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下沭阳县花木产业发展探讨

2021-12-28樊智慧

南方农业 2021年35期
关键词:沭阳县沭阳花农

樊智慧,林 冰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淄博 255000)

江苏省沭阳县位于中国南北交界之处,位于暖温带和亚热带之间,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沭阳县成为南花北移、北木南迁的集中区域。因此,在历史发展中很长时间内一直都是闻名遐迩的“花乡”。在20 世纪80 年代,曾有100 余家农户依靠出售花木成为当时罕见的万元户,被誉为是改革开放初期乡村致富的先锋。在数字经济逐渐揭开序幕并不断发展的如今,沭阳花木再一次成为撬开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密钥。

1 发展历程及现状

21 世纪初,沭阳县地方政府致力于推动花木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加速建设花卉苗木标准化项目,先后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花木科技园及苏台(沭阳县)花木产业示范园区,成功地将苏北花卉打造成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当时,数字经济“互联网+”尚未完全崭露头角,富有前瞻意识的沭阳花农便主动“触网”,部分花农开始尝试开设各种网店,探索发展电子商务,突破发展和花木产业相关的各种要素,盘活相关资源。截至2013 年,沭阳县花农已开设6 000 多家网店,销售总额超过了20 亿元,占沭阳县花木销售总额的50%[1]。

随着“花木+电商”发展效应的逐渐显露,沭阳县当地政府逐渐意识到其对于沭阳县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及意义,开始系统地给予支持及引导。2013 年确定“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和电子商务平台,打造全国知名网上创业地域品牌”,推动网上在线销售额的不断提高,并设立专门的电商发展专项资金,初步确定了“沭阳产品越来越多卖到网上,网上产品越来越多由沭阳生产”目标和方向[2]。2014 年沭阳县更是启动开展了规模宏大的网络创业工程,并在广大花农过往实践的基础上鼓励推广“花农上网”及“农产品网上直销”等销售模式[3]。2015 年沭阳县再接再厉地推动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提出了推动所有本土网点实现向电子商务企业转型的目标[4]。在沭阳县政府政策的推动下,沭阳花木产业在2013—2017 年5 年间再次获得突破性发展。2016年,沭阳县以销售各种花木为主业的网店、网商数量增加到3 万余家,是2013 年的5 倍[5]。截至目前,沭阳县出现了3 个“中国淘宝镇”及22 个“中国淘宝村”,发展成为全国5 大淘宝村集群之一。沭阳花木产业的初步成功,引起了广泛关注,央视《新闻联播》等权威传媒曾多次向全国民众隆重而细致地介绍“沭阳经验”[6]。

近年来,沭阳县借助基于“互联网+”支撑的现代电商,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花木”的发展。2019 年沭阳县成功地承办了中国“电子商务促进乡村振兴”高峰会议,同年,沭阳县花卉淘宝直播销售额占全国花卉网上销售总额的1/3,沭阳县因此跻身进入全国电商示范百佳县行列[7]。截至2020 年,沭阳县的网店数量已增加至3.4 万家,快递发货量超过了2.91亿件;沭阳县农村电子商务的销售总额超过360 亿元,其中54%(196 亿元)属于网络交易。在此基础上,沭阳县逐渐尝试推动花木产业实现集群化发展。2019年沭阳县在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的基础上,优化花木种植结构,打造成方连片的特色花卉园中园。此外,沭阳县强化了对科技兴农的重视力度,在继续借助“互联网+”技术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同时,频繁举行花木科技下乡活动,持续提供花木科技咨询及协助服务,在各乡镇村落灵活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和培训,并推动实施“优质抗逆苗木新品种产业化开发”等项目,成功繁育数千万株新品种苗木。沭阳县日益重视打造花木品牌,2019 年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认定过程中,沭阳县支持并推动“沭阳地柏”“沭阳月季”成功通过认定。

面对数字经济提供的历史良机,沭阳县不仅持续深挖花木产业的潜力,而且还由点及面,推动苗木向鲜花、种植向园艺、绿色向彩色、卖产品向卖风景4个方向转型,同时沭阳县依托花木产业,打造“一带一区一镇一村”旅游景点,开拓“花木之乡一日游”线路。沭阳县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产业融合,补短加工业,提升服务业,横向拓展推进旅游、电商、电子信息产业等全面发展,不仅推动沭阳县成为乡村振兴之路上的领头羊,而且成功地推动了地方产业优化升级,使地方经济得到了跨越发展。2020 年沭阳县的GDP 成功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 011.2 亿元,成为苏北第一县。

