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践行“两山”理论的生态文明新格局*

2021-12-28汪金英徐悦

林业经济问题 2021年4期
关键词:绿水青山环境保护文明

汪金英,徐悦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40)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关系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宗旨的政治问题,也是关系人民生活的社会问题,必须从制度和法治上构建产权清晰、参与多元、激励约束并重的生态文明体系,以提供可靠的保障。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改革的相关制度,“四梁八柱”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1]。”2019年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制度体系坚持与完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格局,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从理论和制度上的顶层设计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用制度体系建设生态文明最大的优势是目标明确清晰,原则精准明确,内容全面协调,能产生效益溢出、政策叠加的正外部性效应。从生态保护角度,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一项里程碑式的重大飞跃,后续将深刻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其影响是具有历史性的[2]。

1 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目的、本质与宗旨

1.1 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目的是在中华大地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社会可以持续发展要处理好人与自然这个最基本的关系,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在与自然的物质交换等互动中生存、生活和发展[3]。生态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环境,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关乎国家文明兴衰存亡。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本质上是中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对生态保护、环境建设科学的高层次的制度设计与创新的成果,是中国根据自身环境特点、发展道路不断完善与改进各种生态保护制度形成的制度体系,是中国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等全面地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人关系所进行的一系列重要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的成果[4]。

1.2 本质是人类既满足物质需求又遵循自然规律的属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能推动绿色发展,一方面遵循了生态环境自然演替的生态规律,另一方面又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既克服了西方工业文明模式只满足人的物质欲望,依靠掠夺全球资源、异地移民、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方式的缺陷;又克服了传统思想对自然不敢有所作为而导致人的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局限性。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环境污染与资源开发发展方式,将保全传统文明模式作为前提去应对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造成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传统工业文明模式尽管稳固,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也成为困扰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因素。但对中国而言,迈向现代化的第一步就面临着人口、资源与环境一系列现实问题:在短期内完成现代化进程,改变在工业发展上长期落后的局面;同时,不能无度攫取有限资源,污染优先、治理在后,异地移民,不能照搬西方国家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如果说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在西方国家发展中表现形式为如何维持传统的文明模式,那么在中国的表现形式则为如何通过建立一个全新文明模式中走出发展困境[5]。要探索既能保证生态资源又能促进经济发展,走新文明之路,就要采用最有效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体系来保护生态环境,解决环境问题。

1.3 宗旨是要保证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西方国家工业化发展模式表明,工业社会奢侈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了严重的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应该反省。然而为了保护资源、改善环境去剥夺人正常的生活需求,选择退回到传统农耕文明,选择物质资源极其匮乏的刀耕火种式的生活生产方式,又与人类追求美好、富足生活的愿望与目标相背离。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需要用仅占世界9%的农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占世界20%的人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孰重孰轻,何去何从,也成为不得不面对的时代议题。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民生所向,更关乎国家的根本利益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对因谋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积聚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难题进行全面深刻反思是发展观上的深刻革命。生态环境是不可替代的,生态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具有失之难存的珍贵性。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2 践行“两山”理论是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途径

2.1 “两山”理论思想是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要义

“绿水青山”狭义上指的是良好的生态资源;广义上指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资源,还有与之关联的生态物质产品[6];金山银山是指由于绿水青山而带来的经济增长、人们的经济收入提高以及民生福祉等。既要发挥绿色生态的环境保护机制,更不能忽视经济社会的发展机制,要将具有相互促进辩证关系的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实现合理有效利用特有资源与环境,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发展,才能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这一思想指明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的方法论,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遵循和把握,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治国理念战略思想的表达,是坚持、建设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核心内容。

2.2 “两山”理论思想是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经济社会优势的途径和方式

把中国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有五大潜力:林地、湿地和草原开发利用的潜力,物种丰富资源的潜力,生物质能、材料与制药的潜力,生物炭基肥与生物农药的潜力,生态旅游与康养的潜力[7]。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自然生态资源与环境既是能提供生态效能的公共品,开发利用后又是能提供商品经济价值的私有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不断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开启了挖掘时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角度。未来中国社会进步更加需要依托生态环境资源等发展非物质服务产业,绿水青山等生态资源构成了非物质服务产业的消费品,而这些消费品的生产在未来社会财富分配中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就是说绿水青山自然生态体系和非物质服务型产业经济体系经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不仅改革了传统经济学经济度量方法,更逐渐形成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实现时间要素(冬季观赏冰雪、夏季避暑等)、空间要素(特有地理纬度、森林氧吧等)的市场价值,从经济学角度诠释生态环境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的途径。

