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主题学习”课堂再思考
——以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阿长与〈山海经〉》教学为例

2021-12-28湖北省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李方模

内蒙古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阿长山海经哥哥

● 湖北省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 李方模

今年3月,湖北省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副校长徐国喜上了一节初中语文示范课。这是一节“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下的教读引领课,课题的主题为“不同的视角,一样的深情”,学习篇目为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阿长与〈山海经〉》及配套丛书中的《老哥哥》(臧克家)。下面就以这节课为例,谈谈一节好课应当具备的品质。

一、从教材把握的角度来看,要抓住重点

首先,要抓住单元学习重点。《阿长与〈山海经〉》是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读课文,单元导读提示“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本课的学习正是这样展开的。

其次,要抓住课文学习重点。课文的学习重点往往体现在课前的“预习”与课后的“思考探究”中, 《阿长与〈山海经〉》的“思考探究”中提到了“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体会“两种叙述视角的不同”、说说“伟大的神力”的不同含义、“揣摩语句”等问题,本课的学习目标正是围绕这几个问题提炼而成的,抓住课堂学习重点,做到了纲举目张。

主要设置了三个板块:第一,“我是讲述者——初读课文,了解阿长及其故事”,主问题:本文写了阿长的哪些事?每件事传达出“我”对阿长怎样的思想感情?列出表格,依次讲述,注意详略。第二,“我是朗读者——再读课文,理解阿长形象”,阿长买《山海经》是作者写得最详细的事件,重点研读这一部分。第三,“我是感悟者——跳读课文,感悟作者的情怀”,作者将写作时的成年视角和回忆中的童年视角彼此交织,找出哪些是成年视角,哪些是童年视角,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不同感受。三个环节,环环相扣,逐层深入。

抓住教材重点,这应该是一堂好课的基础。如何抓住教材重点?无非是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的过程,在“课标—教材—单元—课文—课堂”的顺序中,“单元”与“课文”当是最重要的了。研读教材的能力,应当是一名教师长期坚持的基本功。

二、从学科课型的角度来看,要适切有效

这是一节“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的教读引领课。“语文主题学习”强调课内大量阅读,通过大量阅读达到“反三归一”的目的,“教读引领课”则要体现教读课文的“引领”作用。

《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教读课文,教过学习方法之后,怎样“学以致用”呢?在此基础上迁移拓展到丛书《老哥哥》(臧克家)的学习。在课文《阿长与〈山海经〉》的教读中,设置了三个板块,在《老哥哥》的自主学习中,同样是三个板块:第一,从情节入手,了解老哥哥及其故事:老哥哥是谁?课文围绕老哥哥写了哪几件事?从中可以看出老哥哥怎样的品质?第二,从叙述角度入手,感悟作者情怀:作者分别从成年和幼年的“我”两个视角来讲述故事。让学生深情朗诵相关语句,体会作者对老哥哥的感情。第三,比较阅读:老哥哥与阿长有哪些相似之处?两篇文章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有什么异同?

教者采用“了解老哥哥及其故事”“从叙述角度入手,感悟作者情怀”“比较阅读”三个教学板块,让学生思考和展示。课文的学习以教师的引导学习为主,丛书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举一反三,迁移拓展,然后反三归一,充分体现了语文与“教读引领”的学科与课型特色。

体现学科课型特色,应该是一堂好课的前提。每一门学科的学习都有其特色,如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演算练习;物理的学习离不开观察实验……即使是同一学科也有不同的课型,如新授课、复习课、作业讲评课等等。任何一节课,都应当体现该学科课型的特点。

三、从课堂推进的角度来看,要关注学情

在这节课的推进过程中,处处体现了教者对学情的关注,以及教者对课堂的把控能力。如常规的“课前演讲”,安排学生演讲的内容是“我心中的鲁迅”,这样的安排对于这节课来说是有效的环节,不是和教学内容割裂的,非常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情境中。而且,这样的安排相当于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学生会主动查阅鲁迅的相关资料,了解鲁迅,当然也为课文的学习做了铺垫,让教师自然地切入到新课。又如,学生概括故事内容后,教师要进行及时点拨,让学生尝试利用小结方法——抓关键词。这样的及时点拨、总结是非常符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现代学习理念的。

再如,理解“阿长”人物形象时,教师应及时出示两段“资料助读”,一段选自鲁迅《二十四孝图》,写得是对有趣的图画书的渴望;一段是《山海经》这本书的简介,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少年鲁迅对《山海经》渴求的心情。现在的孩子并不缺乏有图画的书,所以他们对当年的鲁迅就不能感同身受。这两段资料的出示,尤其是那句“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可以帮少年鲁迅和生活在现代的孩子建立起情感的桥梁,这是教师能理解、能感受“学生的心”的一种表现。

在语文课上,教师总让学生说说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说不上来,多数是因为没有“同感”,教师不能“硬榨”学生的感情,而是应该想办法去“引发”,让学生尽量做到“感同身受”。另外,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当学生了解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后,教师及时追问:从“成年的我”的叙述角度出发,前面哪些看起来是“抑”的内容,里面有没有“扬”的意味呢?让学生理解文章并不是简单的“抑”和“扬”,还要从“童年的我”和“成年的我”的角度去体会作者的情感。这样学生就能够说出:“没有文化的阿长虽然祈求祝福和表达爱的方式简单鲁莽,却展现出真诚、纯朴、善良的天性;阿长讲的故事听起来很荒谬,但却给鲁迅的童年带来了好多的乐趣!”这就是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更“复杂”的理解,而不是人云亦云。

四、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要学有所获

这节课,一是让学生概括并讲述文中所写的事情,训练了学生梳理内容、概括事件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二是让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揣摩、朗读人物语言,并进行理解性表述,从而概括人物形象,锻炼了学生的朗读、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三是抓住文章写作视角,让学生感受作者的少年情怀与成年深情,学习了回忆性散文中的写作双视角——即作品事件中“我”的幼年视角与写作时“我”的成年视角;四是迁移拓展,比较阅读,培养了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在语言运用方面,学生重点学习了叙述视角,理解了叙事散文中的作品人物视角与作者视角,同时了解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在审美情感与鉴赏方面,学生感受了文中的人物形象(阿长、老哥哥)——平凡而善良,体会了作者(鲁迅、臧克家)对所写人物(阿长、老哥哥)的深挚感情,学生的心灵经历了一次美好情感的浸润,也让他们学会观察、体贴、敬爱身边的每一个普通人。

学生是“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让学生学有所获,这应该是一堂好课的核心。

综观整堂课,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梳理文章情节、概括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在教师的点拨下理解了“欲扬先抑”与“两种视角”的写作手法,学习目标已然达成。同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朗读用情、交流活跃,教师指引得法、评点及时,很好地体现了“双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特色,是一节高效的“语文主题学习”好课。

猜你喜欢

阿长山海经哥哥
哥哥
阿长最看重的是“福”
阿长与沙县小吃
山海经里说了什么
山海经夫诸
阿长买《山海经》
哥哥的生日
还猪哥哥
阿长买《山海经》
我永远是你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