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到4.0,博物馆文创破圈进行时
2021-12-28李韵吴宜洁
李韵 吴宜洁
从拼手速才能“抢”到的“考古盲盒”,到能吃的“古钱币”巧克力成为爆款,再到“唐宫夜宴小姐姐”走红破圈,短短几个月,“会玩”的河南博物院着实火了一把。博物馆再次借由文创上了热搜。
如今,博物馆推出盲盒、美食、美妆、数码产品、游戏……已不新鲜,且热度不减。从1.0版到4.0版,博物馆文创一路“野蛮生长”,不少产品因为绝妙的创意大受欢迎,而博物馆文化也借助这些跨界文创不断破圈,以更多方式走近了大众。
1.0版 复印文物形象,简单叠加
这是博物馆文创“亮相”的初级阶段,往往充当了博物馆旅游纪念品的角色。比较常见的是文物仿制品,还有马克杯、T恤、便利贴、书签、笔记本、冰箱贴等小件生活日用品或文具。
1.0版的文创,通常是将文物按一定比例仿制,或者是將文物的形象、博物馆建筑图案、logo的元素直接印制到产品上面。其中,仿制品只有纯观赏性功能,缺乏实用价值,且定价较高,常有观众高呼“买不起”。而印制图案类的文创设计普遍比较简单,只是直接、机械地复印图案,缺乏创新点。
2.0版 提取文物元素,创意生活
2.0版的文创少了“冰冷”,多了“鲜活”,开始留意提取文物中吸引人的元素进行产品设计。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朝珠耳机,就巧妙利用了朝珠和耳机外形的相似性。有人戏言戴上耳机仿佛瞬间“老佛爷附体”。
2.0版的文创,产品使用场景逐渐生活化,一个个既有颜值又有实用性的文创陆续走红。胶带、镇尺、手机座、帆布袋、雨伞……这些产品颇具个性的时尚感,既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又满足了人们穿越时空的愉悦感,成功吸引了公众对博物馆文化的关注。
这个版本的文创,除了文具、日用品,也开始有了电子产品、食品等种类新的尝试。
3.0版 脱离文物本体,挖掘内涵
这个版本的文创,已进入“大步”跨界阶段,打破次元壁,玩转流行文化。随着博物馆跨界品牌授权合作的深入,各种各样令人耳目一新的“博物馆+”纷纷出现:+餐饮、+科技、+金融、+美妆、+旅游、+游戏……
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欧莱雅联名推出的《千秋绝艳》系列口红,将五种“明星色号”与五位“古典美人”相对应,将中国古典优雅感融入美妆;故宫博物院与网易游戏联合开发的手机游戏《绘真·妙笔千山》,以《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蓝本,玩家如身临其境,一秒穿越回北宋的大好河山……
3.0版的文创打破了传统的实物产品界限,延伸到无形的产品之中,各种创意联动层出不穷,迎来博物馆跨界新风貌。
4.0版 打破文物局限,拓展外延
4.0版的文创,不仅对博物馆原有内容进行开发,还尽力扩大其外延,实现价值的自我创造,是跨界合作的又一次“升级更新”。
故宫出版社联合真人密室逃脱游戏连锁品牌“奥秘之家”,推出互动解谜书《谜宫·如意琳琅图籍》《谜宫2·金榜题名》。书中将故宫文化与中国古典文化进行趣味结合,包含了较简单的礼乐度量、时令节气、棋谱书画、五行八卦等知识,拓宽了博物馆文化的外延。
4.0版目前是博物馆文创跨界合作的高级阶段,此时的产品已不再是1.0版的文具、包包,而是深挖了博物馆的文化潜能,跨界合作更系统、科学,拥有较为成熟的运作体系。
(选自2021年8月29日《光明日报》,本刊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