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扶贫时代”贫困地区农民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
2021-12-28李全兴
李全兴
(广西民族大学,南宁 530006)
目前,我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迎来了“后扶贫时代”。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贫困彻底被消除,“后扶贫时代”依然存在着相对性、结构性、集中性的贫困问题。在这一阶段,一方面要注意“后扶贫时代”的特点,转变扶贫思路,深度解决“硬骨头”;另一方面要努力防止返贫出现,注意进行精神扶贫。特别是在扶贫方式由大规模集中统筹任务式帮扶转向聚焦精准化保障式帮扶的同时,更需要发挥农民群众自身的主动性。因此,如何使贫困地区农民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仅是“后扶贫时代”扶贫工作的内在要求,还是有效防止返贫出现的有力措施。要找准贫困地区农民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的着力点,就需要厘清贫困地区农民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内涵及其构成要素,进而明确贫困地区农民理想信念教育的本质特征。
一、贫困地区农民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的内涵和影响要素
(一)贫困地区农民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内涵
“理想信念就是人的志向”[1],理想信念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表现为一种价值的追求。理想是人们的向往,而信念则是以理想为基础坚持不懈去实施的精神念想。因此理想是方向,而信念则是动力。张瑞荣认为理想信念含有自信的因素,自信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确保理想信念能够实现的必要前提。[2]理想信念具有丰富性,个人之间、国家之间、团体之间都具有不同的理想信念。在社会主义中,国家、社会、个人的理想信念具有相通性,在国家的领导下贫困地区农民的理想信念就是脱贫致富,对贫困地区农民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让他们树立起“我想脱贫”的愿望,要有致富的决心和脱贫的信心。所谓贫困地区农民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就是要依托扶贫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对贫困地区农民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引领,如对贫困地区农民进行榜样的树立、对他们进行人文的关怀、营造良好的村风民风、有选择性地对当地民族优质文化进行大力弘扬等。通过这些方式使贫困地区农民的理想信念教育趋向常态化。
(二)贫困地区农民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的影响要素
影响贫困地区农民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可以分为主体要素和非主体要素。主体要素主要是基层党员干部和扶贫工作者。他们是国家政策落实的重要主体,一方面要正确理解国家各项政策,并向群众进行解读和帮扶,另一方面要赢得村民的信任,如果扶贫工作者自身作风和条件不过关,村民很难被他们带动起来。同时,要确保高质量脱贫就需要扶贫工作者正确理解和把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个国家战略的相互关系,需要扶贫工作者看得远、比村民们想得多,要具有更广的知识和见识。扶贫工作者在扶贫工作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是贫困地区农民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的主要责任人。扶贫工作者对理想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实施情况,直接影响到贫困地区农民思想认识水平。非主体要素主要是指理想教育信念常态化的外部环境,如生活环境、当地文化、农民个人(能力、交际)等。外部影响要素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它们往往相互联系相互包含,共同作用于理想信念教育。以生活环境为例,脱贫攻坚决胜后,大部分农村贫困人员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得到较大提升,但在一些地区,小“富”即安的心理普遍存在。他们习惯安于现状,对外界的事物缺少好奇心和认识,对脱贫后的生活缺乏长远的规划。不可否认,这样的心理与环境和风俗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脱贫人员自身发展,甚至在遇到不可抗的外界因素时,极为容易导致返贫的出现。因此外部环境也是影响贫困地区农民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效果的要素之一。
二、贫困地区农民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要求
(一)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不论是在脱贫攻坚时期还是“后扶贫时代”,“精神扶贫”都是扶贫工作的重点。在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树立理想信念的同时,扶贫工作者要从实际中去把握和构建理想信念常态化。在面对各种不同的现实个人时,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才能确保脱贫方向,探索因地制宜的脱贫方法,以求达到高质量脱贫。
1.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统领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尊重贫困地区农民的主体地位。出现贫困的原因有很多,但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外在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灾害、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薄弱等,使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出现贫困;二是内在因素的影响,如自身观念落后,即使在物质上达到了脱贫标准,但思想认知还在原地踏步。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贫困,扶贫工作者都应尊重客观事实,正确认识贫困地区农民是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促进社会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要善于从贫困地区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细微处找问题,注意对贫困地区农民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采取他们容易接纳的方式进行教育,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正确理解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引导贫困地区农民树立正确价值取向。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就说过“把他们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自然的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3],强调了社会的发展就是需要的不断满足,人们会不断地创造新的需要,但同时人的需要是多元的,能动的。因此,扶贫工作者需要把握马克思的需要理论。首先,要充分尊重贫困地区农民的需求,比如尊重需求、平等需求、公平需求等。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变化,及时对适当的物质需求给予帮助。但同时也要防止“等靠要”思想出现,激发他们内生动力,让他们进行正确的利益追求。其次,引导贫困地区农民正确处理与集体之间、社会之间的利益。扶贫工作者要厘清个人与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使贫困地区农民认识到,只有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和社会利益紧密联系到一起,社会和集体得到较好的发展了,自己的利益才能有保障。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4]党和国家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到了统领社会价值的核心地位。由于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我国面临着价值多元化、西方价值冲击等环境因素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协调、引领作用,就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具体内容融入扶贫工作中,融入贫困地区农民理想信念教育中,只有这样贫困地区农民理想信念教育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国家利益,最终符合贫困地区农民自身利益。
