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有效提高蚕桑经济效益的途径
2021-12-28钮惠英
钮惠英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农村工作局,江苏苏州 215228)
0 引言
蚕桑种养业作为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如今,国内的养蚕业已经趋于稳定,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蚕桑业主要是进行养蚕,然后生产出蚕丝进行出售。由于人们现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衣服的需求和质量越来越多,这也使得对蚕丝这种原材料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从而也使得蚕桑养殖业的发展更为迅速。但是现有养蚕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目前需要采用新的途径和手段来提高蚕桑的经济效益。
1 养蚕业的发展现状
1.1 地区蚕丝产业相对单一
蚕桑产业的整体分析来讲,针对于区域经济领域存在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堪称该类型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从趋势和特点上来分析,整体表现的较为单一,比较缺乏产业灵活度。村民依靠出售蚕茧获得生计,而蚕茧的价格不是固定的,它的价格随着市场的行情上下波动影响,这也导致了养殖户们的收入也漂浮不定,由于这一行业过度依赖市场,很大程度上使得养殖户的经营没有安全保障。
1.2 经济模式比较落后
当前蚕桑经济发展主要是零售业,即主要是养殖户们自己进行销售,没有固定的如生产、加工、销售的规模化的产出。养殖户们在农闲的时候为了贴补家用,赚取更多的金钱,没有形成产业链。而近年来随着物价的上涨,养蚕需要的原材料和相关设备的价格也随之上涨,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养殖户对于养蚕的吸引力下降,挫伤了养殖户的养蚕的积极性,不利于蚕桑经济发展。由于养蚕的养殖户数量变少,在这种情况下,新的养殖技术和培育经验的推广受到严重阻碍,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影响。此外,养殖时会遭受到病虫害的问题,现阶段国内的设备没有进行更新,使用的是过去的旧有型号的设备,并且由于资金并不是很充分,并不能进行全面地维修保养,难以处理发生病虫害问题,对蚕桑经济的发展有着较为不利的影响。
1.3 蚕桑产业经济效益较低
由于蚕桑产业养殖的周期较长,需要养殖户花费较多的时间专门去注意,并且饲养蚕桑的原材料价格也随之提高,蚕桑产业给养殖户带来的利润微乎其微,这使得近年来蚕桑产业的发展较为缓慢,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而且现在农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留在农村耕地务农的青年人也越来越少,大量的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村的劳动力变少,使得饲养蚕桑的劳动生产变得较为困难,所产出的蚕丝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而成本的增加使得利润降低,让养殖户们望而止步,无法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蚕桑养殖产业,久而久之,导致这个行业发展迟缓。
1.4 受环境国际发展影响
市场上流行的丝绸制品,它的原材料主要是蚕丝。蚕丝是蚕蛹结茧时吐出的分泌物,然后凝固最终形成丝状物,经过精细的加工而形成的。它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对环境没有污染,和人的皮肤接触也没有危害,所以被广泛使用。它经过加工处理后最终形成市场上人们所喜爱的各种各样的衣物。早在汉代,《史记》中就记载过,张骞出使西域,所带去的丝绸深得当地人的喜爱。由此在开通西域之后,把这条道路称为我们耳熟能详的“丝绸之路”,这使中国蚕丝的文化向西发展。由于丝绸等产品深受国际市场的欢迎和认可,中国的蚕丝业也常常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如果国际市场的行情不好,比如爆发了经济危机或者中美贸易战这种情况,就会让国内的蚕桑生产变得较为不利,进而影响整个丝绸行业。虽然丝绸的价格比较高属于高档消费品,但是由于目前的生产水平还不够完善,且受到外国贸易的影响,导致价格不断降低。进而影响到蚕桑生产。
2 有效提高蚕桑经济效益的途径
2.1 改善种植桑树的条件
想要提高蚕桑经济,最主要的是提高蚕丝的质量,而蚕丝的质量恰恰决定着养殖户的养殖水平。因而想要提升蚕丝的质量,首先就要选取优良的田地,提高养殖的条件。
蚕是丝绸原料的主要来源,它主要以桑叶为食。它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停地在食用桑叶。如果想要提升蚕丝的质量,首先就要考虑如何才能提高桑叶的质量。想要种植出更好的桑叶,就要对土地质量条件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对土地进行性状上的改善,并且要提高土壤肥力。为了充分利用土壤资源,可以在田间种植桑树,而桑树的种植并不妨碍田间植物生长,不会影响作物的收成,这实现了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在田地里种植桑树比种植粮食的收入更为可观。在种植桑树时,首先要规化土地,连片种植,要选取肥沃的、土质条件好、土地较为平整的农田,这样可以使桑树叶长得更加的肥大和繁盛。还要保证土壤没有受到过污染,尽量远离矿场、化工厂这种严重污染土壤的地方,桑树的位置尽可能地离农作物要远一些,这是为了防止喷洒在作物上的农药经过风吹和下雨等客观因素传递到桑叶上,导致幼蚕食用后中毒或者其他影响蚕丝质量的因素[1]。
