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院一体,政研双赢:开创教育研训工作新局面
2021-12-28赵雅马玲
赵雅,马玲
(锦州教育学院)
为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实现新时代教研工作“四个服务”的教研宗旨,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院的工作职能,2019年4月,锦州市实施教育行政部门与教研部门“一体化捆绑式”工作模式。教育局各科室与教师进修学院各研训部形成紧密配合、工作统筹、目标统一、计划共议、措施共研、决策共落、经验共分、成果共享的工作态势。形成“教育局—行政部署、学院—业务指导、教研员—学科研究”的工作路径,运转良好,成效显著。全省义务教育德育实践课程推进会、全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锦州市“脱颖杯”“智慧杯”教学大赛、锦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大会、连续5年由教研员挂帅中考命题等做法,充分展示出局院一体化办公模式下我市研训工作发展的生机活力。
一、局院一体,双管齐下,研训执行力显著增强
实施局院一体化捆绑式办公,学院各部门站位更高,教研员视野更开阔,格局更大。局院共同制定发展规划、共同落实重点工作、共同开展常规工作,使教研员能够跳出教研看教研,懂行政、懂政策,提升站位,拓宽视野。
学院作为业务部门的指导、引领作用日益彰显。教研是软性力量,但在“捆绑式”一体化办公模式下,发挥着刚性作用。每学期的常规视导,教研员为主体的视导小组既视导又指导,发现亮点、推广典型,形成视导报告,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必要依据;每学期质量检测,由教研员代表行政部门组织命题检测,进行质量分析,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实证数据。
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按照“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我市第一时间组建了局院一体空中课堂工作群。教育局负责整体设计,统筹管理,周密部署;学院各部门分解任务,具体执行。遇到问题群内反馈,及时处理。学院教研员带领6000余名教师共录制本地精品课程1900余节,有力保障了“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不停研”。
在局院一体化工作模式下,教研工作实现了价值增值与效益最大化。对学院组织的教研活动,基层学校和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高涨,对教研工作的意义理解更深刻,对教师进修学院的工作高度认可。
二、研训结合,规划科学,促进教研员与教师专业化成长
局院“一体化”办公模式,实现整合提质,专业引领,形成了以学校为基础,以各种层次合作为特征的“教学—研究—专业发展”一体化研训模式,充分发挥了教研队伍在帮助一线教师开展教学策略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以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的巨大作用。
(一)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
为加强锦州市教育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经过严格遴选和考核,在2019年一次性为学院引进了23名青年教研员,解决了教研员缺失这一困扰学院发展多年的难题。
(二)组织教研员专业培训
2019年10月,由主管领导亲自带队,组织学院26名教研员到江苏南通参加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能力提升研修培训;12月,先后组织两批教研员到浙江宁波、绍兴和山东曲阜进行专题培训。市教育局在人财物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三)建立学习型研训方式
学院各部门秉承“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校服务、为行政服务”宗旨,充分发挥研训部门的“研究、指导、服务”职能,坚持用专业研究引领方向,用精细服务体现价值,用合作共赢伴随成长。确定了一条主线,即核心素养;两项重点,即课堂教学和考试评价;四个维度,即课程指导、教学研究、考试评价、教师发展。用问题驱动与行动研究来引领学科教学方向,研究教学规律,建立学习型研训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育质量。
例如,初中部采用问题驱动与行动研究方法,研究破解教学中的问题。疫情期间,教研员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教研团队齐心合力破解“在线教学”新问题,利用教育云平台实现了最优化的“空中课堂”资源;利用腾讯会议等实现了教研方式多样化,并成功召开了“在线教研”会;破解薄弱校青年教师成长问题,通过调研完成了局直学校本学科教师队伍现状,听了本学科所有教师的课,并针对薄弱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研究,在沉浸式视导检查中教研员针对青年教师进行了小循环跟踪指导,通过“备课—上课—评课”“再备课—再上课—再评课”的环节,为青年教师提供平台,建立学习型研训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三、以赛促训,提高全市教师教学水平,教研员研训能力同步提升
为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在研教材、磨课堂、展技能、亮风采的比赛过程中,达到强内功、促成长、立标杆、树典型的目标,进而打造一支专业精、底蕴厚、技能强、素养高的一线教学教师队伍,局院一体联合推出了近十年来最高级别的“脱颖杯”和“智慧杯”教学大赛。
