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
2021-12-28任程远
任程远
一、构建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政治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变革加速,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 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高发态势,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迫在眉睫,党和国家都高度重视民众心理健康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论断,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按照我国先后颁布制定的《精神卫生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法律条文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突出重点、问题导向、注重实效的原则;强化党委政府领导和部门协作,依靠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技术,加强对重点人群心理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服务,探索社会心理疏导、心理危机干预长效机制,为形成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积累经验,全面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心治”即“国治”,在社会层面上努力减少心理疾病、心理异常、心态失衡、行为异常等心理问题的产生,减少报负社会、危害社会等恶性案件的发生,防范突发性公共安全风险,努力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和风险, 切实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压力的激增,患有异常心理行为、精神障碍和精神疾病的人数逐年增加, 民众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逐年增加, 但是心理健康服务资源配置严重缺乏, 供给不均衡、服务模式单一、群众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异常凸显。
(一)心理健康服务标准规范不完善
笔者通过走访河南省心理服务体系试点研究发现, 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在于对心理服务重视程度不够,行业服务标准制定的不够清晰明畅。 国家已经出台的试点工作方案, 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任务、目标、机制、流程、服务内容、工作人员职责等都有详细的安排和部署, 但由于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仍处在起步探索阶段,实施过程中对服务的效果、服务的水平、服务过程的规范、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 第一,许多地市未将社会心理服务经费纳入常规的财政预算,难以维持正常的开支,很难吸引专业机构的专业人员持续稳定工作。 第二,心理康复和心理建设过程复杂、持续周期较长,需要长期跟踪治疗,心理健康服务涉及的心理测评软件、心理治疗费用较高,最重要的在于国家没有将心理咨询费用和治疗费用纳入医保统筹,导致部分患者难以承受医疗开支。 第三,我国心理咨询行业比较混乱,服务质量良莠不齐,心理咨询行业乱象丛生, 心理咨询行业内准入机制与监管机制不到位引起了诸多问题。 我国缺乏对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及人员规范管理的相关法律制约, 导致开展监管工作的法律依据不足。
(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网络不健全
目前, 我国精神卫生服务模式正从“精神疾病治疗”模式向心理健康大众普及转变。 首先,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仍是以精神专科医院和开设精神心理科的综合性医院为主, 此类机构的工作重心仍在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而非心理健康服务。 涉及精神卫生服务的社会工作者, 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的团队需要进一步扩大。 其次,由于社工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工作机制不健全, 在开展心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经费不足、 场地狭小、服务能力有限、服务部专业等问题。 最后,在当前公共卫生服务采购模式和财政资金预算中缺乏对精神卫生提供具体的财政支持, 导致许多志愿者和社会工作团队无法继续工作, 为大众提供最基本的社会心理服务的功能也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数量匮乏且专业水准不高
心理服务专业人员匮乏的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心理健康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也是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从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多学科人才的通力合作, 不同学科人才专注于不同的服务内容。 我国目前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人员数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尤其是治疗师、咨询师和社工师存在大量缺口。
三、推进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健全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我国新时代应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各类慢性精神疾病问题的有效应对措施。 因此,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需要各方协同,共同发力、共同联合,对多部门、多系统、多领域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资源优势互补,提高服务供给质量。
(一)正确认识社会心理服务的理念
公众对社会心理服务的认知仍停留在对心理健康或精神疾病治疗的认知中, 没有正确认识到心理学知识对于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 一方面,需要加大对民众的科普宣传,正确理解社会服务心理的含义。 另一方面, 需要加强相关的学术研究推广和普及心理学基本常识,使公众消除对心理学的误解,以便群众能卸下思想包袱,自觉接受心理服务和心理治疗,走出心理阴霾,回归正常生活。
(二)明确行政主体责任,设立分工协调机制
当前, 与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有关的部门包括政治法律委员会、综合治理办公室、宣传部门、社会工作委员会、卫生与计划委员会、民政部门以及其他服务部门等。 例如,在北京,社会工作委员会主要负责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系统,但在许多省份,并没有像社会工作委员会这样的部门。 总体而言,中国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仍然缺乏自下而上的清晰、 专门的行政体系和负责任的主体,这对工作的开展非常不利。 此外,这项工作需要多部门协调,并且需要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 随着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政策的进一步实施, 地方政府应研究和确定负责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具体部门的具体职责,并拿出具体的指导方针。
(三)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工作科学性
