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五轮驱动 推进社区治理
2021-12-28饶健东赖波平
饶健东 赖波平
修水县是江西省易地扶贫搬迁的首倡地。早在2001年,县委、县政府就将扶贫搬迁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措施来抓,先后从深山区搬迁安置群众8.32万人。“十三五”以来,修水县按照国家的部署和要求,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县搬迁4285户16742人(其中:建档立卡2953户10844人,同步搬迁1332户5898人),建立安置点141个。全县累计易地扶贫搬迁10万人。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下一步的重点是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修水县始终把后续发展和社区治理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重中之重,坚持安居与乐业并举,脱贫与振兴衔接,努力把搬迁安置点建设成为搬迁群众的幸福家园。2020年11月,黄沙镇汤桥村安置点被国家发改委授予美丽搬迁安置区称号。
汤桥村安置点建设概况
汤桥村位于修水县东部,距县城29公里,全村辖21个村民小组578户2432人,面积22.1平方公里。是一代帝师万承风故里,先后荣获“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江西省3A级乡村旅游点”“江西省休闲农业示范点”“江西省水生态示范村”等殊荣。
汤桥村是“十三五”贫困村,有建档立卡人口60户237人。有不少农户居住在生产生活不便的边远山区。“十二五”期间已搬迁91户457人。“十三五”期间,继续开展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建立了姜家坳安置点,共安置53户214人。
一是瞄准区域,整体搬迁。对茅山、粟源、六家源和山垅里等6个边远自然村庄的农户实行整体搬迁。
二是精心选址,宜居宜业。采取中心村集中安置方式。安置点占地约30亩,紧邻县道,离汤桥集市、村部、小学和卫生所均不超过300米,连接汤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交通便利、生活便捷、宜居宜业。
三是因户制宜,分类安置。对汤桥、瑶村、石咀三个村的搬迁对象,分三类安置:一般贫困户25户98人,每人25平方米,统规代建,两户一联,先建一层,预留建设空间;特困兜底户5户8人,对孤寡、残疾的特困家庭,由村委会统规统建扶贫新居,实行“交钥匙工程”;同步搬迁户23户104人,每户占地120平方米,统规自建,两户一联,两层半结构,一次性成型。2016年11月开工建设,2017年11月竣工建成,2018年上半年完成搬迁。
四是配套建设,改善环境。全面完善了安置点水、电、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建设。强弱电、排水管网全部入地,小区内5横3纵路网,活动场地及篮球场1700余平方米,配套高标准的绿化和太阳能路灯。建设了450平方米的社区管理服务中心。
安置点后续发展和社区治理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汤桥村坚持以搬迁群众为中心,在落实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政策的基础上,实行“党建联抓、机制联创、产业联扶、服务联动、自治联建”的“五轮驱动”后续扶持服务机制,全力带动搬迁群众安居乐业,切实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主要做法:
(一)坚持党建联抓,建立社区治理队伍
将党建贯穿易地搬迁安置全过程,实现政府管理和社区自治良性互动,做到“三个到位”。一是机构设置到位。在农户入住后,及时组建了安置點党小组和社区理事会,纳入汤桥村“两委”管理,确保搬迁农户享受当地村民待遇。推行理事会网格化管理,初步构建“支部引领+理事会管理+群众自治”管理模式和“理事会+网格小组+房栋”的管理框架。二是人员配备到位。安置点涉及三个村的农户,由黄沙镇政府驻村干部担任“点长”,汤桥村支书兼任社区理事长,并从村委和搬迁户中遴选5名同志担任理事。按照“5横3纵”的社区布局,划分为两个管理小组,小组长分别在各小组内民主产生。三是服务管理到位。制订了《党小组议事规则》《理事会工作制度》《工作人员职责》等,坚持坐班值班制度,确保每天有人上班。在安置点设置保洁员公益性岗位,由2名就业困难的对象担任保洁员,落实“门前四包”责任,保障社区整洁。
(二)坚持机制联创,织密社区治理体系
一是保障原有利益。实行“三个不变”,即:农户搬迁后,原有土地、山林和水面的承包经营权不变,原有房屋拆除后宅基地使用权不变,原有集体资产的收益权不变。
二是剥离服务事项。实行“两个分离”,即:将以“人”为主的服务事项(如农村低保、新农合、养老保险、民政救助、就业保障、计生服务与管理、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等与人口和房屋相关的权利和义务)从户籍上分离出来,由社区提供管理和服务;以“地”为主的服务事项(如种粮补贴、土地林地承包流转、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收益等与土地相关的权利和义务)不变,由原(村)组继续承担管理和服务。探索实行“社区管房、管人、管社会事务,原(村)组管林、管地、管惠农补助”的管理体制。
