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真稚趣,80高龄画出90后也喜爱的花鸟

2021-12-28韩墨立羽

收藏·拍卖 2021年6期
关键词:大写意花鸟花鸟画

韩墨 立羽

在中国近现代画坛,齐白石为中国文人画注入朴素情感,平民情怀,开创了中国花鸟画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一代宗师。作为齐白石的膜拜者,齐辛民在吸收齐白石及齐氏一门弟子大写意花鸟画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向前推进。他的人生经历,艺术秉性,乡土情怀,平民精神,都和齐白石有许多“神似”之处。即使耄耋之年,也仍旧怀有一颗真挚童心,画出“90后”也喜爱的花鸟。

他从齐文化中走来

1935年,齐辛民先生出生于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山东淄博。“齐文化”尚变革、重开放、崇务实、讲包容的独特文化精神,滋养了齐辛民的思想、心性和艺术品格。也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化精神,让他在80 多年的人生道路上,历尽沧桑而矢志不渝,饱经风霜而本色不改。而他的艺术之路,正是他生命精神的熔铸,人生态度的承载。尤其进入老年,更加自然、纯粹、感人。提起故乡,齐辛民说:“我的艺术,深深地扎根在故乡的土壤中,是故乡的水土养育了我。”显然,他口中的水土,更多的是无形的文化力量。

自明代陈淳、徐渭首开大写意画风以来,历经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等一代代大师不断发扬与丰富,在近现代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流形态。齐辛民真正传承了这个艺术体系的衣钵,让大写意花鸟画在新的时代,焕发出了新的生命活力。他经常感叹,传统令人高山仰止,能增加一点新的东西都不容易。但是他做到了,看他的作品,他为花鸟画注入了新语言、新形象、新境界,既有写意的格局气魄,又有独到的艺术面貌,与前人拉开了很大的距离。放眼当代画坛,许多人尚陷于传统窠臼中,执于一端。而能如齐辛民先生一般,执中守正、贴近时代,能自由出入法度,随心所欲不逾矩者,凤毛麟角。

活出自我,“写”出自由

北宋的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说道:“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在中国画的传统理念中,人品与画品是不可分割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画如其人”。从齐辛民的画中不难感受出来,大写意的背后,是他追求精神自由、感性、率真的个性。说到底,齐辛民的画之所以感人、受关注,是因为这些创新,不是“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创新,而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是从他心底自然流露出来的真诚表达。

进入1980年代之后,齐辛民就以许多独特的花鸟形象,而为画坛所熟知,尤其为花鸟画的许多青年后学所追摹。像他画竹子,有时用墨,也有时用蓝色、绿色,竹叶的组合打破了传统中个字、介字等固有的程式,他以阔笔、细笔的随性结合,藏锋、露锋的自如转化,形成了自己的新程式,体现出对笔墨结构的新体验,对形式美的充分融入。他画麻雀题材数十年,简约概括,情趣盎然屡有新面貌、新趣味,绝不与人同。受齐白石画蜜蜂翅膀的启发,齐辛民一度把类似的画法灵活运用于画鸟。许多人不理解,说鸟的翅膀怎么会那么模糊,他说,鸟在飞行的时候,翅膀也是震动的,怎么可能连一片一片的羽毛都看得清清楚楚?如果拘泥于技法而忘记了常理,技法就没有意义了。

他的绘画题材非常广泛,每一个题材,都有他自己独特的画法、独特的面貌、独到的情趣,具有非常高的辨识度,让人一眼就看出来出自他的手笔。借用时下流行的网络术语,齐辛民,在美术界很早就成为了一个超级IP。能把那些美术史上画得烂熟的题材,以新的手法,画出新的面貌,新的氣象,这一方面需要变革求新的巨大勇气,另一方面也需要内在文化能量的强大支撑。前述齐文化对他的影响,并不是以引经据典的方式表现出来,也不仅仅是以诗情画意的方式表达出来,而是在他的艺术思想中,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一种变革图新、圆满自我的精神底蕴。

齐辛民认为,画花鸟与画人物不同,人物有四肢、五官,缺少了便无法成画,而花鸟则不同,枝叶的删减、翎羽的多寡,都不影响观感,这给创作者提供了更高的自由度。这也体现着他对写意花鸟画现代画风的着力点:在大写意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脱形的束缚,进一步强化笔墨语言与形式语言的表达,贴近绘画的本体语言。

在他的早期作品《秋园一深径秋园一深径》中,简单的两排花木挤出狭长的空白,将纵深感很强的情景,铺排至平面化的格局之中,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令人过目难忘。1992年,他参加中国美协全国首届花鸟画展览获得最高奖的作品《朝晖》,也体现出他在形式创造上的别具匠心。他把花卉景物和群鸟,都作了高度符号化的处理,在画面中反复铺排横向交叠的线条与块面,最终将视觉引向上方的曙光,具有震撼心灵的力量,在当时堪称是开启花鸟画形式表达新风的典范之作。

贴近时代,返璞归真

齐辛民先生在家乡居住大半生,他决定移居北京的时候,已是70岁高龄。理由很简单,他要到京城这个艺术的高地,进一步锤炼自己的艺术,向着心中更高的境界迈进。这让人不由想起齐白石的成长之路,后半生移居北京做“京漂”,开始衰年变法,晚年大成。不知是冥冥中的精神感召,还是一种主动的进取需求,齐辛民先生的变法之路,也在北京得以开启。