2.2 适度规模生产
从蚕桑产业的产业周期和发展过程上来看,提高经济效益必将被视为产业重点,从而提升产能则为重中之重,具现化分析则应加强规模化生产,在提高单产效益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新技术的应用,节省养殖空间,从而提高养殖效率。举例说明,合理布局以调节人力物力,从而达到效益提升与优化的最终目标。当前现阶段的蚕桑养殖过程出现两种情况:“夏蚕饲养过重”以及“夏蚕基本不养”,诸如此类的两种情况都会对产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夏蚕为特殊性一季蚕,存在着“不可一期都不养、又不可多养”的生产特性,从而需要生产者合理布局,充分利用资源,尽可能地规避损失,提高生产效率。经过经验分析和生产数据积累,将春蚕、夏蚕、早中秋蚕、晚中秋蚕的比例控制为1∶0.33∶0.67∶0.6的比例为最佳,在该数据下可以保证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将产能产出水平保持在理想和预期之上[2]。
2.3 优化蚕桑养殖模式
2.3.1 积极引进推广优良蚕桑品种和技术。对于蚕桑产业来说,如果能引进优质的蚕种,进而产出品质较好的蚕丝,将会对蚕桑的生产效益有着很大的影响。蚕桑产业产出的蚕丝的产量多少和其质量的大小,与养殖人员的养殖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确的养殖技术可以提高蚕丝的产量和质量。如今传统的养殖技术已落后于现在的发展,已经远远无法满足蚕丝的质量和产量,所以更要优化和引进新型的蚕桑养殖技术。而新型的智能化技术对比传统养殖技术来说,它的成本较低,可以使养殖户更容易接受和引进,并且使得养殖户的收入提高,还可以使养殖的产业规模更大化。
2.3.2 桑园规划成片集中种植。种植桑树,要优先选择好土质较为优渥的地段,建立新桑园,还要优先对桑园制定规划,最好可以在距离养蚕产业较近的区域种植桑树。虽然桑树能较好的适应恶劣环境,但是仍应该其种植在土地条件较好的区域,以使种植的桑树生长良好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种植桑树需要人力物力,前期需要一部分金钱上的支持。要根据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最好要将桑园连接成一个大的整体,方便组织集中生产管理和原材料的供应,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还可以进行机械化操作,提高了效率,使得桑叶产量和质量较为优质。
2.3.3 严格消毒防病。养殖户在进行养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蚕病的情况,这个不利因素会影响蚕桑的的产量,影响其经济效益。为了减少此类事情,要预防蚕病的发生,因此要对养蚕的周边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杀,还要对蚕室内的实用工具进行严格的把关,选择正规厂家的蚕药,在每一季度后对蚕室进行“大扫除”[3]。
2.4 与龙头企业签订合约,降低市场风险
蚕桑产业由于易受自然灾害和国际上的影响,存在着不定的因素,风险和机遇并存,也导致了养殖户们的收入漂浮不定没有一个稳定的保障。蚕桑产业往往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如果碰到恶劣的自然天气,桑叶的产量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蚕宝宝没有充足且优质的桑叶进食,无法获取优质的蚕丝,使得养殖户白白付出劳动却没有金钱上的回报。而且自然灾害只是其中之一,如果当年的市场行情不好,比如爆发了经济危机或者中美贸易战这种情况,就会让国内的蚕桑生产变得较为不利,进而影响整个丝绸行业,养殖户可能需要降价出售或者出现根本卖不出去的窘状。
如果养殖户可以和龙头企业签订相关合同,同时可以令这部分企业的收入得到保障。让企业提供一系列的养殖材料,如蚕种、桑叶等,接着提供一系列的技术支持,派相关的技术专家对养殖户进行技术上的指导以保证产出优质的蚕丝。公司和养殖户约定最低收购价,使得一旦发生了不确定因素仍有一定的保障。而在产量较高,销售较好的时候企业可以再次给养殖户一定的分红,使得养殖户能有着更高的利益,从而促进蚕桑产业的发展。
2.5 增加蚕桑生产生态补偿金
物价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蚕茧价格近几年未曾上涨,虽然有部分蚕桑生态补偿金,但养蚕收入远远低于企业工资,如果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增加蚕桑生产生态补偿金,蚕桑产业可得到稳定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蚕桑产业作为我国丝织品的主要来源,同时它也是一项经济性较高的产业,对于国家和养殖户来说重要性是不可言喻的。还要不断去进行引进和推广,转变养殖的思路和认知,善于运用新型的智能化技术,严格去把控养殖的环节,才能获得更高质量的蚕丝,最终制作出更为优质的丝织品,才能确保养殖户的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