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与应用
2021-12-28林翠英
林翠英
【摘要】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密切相关,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本文针对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站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的角度以及培养学生对文章语言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写作素材的搜集能力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性探究,期待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与应用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阅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必须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在阅读的氛围中,强化阅读方法指导。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引,重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一、在阅读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获得个人丰富体验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度强调教师的作用,教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过度关注教学内容和学习结果;将学生置于课堂边缘,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求知过程往往不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情操、意志品质等综合素养培养不够。这样的语文课堂,实质是“讲堂”,学生成为配角,被动接受。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要在自主、合作探究下,获得丰富体验,让语文课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讲堂”。
(二)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个性特征
阅读主要是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学生需要深入文本,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才能真正体会到蕴含其中的思想内容。这个过程,主要是学生独立完成,并且,对同一文本的解读受制于学生知识储备和阅历等限制,所获得的体验也是丰富的,极具个性的,这种阅读的感悟是不可替代的。因此,阅读教学理应重视学生的个性特征,落实其主体地位。比如,在教学《蜜蜂》一文时,笔者做了这样的阅读设计,让学生在三个问题的导向下完成自主阅读:一是借助工具书完成对生字的认读和书写;二是借助资料或者借助家长的帮助,查找蜜蜂的资料,至少说出有关蜜蜂的三条知识;三是读出作者对蜜蜂的情感,并在文中找到作者情感流露的句子。这些问题,在进入课堂教学之前,学生自主完成,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二、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但语文学习却在生活。同样,阅读教学在课堂,但阅读理应成为一个人生活的一部分。那么,短暂的课堂能为学生的终身阅读带来什么帮助呢?笔者认为,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保障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阅读的快感,让学生爱上阅读,享受阅读。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调动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阅读中。其中课堂的导入环节至关重要,教师要精心设计,在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的阅读关注和情感共鸣,将学生置于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在多媒体技术成为教学主流的形势下,利用其形象直观逼真的优势,创设阅读情境成为首选。比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文时,笔者在学生进入阅读文本之前,播放歌曲《我想去桂林》,在优美的旋律中,学生体会到词作家对桂林的向往之情。接着,笔者向学生出示了一组桂林山水的图片,在逼真的画面刺激下,学生的探究欲望被引爆,为接下来的阅读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分享中收获阅读的成功感
阅读的主要方式是学生和文本的交流,但是阅读产生的个体体验是丰富而极具个性的,如果能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分享,学生的独到见解就会得到甄别,甚至得到肯定和尊重,进而树立学生阅读的成就感,增添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这个过程还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的提升和学习方法的掌握。例如,在学习《文成公主进藏》一文时,笔者设计了促进学生合作阅读的问题:把你喜欢的句子带着感情读给同桌听;你们小组觉得文中的主人公具有怎样的可贵品质,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把你们的答案综合向全班作展示;课文写了一個基本的历史事实,但是故事却很丰富,把你通过网络了解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并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我眼中的文成公主》主题手抄报。这样的设计,充分让学生合作分享,增添了阅读的趣味性和学习的实效性。
(三)传授学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把阅读方法教给学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面对不同的文体,教师要明确教学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阅读的问题导向也不一样。诸如,针对记叙文,主要设计“记叙要素”和“表情达意技巧”等方面的问题情境;针对说明文,主要设计“说明的语言特征”“说明文的方法”“说明文的谋篇布局”等方面的问题情境。通过这样的导向,学生自然掌握了面对不同问题选择不同阅读方法的能力。针对不同内容和篇幅,告诉学生相对应地采用速读、默读、浏览、精读、品读等方式进行达到阅读质量的最优化。
三、在阅读教学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教学中,要着力创设能够激发学生想象的情境,帮助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走进作者的内心,走进文中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呢?笔者在一开始就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呈现一幅漫无边际的茫茫雪景图,这样的情境学生是有体验的。让学生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展开想象,流连其中,很快就感受到孤寂难耐。当然,借助阅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的突破口还有很多,比如,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想象其中的内容;看到文章题目,推想文章内容;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猜读课文内容,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搜集归纳能力
现代教学理念下,应彻底摒弃“教教材”的陈规思维,让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从语文课堂走进生活,让学生树立起“处处学语文”的观念。相对而言,语文的教材是极为有限的,要更好理解文本的内容,必须拓展文本的深度和广度。因而,在网络技术逐步普及的形势下,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补充文本,网络资源十分丰富,需要提升学生甄别、搜集、归纳信息的能力。例如,在学习《颐和园》时,笔者在备课时想到如果就课文而言,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在学习之前,笔者让学生走进学校的图书馆和网络室,收集颐和园的相关材料,这一举动使学生不但认识了颐和园的前世和今生,更重要的是找到了颐和园对于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除了挖掘与文本相关的材料,教师还应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概括、归纳、整理能力的培养,诸如:缩写课文、学写批注等。
五、在阅读教学中积累习作素材
(一)积累并运用词汇,提高遣词造句能力
人需要交流交际,不论是口头还是书面的都离不开丰富的词汇积累,尤其在近年来的语文测试中,语文习作占据着三分之一强的比重。要提高学生习作水平,阅读是关键。在教学中,不单单要掌握基础的生字生词,关键是在阅读中,让学生理解词语运用的精妙之处,为习作奠定基础。词汇积累有效的方法就是摘抄,俗语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阅读中要准备摘抄本,对于出现的佳词妙句要写下来,鼓励学生写上简短的批注。长此以往,学生既克服了懒惰的习惯,也提高了语言运用的能力。
(二)品味文章写法,提高写作技能
除了在阅读中积累大量词汇,还应该积累写作手法。在学习《草原》一文时,针对景物描写,笔者让学生细细品味好的句子,从中找到写景的切入点。比如,从“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反复的品读中,学生感受到草原上山丘的美丽,明白了把景物写逼真需要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需要动静结合等写景手法。按照这样的思路,学生举一反三,在文中继续赏析佳句。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仿写,学以致用,既是写作技能的培养,也是写作素材的积累,长此以往,学生习作的水平自然提高。
总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强烈的阅读需求下展开。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引,精心设计阅读情境,提升学生搜集归纳能力、想象能力、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洪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J].语文建设,2016(6).
[2]张铭新.基于对话理念的小学语文多媒体阅读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7).
[3]曾炳仙.小学语文高年級阅读教学方法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7):49-50.
[4]武春玲.让语文融入生活的教学模式探析[J].语文天地,2014(5):79-80.
[5]孙菲菲.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导学周刊,2017(4):137-138.
[6]王大鹏.优化教学策略,实现小学语文创新教学[J].学周刊,2016(21).
责任编辑 罗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