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出新: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思想的历史演进
2021-12-28郑海友
郑海友
(丽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中国共产党通过长期艰苦探索,深刻认识到绿色发展是突破现代性的生态困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形成了兼具中国特色与世界情怀的绿色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坚守“人民至上”的核心立场,着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致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1]19的可持续发展。回溯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思想的演进历程,把握其内在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可以使我们从本质性维度深入到绿色发展的实体性内容中,进而助力我国实现生态文明的现代化强国目标。
一、思想萌发: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艰辛求索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我国生态环境基础薄弱的现实,延续了解放前在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等地植树护林、兴修水利、改善土壤等做法。党中央针对经济建设中存在的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事件频出等问题,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关系的认识,形成了综合发展观,萌发了绿色发展思想。
第一,辩证认识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来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人能够主观能动地创造工具,并利用工具改造自然这个生产对象,从而达到自己的物质目的。因此,在人与自然这一主客体关系之中,人无疑具有主体性地位。其次,自然具有自身运动的内在必然性,人在自然面前具有被动性的一面。诚如毛泽东所言:“自然界有抵抗力,这是一条科学。你不承认,它就要把你整死。”[2]最后,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关键在人。毛泽东认为,尽管人在自然界中具有主体性的地位,但人若不深入自然、不了解自然、不亲近自然,就会遭受自然界的抵抗,甚至惩罚。因此,人只有了解与亲近自然,才能更好地与自然相处,接受自然的馈赠。毛泽东多次强调,人民必须立足现实环境,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合理地改造自然,如此才能使自然朝着有利于人民生产生活的方向发展。他针对我国荒山荒地多、土地沙化严重等现象,多次指示要绿化祖国河山、美化生活环境、改变自然面貌;针对我国旱涝灾害频发的历史与现实,提出一定要把黄河、淮河治理好,并号召全国人民要因地制宜地造水库、筑堤坝、挖水渠,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第二,主张资源的综合利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坚持采用系统思维方式,提出经济社会建设要采取统筹兼顾的方法,实现工农业生产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变害为利”,这一思想方法为新中国正确处理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其一,工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毛泽东十分关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浪费”行为,提出要采取统筹兼顾的办法避免资源的浪费。1965年,他针对工业化发展方式作了重要指示:“综合利用单打一总是不成,……综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3]1971年,周恩来针对工业发展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污染环境的问题,明确指出:“我们要除三害,非搞综合利用不可!”[4]其二,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1959年,毛泽东提出要综合考虑农业发展,统筹农林牧副渔的平衡发展,兼顾它们的内在有机联系和各自特点。“农林牧副渔五大业都牵动了,互相联系,缺一不可。”[5]农业资源的统筹兼顾、综合利用,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农林牧副渔生产的循环化、有机化,减少“错置资源”的浪费,防止物质循环的断裂。
第三,科学统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一直十分重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管理工作。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邓子恢等人就曾主导修订了《井冈山土地法》《闽西苏区山林法令》《植树造林办法》等相关条例。解放后,党中央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规范化利用与保护。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频频爆发的环境保护运动促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内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国务院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颁布了《森林保护条例》《矿产资源保护试行条例》等。1972年6月,我国派代表参加了联合国第一次环境会议,周恩来在听取参会代表团的汇报后认为,应该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上国家发展议事日程。同月,国务院制定了旨在工业生产中降污减排用废的“三同时”制度。1973年8月,我国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出台了中国首份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次年10月,新中国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该小组制定了《环境保护规划要点》,提出了未来10年解决国内环境污染问题的目标。1977年开始,环境保护被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规划之中。可见,在改革开放前,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已经意识到合理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开始着手引导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发展思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历史的产物,它的进步总是以过去的历史经验作为依据。回顾中国共产党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不得不承认,由于主观上的经验缺乏、认识不足和客观上的民生亟需、科技落后等原因,我党也走了不少有悖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弯路。面对发展不当导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了内蕴丰富绿色发展思想的综合发展观,为改革开放后的绿色发展思想成长成熟起到了重要的“酵素”与“催化”作用。
二、思想成熟: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压茬推进
邓小平等人科学总结了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改革开放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使我国GDP总量跃居全球第二。但发展也带来了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加剧和生态恶化加速等问题。对此,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忧思深远,接续探索新发展方式,提出了协调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使党的绿色发展思想从萌芽走向成熟。
1.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促进了以“协调”为主抓手的绿色发展思想“生长”
改革开放初,为转变生产力水平落后和民生困苦的历史境况,党中央大力推动并完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转变,全国上下掀起了经济建设的热潮。然而,“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6],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诸多问题。邓小平等人面对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冲突、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失衡等问题,提出了协调发展理念,极大地促进了绿色发展思想的生长。
第一,推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初期,片面追求经济数量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严重的挑战。党中央高度关注生态环境恶化现象,多次强调要协调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首先,统筹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发展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生态效益,必须通过整改、转型、关停等措施防止重污染企业破坏生态环境,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支撑。1981年2月,国务院下达指示:“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一项重要的国民经济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加强计划指导。”[7]24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开始将环境保护单列一章,明确表示在发展过程中要坚决制止环境污染,并要求改善污染严重地区的生态环境。其次,加强环境建设与保护。一是积极倡导“绿化祖国,造福后代”[8]21,将每年3月12日定为植树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设“三北”防护林等环境工程项目;二是着眼长远、高度重视,将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三是推进环境保护法治化、规范化进程,制定并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法,初步构架起我国环境保护的管理体系。
