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三历史复习
2021-12-28四川王伟成
四川 王伟成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双流棠湖中学)
在新高考即将实行的背景下,近年的高考历史全国卷在命题立意和形式上显示出了改革先期的特征。因此,高三历史复习策略必须要结合实际作出调整。复习时要主动适应新高考,紧密围绕高考评价体系中的“一核四层四翼”,体现“素养”、基于“情境”的命题趋势,打破教材局限,拓宽学生视野,在复习课中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能力,在陌生情境中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高考全国卷历史命题逐步转向了新高考的考查形式。高考历史命题体现出以“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为命题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要求,同时创新多变的考查形式和评价维度;体现出不断完善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所指导的有明确标准可测量的核心素养;体现出利用情境所呈现出的史学研究前沿。2021 年是新一轮招生考试改革与《课程标准》改革深入推行的关键之年,新高考改革即将在全国范围内落地实施。在此背景下,体现“素养”、基于“情境”的命题考查将是今后高考中的发展趋势。本文以“抗日战争”的知识点为例,围绕新形势背景下全国卷在考查方向、考查趋势、考查形式上的变化,对高三历史学科复习的方向、形式、课例进行探索。
一、联系改革脉络,明确考查方向
(一)重视新高考评价体系的指南作用
2020 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为《体系》)。围绕《体系》的历史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重申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出的高校历史专业培养目标,将“立德树人”作为“一核四层四翼”评价体系的核心,规定高考的目的是为高校输送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且具有继续学习能力”的学生。
以“抗日战争”为例,其相关历史是中国近代史中反侵略求民主的革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抗日战争”有利于学生更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领导地位,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人民英勇不屈抗击敌人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认识到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历史贡献。此类符合“立德树人”核心思想,高度契合《体系》要求的知识点,已在近年高考历史考试题目中高频出现。
(二)重视历史《课程标准》与新教材的发展变化
高考评价体系、2017 年颁布并在2020 年修订的《课程标准》、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教科书较以前的文件、教材都有变化。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03 年版)》要求学生能够:①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②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③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④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以上已经在《课程标准》中改为:①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②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③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东方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比《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03 年版)》更强调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所作出的贡献、强调全民族的抗战共识,同时突显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突显抗日战争的世界意义。这对高考命题有显而易见的指导作用。例如2013 年全国卷Ⅱ第30 题考查的是国民党在抗战期间对农村土地改革的消极态度,意在表达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而2020 年全国卷Ⅱ第30 题材料所述陕甘宁边区的选举情况,表明考查形式已经由考查两党分歧转为考查全民族各阶级的抗战共识。其他方面的变化,也能从近年命题数量和内容上的变化得以印证。
在教材的变化上也可以看出。以人民版初版与最新修订版之间的不同为例,在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下第三课“抗日战争”部分,最新修订版增加了:十四年抗战、民族精神、中流砥柱、民族复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地位等内容的明确叙述。修订增补明显依据《体系》和《课程标准》展开,增补的内容都可见于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教师必须要认清在当前这一重要的转折时期的改革脉络,认清《课程标准》的变化、教材的变化,才能更好地抓住复习备考前沿,明确考查方向,对接高三历史复习的新形势。
二、综合命题动态,明晰考查形式
(一)重视学术研究方向
学术界研究的前沿动态与热点对高考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体系》要求在坚定的政治方向下,为高等教育输送有继续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在高等和中等学校及相关科研部门从事历史教育与研究,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人才。
