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发轫 自强不息逐梦航天
2021-12-28王志琴
王志琴
时至今日,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令世界瞩目,但让戚发轫印象最深的,是“神舟五号”胜利凯旋,杨利伟在机场对他说的那句话:“我们国家的飞船真棒!”
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测发大厅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引起大家关注。这位88岁的老人,就是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因为之前都需在岗坚守,戚发轫从来没有在现场看过火箭发射。这一次,看到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后,他说:“以前是在岗位上,现在以普通人的身份在广场上看发射、点火、起飞、腾空,心情非常激动,是非常难得的一次体验。”
戚发轫有很多身份:神舟飛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2019年获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名人堂”(Hall of Fame)奖项,2020年被评为“最美教师”。
半个多世纪的航天生涯中,戚发轫参与并创造了诸多“第一”:第一枚导弹、第一枚火箭、第一颗卫星、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飞船、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二号甲、东方红三号等卫星等都与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立志造飞机的少年
1933年,戚发轫出生在辽宁复县(今大连市瓦房店市),那时的大连被日本占领着。在他的少年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就是日本军国主义奴役中国百姓的情景。他回忆,读小学的时候,自己随便被日本孩子欺负,每天被迫要向东京方向鞠躬3次,再后来还要练射击、刺刀。年幼的他便心怀天下,忧国忧民,担心中国再不解放,可能就会中国人打自己人了。
1950年,戚发轫在大连读高中,正好赶上朝鲜战争爆发。在戚发轫的回忆中,“当时,志愿军的伤员从朝鲜乘船被送到大连,我们中学生参与运送伤员。这些伤员都是被美国飞机扫射、轰炸的,场面让人不忍直视,自己很受刺激,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
国家不强盛,就会受人家的欺负。戚发轫当即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造飞机,让中国也有强大的空军,不再受人欺侮。“那个时候我就下决心一定要为强国作点贡献。当时意识到造飞机可以强国,所以就立志一定要去学航空、造飞机,建设国防。”
两年后,机会来了。当时大连的学制是春季毕业,而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为秋季招生。这意味着,戚发轫要么选择提前毕业,要么多念半年高中。他选择了提前毕业。高考填志愿时,仅有的3个志愿选项,他全都填写了航天专业。“我这一生只做过一次选择,就是在1952年大学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北航的飞机系。那时我们还没有航天专业,而这个选择我终身无悔。”
1952年9月,19岁的戚发轫如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航空学院(戚发轫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院系调整后于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
然而问题很快来了,只上了两年半高中的他学习有些跟不上。当老师讲到抛物面时,他却连抛物线还没学过,这一度让他感觉自己和人家“差一大截”。尽管输在了起跑线上,但戚发轫并没有自暴自弃。他踏实用功,学习进步很快,成绩越来越好。很多年后,他还不忘用自己做例子来鼓舞年轻人:千万不要觉得成功者在小时候都是优秀生。“那时的我不是优秀生,是不是以后就不行啦?也不是,只要你努力也是可以的!我就是这样的。”
“航天十八勇士”之一
1957年,从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戚发轫没能去造飞机。虽然有点遗憾,但他还是服从分配,并很快成为一名技术过硬的骨干。
正当戚发轫打算在火箭研制的天地大干一番时,1968年2月,专门负责卫星研制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聂荣臻元帅亲自批准把戚发轫和另外17人调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戚发轫成为中国自行研制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航天十八勇士”之一。
这18名设计师都是火箭院的骨干,能力很强。其中,戚发轫当时已是火箭院第一总体设计部八室副主任。他们加入研究院后,立即在钱学森、孙家栋的领导下开展卫星设计工作,对卫星原来的研制方案和研制方式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进,确保了卫星既满足任务的技术要求,又不耽误整个工程的发射进度。
从那时起,戚发轫的工作正式从火箭研制转向卫星研制。这一年,戚发轫35岁。
中国第一星的研制,充满了难以想象的艰难。没经验,没资料,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尽管如此,这些勇士依旧凭借着自己的热情和报效祖国的决心坚持着。
当时,戚发轫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地面试验方案,条件十分艰苦。比如,“‘东方红一号’短波天线发射时收拢,上天解锁后靠卫星自旋力量甩出来,这个复杂动作对完成精准度有极高要求。当年没有计算机仿真模拟,完全是靠地面试验。设备靠自己研制,场地用仓库改造,没有任何专用防护装置。做试验时,老同志每人拿个纸箱子盖挡着,从木板间的缝隙往外观察;年轻人就爬上(没有顶棚的)房梁,骑在上面往下看。”戚发轫回忆。
为了搞卫星研究,戚发轫和团队的同事们一起昼夜兼程。因为长期奋战,他劳累过度昏厥过去,醒来后休息一下又开始了攻关;阑尾炎穿孔,疼痛无比,他努力忍住也不下“火线”。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载着“东方红一号”直上云霄,中国人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直到今天,戚发轫对这个日子还是记得清清楚楚。“1970年4月24日,那是我一生中最高兴的时候,‘打上去了,入轨了,听到乐曲了’,那些声音至今还在耳边。那一年,我37岁。”
11个月后的1971年3月,戚发轫和同事们研制的“实践一号”科学探测卫星,又成功地飞上了太空。这颗设计寿命1年却在太空翱翔了8年多的卫星,源源不断地向地面发回了大量珍贵的科学实验数据,为以后卫星的研制,立下了汗马功劳。
与神舟结缘
时至今日,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令世界瞩目,但让戚发轫印象最深的,是“神舟五号”胜利凯旋,杨利伟在机场对他说的那句话:“我们国家的飞船真棒!”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成功将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而在“神舟五号”发射任务书上签字的人正是戚发轫。
回忆神州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戚发轫感慨良多。
1992年,党中央正式批复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工程项目,从此拉开了帷幕。随后载人飞船立项,戚发轫卸下“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总师职务,担任神舟飞船总设计师。“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为国防建设、为强国作奉献是我们一辈子的目标。现在国家需要了,虽然面临着很多挑战,也有很大风险,但我还是服从组织的决定。”
那一年他已59岁。
除了年龄因素,载人航天人命关天,让戚发轫倍感压力。载人航天工程一向被视为航天器技术中最为复杂的大系统工程,涉及技术领域的广度、难度,若与我国以往研制的各类卫星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而最大的不同,就是对技术可靠性、安全性要求特别高。
20世纪90年代,戚发轫在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参观联盟号飞船发射时,印象深刻。“我去苏联看过他们发射载人飞船,发射时总设计师是要签字的,表示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安全地把航天员送入太空。我就在想,将来送我们自己的航天员上天之前,我能说这句话、签这个字吗?”