三是完善后续机制。建立“一套台账”,即:建立健全到户到人的后续帮扶管理台账,做到每户都有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人,确保不落一人。理事会还制订了《住户自治章程》《住户公约》《移风易俗文明公约》《红白喜事章程》《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住户“门前四包”管理制度》等,编制社区事务公开目录。同时,还建立健全了社会矛盾风险隐患的分析研判和预防化解等机制。
(三)坚持产业联扶,夯实社区治理基础
“搬迁是为了脱贫”。汤桥村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组织务工就业,引导到外地、县城和周边扶贫车间稳岗就业,另一方面发展产业就业,采取“合作社+基地+搬迁农户”模式,引导发展致富产业,建立利益共同体。通过产业扎根、稳住人心,确保“移得出、稳得住、住得下去,实现安居乐业”。
一是选准产业。汤桥村“两委”干部带领部分党员和搬迁农户四处学习,最终选定了菊花、蚕桑、果业、水产这些市场前景好、经营收入稳定、用工稳定的产业。
二是专业合作。引导组建碧水菊花合作社、联皇农场、农旺蚕桑合作社、民进公司四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合作社+基地+搬迁户”模式,构建多业联动、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是运作方式。在操作办法上,实行“四统一分”。统一流转土地,由村委会牵头,合作社在安置点周边流转山地1800亩、耕地548亩,发展金丝黄菊240亩、果园240亩、蚕桑60亩、对虾养殖125亩、月季基地8亩,力争每一搬迁户都有一个主导产业;统一采购种苗,碧水合作社通过品比试验,确定“皖菊一号”为主推良种,由合作社统一采购;统一技术指导,合作社聘请安徽菊花农艺师前来传授种植技术,统一按照技术规程进行锄草、施肥、整枝和消毒等农事活动;统一产品销售,产品收获后,由合作社统一收购、加工、包装和销售;分户耕作管理,合作社按人均3至5亩地提供给贫困户,分户进行栽种和田管。在参社入股上,采取“三种形式”。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吸纳搬迁户入股。土地转资入股,即在流转贫困搬迁户土地时资金一次性到户的基础上,还赠送50%金额的股份进行年度分红;劳务工资入股,即农户在合作社进行劳务所产生的工资可作为股金入股。贫困搬迁户再按原有工资金额发放10%的奖励;资金入股,贫困搬迁户可根据自身能力不定股金多少进行入股合作社。
四是政策激励。实行合作社奖励,如碧水合作社对贫困搬迁户实行“三免一保”,即免费提供年租金为500元/亩土地、免费提供400元/亩的种苗、免费提供技术指导,采取5元每斤鲜菊的最低价位收购;实行政府补助,对参与合作社的贫困搬迁户,在每亩免费田租、苗种费的基础上,还享受政府的产业补助400元/亩。不少农户边建房、边发展产业。2018年,全社有社员118人,其中贫困搬迁户21户。
五是利益联结。合作社与搬迁农户签订协议,建立了返租倒包、股份分红、劳务就业、资产性受益(土地流转)等利益联结机制。在利益分配上,在年度盈利分配时,合作社扣除15%盈余资金用于自身运转,剩下的盈余资金中,3%单独分配给贫困户,1%用于入社未入股者共享,96%按股分红。如未盈利,也保障贫困搬迁户股金的12%分红。在劳务用工上,合作社流转土地广阔,务工需求较大,年度劳务工资达50余万元,基本上都安排贫困搬迁户,人均可增收5000元/年。
汤桥村委会还通过“一领办三参与”建立180亩果园,其中30亩划归社区理事会经营管理。实行“12315”的管理机制:“1统”,即统一流转土地;“2包”,即包技术、包销售;“3免”,即免土地租金、免种苗费、免肥料款;“1补”,即每亩每月补助管护工资120元;“5分”,即村委会(或社区理事会)与搬迁农户五五分红。理事会的分红收入用于安置点日常运转,确保可持续。
(四)坚持服务联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一是压实干部帮扶。持续压实“四个不摘”责任,明确了以九江市应急管理局为牵头的帮扶单位,优化调整9名帮扶干部,平均每名干部帮扶3户,每月至少2 次入户,切实解决搬迁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巩固提升衔接乡村振兴。
二是优化公共服务。安置点周围的超市、卫生所、警务室、小学、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同时,改扩建小学教室校舍200平方米、运动场1500平方米,卫生所180平方米。2017年,6名外村搬迁户子女转入汤桥村小学就近就学。2018年石咀村1至6年级30名学生、瑶村4至6年級29名学生,也全部转入汤桥村小学就读。社区创办“青鸟学堂”,创新课后服务、假期辅导,帮助搬迁学龄孩子实现搬迁教育梦。以社区中心为基本阵地,开设政策咨询、就业培训、社会事务、物业管理、联合关爱等窗口。还在安置点旁边建立10亩“微菜园”,为每户提供1~2分菜地,解决搬迁户日常吃菜的问题。
三是抓实技能培训。将每一名搬迁劳动力掌握1至2门实用技能作为重点任务,举办家政服务、机电维修、服装制作、产业技术等培训班6期。有13人外出浙江、广东等地稳岗就业,2人自主创业。在安置点周边建成4个扶贫车间、1个康养中心、4个产业基地,吸收就业27人。