教学大赛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剂。学院小学、初中、高中、体艺四个部门与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共同研究,教育局提要求,学院出方案,教育局召开动员会,学院按照教育局统一部署承办大赛决赛,教育局召开总结表彰会。各部门部各学科分别进行了总结及展示活动,教学大赛实现了依托区域承办校,组织规范——公正;选手抽签定课题,同课异构——公平;评委现场打分数,专家点评——公开。本次“双杯赛”最大亮点是校长当评委,对参赛教师进行点评,这是以前教学大赛没有过的。通过大赛,不但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还有教学校长参与其中,更有校长和教研员的评课,让教师感受到教育局、进修学院及学校的导向,教学大赛效果非常好。本次大赛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一)全面真实
“全”,是指小学、初中、高中学段全,国家课程学科全,参与教师人员全;“真”,是指“用陌生的学生上新课”保证课堂效果真,评委现场点评议课解决问题真,标准严格统一公开透明比赛过程真。
(二)赛训共进
本次大赛内容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展示、口述教学反思和试卷命制四部分,分别从教师备课、上课、反思、考试评价等方面全方位考查教师基本教学素养,突出强技练兵实效。
(三)实力引领
评委阵容空前强大,除全市学科业务精、名望高的教研员和省、市名师外,还有正职校长27名,正高级、特级教师9名。每学科5~7人,每天无间歇听评6~7节课,记录全面、评分客观、点评专业、建议中肯,既表现出了我市各学段、各学科教学领军团队高超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也使来自市直和各县(市)区的参赛选手收获了一次宝贵的名师团队专业指导。
(四)多点受益
各学段、各学科的双杯市级比赛地点遍布全市8个县(市)区30所学校,通过让更多的学校承办活动,让高水平的专家、高质量的课堂走进全市各地学校,让更多的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亲身感受大赛氛围、亲历授课现场,从而助燃我市教师提高专业素养的热情。本次大赛不仅着力于达成“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向教研科研要质量”的共识、掀起学校新一轮学习与研究新高潮;从深层次讲,也是推动我市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又一探索性实践。据统计,本届“双杯”大赛市级比赛约有1.3万人次参与了听课、点评。在举办的各学段、各学科的“双杯”大赛汇报课暨学科大教研活动中,更是有近五千名教师参与其中。
(五)教研员与教师共同成长
由于“双杯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进一步提升全市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总结推广大赛有益经验,规范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市教育局决定召开锦州市中小学“脱颖杯”“智慧杯”教学大赛总结表彰暨教学常规管理现场会。此次大会由教育局主办、学院承办,分为学科教学展示研讨会和总结表彰大会两部分。学科教学展示研讨会上,教研员指导教师推出两节高品质的观摩展示课,并由专家和教研员分别进行点评;同时,在研讨会上,教研员还进行了“双杯赛”的学科总结和反思、学科中考试卷分析和反思,并得到了基层教师的肯定和好评。大赛历时一年,全市410余所中小学校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经过校级(乡镇级)、县级比赛逐级遴选推送,879名教师最终进入市级决赛。经专家评委评选,获得特等奖教师191人,一等奖362人,二等奖322人,荣获优秀组织奖单位15家。
教学大赛的举办展示了局院一体的强大合力,考验了学院教研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展示了教研员的专业水准,提高了教研员的服务职能,也推进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局院一体,硕果累累,影响深远
(一)参与行政决策,助力教育发展
为进一步夯实教育质量大提升的基础,切实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行为,2020年由学院牵头,修订印发《锦州市中小学校教学管理常规(试行)》。2021年3月,市教育局启动了锦州市中小学生立德树人全面发展“101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着力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十项关键能力和良好习惯。针对新中考、新高考教育行政部门与学院共同研究工作方案。2021年,两所区属高中划归市直管理,教育局基教科和学院高中部全体教研员进驻两所高中,帮助查找薄弱点,引领他们与教育强校共研共训,为集团化办学提供业务支撑。
(二)重点工程取得新突破
2020年,学前教育三项指标超额完成,很好地体现出“一体化”办公的优势,尤其是在公办园建设“重强抓”项目上。学前教育研训工作实现了行政教研一体化办公,城市农村一体化统一管理,公办民办一体化规范办园,有力促进了全市学前教育均衡提质发展。
(三)实现全市高中统一考试
以往锦州市的高中没有实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全市联考。2019年教育局基教科及时出台文件,确立科学化评价要求,并帮助高中部联系相关机构提供网上阅卷平台,实现高中部统评统阅目标,解决了全市高中考试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为提高我市高中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四)教研员自身能力不断提高
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全市教育质量的过程中,教研员队伍实现了专业发展。2020年,我院小学科学教研员杜百顺获聘全国基础教育教学(小学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近两年有10余名教研员被遴选为省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有3名体音美教研员被评为正高级教师。
局院一体化办公模式破解了行政人手不足弊端,实现了行政教研团队整体发展。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求真务实的作风、精益求精的精神,开拓进取,创造性开展工作,扎实推进我市研训工作高质量发展,开创锦州研训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