人命关天,岂敢儿戏。平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时要实打实、硬碰硬地通过太空飞行去印证了。戚发轫深知其中的分量。在他的带领下,所有参与研制飞船的科技人员踏上了漫漫求索路。
1998年,用4年时间建设的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在北京西北郊的一片农田里拔地而起,已经组装起来的4艘供地面试验用的初样飞船已在里面同时展开测试。1999年下半年,戚发轫率队远赴酒泉发射场,进行试验飞船合练准备。在热浪滚滚的沙漠中,队伍用4个月时间,完成了飞船全部技术流程的演练,并与火箭系统、发射系统和测试系统进行了对接。茫茫大草原,着陆场也陆续建好。这年11月20日,新型火箭“长征二号F”托举着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直上九霄。在太空飞行21个小时后,飞船返回舱平安降落在内蒙古中部草原。
從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到飞船首飞,中国不过用了短短7年多时间。
令戚发轫深感欣慰的是4艘飞船都顺利经受了太空的洗礼,而每一次发射都是一次新跨越。航天员“一步登天”的天梯,在一次又一次的跨越中搭建完成。
2003年10月15日,在“神舟一号”首飞仅仅4年后,神舟五号飞船搭载着杨利伟进入了太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
那一刻,许多指挥台上的老专家 都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戚发轫却平静如常:“我们花了11年时间,没有把握,不会把杨利伟送上天。”戚发轫回忆,除了在地面上做的无数次试验外,团队还做了4次无人试验,对“上天”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反复修正。“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安全,我们设想了100多个故障,并且都做了预案。当然,最终那100多个预案一个也没有用过。”
梦想的传承
戚发轫常说,“国家需要飞机我就学航空,需要导弹我们就研制导弹,需要运载火箭、卫星我们就研制运载火箭、卫星,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他将国家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一生致力于国防建设,用行动表达着爱国之情。
如今戚发轫已至耄耋之年,青丝变白发,步履也不再矫健,但为航天事业奉献终生的志向依旧未曾改变。作为航天精神的传播者,戚发轫这些年去过很多高校,用亲身经历讲述老一辈航天人矢志不渝的报国心、孜孜以求的强国梦,以及用青春甚至热血铸就的航天精神。
2021年4月20日下午,在第六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戚发轫受邀来到南昌航空大学,为师生做《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专题报告。
报告中,戚发轫以3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为坐标,简要回顾了我国航空事业自初创时期筚路蓝缕到如今星辰大海的历程: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2003年10月15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完成;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仅仅用了60多年,中国便从一无所有一跃成为航天大国。
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在戚发轫看来,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支持,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这些努力来源于以“自力更生”为核心的航天精神、以“热爱祖国”为核心的“两弹一星”精神和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为核心的载人航天精神。戚发轫认为,正是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传承,推动着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神舟五号”发射前的那段日子,戚发轫至今仍历历在目:“当时,全国大协作要做一个飞船的地面试验,检查以后好正式发射。可大伙儿都知道,2003年我国突发‘非典’疫情,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人都在干这个事儿,如果回去感染上‘非典’,队伍怎么办?那个时候,我作为总设计师,和总指挥一起,心想就‘特殊’一下吧,从今天起,管吃管住,就是不准回家——现在想想真是不容易,谁家里没有孩子和老人呢?就这样,大家克服各种困难,苦干1个多月,最终用神舟五号飞船把杨利伟成功送上天。”
“所以说,我们的事业也好,团队也好,个人也好,总会遇到特殊情况,这时候就得按照特殊办法解决——正是这种‘特别’的精神,让我们遇到再多困难都能克服。”戚发轫如此总结道。
“神舟五号”成功之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立志投入航天事业,很多大学还开设了相关专业,这让戚发轫欣喜。他说:“首先,20世纪以后,科技领域发展最快的就是航天。在21世纪,航天技术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方面,现在载人航天、登月计划、火星探测都很热。以前靠能源、石油,21世纪,不管是百姓生活还是综合国力,都会离不开航天技术。这并不夸张,50年前,老百姓肯定想象不到卫星会与自己的生活会有什么关系。所以,我想告诉年轻人,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没有穷尽,航天领域有广阔的前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次,青年人选择航天工作,要做好沉下去的心理准备。航天工程周期长,不是做一锤子买卖,我们也曾经流失了一些人才,很可惜。但是现在,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情况已经不存在了,待遇也比以前好多了。中国的航天事业需要年轻人,欢迎更多的年轻人献身我们的事业。”
如今,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任落在了新时代航天人的肩上。戚发轫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年轻人面临的挑战和任务更加艰巨而光荣,更应该继承和弘扬航天精神,尤其是“两弹一星”精神,即“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显然,让航天精神薪火相传,是这位88岁的老航天人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