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宀”部字下居住方式的演变
——以“室”“家”“宋”为例
2021-12-28吴妍妍
宋 娇,吴妍妍
(西安工业大学 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14)
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还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语言作为华夏文化的载体,对民族文化的构建和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言之中有文化,语言也以文化为源流。通过对汉字的剖析,我们就可以掌握汉字的发展变化以及其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的变化。原始社会的造字活动与生活实践紧密相关,所造出来的字不仅反映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还反映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一、“宀”部字下的居住方式
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也是我国最早的分析字形和字义的字典。《说文解字》中“宀”部字共有138个字;“宀”部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交覆深屋也,象形。[1]”据此可以推出“宀”部字和人们居住方式有关,对“宀”部字发展演变的分析也可以看出人们居住方式的发展变化。
据考古和文献资料,原始人的居住方式主要分为穴居和巢居两种。如《易·系辞下》记载着“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2]”《礼记·礼运》中记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3]”。旧石器时代原始人所居住的洞穴大多是天然洞穴,这种天然洞穴依赖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需要人工的参与,例如北京人和山顶洞人。这种天然的洞穴满足了原始人的生活需要,如驱寒避雨、防止野兽攻击等。这种依靠天然洞穴居住的方式就反映了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生产力低下和生活方式简单的状态。到了中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在天然穴居的基础上增加人为改造,于是就出现了人工穴居,例如在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地区出现的人工洞穴。这类洞穴主要以黄土壁为依附,居住方式相比较天然穴居在外观上以及居住的舒适程度上有了进步,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
与穴居同时期存在的巢居方式,也为上古时期人们所使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过巢居的记载,如《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4]”《古史考》曰“有巢氏构木为巢”。但巢居最原初的形态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构木为巢”。巢居最原始的形态跟天然洞穴的形态类似,构成元素相似,它是利用相邻的树木以及繁茂的树枝搭建而成,例如云南元谋人所居住的方式等。巢居产生的原因首先跟原始人的最初形态有关,此时期原始人的主要的出行方式为爬行;其次巢居的方式可以防止洪水和野兽的袭击以及适应潮湿多雨的环境,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二、以“室、家、宋”看居住方式的变化
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宀”部字以及由“宀”部字构成的很多文字,从表面上看和房屋建筑没有很大联系,如“宋”字已经演变为姓氏;但也有部分文字还保留着房屋居住方式的痕迹,如“家”、“室”等字。一旦把这些文字置于先民生活的时代背景中来看,这些文字则表现出了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以及祖先们生活方式的人文智慧。
人类居住方式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不断地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摸索总结经验。从巢居和穴居的纯天然的居住方式,到有简单房屋结构的居住方式,再到由屋顶、墙壁、基座所构成的相对复杂的居住方式,可看出人们的居住方式由简单逐渐到复杂,由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到开始追求美观以及追求更高的安全性能,这些演变也体现出原始祖先的智慧和劳动成果。
三、结语
文字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是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汉字作为文字的一种,是承载我国文化的重要工具,不仅具有表意性还具有超时空性。通过对“宀”部字以及由“宀”部字构成的“室、家、宋”的探究,不仅可以了解上古时期人们的居住方式的变化,也可以分析当下房屋构造的基本框架以及上古时期房屋建造对当今建筑发展的借鉴意义[11]。总之,透过原始社会的造字活动,可以看出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化。由最早出现的“宀”表示最简单的房屋结构,到“室”这种类似于巢居的居住方式,再到“豕之居”的“家”,到“构木成室”的“宋”,这种居住方式的演进不仅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反映出当时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这其中蕴含着原始祖先的智慧和不懈追求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