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夫人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现状和价值认可研究
2021-12-28杨火枚杨翠媚李夏端熊文敏陈小凤温婉仪
杨火枚 杨翠媚 李夏端 熊文敏 陈小凤 温婉仪
(1.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广东茂名 525000;2.广州大学 广东广州 510006)
一、引言
2020 年5 月28 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内容,即:紧密围绕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和爱集体为主线,围绕着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及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此外,《纲要》中还提到,应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加大力度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1]。
而在高凉地区(即现在的广东省茂名市一带)推崇的“好心精神”——冼夫人文化,正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最佳范本。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冼夫人文化内涵进行过探讨。如陈水润先生[2]认为,冼夫人文化有俚人文化、高凉文化和圣母文化三个方面。黎国器先生[3]认为,冼夫人文化在思想政治层面表现为爱国、团结民族、维护国家统一,在个人修养的层面她融合了自强不息、善于斗争、鞠躬尽瘁等精神;李润、张春丽[4]及钟炜、向卫国[5]也对冼夫人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遗产的价值、开发进行了深度的发掘,他们认为冼夫人文化在维护民族团结、爱国、爱民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也有不少学者对冼夫人文化的意义等进行过阐释,如罗远玲[6]从主客位视野的角度阐释冼夫人文化和其符号意义,曾丽容[7]对冼夫人文化资源的类型和分布情况进行了厘清,章旺根[8]从文化生态视阈的角度探究粤西冼夫人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显然,许多学者倾向于从冼夫人文化内涵及其意义进行挖掘,却忽视了从冼夫人文化的精神内涵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价值传播角度进行探讨,而这正也恰恰是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背景分析
地方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重要的文化遗产,有比较高的现代价值;地方的传统文化也是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资源,冼夫人文化在粤西地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一种民间的信仰[8]。2014 年,茂名地区冼夫人信俗入选了国家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冼夫人文化的发源地茂名也在大力弘扬冼夫人文化,打造“好心(忠心对党和国家,全心为民服务,凭良心做事,坚持不懈的进取心)之城”,并出台了《茂名市冼夫人文化发展纲要》。有了一系列的措施与宣传之后,那么,冼夫人文化在粤西高校的大学生中的价值认可和传播方式如何?冼夫人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如何更好在当代大学生中传播冼夫人文化?本研究将对粤西地区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研分析。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研以问卷和访谈进行。以问卷星发放问卷735份,回收653 份,有效率为89%。选取的样本考虑的学生了类别、政治面貌、年级背景等。其中人文社科类的比例17%,经济管理类13%,理工科类15%,教育学类14%,体育类11%,艺术类11%,其它8%。大一学生占23%,大二学生占26%,大三学生占22%,大四学生占18%。中共党员(包括预备党员)45%,团员30%,群众14%,而这些群体中学生干部的比例占37%。本科院校4所,人数435 人;高职院校3 所,人数300 人。除发放调查问卷之外还对10 名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
三、冼夫人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价值认可和传播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对冼夫人文化内涵的总体认知
据调查所得,对冼夫人的文化内涵非常了解的只有2.5%,比较了解的占26.3%,一般的占48.8,不了解的占22.1%,完全不知道的占0.3%。但是在调查和访谈中都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冼夫人文化的现实意义都是持肯定态度的。
在访谈中,有党员兼学生干部的A 同学表示“深入了解了冼夫人的英雄事迹之后对冼夫人文化的意义有了不同的认识,冼夫人爱国爱家爱民的精神也对我们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日后会坚持‘好心’精神,坚持忠心对党对国,用心服务人民,凭良心做事,保持进取心,他表示现在学校期间,作为党员学生干部,要多为大家服务,从细小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如多倾听同学的心声举办一些为大家都愿意参与的活动,坚持每天给我自己作为导生的同学辅导至少半个小时功课”;在谈及未来就业的选择的时候,他表示“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其中一位参加访谈的B 同学刚好报名参加了西藏的专招,她表示:“自从了解了冼夫人文化之后自己就树立了一定要为社会为我们国家做一些实际有意义的事情的想法,现在我们国家西部地区因为资源等各方面的局限,相对我们这些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都跟不上,刚好有这个机会我就报名了,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运用的实处做一些对当地有实际意义的事情。”
(二)不同的学生群体对冼夫人文化的认知度不同
从专业类别来看,人文社科类的了解程度要远远高于其它专业,这个有可能是学科性质导致的,人文社科类的学生因为专业的缘故,经常会大量阅读一些书籍,专业老师有相关的课题会进行研究,因此在课堂上讲课会比较细致,而且有些同学也会参与到老师的课题研究中,因此他对冼夫人了解程度的比率要远远高于其它专业,而从专业类别来看,理工科类的学生对冼夫人文化的了解相对薄弱一些。另外,学生干部和党员对冼夫人文化内涵的了解要高于普通学生和非党员。其中对于冼夫人文化的比较了解的党员有59.3%,团员为28.4%,一般群众为12.3%;学生干部的了解程度为43.2%,非学生干部了解度为12.2%。
(三)冼夫人文化在大学生的传播现状
1.大学生了解冼夫人文化的主要途径
冼夫人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播途径和载体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以及其影响力。但是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了解冼夫人文化是被动知道而不是主动自觉去了解的。有54.6%的学生是通过上思政课、学术讲座、网站等了解冼夫人文化的,而通过手机媒体、校园宣传栏、校园文化途径等了解的占13.4%,通过街道、公交车及站牌、路边标语和横幅宣传等方式的占24.2%,另外有其它途径的占7.8%。高校在进行冼夫人文化宣传的时候多是自上而下的方式,以教师和领导的单边需求为主而进行自上而下地推动,如此学生是被动地接受而不是主动了解,对冼夫人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偏低。