四是组织防贫监测。成立以驻村第一书记、镇村干部、理事会成员为主要力量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队伍,对“三类人群”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户因人进行精准帮扶,确保监测对象及时得到有效帮助。
(五)坚持自治联建,激发社区治理活力
一是开展感恩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党建载体活动,讲好搬迁脱贫故事,教育群众感党恩。召开政策宣讲、疫情防控、扫黑除恶、防电信诈骗等户主会,引导群众跟党走。搬迁户刘紧跟在对联中写道:“沐党恩,党恩浩荡,安居乐业谢党政;别故土,故土情深,移民此地亦故乡”。钟姓家族还准备把易地扶贫搬迁写进家谱,让世世代代铭记党的恩情。
二是创新文化活动。利用社区中心、图书室、活动室、运动广场等文化活动阵地,组建舞蹈队、健走队、太极拳队等文体活动团队,举办春节晚会、联谊联欢、老年运动会、知识竞赛等系列文化活动,开展入住教育,促进搬迁群众真正融入到安置点的“新生活”。
三是强化自治管理。按照“服从管理,共建共治”原则,安置点推行“三必须”(即大事必须议、好事必须比、丑事必须晒)模式,强化公共意识和规则意识。引导搬迁户从践行《住户公约》做起,发挥居民自治,倡导共建共享。由搬迁户组建了五支志愿服务队,即红白喜事志愿队、环境卫生事务志愿队、社会治安民事调解志愿队、文秘宣传财经管理志愿队、消防服务志愿队,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办、自己管。
四是聚力家风建设。以一代帝师万承风家风家训为引领,深入开展“议家风、立家训、传家礼、评家庭”系列活动,以好家风带出好民风、形成好村风。以破除各种陈规陋习为重点,引导移风易俗,形成健康文明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目前,安置点邻里和睦、爱护环境、喜事简办、禁燃禁爆已慰然成风。
五是组织文明创建。持续开展“三讲一评”活动,组织家庭文明创建,评选光荣脱贫户、“自强自立”脱贫户、党员示范户、文明卫生户、勤劳致富户,开展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比宣传活动,增强了群众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初步成效
易地搬迁扶贫后续发展和社区治理实践极大地提升了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少干部群众说:“改革开放后,山区农户得惠最多的三件事是联产承包、税费改革和易地搬迁”。主要表现为“四个明显”:
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安置点建房54套10000余平方米,基本实现了“五通五化五有”的目标。2020年12月经评估核查达到了五个“百分之百”,即:住房质量安全验收率达100%,子女就学条件改善率达100%、就医条件改善率达100%,“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率达100%,搬迁群众满意度达100%。
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农户搬迁后,通过技能培训、后续扶持和社区管理,思想境界更开阔,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与当地村民融为一体,按照当地的产业链安排生产活动。搬迁户林英华说:“我们在路程上虽然只是前移了5公里,但在思想上却前进了近10年。”
就业能力明显提升。安置点25户一般脱贫户中现有劳动力42人,全部稳定就业,无零就业家庭。其中县外务工13人,县城或本地务工8人,就地发展产业19人,自主创业2人,公益性岗位8人。搬迁农户在产业就业上干劲十足,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势头,“等、靠、要”思想彻底改变。
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据测算,87%以上的搬迁家庭为复合型收入,其中:工资性收入占59.4%,生产经营性收入占20.1%,转移性收入占18.5%,财产性收入占2%。如贫困搬迁户万继华一家六口,以前在山里只靠种地和生态公益林补助,满打满算一年只挣1万元。2017年搬下山后,他参加了合作社,种了菊花4亩、油茶10亩、杉树10亩、果树9亩。菊花每年收入2万元,妻子在园区务工每月4000元,他还买了辆小货车跑运输,去年轻轻松松赚了13万元。据统计,贫困搬迁户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4220元提高到2020年的12500元,年均增幅21%。万继华说:“政府动员我们搬出来,只要勤劳肯干都能脱贫!”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下一步,该县将坚持以搬迁安置为乡村振兴打基础,乡村振兴促进巩固搬迁安置脱贫成果,把安置点优先列入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系统规划,整体推进,推動后续帮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和完善社会治理,写实易地搬迁扶贫“后半篇”文章。
作者简介:饶健东,修水县人民政府;赖波平,修水县人大办公室。
责任编辑:史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