2.3 “两山”理论思想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供文化基础

“两山”理论是开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未来发展理念的思想保障。战天斗地、征服大自然一直是中国工业文明建设过程中资源开发利用秉承的生产型生态文化,但是这种生产型生态文化理念缺少对大自然的敬畏,倘若长此以往,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自然资源枯竭[8]。以“两山”理论思想为内核的生态文化开启正确的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统一了原本割裂的人类个体与自然整体,扭转了原本人与自然对立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9]。纵观世界各国,生态环境好、自然资源发展利用高的国家,无不具有民间强大、良好的生态文化与生态保护习俗。

3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完善具有溢出效应和政策叠加的正外部性效应

3.1 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体现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改革的勇气

在继承“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等中国传统生态价值观的基础上,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一系列生态文明治国理念,将生态保护问题与经济发展、民生福祉有机融合,深刻地回答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辩证哲学关系[10]。中国共产党长期致力于开展富有战略性且与生态保护相关的规划和工作,助推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从思想认识到实践探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思想认识高度上升到更高层面,环境质量检测进入全新领域,多维度出台治理政策,确保污染治理力度的提升与优化。国际层面上,在全球生态治理体系中,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习近平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015年11月,在巴黎气候大会开幕式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再次成为国际热点问题。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方面,中国发挥大国担当与使命,实现从生态保护参与者向引领者的身份转换[11],向世界贡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智慧能力。

3.2 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言是理论上的突破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资源高效利用制度、生态保护修复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这四个制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这四个制度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构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子系统。在中国生态保护方面,这是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内容,是一种理论创新和突破。

第一,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是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体系。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底线和突出短板。所以,中国要想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走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道路,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机制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终目标。

第二,生态文明建设方向是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12]。中国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主要表现在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对资源的粗放式开发,节约资源意识不足,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快速发展经济,忽视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导致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虽然中国地大物博、资源总量丰富,但并不是资源强国,人均资源匮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十分必要。能源供给量与需求量的不平衡状态,阻碍了中国能源技术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转化。节约资源这个观点必须贯穿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始终,必须从资源使用这个源头抓起[13]。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手段是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在实践中应坚持科学的修复方法。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方式逐渐发生转变,由强调末端治理转向污染预防和过程控制,持续加大对空气和水污染的治理修复力度,效果逐渐显现。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生态系统的内部机制应开展生态修复的分类,以便不断恢复生态系统的自我运行、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能力,最后恢复绿水青山。山、水、林、田、湖、草属于一个生命群落,它们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恢复自我运行是生态修复的核心,它强调的是生态系统自我的恢复能力,在生态系统恢复自我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生态修复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之间的统筹,综合设计,系统修复,提高生态修复的合理性与科学性[14]。

第四,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是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关口,呈现出多领域、多类型、多层次的特点,在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时,最重要的是要严格落实企业责任和政府监督责任。同时,应对离职的领导干部进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认真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制度,落实生态环境破坏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在绿色发展、生态环保方面,实施离任审计、终身追究制,让每一位企业管理者、地方官员都必须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时时鞭策自己,警钟长鸣[15]。

3.3 统筹考虑四个制度是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关键

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因素,中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安排。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到全方位、多层次的革命性变革,必须通过制度和法治来实现,体现了国家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体包括5个方面。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经济上,不断通过国家财政进行坚定、长期、稳定的大量投入,力求取得较为明显的生态治理成效。科技上,坚持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发展生态高新技术,依托生态修复技术方面的创新,取得技术层面的突破,大力发展科技产业。法律上,要构建严密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并依据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与法规严格执法,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宣传教育上,要展开各种形式的活动,依据有形和无形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向全社会传输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行为理念与准则。

3.4 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能激发生态产品制度供给

生态环境是一种稀缺的资产,优质生态产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要不断探索,找寻符合国情的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路径和方法,要做到将优质的生态环境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将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要尽可能多地寻求市场契机,优先开发比较优质的生态环境资源,运用市场化方式挖掘资源价值,释放资源的后发潜力,使之尽快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探寻“第六产业”发展途径,实现生态经济发展新业态。“第六产业”是一种生态经济新形态,它强调一、二、三产业融合、边界模糊的发展方式。即三产融合的新经济,能让绿水青山生态资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依托林地、草原、湿地利用的潜力,中国的生态资源将会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生态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和社会发展优势。正值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结构发生改变,应迅速建立人力资源、资本资源、技术资源和制度因素的后发优势,即从高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升到真正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持在经济发展初期以开发森林、土地等自然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优势[16]。

猜你喜欢

绿水青山环境保护文明
环境保护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请文明演绎
绿水青山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漫说文明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