第二,把握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的辩证关系。邓小平等人一方面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要抓住机会尽快发展起来;另一方面,也多次提醒经济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要讲究“适度”原则,要保证经济质量。他综合考量了经济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科技等因素,要求从三个方面把握好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的辩证关系。其一,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的辩证关系。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是矛盾的统一体,速度是效益的重要目标,只有效益没有速度的经济发展不切实际,也不符合改革开放初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急需;效益是速度的前提,只有速度没有效益的经济没有意义,也不可持续。正如邓小平所强调:“首先抓好管理和质量,讲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过得硬。”[8]143其二,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的辩证关系。经济结构事关劳动力、资源、环境等优化配置问题,是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邓小平指出:“而没有按比例发展就不可能有稳定的、确实可靠的高速度。”[9]其三,经济发展速度和产品质量的辩证关系。邓小平多次叮嘱各级生产部门,“一定要坚持质量第一”,产品没有质量,不能真正体现生产的发展。产品质量低下,没有市场竞争力,就意味着浪费资源和劳动力,最终会损及经济的发展速度。速度快的低质量生产,就意味着浪费多、消耗大,反而会损害经济的长期发展。
2.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不断深化以“可持续”为主旨的绿色发展思想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秉持协调发展的思想,在承续改革开放以来制定的一系列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立足国内外发展情势,积极响应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倡议,推出了《中国21世纪议程》。1995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布局下,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思想得以快速发展。
第一,注重环境保护与生产力发展的辩证统一。粗放式发展在短期内驱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使我国付出了极为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是低质量的不可持续发展。江泽民一针见血地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10],必须将环境保护置于国家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高度。如何处理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之间的关系成为摆在党中央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对此,江泽民超越了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零和博弈”观,富有创见性地作出“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1]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发展,为我国摆脱“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思路、坚持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辩证统一的绿色发展道路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向。
第二,提出“三生”共进的文明发展道路。党中央面对全球性生态危机加剧、国内资源环境日益难以承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自然灾害(1998年洪灾)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现实,深刻意识到保证人民生活环境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一条不同于西方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既要立足中国发展不够的现实,也要解决中国发展不当的问题,还要顾及中国发展的持续性问题,是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思考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关系的发展道路。江泽民多次强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是事关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实现的大事、要事,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综合规划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7]628,使人民生活在优美环境之中。他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顺利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2]。这条“三生”共进的文明发展道路,实质上就是绿色发展道路。
3.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促进了以“科学发展”为统领的绿色发展思想成熟
党的十六大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绿色发展的文明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新一届党中央承前启后,高度重视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明确要求全党转变落后的发展观念与粗放型发展模式。胡锦涛在透析世情、立足国情的基础上,科学总结与提升我国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出了兼具人本性、全面性、协调性与可持续性的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党的绿色发展思想日趋成熟。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明确绿色发展的目标指向。21世纪初,国内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环境污染及由此造成的群体性事件频频爆发使党中央更加意识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微妙性、复杂性、重要性。胡锦涛旗帜鲜明地指出:“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13]170为了回应人民群众日益急切的良好生态环境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生态文明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护育自然的一种文化意识和社会形态,是对传统工业文明存在生态缺陷的一种反思、修补和超越。胡锦涛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14]610它需要在思想观念上扬弃物本主义的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在实践方式上转变粗放型的“黑色”发展方式,采取集约型的绿色发展方式。绿色发展要求“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3]628,追求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健康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作为我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为绿色发展提供了文化引领、政策支持和目标导向。
第二,打造“两型”社会,具化绿色发展的思想内涵。资源环境状况关涉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乎中华民族的久远发展。党的十六大召开后,党中央多次号召全社会要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将节约资源列为基本国策。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打造“两型”社会,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把打造“两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13]631。打造“两型”社会的关键在于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重点在于实现生产与生活的绿色化,最终落实到走绿色发展道路上。胡锦涛认为,绿色发展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14]402的“两型”发展。从生产层面看,绿色发展要求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科学技术,实现生产的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从而提高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从生活层面看,绿色发展倡导绿色消费理念与方式,实现生活的节俭化、合理化、健康化,进而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与文明程度。
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党的领导集体先后形成的协调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都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为核心问题。但由于主观上的思想认识局限性和思想转变难以即时性,客观上的经济体量剧增、产业布局失衡、科学技术落后等原因,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态势仍未得到根本性扭转。毋庸置疑的是,通过几代领导集体不懈探索,党的绿色发展思想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并为其在新时代继续深化提升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思想深化:新时代至今的全面聚合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资源环境已然不能承载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与此同时,我国人民对发展诉求从过去的“盼温饱”转向了后来的“盼环保”,现在又转向了“求生态”。基于此,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明确要求走绿色发展道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不断深化党的绿色发展思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包括“绿色”在内的新发展理念,并将绿色发展列为“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基本理念,使之上升为党的执政理念和国家战略性意志。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强化政策导向、加快制度创新,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第八届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谱绘了我国建成生态文明的时间表和战略图,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拓了绿色发展思想的新视野、新境界。
