有的城市观光游和生态景观游项目特点,分析休闲与娱乐元素在产品中的作用体现,随后要将地区传统体育文化元素融合的可行性做出具体分析,从而让游客在感受城市风光和生态景观放松身心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切身实际的体验传统体育文化来增强自身的体质健康,进而达到旅游项目既具有娱乐身心功能的同时,还能促进游客更加深刻地体会当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其提供一个强身健体的理想平台。最后,还要针对其产品的功能性做出全面评价,评价标准以海南省生态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总体要求为依托,评价原则要体现出发展性、客观性、指导性三个方面,评价方法要以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为原则,评价指标无疑体现在休闲娱乐功能、运动健身功能、生态建设功能三个部分。第二,服务、养生、保健要成为旅游产品的一大特色。从当今时代体育运动的价值体现来看,养生与保健显然是体育运动最基本的价值所在,能够为人们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良好的环境氛围显然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发挥海南省自然生态保护的优势,将具有养生和保健功能的特色体育运动作为旅游项目重点开发对象,并且打造出服务游客、服务产业发展、服务社会的服务保障体系,让海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不单纯以“旅游”为视角,还能体现出以“休闲”“娱乐”“养生”“保健”“服务”为主要侧重点,切实做到体育旅游产品的研发以消减游客日常工作生活压力为根本宗旨,以带动该地区相关行业发展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为追求,真正让体育旅游产品研发能够为促进旅游经济和体育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三)突出地方体育特色并强调旅游项目的多样化

海南省作为我国生态建设示范区,自然生态系统建设和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是该省社会发展道路中的重点所在,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无疑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二者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更是不言而喻。具体而言,生态旅游是以生态环境为依托,突出自然环境的独有优势,感受当地的人文气息,而文化旅游是以当地特有的文化资源为载体,以自然环境为陶冶,确保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可以拥有前所未有的心灵体验。而体育文化作为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体育文化显然能够促进旅游品牌的形成,并加速体育旅游产业链的生成。为此,在海南省体育与旅游相融合的产业化模式构建过程中,突出地方体育特色必视为关键一环,通过实现旅游项目多样化发展来助推体育旅游产业模式的完善。在此期间,具体操作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深挖海南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找到体育旅游项目多样化发展的突破口。从海南省少数民族分布情况来看,黎族作为海南省少数民族的代表,黎族文化也成为海南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黎族传统文化中,富含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如在大型节日庆典中都会有射箭、粉枪射击、弹弓等传统体育项目,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既向人们传递着和谐友善和人与自然并存的信息,同时还向人们展示着强身健体的重要性。所以,海南省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要以此为突破口,将现代体育文化与传统体育文化、自然生态维护与现代文明建设有机融合起来,创造出传统与现代相兼容、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相协调的体育旅游新项目,由此来满足当今海南省经济可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切实需要。第二,依托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打造具有传统体育文化特色的旅游实践项目。在明确体育旅游项目开发的突破口基础上,立足当前现有传统体育文化的深层内涵和传统体育项目,将实践性视为重中之重,强调游客能够实际参与到民族特色传统体育活动之中,从中感受到独有的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让游客切身实地感受到文化氛围陶冶的同时,激发出游客消费的欲望,进而带动当地服务、保障等行业的全面发展,为完善旅游体育产业链条提供一个理想的契机。具体而言,就是结合当地特色鲜明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找到可以发挥休闲、娱乐、健身作用的具体运动项目,再将这些项目与现代体育项目完美融合在一起,为游客提供一个广阔的实践体验空间,进而形成地方特色鲜明同时又能够满足当今游客旅游消费需求的体育旅游新项目,为海南省打造出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产业模式提供极为有利促进条件。

(四)体育赛事要成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新重点

承办知名体育赛事无疑是城市提高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的最佳选择,是社会经济增长保持可持续和又好又快大趋势的有利条件之一。以2008年北京承办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例,“奥运梦”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的梦想,自2001年北京获得29届夏季奥运会举办权之日起,我国就从各个方面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划和建设,包括比赛场地、赛事宣传、保障服务、赛会组织等等,其目的并不是在奥运会比赛期间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是要通过此次奥运会提高中国竞技体育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国际地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进而带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目的通过实践也已经得到了充分证明。为此,海南省在构建体育与旅游相融合的产业化模式过程中,也应该充分汲取这一宝贵经验,将体育赛事作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新重点。