以“抗日战争”为例,之所以是新高考背景下的命题热点,是因为不仅具有“立德树人”的引领作用,还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中国知网“学术关注度”趋势, 将“抗日战争”放到“近代中国标志性事件”“近代中国重要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三个维度中去考查,关注度均高于其他学术主题。在“抗日战争”主题内,根据中国知网数据可以发现,有关战斗战役、国共路线问题、政治军事决策、阶级斗争等传统的政治军事宏大叙事方面的热度在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有关边区妇女、边钞、抗战文化、边区参议会、边区社会生活的抗战期间社会史、文化史等的研究在不断增长。2017 年北京卷第17 题还在很直接地考查学生对抗战期间重大历史事件时间顺序的识记,但2017 年起全国卷命题立意已经逐步转向了根据地的选举、民众精神面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地群众组织等微观的社会史、文化史叙事情境。以上事实说明了高考考查的知识和能力与学术前沿热点的关联。追踪学术研究方向,有利于教师掌握高考命题动态,为高考复习提供助力。
(二)重视以“情境”为载体的高考命题
《体系》和《课程标准》推动了高考命题改革经历由“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到“素养立意”的转变。张华中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定义为:“中学生为适应现在生活及面对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核心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以及认同、尊重和融入历史的态度”。“素养立意”极大地解放了历史考试的命题限制。2020 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在评析当年高考历史试题时指出:“高考历史试题强调对学生历史视野的拓展,通过创设情境和要求学生联系所学内容,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全面认识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期望学生能够在更高层面上对问题的复杂性、深刻性及发展趋势有着眼全局的把握”。同时明确提出了高考历史科要打破课本局限,创设“情境”拓宽视野,综合运用“素养”解决新的问题。
2019 年全国卷I 第42 题材料节选自钱穆《国史大纲》的序部分。此题是典型的学术情境,内容是钱穆对读者提出的需对中国历史应有的态度——温情与敬意,最后注明时间是1940 年。此题情境不直接见于课本教材,要求学生有解决陌生的新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素养立意导向的命题特点。从“时空观念”角度来看,1940 年时,侵华日军气焰嚣张,国人正值创巨痛深、生死危亡之际;从“唯物史观”角度来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这一时期,民族文化自信遭受着重大打击之时,许多以钱穆为代表的文人、学者与前线的将士一样,用纸笔坚守文化阵地;从“家国情怀”角度来看,众多学者以“学术抗战”的方式反击日本侵略,钱穆写成了《国史大纲》,梁思成写出了《中国建筑史》,陈寅恪完成了《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皆以弘扬民族文化、激扬民族精神、重塑文化自信为宗旨;最后得出“历史解释”: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钱穆写出《国史大纲》,要求国人对中国历史具有温情与敬意,不能盲目否定中华文明的成就,陷入偏激的历史虚无主义,而应该坚定历史文化自信,坚定民族认同。在新高考即将全面实施的背景下,以社会史、文化史等微观角度的“情境”切入核心素养的考查形式,将是今后高考历史学科考试命题的发展方向。
齐苗后15-20天植株开始现蕾,对于一次性追肥的田块,将每亩底施的15 kg尿素和10 kg硫酸钾(或专用肥30 kg)。对于二次追肥的田块,可将每亩底施的10 kg尿素和5 kg硫酸钾(或专用肥20 kg)后移至现蕾期打孔追施、深中耕培土、轻灌;进入开花结薯期,对于二次追肥的田块,可将底施的10 kg尿素和5 kg硫酸钾(或专用肥20 kg)后移至结薯期打孔追施、浅中耕培土、重灌,隔7-10天后复灌水一次。但灌水视天气和土壤墒情而定,以保持土壤湿润状态为宜。费乌瑞它薯块向光性很强,培土质量要高,以防薯块露头[2]。
三、结合备考要求,设计复习课例
(一)课例情境与学习目标的确立
以“抗日战争”为例,根据《课程标准》,“抗日战争”高中历史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中至少要达到“时空观念”2 级、“历史解释”3 级、“家国情怀”4 级。分别是能够认知辨识抗日战争的过程和史料,列举日军侵华暴行和区分并描述两个战场共同抗击敌人的史实;能够在唯物史观和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指导下,正确运用史料对“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进行阐释,理解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原因;能够认识抗日战争的全民族性,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理解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意义与对世界和平的重要贡献。
儿童情境作为社会史、文化史一个较新的角度,有较高的可能性成为高考命题的切入点。儿童作为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时空背景与时代特征。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儿童的生活成长经历,是揭露敌人暴行、彰显团结抗战精神、展现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的最好例证,符合《体系》与《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一轮复习时教师应突破新课局限,融入历史情境,重组教材。因此,课例学习目标设置为:知道以儿童为代表的群体是全民族抗战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抗战儿童”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所作贡献以及抗日战争的全民族性;能够根据儿童在抗战中的史实,认识抗日战争的时空阶段、历史史实,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感悟全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抗战精神;能够通过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举一反三,对以“抗战儿童”这一群体为例所构成的陌生、复杂、开放性的历史情境中的问题加以解决。
