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台县退化林分修复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1-12-28何金灵

南方农业 2021年35期
关键词:防护林林地造林

何金灵

(灵台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平凉 744400)

2021 年,我国全面启动三北工程退化林修复专项工程,要求按照“分类实施、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分不同类型、不同区域制定有针对性的改造措施,科学系统地推进退化林分修复。灵台县应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对其退化防护林进行科学修复。

1 灵台县自然概况

灵台县地处甘肃省东部,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东南与陕西省长武县、彬县、麟游县、千阳县及陇县接壤,西接平凉市崇信县,北靠泾川县。位于东经107°1′~107°51′,北纬34°54′~35°14′,境内有一塬一山两道川,全境东西长78 km,南北宽40 km,海拔890~1 520 m,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根据地貌可分为残原沟壑区、丘陵沟壑区、川台区。山川塬分布明显,受水流切割影响,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山多、塬小且川窄。灵台县境内沟壑两侧距离≥500 m 的大小沟壑有843 条,总长3 207 km。沟壑密度1.74 km·km-2,沟道下切深度90 m 左右,属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

2 灵台县防护林建设情况

20 世纪80 年代起,灵台县就是闻名全国的造林绿化先进县,林业生态始终是灵台县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经过40 年持之以恒的绿色接力,不断向更高目标前进,形成了荒山造林为主体、农田林网为骨干、道路绿化为主线、村镇绿化为景点、乔灌花草相结合和产业生态齐发展的林业格局。灵台县被原林业部授予“三北二期工程建设先进县”“全国乡村林场建设先进集体”,先后2 次被甘肃省政府命名为“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全省实现宜林荒山绿化县”,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灵台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以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在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方面持续发力,扎实推进国土山川大绿化、自然生态大保护、林草产业大发展、生态扶贫大格局和林业草原大数据等重点工作,严格管控生态安全红线,持续加强林草资源保护,稳步提升森林资源质量,统筹生态建设和民生改善,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托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及森林植被恢复造林等重点工程,全面开展城乡面山绿化治理,加大对达溪河和黑河流域及境内主干公路沿线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积极实施泾渭河流域百万亩人工防护林基地建设和退化林分修复等生态工程,大力打造油松、云杉、刺槐等为主的生态防护林,提高国土绿化程度,增加林草植被覆盖度。

目前,灵台县国土总面积为197 590 hm2,现有林业用地总面积102 925.9 hm2,其中:有林地67 090.7 hm2,疏林地1 829.3 hm2,灌木林地12 731.4 hm2,未成林造林地2 796.2 hm2,苗圃地91.9 hm2,无立木林地1 861.7 hm2,宜林地16 524.5 hm2,林业辅助生产用地0.2 hm2。林地中,公益林面积98 952.1 hm2,商品林面积3 907.8 hm2(全部属于一般商品林)。

3 灵台县退化林分现状

2020 年,灵台县开展退化林分摸底调查。以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为基础,收集掌握退化林范围,应用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判读识别,初步筛选退化林图斑。对初选图斑进行现地调查,得到退化林数据库成果。调查范围为灵台县行政区域内所有退化乔木林、灌木林和林带。对灵台县13 个乡镇4 个国有林场1 个国有农场进行了全面调查,涉及灵台县国土地总面积197 590 hm2。经调查,灵台县退化林地分布在灵台县13 个乡镇3 个国有林(农)场。按地类,灵台县退化林地总面积15 180.871 5 hm2,全为退化乔木林,其中国有退化林地8 891.380 8 hm2,集体退化林地6 289.490 7 hm2。按林种,灵台县三北工程退化林地总面积15 180.871 5 hm2,全为水土保持林,其中中龄林退化林地14 210.164 1 hm2,近熟林退化林地966.819 7 hm2,成熟林退化林地3.887 7 hm2。

4 灵台县退化林形成原因

灵台县三北工程退化林地总面积15 180.871 5 hm2。其中因生理退化林地10 903.261 hm2,因立地退化林地4 277.611 5 hm2,其中:轻度退化林地8 891.380 8 hm2,中度退化林地6 289.490 7 hm2。经调查分析,灵台县退化林形成原因有以下4 方面。

4.1 立地条件差,季节降水不均

大面积退化防护林主要分布在阳面山坡地、梁峁及沟壑坡陡区域内。由于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60%左右的降水集中在7—9 月,春季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8.6%,春季干旱危害严重,土壤保水能力差,加之土壤贫瘠,造成林木生长衰弱,形成小老树林分。

4.2 病虫害及鼠兔为害严重

近年来,侧柏枯叶病、刺槐叶瘿蚊等病虫害时有发生。部分较为偏远的造林区域,中华鼢鼠、野兔等为害较为严重,导致林木生长衰弱甚至枯死,造成林分退化。

4.3 林分结构不合理

灵台县因前期造林投入不足,大部分造林地块栽植单一刺槐树种,林分结构不合理,抗逆性较差,易造成林分退化。

4.4 林分密度过大,管理不当

早期营造的刺槐林,初植密度过大,林木相互竞争,易造成林分退化。此外,因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停止了间伐、采伐,致使部分人工林刺槐、杨树不能及时进行抚育间伐,林分密度过大,林木间生长竞争激烈,整体生长量下降,生态防护功能得不到很好发挥。人畜活动频繁的山口、路口、沟口及村庄周围等区域,管护设施不健全,抚育管理措施跟不上,管护难度大,林分退化严重。

