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驱动”跑出强村富民“加速度”
——黑龙江省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综述
2021-12-28薛万博任红禧
■ 卢 君 本刊全媒体记者 薛万博 任红禧
“这是富裕县龙安桥镇小河东村芦苇产业园。该项目由村党支部领办,年产值近2400 万元,利润可达700万元左右,每年可带动全县56个村集体增收280余万元。”
“今天,是甘南县甘南镇欢喜村牛市开市的日子。2014 年,该村党支部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了占地20 万平方米的牲畜交易市场,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近40万元。”
……
2021 年10 月22 日,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在齐齐哈尔市召开全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经验交流现场会,与会人员深入富裕县小河东村,甘南县欢喜村、前程村、兴十四村等地进行了现场观摩;全省市县两级组织、财政、农业农村部门有关负责同志,乡镇党政班子成员,村党组织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在现场或通过视频参加会议,共同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明确思路。
这样的经验交流现场会,黑龙江省已连续举办了6年。
近年来,黑龙江省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基层党建质量、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坚持政策撬动、支部带动、产业拉动、改革推动“四轮驱动”,迈出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铿锵步伐。
目前,黑龙江省已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全省9026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达到92%,年收入超百万元的村达到823 个,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新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策撬动,科学设计“添动力”
“穷家难当”。如何加快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为解决好这一问题,黑龙江省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摆上重要位置,上下联动、通盘考虑,用政策红利释放发展动能,一项项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的科学设计方案陆续出台。
2017 年,省委组织部会同省财政厅、省农委、省国土资源厅、省金融办联合出台《关于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了财政资金扶持、项目用地保障、农业信贷担保、税费减免优惠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解决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起步难”的问题。
2018年以来,中央、省级投入资金9.85亿元,扶持全省2103 个党组织战斗力强、有产业基础的村发展集体经济。省财政厅、省委组织部联合出台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规范了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确保发挥最大效力。
2021 年8 月,省委出台《关于加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要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细化完善选拔、培训、管理和激励措施,统筹抓好“选育管奖”等政策落实,深入实施“助力乡村振兴万人计划”,选优配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推动带头人队伍提升抓发展的能力和本领。
2021 年9 月28 日,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若干措施》;10 月29 日,召开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电视电话会议,提出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若干举措。
作为一个有着2.39亿亩耕地、9026个行政村的农业大省,经济积累薄、土地资源多的村却占大多数。如何探索出穷村甚至债务村的改革模式和发展道路,是黑龙江省前期推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
从2018 年开始,黑龙江省结合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开展了以清理合同、化解债务、新增资源收费为主要内容的“清化收”工作,做到改革与发展同步推进。全省共清理村集体签订的各类经济合同39.6 万份,涉及金额41.1 亿元;化解村级债务33 亿元;对土地确权后新增1431 万亩集体资源开展收费工作,全省村集体入账金额达11.1亿元,平均每个村增收12万元以上。
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具体实践中,省委组织部鼓励广大村级党组织抢抓政策机遇,用好用足财政扶贫资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
一心乡前进村曾是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贫困村,“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是其过去的真实写照。村“两委”想改变落后面貌,但村集体底子薄弱,有心而无力。
2019 年,前进村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任董事长、以村“两委”党员干部为骨干的农业科技公司,争取扶贫资金和村级集体项目资金190 万元,建起了一座年生产能力达100 万穗的鲜食玉米加工厂,当年加工厂试运营生产鲜食玉米30万穗,为村集体带来纯收入15 万元。现在,前进村集体经济积累近百万元,产业稳步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前进村开足了“前进”的马力。
支部带动,头雁提升“强内力”
秋日的黑土沃野,处处弥漫着丰收的味道,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暖阳下,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梅里斯镇大八旗村的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一袋袋洋葱整齐堆放,一辆辆货车整装待发。
大八旗村种植洋葱已有30 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东北洋葱第一村”。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洋葱种植户们“单打独斗”,洋葱种植的科技水平低、生产成本高,辛辛苦苦忙活一年也挣不到几个钱。
2014 年4 月,有着多年洋葱经纪人职业经历的致富带头人颜世伟,当选为大八旗村党支部书记。
颜世伟走马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带领村“两委”大力发展洋葱产业,向规模化生产要效益。2015 年秋季,村集体投资兴建了两栋洋葱仓储库,年仓储量在5000 吨以上;洋葱通过仓储实行错季销售,每吨可增收600 元左右。仅此一项,便为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
显然,选对一个带头人,便能激活一个村。
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梅里斯镇大八旗村的洋葱喜获丰收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为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省委组织部坚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从致富带头人、新型经营主体领办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等群体中选拔村干部。通过实施“助力乡村振兴万人计划”,2020 年以来探索“乡招村用”,全省分两批用乡镇事业编制招聘6500 名大学生到村任职。2021 年利用村“两委”换届契机,选拔6524 名致富带头人、大学毕业生等优秀人员进入村级带头人队伍;轮换选派2454 支驻村工作队、703 名第一书记,8065 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驻村帮扶建强党支部。
为全面提升村党组织带头人发展本领,黑龙江省深入实施“头雁提升工程”,切实抓实教育培训,采取省级抓示范、市级抓重点、县级抓全员的方式,持续开展常态化培训。