(二)课例学习环节设计
“情境”设计要在一轮复习课上实现学习目标,就要将其与《体系》在考查内容中所要求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相结合。一般来说,新课结束后,学生对必备知识掌握程度相对较高。因此,“情境”应以必备知识的时空、因果等的逻辑为起点,实现对更高层次考查内容的切入和突破。
新课必备知识已经学过,“抗日战争”的特点有三点。从战场上看,是从防御,到相持,再到反攻;从抗战动力上看,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越来越广泛、稳固,法西斯军国主义越来越虚弱;从前景上看,是争自由求民主的革命力量在走向最终胜利,独裁的反动势力在逐渐失败瓦解。如以“抗战时期的儿童”情境为例,就是儿童遭受的磨难、在中共领导下得到的保护与教育、为抗战所做出积极贡献、成长为民主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通过将所学的宏大的历史叙事转为新颖微观的历史情境,构成课例的主要环节。
承接导入环节的设问,学生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儿童的生存权,降低了儿童伤亡率,较根据地以外的儿童得到了明显有效的保护。教学环节教师应进一步延伸问题链,增加史料,要求学生:①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保护儿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②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中保护儿童的措施对根据地政权建设与军事斗争的积极作用。学生探究问题的设问要符合高考命题的形式与类型,要围绕“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开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与“分析历史问题”的关键能力。探究问题时,教师需引导学生回顾或补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根据地建设”的必备知识。通过以上活动,学生能够认识抗战时期儿童的艰难生存处境与中共领导下的各方进步力量积极抢救保育难童、改善儿童的战争处境、训练适应战场环境的自卫技能等相关事实,进而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历史地位。
研读儿童抗战的史料可知,根据地儿童不仅是被保护者,还是反抗侵略的重要力量。教师要在教学中深度利用史料,将中国共产党重视保护儿童,同时积极发挥少年儿童的作用的史实与《课程标准》所强调的抗日战争的全民族性、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结合起来,让“情境”服务于学习目标。然后教师继续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①根据材料,概括根据地少年儿童为全民族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所作的积极贡献;②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组织儿童工作的特点。在活动中,学生能够通过根据地儿童对抗战的积极贡献,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多样具体的表现形式,认识抗日战争彻底的全民族性,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方针。
总结阶段教师应以“大单元”视野,分析儿童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民族独立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关系,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答案:①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共产党开展的一系列儿童工作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怎样的历史地位;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儿童成长经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意义。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战胜帝国主义侵略者,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总结环节教师可聚焦“立德树人”,要求学生在“历史解释”之上升华“家国情怀”,在必备知识上需要整合单元内容,做到时空上的立体联系。
在全国卷历史学科考试命题向新高考、《课程标准》转向的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策略必须要结合实际作出调整。要主动适应新高考紧密围绕《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背景,体现“素养”、基于“情境”的命题趋势,打破教材局限,拓宽学生视野,复习课中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能力,在陌生情境中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本文从高考改革脉络、高考命题动态、复习课例设计三个维度,以“抗日战争”为例,对高三复习应该如何回应新高考变革、如何体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变化、如何抓住高考所体现的学术前沿发展、如何结合“素养立意”与“情境”载体、如何设计复习课例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分析与阐释。借此抛砖引玉,以期帮助师生更好地备考,提升高三历史复习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