5 退化防护林修复

5.1 修复原则

灵台县退化林地总面积15 180.871 5 hm2,对照国家省市退化林分修复相关技术标准,初步分析需更替修复林冠下造林更新的退化林地8 021.902 8 hm2,需择伐补植补播847.18 hm2,需抚育修复补植补播6 311.788 7 hm2。修复应遵循以下5 方面原则。

1)坚持尊重自然,科学修复原则。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合理确定灵台县退化林分修复方式采取补造修复、林(冠)下造林更新修复2 种修复方式,提高防护林质量、优化防护林结构,提升防护林功能和效益。

2)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原则。根据立地条件,科学选择更替树种并确定栽植密度,分区域、分类型开展退化防护林修复,提高修复区域的林分质量。优先使用防护性能好、抗逆性强、耐遮荫、生长稳定的油松、云杉等针叶树种,形成多树种复层异龄针阔混交林。树种配置以针阔混交林为主,结合生态经济兼用林、乔灌混交林,最终形成多树种复合异龄针阔混交林[1]。

3)坚持林地不流失、不变更原则。科学规范更新修复中的采伐行为,确定合理的采伐方式、采伐对象、采伐强度、采伐株数和采伐蓄积量,严格控制采伐限额和皆伐面积[2]。

4)坚持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原则。优先修复生态区位重要、退化程度为中度以上的达溪河、黑河流域南北面山、国有林场、国有农场、县城面山疏林地或郁闭度0.3 以下的乔木林地;枯死木、枯梢木或濒死木占小班株数10%以上的地块;林相残败、结构失调、防护功能差的林带[3]。

5)坚持生态优先、结构优化、功能递增原则。根据立地条件和林分现状,选择防护性能好、抗逆性强、耐遮荫、生长稳定的油松、云杉等针叶树种,形成多树种复层异龄针阔混交林,实现退化林分修复区域由单一的纯林结构向多树种多层次的复合混交林结构转变,提升防护林整体质量和生态防护效能。

5.2 修复方式

5.2.1 补造修复

补造修复的对象主要包括:1)郁闭度在0.3 以下,林木分布不均匀、生长衰退,防护功能下降的中龄以上的林分;2)主林层出现枯死木、濒死木株数占小班株数5%以上的林分;3)连续缺带20 m 以上且缺带长度占整条林带长度20%(含)以上,林相残败、结构失调、防护功能差的中龄以上林带。补造修复主要清除病腐木和枯死枯梢木,通过补植油松、云杉等为主的针叶树种,形成多树种复层异龄针阔混交林。造林苗木应生长健壮,发育良好,组织充实,无枯枝干梢现象,苗木必须达到Ⅰ级苗标准,要求苗干通直,苗梢完全木质化,根系完整发达,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确保达到适地适树要求。通过林分修复后,林分密度应达到每667 m2栽植110 株。

5.2.2 林(冠)下造林更新修复

对已进入成/过熟期的刺槐林,林分衰败,林木生长衰退,防护功能下降,或主林层出现枯死木、濒死木株数占小班株数10%以上的林分;连续缺带20 m 以上且缺带长度占整条林带长度20%(含)以上,林相残败、结构失调、防护功能差的成/过熟刺槐、核桃树林带进行林(冠)下造林更新修复。主要在林下栽植常青树种油松、云杉,形成多树种复层异龄针阔混交林。通过林分修复后,林分密度应达到每667 m2栽植110 株。

6 效益分析

6.1 生态效益

通过实施退化林分修复工程,促使单一纯林形成异龄复层混交林,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保土蓄水等生态功能全面增强,构建复合稳定的多功能森林生态系统。实施退化防护林修复后,每年可保持水土4 万吨,同时将减少霜冻、干热风、冰雹等自然灾害,使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充分发挥生态防护效能。

6.2 经济效益

通过退化林分修复实施,能够解决退化林分树种结构不合理、林分质量差、林地产出率低、经济效益低的问题。退化防护林更新改造后,在获得显著生态效益的同时,林木生长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林木资源储备明显增加[4]。同时,采购供应当地优质苗木,能够带动育苗产业发展,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6.3 社会效益

通过实施退化林分修复,栽植油松、云杉等绿化苗木,能够增强绿化、美化效果,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林业建设转移,提高农民收入,创建美丽乡村、森林小镇,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新局面。退化防护林的更新修复改造,可提供一批就业岗位,增加就业人员收入,带动育苗等相关产业发展[5]。区域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的改善,又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带动农民致富。退化防护林的更新改造,还可推动防护林体系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推进森林生态修复系统可持续健康发展。

7 结语

近年来,灵台县持续开展了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对于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有着积极作用。然而,在取得一定的成果和成就的同时,由于前期投入不足、干旱、立地条件等多种因素导致很多地林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各级应高度重视,针对防护林退化现象及时找出原因并修复,从而推动和促进生态建设发展。

猜你喜欢

防护林林地造林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Summer Is Coming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未完成造林任务有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