具体操作在于两个方面:第一,依托当地旅游资源分析文化影响力,探明与之相适合的体育赛事。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显然是海南省旅游的基本特色所在,前者主要是指绚丽的自然风光和优美的生态景色,后者则是黎族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传统体育文化,无论是在生态旅游方面还是在文化旅游方面,都能够为人们展现出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涵,这一点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可以得到充分地展现,所以可以说明海南省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文化影响力极强,可以开展“国际马拉松”“环岛骑行”“帆船挑战”等赛事,让游客不仅能够领略海南省大好风光和宜居的自然生态,同时还能促进人们燃起强身健体、勇攀高峰的欲望,而承办这些体育赛事显然无形中促进了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链条的融合与发展。第二,赛事流程的精心组织,并立足赛事发展需要与深远影响完善体育旅游产业链条。在承办各项体育赛事的过程中,“硬件”条件的投入显然是最为基础的一环,包括场地、设施、器材三个方面,由于赛事的需要可以增加当地生产加工行业日常产品生产与研发的新方向。在“软件”方面,赛会工作人员的需求量较大,特别是服务与保障人员势必会存在缺口,以此为契机开展相关教育培训工作,以及完善相关服务机构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另外,赛事流程的宣传工作自然可以通过旅游观光这一载体,不断扩大当地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受众范围,最终形成极度趋于理想化的体育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海南省旅游经济和体育经济的全面发展。

(五)通过公众参与平台积极打造体育旅游产业监管模式

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发展背景之下,我国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5G时代更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互联网+”模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道路中的首要选择,为加快我国产业化发展进程发挥出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为此,海南省在打造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产业模式中,也要紧紧把握住当今网络信息时代发展的脉搏,将“互联网+”模式应用到体育旅游产业建设之中。针对这一方面,笔者认为创建公众参与平台,打造出体育旅游产业监管模式是理想选择,进而让旅游者与产业发展之间形成及时的、双向的信息反馈,为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其中,实操路径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开发专属于海南省旅游与体育协同发展的APP。海南省旅游局和体育局要共同组建技术攻关小组,围绕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基本需求,共同创造出与之高度适应的设想。在此之后,技术人员要依托海南省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实际要求,将APP中的大模块加以确定,并且探寻出正确的界面代码编写方式,让APP的大体框架能够得到基本确定。随后,技术人员要就大功能模块的图标加以合理的设计,既要体现出海南省旅游的独有特色,同时还要突出海南省体育文化的鲜明特征,让公众进入到监督管理平台之后能够产生一种向往之情。最后,还要开展APP大功能模块运行测试工作,让旅游局与体育局相关工作人员作为体验对象,结合测试结果的反馈信息,不断将大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开发方案进行调整,为各个小功能模块的不断完善打下坚实基础。第二,明确公众参与平台的功能模块,形成一套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体育旅游产业监管模式。就海南省体育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产业模式而言,产业链条是否完善、政府部门的投入力度、能否满足公众参与的切实需求、是否能够为发展提供强大的指导能力和服务能力显然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此,在公众参与平台的建设中,要将平台的使用对象高度明确,其间不仅要包括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同时还要包括产业链条内部的企业负责人,以及热衷海南旅游事业和体育事业发展的游客。基于此,公众参与平台的功能模块就必须包括产业发展运行现状调查模块、硬件资源投入情况、技术投入情况、项目设置及公众满意度等多个功能模块,力求各模块重视所反馈的信息能够切实反映出当前体育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协同性,进而确保海南省体育与旅游产业系统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实力度能够得到充分保证,同时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流程,为其实现永续发展提供充分的指导作用。

六 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观点的论述不难发现,海南省切实做到构建出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并非易事,其间不仅要针对国家现有的政策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还要将本身所出台的相关政策支撑条件进行深入的解读,找到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构建所具备的基础条件。同时还要就当前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成因做出系统分析,方可找到可行性极高、推广价值极强、作用效果极为明显的构建路径。为此,不断深化上述论点就成为广大专家与学者今后实践与科研工作的重点所在,也是确保海南省经济始终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姿态的重要抓手所在。

猜你喜欢

海南省体育产业旅游
甘肃省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推进路径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体育产业之篮球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旅游
我国湿地10年“丢”一个海南省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