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水平高阶大学生体育课程自治模式研究
2021-12-28广东培正学院体育学院练志宁
◇广东培正学院体育学院 练志宁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体育部 梁荣发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逻辑分析法,根据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面临的困境,提出运动水平高阶大学生体育课程自治模式的构想和实施方案,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运动水平高阶大学生体育课程自治模式可以形成学校、教师、学生和体育社团多方共赢局面,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在上课出勤率、技能掌握、学生课余锻炼频率以及增强学生体质方面均优于普通班级模式;突出优势是节省教学经费、实现了真正的分层教学和促进运动队发展。
自2002年国家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来,“三自主”选项课程模式在我国高校得到普遍落实。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发现,“三自主”选项课模式虽然较传统“三基”培养模式在尊重学生兴趣和主体地位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但仍然有诸多缺陷需继续完善,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三自主”选项课模式无法做到真正的分层教学,由于学生运动水平不一而授课内容一致,造成要么运动水平低阶的学生“吃不了”,要么运动水平高阶学生“吃不饱”的现象。为了克服以上困境,本文根据分层教学理念,提出了运动水平高阶大学生体育课程自治模式,目的是让运动水平高阶学生从传统的教学班级中脱离出来,并在体育社团的管理下实现体育课程自治。
1 运动水平高阶大学生体育课程自治模式的内涵
1.1 运动水平高阶大学生的定义
运动水平高阶大学生是指锻炼意识强且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已达到体育课程某项目现行技术考核标准优秀水平(90分以上)的学生。比如,游泳项目运动水平“高阶”学生选拔标准为:能够用规范的动作轻松游完100米。乒乓球项目运动水平“高阶”学生选拔标准为:能够用规范动作连续左推右攻40个以上。
1.2 运动水平高阶大学生体育课程自治模式的定义
运动水平高阶大学生体育课程自治模式是指运动水平高阶大学生(实践中称为择优生),为了获得体育学分,在每一个学期初,自愿加入由体育教师主导、由各个体育社团负责管理的择优班,通过参加择优班的各种活动和竞赛取得体育学分的过程。
进入择优班的学生无需参加常规的体育课学习来获取学分,而是通过加入择优班,以择优班为平台,与爱好相同,水平相当的学生进行切磋、交流、竞赛、以达到提高运动水平、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最终取得体育学分并实现体育课程自治。
2 运动水平高阶大学生体育课自治模式的构建
2.1 运动水平高阶大学生体育课自治模式的理论依据
(1)大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为体育课自治模式奠定了基础。大学生从身体上、心理上和法理上都已经是成年人,具备了以自我意识为基地,独立自主去开展自己人生的能力[1]。实践中发现,运动水平高阶的大学生,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己趋于成熟,完全有能力利用社团平台,自主组织开展各种体育项目教学和竞赛等活动,这为体育课程自治模式能够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基础。
(2)高阶大学生体育课程自治模式符合分层教学理念。分层教学理念认为,教学实施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应跟据学生身体素质基础差异、运动技能水平差异、学习能力差异等,把学生合理地分配到不同层级的班级[2]。运动水平高阶大学生体育课程自治模式正是以分层教学理念为依据,使实力相当的高水平学生一起训练,同台竞技,实行区别于普通班同学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更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3)高阶大学生体育课程自治模式符合《纲要》精神。“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是体育学界历次课程改革重要的指导思想[3]。高阶大学生体育课程自治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主体性和创作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使《纲要》精神落到了实处。
2.2 运动水平高阶大学生体育课程自治模式的实施方案和注意事项
(1)运动水平高阶大学生体育课程自治模式的实施方案。择优班是运动水平高阶大学生实现体育课程自治的主要途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①择优班的教师构成:体育社团骨干学生。②学生构成:社团现场选拔达到优秀水平的学生;体育教师推荐的优秀学生;校运动队学生。③上课时间:每周若干固定时段,择优生必须每周出席一次活动,每次活动为两课时。④上课地点:学校体育部协调安排固定上课地点。⑤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体育社团草制订和实施,指导教师审核。⑥成绩评定:社团根据学生出勤次数、考核成绩、比赛名次等情况给出成绩,由指导教师最终认定和录入教务系统。