2 问题

2.1 沭阳县花木产业发展缺乏动力

虽然沭阳县花木产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初步形成之际便获得了快速发展,在数字经济在国内普及发展过程中实现了跨越发展,但相对而言,沭阳县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相对疲软。沭阳县起初思考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路重点并不在于花木产业,而在于蔬菜及养猪。沭阳县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沭阳县曾以寿光经验为目标致力于发展蔬菜种植。因此,在后期沭阳县政府推动花木产业发展过程中,其推动和宣传力度比较有限。虽然目前花木产业已经成为沭阳县的主导产业之一,更是推动沭阳县经济跨越发展的主要力量,然而在沭阳县的“十一五规划”中关于花木产业的内容极少,而在《沭阳:凝聚力量奋勇前行 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乡村振兴、城市提质同步推进”部分内容中甚至没有提及花木产业的发展。此外,在沭阳县已经发展成为苏北第一县、沭阳花木产业急需物流及人流量的当下,一直没有在沭阳县建设高铁,致使沭阳县至今依旧游离于非常密集的高铁网络之外。

2.2 沭阳县花木产业严重失衡

沭阳县花木产业之所以能在数字经济时代获得快速发展,除了其“触网”较早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沭阳县一直存在着较为成熟的花木产业。因此,原国家林业局及中国花卉协会在2000 年将沭阳县的颜集镇认定为“花木之乡”。在沭阳县内,并非所有乡镇都有比较雄厚的花木产业基础,不同乡镇的花木产业也呈现出不均衡状态。从总体上看,沭阳县北部及西部的花木资源更为丰富,而东部及南部逊色很多。目前,在沭阳县的4 个国家级淘宝村所在的颜集、庙头、扎下、耿圩等乡镇都位于沭阳县北部及西部。由于这种不均衡,致使沭阳县依托花木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步伐也严重失衡,目前沭阳县“北富”已经成为地方共识。

2.3 数字技术应用局限严重制约了沭阳花木产业的发展潜力

沭阳县在应用数字经济技术方面,多集中于借助网络打通销售渠道、创新金融扶持、推进配套服务及将花木产业积极效应扩大至旅游、电商等产业的发展方面。但对于花木质量、技术、人力及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等方面,则缺乏充分的应用,甚至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的抗拒倾向。例如,在质量方面,虽然目前质量溯源系统在各类农产品中均获得了相当普遍的应用,但在沭阳县发展花木产业中却基本上没有看到应用的痕迹,反而是不良花农或网络营销人员趁此钻空子卖假货。此外,在沭阳县花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建立了各种产业园、科技园等,但活跃主体以本地人组成的非常零散的中小企业为主,始终没有引入国内甚至海外的农业巨头,在资金要素配置方面的思路过于局限,致使沭阳花木产业一直局限于国内市场,始终没能成功走向世界。

2.4 消极效应被网络无限扩大影响沭阳县花木产业发展

沭阳县花木产业在数字经济时代赢得先机,实现跨越发展,主要得益于万千沭阳花农的创新探索。沭阳花农在发挥主导积极作用的同时,部分短视的花农违规售卖假货,积少成多,在小范围内甚至成为人皆知之的不良风气,严重影响了沭阳县花木产业的社会声誉。部分沭阳花农或网店营销人员在网店卖假苗的行为,消极效应在“互联网+”时代其被无限扩大,使沭阳县花木产业的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3 对策

3.1 提升政府支持力度,打造持续发展的动力

想要推动沭阳县花木产业进一步发展,应矫正过去政府支持偏于滞后及疲弱的问题。1)沭阳县政府应突出乡村振兴发展,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原则,在思考规划发展数字经济及进行其他相关规划的过程中,优先思考以花木产业为代表的农业农村的发展需要。2)沭阳县政府应清醒认识本地产业优势,做到集中力量发掘花木产业积极效应,确保并提高乡村振兴的实效。3)沭阳县政府在思考支持花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不断升级整个花木产业,提升沭阳县花木产业在国内甚至全世界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沭阳花木产业走向全国并开拓国际市场。