1.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认知前提
马克思主义认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既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影响着人们抉择不同发展方式与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承前启后,以总体性的思想方法进一步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和谐”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期望人与自然达到协调发展、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共生”是从生理学的角度指明人与自然的生命依存关系,明确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和谐共生”,显示出党中央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思考的深化以及对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紧迫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追求,也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内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可见,绿色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方式。然而,任何一种发展思想、发展方式,都需要以实践主体的认知作为行动前提。绿色发展也不例外,它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行动目标,实质上已经内在地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认知前提。
2.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理论主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亲自提出、后来不断丰富完善的发展理念。从2005年在浙江安吉的首次提出,到2006年《浙江日报》刊文的丰富,再到2013年哈萨克斯坦演讲时的结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5]17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经历了多年的理论发展与实践丰富,逐步成熟,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先导。2020年,习近平在考察浙江、陕西、山西时作出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科学论断,再次强调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核心意涵包括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两个方面,经济生态化要求转变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局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的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发展;生态经济化要求摒弃将生态系统作为无限免费供给系统的落后观念,运用经济手段保护性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使生态价值不断转化为经济价值。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要求辩证统一生态环境保护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最终实现生产力的绿色化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形式上丰富了绿色发展的叙事方式,在内容层面上拓展了绿色发展的覆盖空间,在价值层面深化了绿色发展的意义追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思想的理论主旨。
3.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取向
党的绿色发展思想始终坚持将“人民为中心”作为自身的价值取向。首先,绿色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景。习近平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准确地把握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生态环境恶化是人民实现美好生活愿景的一块突出短板。党中央深刻意识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仅需要经济发展作为物质基础,也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生存基础与精神需要。生态环境恶化不仅仅是生态问题,更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解决不了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哪怕经济发展的速度再快,人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也会不升反降。由此,党中央强调必须采取绿色发展的方式,兼顾人民的生态愿景与发展愿景。其次,绿色发展的主体是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一切宏图伟业的力量之源。推进绿色发展,涉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未来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纠葛,关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的发展,是一项兼具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系统工程,这就决定了它离不开广大人民积极参与、离不开广大人民贡献智慧与力量。诚如习近平所言:“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1]362
4.以“总体性”为方法论原则
“总体性”贯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全部过程,为中国共产党人考察历史演化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总体性方法就是将个别社会事实、局部社会现象等置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中去理解和把握的辩证法。卢卡奇说:“辩证法不顾所有这些孤立的和导致孤立的事实以及局部的体系,坚持整体的具体统一性。”[16]绿色发展旨在追求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要求摒弃传统的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数量和速度的方式,倡导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共进的总体性发展,是一种需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1]363的具有总体性特征的发展方式。无论是绿色发展思想的理论构建还是具体实践,都需要以“总体性”作为方法论原则。从理论维度看,构建绿色发展思想的理论体系,需要科学把握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关系、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关系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性;从实践维度看,顺利推进绿色发展,需要采取总体性的方法统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和调节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矛盾利益关系。
5.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思想格局
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人民在地球家园中是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为了全人类更好的生存发展,人们必须摈弃为了自己花园而去污染别人厨房的霸权主义式的“野蛮发展”,必须摒除将污染转移到穷国弱国的殖民主义式的“邻避发展”,必须转变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明哲保身式的“狭隘发展”。中国共产党对此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主张。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合作共赢”方式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习近平多次强调,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人类必须团结起来,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寻找一条合作共赢的绿色发展道路。他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的演讲中,将“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17]作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个努力方向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8]习近平还多次向国际社会倡议:“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1]374我国始终坚持与世界各国积极合作,共同应对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绿色发展作为我国应对生态危机及发展不可持续问题的新理念新思想,始终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格局。这也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思想不仅是我国针对国内发展遭遇资源环境瓶颈的因应之策,也是世界各国人民谋求共同生态福祉的发展大计。
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思想的历史演进,既是唯物史观在中国具体实践的一个表现,也是中国共产党艰辛探索治国理政之道的一个缩影。当前,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思想正不断被成功实践和深化推进。绿色发展作为“中国道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成功实践与不断演进,有助于展现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时代魅力,勃发马克思主义的生机与活力;有助于中国人民提高自信心和凝聚力,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之路;有助于以中国智慧与力量推动全球环境治理,镜鉴发达国家化解生态危机之道,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道路提供新选择,进而推动人类文明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