(2)实施运动水平高阶大学生体育课程自治模式的注意事项。①择优班的管理者:择优班必须在学校体育部的指导下进行,指导教师有权利根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干预。②择优班的择优期限:每学期择优一次。③择优班的选拔时间:对于老生班,在本学期的后半段进行下学期择优班的选拔。对于新生,则在开学前进行本学期择优班的选拔。④择优班的宣传:择优班相关信息的发布和反馈通过如下渠道进行。一是利用体育部门户网站进行择优班的宣传和消息发布。二是择优班相关消息通过各体育社团微信公众号进行发布。三是体育课教师在体育课上进行择优班信息的发布。⑤择优班的学分:完成择优班的学业与考核将与完成普通体育课一样,取得相应的学分。
3 运动水平高阶大学生体育课程自治模式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运动水平高阶大学生体育课程自治模式的可行性
为了验证运动高阶大学生体育课程自治模式的可行性,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从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开始试行至今已第10年,以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为例,开设择优班的项目共有15个,包括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毽球、游泳、武术、跆拳道、健身、街舞、自行车、轮滑、航模。每学期在一二年级学生中选拔2000多人进入各个项目择优班。
实验显示,运动水平高阶大学生体育课程自治模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学校节省经费。每学期有将近20%需要上体育课的学生进入择优班,这些择优班是由各体育社团无偿进行教学与管理,因此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将为学校节省下一大笔课时经费,很容易获得学校层面的支持。其二,教师有相应报酬。实验学校在实施运动水平高阶大学生体育课程自治模式时,会给予指导教师一定课酬的管理补助,对于教师来说,不用付出过多的精力就能获得不菲的报酬,因此在教师层面,不会有过多的抵触。其三,学生认可。对于普通学生,他们认为,能够进入择优班是一种对自身运动水平的认可和荣誉,因此择优班的存在为他们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对于择优班的学生来说,能够跟同样水平的对手同场竞技将更有利于潜能的发挥。实践显示,学生十分认可择优班的存在。其四,场地利用充分。从实验学校运行情况来看,只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时间段的细分,现有场地可以基本满足择优班的开展,且不与正常的体育课发生冲突。
综上可见,实施运动水平高阶大学生体育课程自治模式,在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和场馆安排层面,其可行性都不存在问题。
3.2 运动水平高阶大学生体育课程自治模式的有效性
实验显示,择优班在出勤,技能掌握,课外锻炼,体质健康方面等方面,教学效果均优于传统班级。首先,在出勤方面,择优班的迟到率和旷课率明显低于普通班级,说明择优班的学生对上课更加积极投入。其次,在技能掌握方面,择优班的教学内容要比普通班级高一个级别,比如乒乓球项目,普通班学习主要学习发球、反手推挡、正手攻球等基本技术为主,择优班则学习连续攻球,发球抢攻、教学比赛等技战术组合和实战为主。可见,择优班实现了真正的分层教学,让运动水平高阶的学生得到更深入的学习。再次,在培养学生课后锻炼习惯方面,调查显示,择优班的学生与普通班学生相比,更容易组团相约课后锻炼,课后锻炼的次数明显高于普通班学生。最后,在体质健康方面,数据显示,实验学校2018~2019第一学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全校体质测试及格率为87.5%,择优班学生及格率为95%。可见,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与运动技术水平成正相关,择优班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高于普通班级学生。
3.3 运动水平高阶大学生体育课程自治模式的优势
优势一,为学校节省教学经费。有接近五分之一的学生进入了择优班,学校无需安排教师为其上课,这将为学校节省一笔可观的经费。
优势二,实现了真正的分层教学。运动水平低阶学生进入普通班级,运动水平高阶学生进入择优班,这为根据不同运动水平学生安排不同教学内容提供了条件,把分层教学理念真正落到了实处,最大限度杜绝了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4]。
优势三,为学生运动水平的进阶提供了现实的路径。其路径为:水平运动低阶学生在普通班级学习,达到一定水平后可以进阶择优班,择优班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进阶为体育社团骨干成员参与到择优班教学,社团的骨干成员表现优秀可以进阶为学校运动队,代表学校对外参赛。
优势四,促进学校运动队的发展。一方面,运动水平优秀的学生通过择优班的渠道被发现和挖掘,为学校运动队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另一方面,后备人才充足,已进入校队的运动员如果不努力提高运动水平将随时有被淘汰的可能,这种“鲶鱼效应”极大促进校队运动水平的提高[5]。
3.4 运动水平高阶大学生体育课程自治模式的不足
其一,实施运动水平高阶大学生体育课程自治模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体育教师的编制,一部分体育教师不理解,认为这种改革是自砸饭碗的行为,从而颇有微词,这需要做好协调与沟通。
其二,游泳属于高危项目[6],择优班中,完全由学生教学,安全问题仍是悬在学校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其三,大部分择优班在下午78节或17点之后,择优班占用一定的训练场地,将一定程度影响其他无课学生的课余锻炼。
4 结语
运动水平高阶大学生体育课程自治模式的推出,在不大幅改变学校资源配置的前提下,真正做到以生“治”生,让运动水平高阶学生高度自主,最终实现高校体育课程自治,为今后进一步深化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