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一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系统工程,具有深远的复杂性、系统性和长期性。 当前,各地已通过试点城市,先行先试,开始为民众提供心理服务和指导。 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市已开始制订详细的工作方案和计划。 社会心理学服务是具有中国特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社会学概念。 接下来需要进一步推进相关学科开展跨学科研究, 积极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社会管理心理学的研究。
(四)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实现社会心理服务的专业化
社会心理服务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心理学和社会工作专家,但是,政府部门具有这种专业背景的公务员人数显然不足。 因此,在招聘公务员时,应加大对这类专业人才的招聘力度。 建议在有条件的高校开设社会心理学本科和专业硕士课程, 并研究职业资格的建立和社会心理服务师的认证制度, 为进入公务员系统提供便捷渠道。 创建一个全新的社会心理服务师专业,不仅可以确保毕业生找到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岗位, 而且还可以提高心理社会服务的专业水平。 简而言之,源头培养、系统培养更多的心理学专业人士,让专业人士做专业事情。
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路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决定》强调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必要性,“建立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工作中,需要跨部门、跨学科开展合作,提高民众的心理资本,共同打造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一)打造高效协同的服务体系
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需要打造高效协同、配套设施到位的服务体系,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合作、职责分工和资源共享的体系,使政府职能部门能够履行职责,开展合作,发挥协同作用。 河南省许昌市积极推进心理服务进基层活动,组织全市优秀心理咨询师每周六为市民群众提供公益心理服务日活动,利用周六全天时间, 为有需求的市民提供面对面的心理咨询服务。 充分发挥114 转心理咨询热线电话作用,搭建起心理咨询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及时为市民普及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解答市民出现的心理困惑。 运作管理好“许昌心理网”以及“许昌心理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利用现代科技便捷的方式及时给市民提供社会心理服务。以及为全市心理服务机构和有关单位提供远程心理测评系统软件,并做好人员培训和管理维护工作。 改进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在颁布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增加重点人群心理服务工作的原则、精神病患者危险评估、接待上访人员的方法、青年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咨询技术等基层工作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 带领心理咨询师积极参与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发放宣传彩页、口头解答、健康讲座、面对面咨询、心理健康小程序、互联网在线咨询等方式让群众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从而改变其传统思维模式,减轻生活中负面事件对自己的影响,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调节不良情绪,从而提升幸福指数。
(二)建立“高效务实便捷”的公共服务平台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应着眼于建立一个“高效务实便捷”的公共服务平台,以满足公众社会心理服务的需求,有效提高服务效率。 各地市的基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心理咨询室都可利用现有的资源,将现有的心理咨询室转变为“社会心理服务室(中心)”,并寻求改变传统的“等人上门”心理咨询的模式。 探索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手机App、网络在线咨询等多媒体手段, 建立24 小时心理援助服务平台,努力实现“互联网+心理服务”的发展。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一方面,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开发了自助式的心理训练系统, 并联合腾讯搭建了一个训练援助平台。 该平台有热线电话、微信公众号、在线小程序、音频视频通话等,努力尝试建立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服务平台,特别是在武汉的医院、社区等多地紧急推出心理援助计划, 探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医疗系统的应急心理服务的模式, 研究应急情况下精神行为症状反应心理机制。 另一方面,在社区探索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应急心理服务模式。 社区是这次新冠肺炎群防群治特别重要的地方,比如公安民警与社区工作者、病亡者患者以及家属、老年人、儿童、教师、社区特殊人群等各类人群有不同的心理需求,是开展心理疏导、心理救援的重点人群。 在医疗系统内有国家派出的专业心理医疗救援队,结合武汉当地的心理学专业机构和社会机构,组织社会工作者为一线人员提供各种各样的心理服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特殊时期,服务模式也发生了改变,过去传统的面对面的心理服务受到限制, 如今主要依赖的是热线电话和网络在线开展工作,尤其是尝试通过网络平台系统地提供“互联网+心理服务”。
(三)实现服务力量结构的多元化
建立社会心理学服务体系, 必须着力于优化社会心理学服务结构, 创造一种将职业力量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社会心理学服务“多元格局”。 努力吸引社会心理学专业人士, 建立社会心理学工作并改善社会心理服务的可用性。 培养心理服务专业人员,可以由主管部门牵头,由学术组织参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学历教育、继续教育、技能培训、资格认证、行业管理等层面进行系统的知识技能培训。 同时,也可面向医院工作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媒体记者、应急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对这些人群开展心理急救员的培训,切实壮大社会心理服务人员队伍。 从长远来看,国家有必要组建一支分层分类的心理学专业的服务队伍, 并面向社会广泛招募一批社会心理服务志愿者。 也可将社区基层网格员、 人民调解员等也加入到心理社会服务志愿者团队,对其进行心理社会服务培训,努力实现服务人员结构的多样化。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 根据社会需要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系统体系,应努力覆盖更为广泛的人群,特别是在公共政策方面,引导民众树立良好的社会心态,建设起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另外,在社会治理层面加强心理建设,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精细化的社会治理,构建起社会信任、处理好心理诉求、疏导民众不良情绪,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助力“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