中国画在历史上具有高度程式化的特点,至晚清尤其严重。至齐白石一变,之后新的程式再度形成,及至当代,谨严的笔墨程式与法度,仍然是悬在每一位艺术家心头的戒尺,鲜有出离法度而成就卓然者。齐辛民先生的变法,首先从放下这把戒尺开始。他的禀赋和天性,决定了他一定会进一步追求更大的表达自由,突破边界,突破法度,突破习规常见,就成为必然的事情。越到老年,他画得越是放松、自在、自如。

在画面形式上,他走出了折枝花卉的格局,经常画到满纸龙蛇,枝丫纵横,彩墨纷披。他的巨幅《松鹰图》,丈二的画面上,一只焦墨雄鹰顶天立地,雄视寰宇,蓝色的苍松整体如山岳耸峙,浑厚苍茫,其胆略之奇、气魄之大、才思之奇,令人击节。在笔墨上,他不再拘泥墨分五色的精微谨致,而是更加醉心于水墨的朴拙、醇厚,色彩的纯粹与清雅,往往色墨交融,色墨互渗,于斑驳迷离中更见生命的华彩气象。他常画的紫藤、凌霄、荷花等题材,看上去已经完全不见传统的笔墨与章法,勾勾写写、点点洒洒,色墨淋漓、线面交会,编织出全新的视觉图像与精神意蕴,可谓出法度之外,寄妙理其中,让人玩味不尽,赞叹不已。

近些年,齐辛民先生更喜欢画动物和鸟类,涉猎的题材非常广泛,从体形较大的马、牛,到猫狗等小动物,再到鸽子、燕雀等各种鸟类,无所不包。他对这些动物寄托了更为真切的生命情怀,普世的人文关爱与稚拙、纯真的童心童趣跃然纸上。齐辛民画猫堪称一绝,简练的笔触、拙朴的造型,有别于传统花鸟画的高古、典雅,多了几分生趣和可爱,萌翻众人,80高龄硬是画出了“80后”“90后”也喜闻乐见的花鸟,这一点尤为难得。

毕加索曾说,“我花费了四年的时间,学会了像拉斐尔那样画画。却花费了一生的时间,才学会了像孩子一样画画”。齐白石晚年总是忆起儿时的生活,这成为衰年变法的重要内容。齐辛民先生的创作,也在晚年愈发走向了童真童趣的境界。他戏称艺术上要“返老还童”,甚至要向孩童学习借鉴,他认为小朋友在作画时表现出最本真、最自然的内心,如果能萃取那份纯净的力量,融入到大写意的画面里,那种稚拙天真之感,那种无邪的真诚自然,怎能不打动人?有一次齐辛民在深圳参加活动,看到一位小朋友的画,大觉惊叹,便快速联络相关人士,几经周折,终于与小朋友的家长取得联系,收藏了对方的作品,成就一段画坛佳话。

他似乎越来越进入童心童眼看世界的状态,也仿佛唤醒了尘封70多年的童年情愫。是啊,那些动物和花草,都是他生命中最美好的烙印,都是世间最美的生灵。一笔一墨,一花一鸟,都记录着他走向内心真纯之境的足迹。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缘物寄情,不事机巧,返璞归真,愈单纯、纯粹,愈是贴近道的本源。那些看似童真的花鸟画,其实正是齐辛民先生体道、悟道的方式。所谓得意忘形,得意忘言,无法之法,乃为至法。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一位真正的艺术家,要贴近时代脉搏,领时代之先风。花鸟画同样如此,应该表现出时代人的精神状态、气质风采。特别是要关注和研究年轻人,他们不愿受旧思想、陈规陋习的约束,自由自在,充满活力,喜欢新鲜事物,他们代表着时代精神,代表着未来,艺术创作,就应该和这种时代精神合拍,用新的笔墨语言,贴合时代节奏,表达时代心声。

观照社会,一花一鸟皆如人

与很多花鸟画创作者不同,齐辛民笔下的花鸟绝非小情小调式的抒情,而是胸怀天下,以小见大,以大写意花鸟观照当下社会现实,这是齐辛民作品流露出来的人文关怀与精神高度。所以,他的作品看似在画花鸟,其实更深层地是在画人,被称为拟人花鸟。

众所周知,明代的八大山人就已各种怪诞的花鸟形象暗讽当时的朝政,借花鸟传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是以花鸟画观照社会现实的典范,齐辛民则关注当下,通过花鸟画向社会传播正能量。在近些年的创作中,齐辛民格外“关注”生态、环境。他对社会现实、环境变化保持敏锐的观察。把自己作为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环境污染甚至是破坏、生态恶化的种种忧虑,化为惹人喜爱的花鸟。无论一草一木还是微不足道的昆虫、蝴蝶与小动物等,齐辛民都将它们描绘得稚趣非常,将中国传统艺术追求的境界——天人合一,转变为一种适应当下的时代精神进行传播。

回顾自己的艺术生涯,齐辛民感叹道:“到了我这般年纪,不可能像年轻人怀有远大理想的举动,只能凭借这一生的创作历程所积累的经验,日复一日不停地创作,直到无力执笔为止。”如今,已经是86 岁高龄的齐辛民先生,仍然常画常新。他说,“不重复別人简单,不重复自己最难” 。

他时常感到一种紧迫感:“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画花鸟画,在这之前要画什么由领导安排,画漫画、连环画、宣传画都是作为任务来完成的。现在不管是物质条件、环境气氛和精神状态,都有了根本的改善,画家可以在艺术园地里海阔天空,充分施展自己的艺术才华,绝对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

猜你喜欢

大写意花鸟花鸟画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写意花鸟
工笔花鸟画
简析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风及美学主张
想当凤凰的金花鸟
一拳打破古来今
花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