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思维型课堂”流程探微
——以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为例
2021-12-28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李瑞玲
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 李瑞玲
2014年,在教育部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多次提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就意味着,培养学科思维能力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基础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课堂是传递知识和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主阵地。要适应新课改和新中考的要求,就必须切实有效地推进历史课堂的教学改革。传统意义上以知识讲授为主的“知识型课堂”的弊端凸显,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开始进行“思维型课堂”的探索和研究。
“思维型课堂”即教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其进行科学有序的思维方式的训练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在“思维型课堂”上,教师必须围绕教学主题,创设一系列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动力,从而达到训练学生学科思维的目的。“思维型课堂”教学是要让学生掌握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思维方法,不断更新、重组、优化学生已有思维结构。“思维型课堂”的核心是问题驱动思维,更加注重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方法,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炼教学主题,明确思维方向
历史教学主题是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核心和主体。提炼历史教学主题,是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下,在解决初中历史教学关键问题的过程中,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指导,科学定位教学目标,提炼一节课的“灵魂”和中心思想。新课标明确指出:“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新课标就教学建议也明确指出:“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而不是孤立、分散地讲述历史知识。”基于新课标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明确要求,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设计中提炼教学主题。历史主题的提炼,既能厘清历史知识点和思维训练点,配置思维导图,还能厘清繁杂零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也能引导和帮助学生多角度地去认识历史现象,探寻同类历史事件的规律,发掘历史史实的本质。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维动力
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的本源在于问题情境,而且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问题情境是指学生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动力是探究历史教学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依据认知理论,历史教学过程是以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得新知识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关键首先是能提出问题,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实施思维课堂的重点。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有效的方式,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达到培养学生思维方法的目标。在师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信任是基础。教师要让学生们相信,他们拥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力量。在回答问题时,教师的表扬要具体,要表扬过程而不是结果,比如学生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所做的努力、付出、坚持、创意、策略等。在学生完成一个问题后,不要让他们在成功面前止步,教师继续鼓励他们去实现下一个目标,或者探寻另一个实现目标的方法途径,从而使历史学习充满多维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地启发和点拨学生思维达不到的地方,从而全面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学生的内驱力得到充分的激发后,学习的效果自然就不同了。
组织合作探究,展示表达交流
合作探究是历史知识应用迁移的过程。合作探究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探究需要教师充当组织者和聆听者,并且善于示弱,这样既能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完成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到自己独立走的转变,从而实现“跟教师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合作探究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师生互动,亦可生生互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良好的师生互动环境是思维课堂的重要保障。“思维型课堂”教学离不开民主的课堂环境,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环境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思维的碰撞。初中历史的合作探究教学,要在提炼主题的基础上,利用好历史思维教学案和问题的设置,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实际经验,要求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对于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教师需要有效引导和帮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灵活掌握,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
问题总结反思,拓展升华认识
“思维型课堂”更加看重教师的总结和反思。这里提到的总结不仅指一节课结束后教师的课后反思,也包括在上课的过程中对解决一个问题或一些问题后的总结提炼。它可以是简短的几句话点拨提升学生的认识,也可以是一个简单明了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框架,还可以是对前一学习过程方法的总结等。这样,学生在此基础上再继续探究新问题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学习的动力也会持续下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只有真正地反思,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在《2018年美国教育趋势》报告中,公布了当今美国教育最为关注的20个教育发展趋势,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思维的基本理念是一个人的智力和能力是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发展和改变的,比如,个人努力、接受有挑战性的工作、改变学习策略和寻求适当的帮助,这就打破了智力不可改变的传统认识。而“思维型课堂”就是让学生去挑战大脑舒适区的极限,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去学习和思考有难度的知识,把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通过科学的训练,学生的大脑就会发展出新的连结。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思维型课堂”不是要灌输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让学生有持续学习的方法和动力,从被动地跟着老师学到自己主动学,也就是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