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2021-12-28石家庄市谈固小学韩伟娜
■石家庄市谈固小学 韩伟娜
当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乐观、开朗,但情绪波动较大、易冲动;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有主见不顺从,但较任性、缺乏恒心;求知欲强、兴趣广泛、较聪明,但不善权衡利弊、较少考虑行为后果。201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核心素养研究团队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它具体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以及实践创新。其中,自主发展包括的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不仅仅是指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也体现在处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管理好自己的日常情绪。小学教育处于整个教育系统的地基位置,起着贯穿义务教育、为高等教育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作用。因此,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可以为其带来终身的生命享用与价值。
小学生自主管理的内涵
小学生自主管理的概念界定。对于“自主”一词,《国际标准汉字词典》将其定义为自己做主,不受他人支配。管理,是一种有效整合组织资源以达到目的的创造性活动。为此,有学者认为自主管理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在内化组织目标过程中为自身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而自觉、主动、积极地开发自己的潜能,规范自己的言行,调控与完善自己心理活动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自我监控的完整活动过程。此外,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明显区别于幼儿园学生,希望自己的意志和人格受到外界更多的尊重,因此在管理工作中,把学生看成既是管理对象同时又是管理主体,是必要的。本文中,笔者认为小学生自主管理是指学校在对小学生的管理中,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小学生的主体行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并使其做到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调控。
小学生自主管理的内容。小学生自主管理,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是道德范畴,即培养道德自我认知、自我实践的能力。小学生应正确区分真假、美丑、善恶、是非、好坏,掌握一定的道德标准,具备自我认知能力,并将其运用在实践中。二是学习范畴,即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生应具备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要积极主动完成课后作业,自觉完成预习和复习任务,学会整理书包,自主学习,灵活运用,实现最佳学习效果。三是心理范畴,小学生结合自己性格爱好及社会需要来塑造自己,悦纳自己,对自己负责,善于控制情绪,不随意发脾气,积极阳光,健康发展。四是集体范畴,小学生学会自觉参与班集体的有序管理,主动参加集体活动,严格要求自己,为班级管理贡献力量。
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按照“从穿衣戴帽、言谈举止做起,做到令行禁止,整齐划一”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工作实践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在生活中的自我管理、学业上的规划管理、能力发展的参与管理等方面,仍有待提高。一是生活中自我管理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花钱大手大脚,计划能力差;不会照顾自己,即使身体不舒服也不知道告诉老师或同学;学习用具不会摆放,不会整理床铺。二是学业规划管理上混乱。由于学习的需要,小学生可能会面临上网的问题,部分学生会借机玩电子游戏、刷视频等。较少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制订学习计划,科学管理课余时间。三是能力发展的参与管理整体较弱。以体育锻炼为例,一些学生在课间跑操或体育运动时,经常以各种借口请假休息。
影响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因素分析。一是学生发育不成熟。小学生本身的综合能力不强,自我管理能力差,他们的身体、心理、人格等方面还需要时间和经验来塑造。有些小学生虽然具备个体自主管理能力,能够自行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等问题,但是其年龄决定了他们存在依赖性较强、控制力较差。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渴望宽松的管理环境,对硬性管理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二是家庭教育中的“父母包办”。面对着家里的独生子女,父母舍不得他们吃苦,家庭教育中的溺爱包办,使学生将过去积累的弊病在进入学校后集中表现出来。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面对自己在群体中表现出来的消极面和弱点,缺乏客观分析和正确认识的勇气。三是教师教育理念上的差距。长期以来,特别是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对学生经常采取的是“统一的”单纯说教方式,学生作为被管理者的自主思维意识被忽略。
培养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策略
核心素养培育明确指向受教育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回归到教育的本源与实质,是素质教育的自我完善与自我进化。这种完善与进化是基于时代的发展与文化的提升,符合教育发展与个体成长的客观规律,突出了其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这就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调一致,合力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首先,家庭教育是基础。家长要意识到培养孩子自主管理能力的必要性,并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独立成长的家庭氛围。例如,通过亲子间平等的对话和交流,推动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等能力的发展;有意识地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他们对家庭的责任心。其次,学校教育是主导。学生自主管理的本质是自主学习的过程,用传统的教育理念是无法实现的。班主任作为学生管理的直接实施者,应积极引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一是健全班级制度。科学民主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是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得以形成的有力保证,班主任可以通过学习常规、值日制度、奖惩制度等,规范班级的正常管理,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章可循。二是加强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班主任应引导学生从严要求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从比较中认识自己,即在与同伴就学习方法、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比较中,找出自己的位置;从别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通过同伴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通过生活经历了解自己,不时回顾总结,经常自省。三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笔者尽量做到研究主题由学生自主确定,研究方式由学生合作探究,研究过程由学生自主控制,研究结果由学生自主评价,最终实现个人活动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班级活动与学校活动相结合、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分散活动与集中活动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