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建设指南
(1)以中国梦为方向,激发贫困地区农民精神力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主要内容,中国梦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国家、民族和个人紧密联系到一起,每一个人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力量。在扶贫工作中需要厘清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的关系。由于自身的认知层次不高,视野狭隘,贫困地区农民很难自发地认识到自己的理想与中国梦的关系,他们容易突出自己的利益,有“只见个人,不见社会”[5]的问题。因此“后扶贫时代”扶贫工作者需要引导贫困地区农民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的统一。首先,要让他们意识到,他们的脱贫致富也是中国梦的一部分,国家、社会都在帮助他们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因此个人梦想与中国梦并不矛盾。中国梦凝聚了中国人民共同的向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亿万中国人民的向往,需要所有人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其次,个人离不开社会,只有融入社会发展的潮流中,才能使个人发展得更好。
(2)坚持以人为本,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潮流。以人为本思想是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的核心思想。扶贫不只是输血,也要学会造血。贫困地区大多位于偏远山区或高山地区,那里自然旅游资源相对优越,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许多贫困地区都在打造旅游品牌,既适应了当前许多人的生活需求,也促进了当地民众增加收入。青年农民是当前和今后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往往比父辈们更有动力,适应性更快,学习能力更强。扶贫工作者要帮助广大贫困地区农民解放思想,特别是青年农民,培养他们创新创业意识。利用扶贫政策对他们进行网上销售培训,增加他们的“造血”技能,打破传统务农的观念,鼓励利用和开发本地特色农产品,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开创自己的事业。
(二)做好处理两个关系的引导
1.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深度贫困的地方,往往就是认知层次落后的地方,“不认为自己贫穷”的观点在贫困群众中不同程度存在。因为地理偏僻,交通不便,教育极不发达,他们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有限,有的甚至没有走出过当地,更不用说对国家政策的了解,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更是滞后。费孝通先生认为“在人们身处的传统社会中,传统就是经验的积累,能积累就是说经得起自然的选择的,形成的那一套生活方式必然有助于生存的”[6],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长时间形成的行为习惯和思维路径,使他们安于当前的生活。在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优先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的思维逻辑,完全将个人与集体和社会割裂开。因此,扶贫工作者首要解决的是将他们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以身边的事例为依据,用他们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
2.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理想与现实二者并非对立。理想不是空想,它是经过奋斗最终可以实现的,理想来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是目前条件所不能满足的更高需求。对于贫困地区农民来说,如何确保不返贫,实现脱贫致富就是他们目前的理想。而信心则是实现理想的必要前提,他们是否有脱贫致富的信心,关键在于目前的环境和条件是否能让他们看到希望。因此扶贫工作者要经常给贫困地区群众讲解国家政策,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关心和帮扶,让他们感觉到党和国家在关心他们、社会在关注他们。同时,必须讲清楚奋斗与理想的关系。理想的实现离不开一朝一夕的奋斗,如果只有理想,没有奋斗,只是等待帮扶是不能实现最终的致富目标的。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帮助是有限的,只是为他们创造一定条件,真正脱贫归根结底还是需要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
三、贫困地区农民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的路径探析
(一)因地制宜,大力弘扬自立自强精神
人不自强,则不立,贫困地区农民需要有一种追求理想的独立精神。习近平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品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基,也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的根基”[7]。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就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捍卫国家主权,克服种种困难,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离不开中华民族的独立自强精神。从个人层面来看,独立自强要求个人不在经济上依赖他人,要积极参加生产实践,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幸福。因此,独立自强是扶贫工作中重要的精神建设,是贫困地区农民继续克服困难,实现致富的动力源泉。对贫困地区农民进行自立自强精神培养是一个实践过程,需要扶贫工作者结合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善于挖掘当地优秀文化。
(二)环境熏陶,营造优良村风民风
引导贫困地区农民理想信念的树立,其实质就是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在理想信念教育中不断改变自我、创造自我、扭转思想、激发斗志,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良好的村风民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要求,更是精准扶贫中思想扶贫的重要部分。[8]一个村落往往就是一个群体,“在群体里面大家的感情和思想都会采取同一个方向,人们的个性便会消失,在心理上会呈现出普遍的特征”[9],所以,营造良好的村风民风既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也要突出先进个人的带动作用。一是建立激励机制。调研发现,致贫与周围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不认为自己贫穷”的观点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大家生活的水平大体相当,彼此之间对比差距不大。扶贫工作者要加强宣传引导,巧妙利用集会时间,开设脱贫先锋、脱贫榜样专栏,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让群众从身边榜样进行对比,相互学习,激发斗志。二是改善生活环境,多举办文娱活动。比如组织群众观看有针对性的电影,撰写当地村史民史,建设公共文化展览室等。积极引进外地发展较好的民间社团活动,鼓励大家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利用集体活动时间宣传相关政策,拓展村民们的视野。
(三)建立返贫预警机制,成立理想信念教育小组
历经8年,我国实现了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0]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成就。但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人群的相对贫困仍然存在,特别是新冠疫情的爆发,给乡村振兴工作又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部分地区返贫现象仍然有发生的可能。因此,为巩固脱贫成果建立返贫预警机制、成立理想信念教育小组意义重大。建立返贫预警机制就是要构建以返贫预警信息机制、预警队伍、考核监督机制为一体的机制。返贫预警机制应体现及时性和高效性,扶贫工作者通过返贫预警机制能及时获取脱贫户的生活动态信息,通过反馈的信息,扶贫工作者可以做出下一步工作计划和部署,这样能有效、及时地将潜在的返贫风险和致贫风险进行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