2021 年村“两委”换届后,黑龙江省实施了大规模集中培训,将9026 名村党组织书记轮训一遍;为了使培训效果更精准,精心设置了理论、业务、典型、现场、廉政5堂必修课,有针对性地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关课程;每期培训选择2~3 个观摩点,把培训课堂从教室会场延伸至项目现场、田间地头,增强培训的体验感、直观性。
为进一步激励广大村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一方面,黑龙江省全面推行星级化考核,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考评权重,依据考核结果进行评星定级,与绩效奖惩挂钩,以此激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动能。另一方面,省市加大统筹支持力度,实行“县编乡用”、政策倾斜,拿出一定的事业编制资源,增加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为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开辟了定向招录乡镇公务员、乡镇事业编制专项招聘、选拔乡镇领导干部、享受公职化待遇4 条通道,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优先定身份、给编制、提待遇。截至目前,全省有144 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106 人纳入乡镇事业编制,近300 人享受公职化待遇,让村级带头人更有干头、有奔头。
产业拉动,精准把脉“增活力”
兴于产业,不困于穷。
走进素有“蘑菇村”之称的海林市海林镇模范村,1000余栋标准化菌棚蔚为壮观。
模范村因地接林区,资源和气候都比较适合食用菌产业发展,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人工培育猴头菇的先例。但是,几十年过去了,由于管理粗放、散户经营、品种单一,丰年不丰收的情况时有发生。
2016 年,模范村党支部在充分研判的基础上,决定在全产业链条上做文章,由村党支部牵头领办以销售为主的悦来颐和食用菌专业种植合作社,通过扩产提质、科研创新、拓宽电商渠道“三点发力”,陆续吸纳社员112 户,新建标准化菌棚1000 多栋,还建起了日产12 万袋的高标准菌包厂,年产猴头菇1500 多万袋,将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依托猴头菇这一特色产业,模范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如今村固定资产总值2200 万元,银行存款360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近年来,黑龙江省始终坚持把抓产业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根本方法,综合各地的经济基础、产业特点、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因地制宜选产业,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的“造血”功能。
用好用活农业资源、红色资源、生态旅游资源、边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则是激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活力的另一个有效途径。
群山环抱,溪水潺潺,古朴的民宿升起袅袅炊烟……在海林市横道河子镇七里地村,游客们尽情享受着远离喧嚣的“慢时光”。
七里地村是一座掩映在绿水青山之间的红色村庄。近年来,七里地村党支部把红色旅游与富民生态旅游相结合,托“红”衬“绿”,让游客在旅游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打造出一个集红色文化、绿色生态、特色农家乐三位一体的“红色乡村旅游”品牌。2020 年七里地村接待各地游客15万人次,村集体增收近20万元。
此外,黑龙江省还通过鼓励广大农村党组织注重吸引工商资本参与产业项目,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厚植资本、技术、市场和品牌等优势,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绥化市北林区西南村便是村企联合、靠大联强的典型代表。
西南村位于北林区绿色水稻种植集中区“河夹芯子”腹地,有“塞上小江南”的美誉。近年来,西南村引入大型农产品企业投资3000 万元,村集体整合750 亩土地,打造现代农业文化产业基地,将可追溯水稻种植项目与旅游观光、亲子乐园等农耕生活体验相结合,建设沿河路“绿庭院”和“农家乐园”观光带,形成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如今西南村每年接待游客8 万余人次,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户均年增收1.2万元。
海林市横道河子镇七里地村村民正在为游客加工手工豆腐
改革推动,健全机制“聚合力”
为夯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黑龙江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向改革要动力,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完善监管机制,推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015 年,方正县成为全国第一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县。6 年时间过去了,方正县不仅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清化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也从“物理变化”进化为“化学反应”。
“改革明晰了村民对村集体资产的股权,村民可以按股持有、分红。”方正镇建国村党支部书记邱红伟感慨,村民主动参与村集体的事,主人翁意识更强了。
过去,集体经济管理由村委会负责,村民都认为村里的钱跟自己没多大关系;股权改革后,股份归集体组织成员所有,大家知道这钱归自己管,就都上了心。
建国村集体名下有两台水稻收割机,要通过公开竞价出租。有一名村民想疏通其他竞价人压价,当即就被村民制止。
村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了,“管钱”的制度也更加完善——每花一分钱,都得大伙儿说了算;凡涉及集体开支,一律按时公开。由于决策民主、透明公开,村民看到村党支部真把钱用在了正地儿、没瞎花,心气顺了,精神风貌也变好了。如今,建国村已是全国生态村、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五星级新农村,整个村屯面貌焕然一新。
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黑龙江省坚持完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理财小组等监督组织作用,推动村务财务依法依规、公开透明,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监督管理长效机制,从源头堵塞漏洞,坚决防止出现集体土地闲置和“跑冒滴漏”问题。
“现在,有了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平台,不出家门就能知道村里发生了哪些事。”同江市乐业镇东风村的村民过去习惯没事就去瞅瞅村务公开栏;如今,只要掏出手机,点开“东风村阳光村务”选项,水电费、水房供电线路安装费等,村里每一笔支出都一目了然,发现问题还能直接在线反映。
这种变化始于2019年12月——佳木斯市委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进一步强化村党组织书记监督管理的意见》,制定村级党建工作清单、村级权力服务清单、村级监督正负清单,建立县乡村三级分级管理、一体联通的数据监督平台,村民通过“扫码”可随时随地了解集体“三资”运行情况。
当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仅要实现“村民共管”,更要实现“成果共享”。这就意味着,村党组织不仅要“会挣钱”,还要“会花钱”。
在不断完善村级集体“用钱”机制的过程中,省委组织部要求广大农村党组织“要把钱用在刀刃上”,除了用在优先扩大再生产、发展富民富集体的产业以外,其余全部用在发展公益事业、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帮扶困难群众等满足民生需求上,让群众共享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
比如,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兴十四村在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后,实行医保缴费、学生上学等“十免费”,村里建起了粮食供应站,村民享受米、面、油、肉等21 种生活必需品的优惠福利,极大地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
当前,黑土地上乡村振兴鏖战正酣,一批批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村持续涌现,村级集体“钱包”鼓了起来、村党组织“腰杆”硬了起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