3.2 强化技术研发,探索错位发展,推动沭阳县各地均衡发展

随着沭阳花县木产业的成熟发展,沭阳县可在更深层次上借助数字经济的时代优势,围绕花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优化附近区域的产业布局,全方位地盘活各乡镇资源,明确并发挥各乡镇的独特优势,有效带动其他乡镇的发展。1)思考强化技术研发,培育适合沭阳县东部及南部乡镇的花木品种。2)思考将盆景加工等花木加工的部分产业置放在沭阳县东部及南部乡镇,以便沭阳县北部和西部乡镇集中资源扩大花木种植面积,研发更为丰富的花木品种,推动实现沭阳县各乡镇的共赢均衡发展。

3.3 创新开拓数字技术应用范围,推动沭阳花木产业优化升级

沭阳县在未来推动花木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应重点思考进一步发掘数字经济技术的潜力。1)思考将数字技术应用于花木种植、加工及销售的全过程,形成可溯源的花木产品,在为广大客户群体提供质量保障,遏制假货的同时,也为发现并改进花木产业各流程的问题,进而推动沭阳花木实现优化升级提供基础条件。2)在沭阳花木电商获得长足发展,网络销售额度得到显著提升的当下,应重点思考借助新科技强化花木种植、加工技术的研发,以打造更多和其他地方花木产品相比具有明显质量优势的花木产品,打造并擦亮沭阳花木品牌,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以夯实未来优化升级的基础条件。3)充分利用数字经济时代在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优势,扩大整合范围,吸引国内甚至海外的农业产业巨头企业进驻沭阳县,借助他们的资金、管理、治理及技术等,创新探索推动沭阳县花木产业的新思路,开拓沭阳县花木产业发展的新格局,拓展花木产业的新市场,在推动沭阳县在“沭阳产品越来越多卖到网上”的基础上,使沭阳花木产品出现在世界越来越多的地方。

3.4 在强化质量监督的基础上推动沭阳花木产品的品牌建设

对于部分花木假货在网络世界中形成的消极影响,沭阳县政府应给予充分重视,借力“互联网+”的时代环境转危为机。1)借力数字技术打造可溯源的花木产品,并逐步将不可溯源产品排斥在市场范围之外,从根本上根绝花木假货营销的发展空间。2)思考并完善多元监督机制,对于发现并确认的销售花木假货的行为,对销售人员、供货人员等均进行严厉问责,情况严重的甚至考虑依法刑事问责,以提高销售花木假货的违规成本,形成具有足够威慑力的和溯源体系相配合的配套机制。3)以沭阳花农或网店营销人员为代表的部分人,在借助数字经济时代优势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强化自律,提升网络销售规范度,以在确保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尽可能发掘“互联网+”的作用张力,避免自绝发展之路。4)充分利用基于互联网技术而不断涌现出的各种新媒体平台,向世界范围内的广大网民宣传沭阳花木文化,介绍高品质的花木产品,传播关于沭阳花木的其他最新信息,在提高并维持沭阳花木影响力的同时,提高其社会声誉,打造品牌形象。

4 结语

在引人注目的“沭阳速度”及“花经济”的背后,隐含的是沭阳花农先人一步积极探索应用数字经济时代的信息技术的长期努力,以及当地政府的顺势引导。在沭阳县花木产业高速发展的盛名之下,也隐含了政府支持滞后而疲弱、各乡镇发展严重失衡、数字技术应用范围过于狭窄及消极效应被网络无限扩大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其未来的发展潜力。面对这些问题,在未来应提升政府支持力度,打造未来持续发展的动力;强化技术研发,探索错位发展,推动沭阳县各地均衡发展;创新开拓数字技术应用范围,推动沭阳花木产业优化升级;在强化质量监督的基础上推动沭阳花木产品的品牌建设。

猜你喜欢

沭阳县沭阳花农
沭阳:以“侨”架“桥”,助力侨企创新创业
“三基两好”助年轻干部向阳而生
江苏省沭阳县东关实验小学
沭阳:一园三进士,深藏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沭阳:企村联建走实乡村振兴之路
《花农》:弦歌未止,薪火相传
《花农》:一个美丽的童话——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在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气质中*——评长篇小说《花农》
《花农》的笔记体叙事
特色产业引导下农村电商扶贫的满意度反馈研究——以江苏省沭阳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