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盛中华
2021-12-28苏楠
苏楠
经世代薪火相传的鼎文化,已深深植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2021年9月,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上海博物馆主办的“礼和万方——商周青铜鼎特展”在国博盛大开幕,其中领衔的三大重器——商代子龙鼎和西周大盂鼎、大克鼎,以硕大体型、精美纹饰和长篇铭文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大盂鼎、大克鼎、子龙鼎是中国古代青铜鼎中的经典之作,承载着中华早期文明的灿烂成就,考其体量与内涵,可称“圆鼎之尊”。
“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器皿,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视为中华文明的象征。“民以食为天”,8000多年前,作为炊煮食物用的陶鼎的出现,使中国人的饮食又一次有了很大飞跃。传说黄帝作三鼎象征“天、地、人”,禹铸九鼎象征“九州”。约4000年前,随着国家在中原的诞生,历史又赋予了鼎新的文化内涵——政权的象征。
经世代薪火相传的鼎文化,已深深植根于我们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鼎为何物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鼎”的解释是:“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象析木以炊。”说它是一种三足两耳的器物,整个字像架木柴烧火的样子。汉语里也有不少与鼎有关的成语,如“人声鼎沸”,是说众声喧哗如同鼎里开沸的水声,如“尝鼎一脔”,是说通过品尝鼎里煮的一片肉,可以知道整个鼎中肉的味道。从这些成语我们可以看出,鼎最先是一种炊食器皿,通俗地说,就是煮食物的锅。甲骨文“鼎”字的写法,形象地反映了鼎的原始形象,器物下方有足,上方有耳,器身為深腹,与今天考古发现的青铜鼎十分接近。
最初的鼎并非青铜制成,而是陶鼎。目前考古所发现最早的陶鼎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属于裴李岗文化,距今已有8000余年历史。最初是在陶制盆、罐下垫上陶支脚,后来将陶支脚固定在器物下方,形成陶鼎的雏形。经成分分析,烧制陶鼎的黏土中掺加了沙粒、蚌屑等以增加耐火和耐水性能,同时在器物底部往往有烧烤痕迹,这说明陶鼎本身就是非常实用的器物。
包括鼎在内的炊煮器皿出现,使得中国人的烹饪手法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即将食材加水烹煮,同时可以加入不同的调料,相互调和,使得食物味道变得丰富而有层次,由食物的制作产生了“调和”“中和”的思想,慢慢也影响到中国人看待政治和人生的态度。
而出土最早的青铜鼎,于1987年出土于偃师二里头遗址,也是二里头遗址唯一出土的一件青铜鼎。这件“华夏第一鼎”通高20厘米、口径15.3厘米、底径10厘米,腹饰一周带状网格纹,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商代中期以后,青铜冶铸技术迅速发展,文字也已经出现,出现了不少高大的青铜鼎,不少青铜鼎上面装饰饕餮纹、夔纹等动物纹饰。青铜器有祭祀天地、沟通人神的作用,而这些神兽也是受祭的对象,有些上面还刻有铭文。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39年出土于安阳殷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后母戊鼎。后母戊鼎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之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形体雄浑凝重,纹饰精美,线条流畅。
后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鼎腹内壁铸有铭文,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后母戊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铸造的青铜器,也是目前出土体积与重量最大的青铜器。
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 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它代表了我国古代奴隶社会时期青铜冶铸的技术水平。
与后母戊鼎相映生辉的,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另一件青铜鼎——子龙鼎。子龙鼎据说于20世纪20年代出土于河南辉县,后来又流传到日本和中国香港,直到2006年才被国家文物局收回。子龙鼎通高103厘米、口径80厘米,重230千克,内壁近口缘处有“子龙”二字,是已出土的商代青铜圆鼎中最大的一件,同时也是迄今所知带有“龙”字的最早青铜器。
鼎为何用
鼎最初作为食物器皿,主要用于煮肉盛肉,是宴会、狩猎等场合的必备器具,并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祭祀礼器,甚至成为国之重器。
原始社会的鼎原来形状比较单一,均为圆形,作为炊食器皿,圆形也甚合实用之目的。到早商的二里岗时期,出现了青铜方鼎。方鼎的出现反映了鼎由实用的食器向象征性的礼器的一个重大转变。然后到商代中晚期,方鼎数量出现大增,与圆鼎一起成为主要的祭祀礼器。毫无疑问,中华文化在源头处便和鼎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圆鼎之外还要制造方鼎,这反映了鼎由实用的食器向象征性的礼器的一个重大转变。因为方鼎在烧火、取食方面远远不及圆鼎,但是作为礼器,它却由于其特别的象征意义而备受青睐。这一象征意义取决于商代人“天圆地方”的世界观。当然,演变到后来,方鼎还是圆鼎,已经没有太多的区别,人们更多的是从审美的角度取舍。
鼎在成为祭祀礼器后,制作日益考究,造型凝重,以竭力显示庄严鼎盛的气势。周代建立后,百家争鸣,风气大开,反映到器皿上,纹饰简练舒朗,饕餮、夔龙、虬等神兽纷纷登场,宴饮、征战等纹饰明显增多。鼎的铸造工艺复杂,饰纹的丰富和多彩无疑显示了古人高超的智慧。据考古学家张光直的考证,鼎上的纹饰是巫祝在祭祀时用来通天地鬼神的,如饕餮、夔龙、虬,都是由生活中的鸟兽人类变化而来。也就是说,鼎的铸造还有为人民祈福的意愿。
鼎在成为祭祀礼器之后,很快演化为国之重器,与政治的关系日益密切。
在奴隶制鼎盛时代,鼎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西周时期的列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春秋公羊传》)。各鼎所盛的肉食也有规定,九鼎盛牛,称为太牢,以下依次类推。每逢敬天和祭祖礼仪,都要铸鼎铭文,以示记载。周天子铸“九龙鼎”,标志至高无上的权威。那时的标志性成语叫“春秋鼎盛”。后来,列鼎制度废除,但是这一制度赋予鼎权力地位的象征意义却保存了下来。
鼎的得与失,往往是封建社会一个国家兴衰的标志。商周时期,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而国灭族亡则鼎迁。《左传》有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因为鼎在古代被视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其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为庆贺联合国成立50周年,我国于1995年10月赠送“世纪宝鼎”作为礼物。“世纪宝鼎”高2.1米,象征21世纪;口径1.5米,重1.5吨。它姿呈三足鼎立,双耳高耸。上铸56条夔龙纹饰,象征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鼎内壁铸有金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现被安放在联合国大厦北方的草坪上。
尊贵的社会地位,深厚的精神内涵,完美的艺术形式,汇聚于铜鼎一身,使其成为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也成为了中华璀璨文明的历史见证和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