在访谈中,C 同学是湛江人在茂名读书,他表示:“我去家教的路上在路边都能看到冼夫人文化的标语的宣传,比如‘好心之城’‘唯用一好心’,茂名还有‘好心湖’,这些宣传的元素挺多的,不过我们湛江那边的宣传少,其实我也想多了解冼夫人文化的相关内涵可以多给身边的人讲解,但是我都是知道表层,了解不深入很难宣传”,在问及还有没有别的了解途径的时候他表示几乎都是在路边的标语看到过的,有时候上网浏览一下,没有尝试过深入地找文献了解。从调查和访谈的结果看来,虽然粤西地区是冼夫人文化的发源地,但是宣传比较到位的只是局限在茂名地区,而周边城市的了解程度都还比较弱。
2.高校传播冼夫人文化的主要途径
在调研中发现,高校宣传冼夫人文化的主要途径有校园的网页、讲座、思政课、党课、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占67.8%,而通过微信等手机媒体、校园宣传标语的占23.3%,其它途径的占8.9%。通过学校新闻网页、讲座和思政课党课等这些活动都是自上而下的活动,有些校园宣传还是停留在老一辈领导和老师热热闹闹宣传,学生不冷不热走个过场的阶段,很难真正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难免会造成枯燥和传播的手段单一,而对于现在学生的新型媒体如手机微信等等这些载体的利用率则比较低,这样对学生的吸引力相对较低,目前没有看到有专门的手机App 宣传。而且从调研的情况来看,粤西高校目前也没有相应的特色教材,关于冼夫人文化的选修课或者必修课目前都没有见到,即使是冼夫人文化发源地的茂名的院校都没有开设相关的选修课或者必修课,从这个角度看来冼夫人在高校中的顶层设计也没有做好。
四、提高冼夫人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建议
(一)创新传播的理念
李春会[9]指出,在传播中,传播者及接受者应该是双向互动实践主体,只有双方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更大范围更有影响力的传播。高校在宣传冼夫人文化的时候,领导及教师要变单边的传递向双边互动转变,做到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需求,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传统的思政课和单一传授的党课可以改变教学手段,任务型和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尽量多布置任务给学生自己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在课前或者课后去完成,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个人或者小组进行任务汇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点评、引导和点播,而且教师在备课和授课的过程中,主动融入学生的切身需求,如冼夫人文化体现的爱国、自信、有勇有谋等等性格与学生个人品格修养相结合,为以后的就业和创业等快速融入社会做好前期的铺垫,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自己在完成的过程中主动自觉了解冼夫人文化,只有学生真正地深入了解了冼夫人文化才能将冼夫人文化切实地融合到自我的价值体系中。
(二)更新传播的内容和手段
价值观念的认同需要“灌输”理论,但前提是要考虑对象的直接感受和社会影响。价值的主体是否从客体中得到了满足,在于主体的评价,而评价受从众心理、舆论宣传、西方思潮影响等,最重要的是自身的体验,因此冼夫人文化的有效传播的着力点应该是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或者实践。粤西地区的高校在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时候可以考虑增设冼夫人文化的调研和宣传的内容专题,让学生在体验中在实践中了解感受冼夫人文化,再实践结束后再形成文字的调研报告供其它学生学习及讨论,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兴趣。
在传播的载体方面也需要更新,当代大学生几乎离不开手机、网络等新型载体,因此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利用生动活泼和通俗易懂的故事、动画及声音等载体,在微信、抖音等这些经常被学生使用的App 推送,让冼夫人文化的精神内涵真正贴近大学生生活,融进大学生的生活,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为大学生所接受。政府和高校方面可以开发特色的本土教材和开设相应的选修课在调查和访谈中都发现,学生了解冼夫人文化内涵通过阅读的少之又少,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相应的教材,另一方面粤西地区是冼夫人文化的发源地,可是关于冼夫人文化进课堂的方式只是通过思政课,选修课的形式目前还没有。
(三)划分传播的群体
传播有显性传播和隐形传播两种方式。隐形传播指的是指通过潜在的传播动机把内涵渗透给受众者,使受众在无形中接受传播者的观点和理念,从而影响受众者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的一种方法。在调研中发现,不同专业、政治素养和政治面貌也会影响学生对冼夫人文化的了解程度和主动认知度,因此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传播冼夫人文化,对于党员和学生干部可以通过显性的方式,而对于一般的学生则可以从“标语”“口号”“讲座”等显性的方式到隐形的当时,通过回归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利用日常生活的各种文化资源和行为方式等,发掘出特色化和生活化的传播载体。另外,现在粤西地区的高校也大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政府也提供了比较宽松的创新创业的体检,只是相对于珠三角地区来说粤西地区的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和条件还是有所限制,那么对于冼夫文化的传播还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有直接受益的“利益”,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主题尽量挖掘粤西本土的特色进行包装打造,形成文化创业街,与政府的旅游等相结合;而对于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通过冼夫人文化精神引导其在求职面试中表现自信、大胆一面等,通过冼夫人文化与学生的实际分层相结合让学生能直接“受益”,如此冼夫人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心中。
五、结语
粤西地区是冼夫人文化的发源地,政府部门围绕着冼夫人文化特色和内涵进行深度发掘,如茂名打造“唯用一好心”的好心之城,成功竞选“魅力中国城”,这一系列的“文化挖掘”操作是相当值得肯定的。但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宣传仍显不足,学生对冼夫人文化内涵的深度了解和认可仍有待提高,传播的手段没有与时俱进,如学生经常用的新媒体手机App等的传播仍然没有看到,而宣传的途径也还是以自上而下为主,缺乏学生主动参与融入的过程。如何更新传播理念,根据特定群体进行合理的引导,开发关于冼夫人文化的特色教材等仍然是今后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