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乐然在沈阳的革命活动

2021-12-28谭学飞

兰台世界 2021年10期
关键词:奉天苏子东北

谭学飞

韩乐然,1898年出生于吉林省龙井村(今龙井市),1921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学习[1]。在学习期间与蔡和森相识,并受其影响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1923年,经蔡和森介绍,韩乐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第一个朝鲜族中共党员,开启了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新起点。韩乐然的革命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奋战于党的秘密战线,为民族解放事业奉献一生。1924年,韩乐然受中共中央派遣来到奉天(今沈阳)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和党组织的建立工作,成为东北建党重要人物之一,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厚培革命土壤,推动建党工作

20世纪初的东北处于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帝国主义与东北人民大众的矛盾,封建军阀与人民群众的矛盾,等等。此时,东北属于北洋军阀的势力范围,虽然北洋军阀内部也分新旧两派,但其实质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弥漫着反动势力的东三省,其民族性更为刚毅,革命萌芽得到了深厚的栽培,劳工组织运动、学生运动日渐活跃,逐步成为民族革命的新重心[2]。在这种形势下,东北地区亟待建立有力的政党,有组织地领导整个东北地区的人民进行革命斗争。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充分认识到,未来中国革命的出路离不开中东、南满两大干线,必须将其放入长期发展战略。中共“一大”即确定要在东北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罗章龙、陈为人、李震瀛、马骏等人先后来到东北宣传党的主张,开垦革命荒地,点亮革命火种,推进东北革命活动的发展。由于奉系军阀对革命活动的残酷镇压,群众基础薄弱,多个组织活动被破坏,在东北建立党组织十分困难。1924年1月,经组织安排,通过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介绍,韩乐然以青年画家的身份来到奉天基督教青年会工作,开展秘密建党工作。

二、培养党的青年骨干,汇聚革命力量

青年是党组织建立、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受到十月革命思想的影响,奉天曾出现一批进步青年。但罗思危在1925年在给团中央的信中认为:“奉省的学生,太显麻木,即如国家屡次的政变,本地日人平常的刺激,和本校管教的腐败,总不闻有什么感应反动……”[3]东北青年学生亟待党组织的联络与指挥。韩乐然来到奉天以后,充分认识到青年力量的重要性,借助其画家身份的掩护,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进步青年骨干,为党在东北建立组织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组织基础。

奉天基督教青年会虽然是一个宗教团体,却汇聚着一群有着进步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深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常常聚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局,探讨国家出路。韩乐然来到奉天基督教青年会后,与阎宝航相识,两人一见如故,经常促膝长谈。韩乐然向其宣讲马克思主义学说,介绍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使其看到帝国主义与军阀势力相勾结的本质,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对其思想的转变和信仰的坚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韩乐然有计划地考察培养奉天基督教会中的进步青年。苏子元等进步青年以奉天基督教青年会为掩护,成立进步组织“星期三会”等,宣传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活动。韩乐然借助奉天当局对奉天基督教青年会监管相对宽松的机会,请上海党组织邮寄来大量党的刊物、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宣传共产主义的刊物,如《向导》《中国青年》以及《反对不平等条约》《反对关税》等宣传小册子,通过苏子元在“星期三会”中传阅,引导一批进步青年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在此基础上,高子升、郭纲、吴竹村等人成立“社会主义研究小组”,通过个别碰头、全体座谈等形式,传阅马克思主义思想书刊,探讨研究社会主义理论,漫谈社会问题,并翻印进步小册子在奉天学生中散发。

1924年,韩乐然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国共合作的指示精神,协助朱霁青发起成立“启明学社”。该组织表面上是一个文化团体,实则为国民党外围组织,吸收一大批奉天各界知名人士。韩乐然经常参加“启明学社”的活动,并推荐苏子元从事《启明旬刊》的编务工作,利用自己的社会声望宣传革命思想,联络进步青年。同年秋,韩乐然指导苏子元组织成立“文学研究会”,传播分发各种马克思主义著作以及宣传党的思想的报刊等,通过阅读、漫谈读书心得、交流个人创作等方式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奉天进步青年。

在韩乐然的积极组织和培养下,一大批进步青年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为奉天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高子升、郭纲、苏子元、巩天民等人后来均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东北革命斗争的骨干,有的成长为中国共产党奉天地方组织的创建者和早期领导人。

三、扩大社会影响,在斗争中洗礼成长

借助画家身份的掩护,韩乐然打破往常地下活动的隐蔽特点,采取公开活动、扩大社会影响的方式,以争取更多的进步青年。为给奉天贫儿学校筹款,韩乐然在南关奉天省立第四小学举办个人绘画展览,轰动奉天。展品多为韩乐然创作的油画、水彩、铅笔画等写生作品,在当时的奉天颇为少见,每日参观者络绎不绝,张学良和奉天市长曾有翼也专程前来观看,提高了韩乐然的社会影响力,为其在奉天开展革命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1924年9月,经奉天省教育厅审定,韩乐然在奉天城小西关附近一处民宅成立奉天美术专门学校[4]。学校教师多为其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同学,陆一勺为西洋画系主任,许霞白为中国画系主任。美专开设了美学、美术史、哲学、构图学等专业课程,教学气氛十分活跃。这是东北第一所私立美术学校,韩乐然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基础,将西方艺术与东方文化相结合,重视师法自然,尊重学生个性,提倡风格多样,打破了当时奉天传统守旧的美术教学思想,为东北美术教育带来新的气息。

学校在教授学生绘画技巧的同时,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韩乐然除完成学校工作外,还利用空余时间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著作,并将自己的所学所感传达给他的学生。在他的影响下,美专的教员许闻天、叶鼎落及其学生李向之创办了《大亚周刊》,专门刊载讽刺当局的反帝、反封建军阀的画作,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激发了民众的爱国思想。韩乐然利用学校的影响力和掩护,组织在校任教的上海著名话剧演员欧阳予倩等人公演进步话剧,宣传进步思想,开展爱国主义宣传,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奉天美术专门学校秉承为民众服务的办学理念,促进了东北近现代美术的新发展。同时,由于奉天美术专门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进步人士参与其中,在学生群体中也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在团结社会进步力量、联系奉天学生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1925年,任国桢受李大钊派遣来到奉天开展建党工作,通过苏子元与从事地下工作的韩乐然取得了联系,两人经常一同研究理论,助推学生运动,秘密建立党团组织。五卅惨案后,韩乐然与任国桢合力推动组织奉天学生支援五卅运动。韩乐然根据时局情况,安排苏子元发动组织奉天学生举行示威请愿活动,声援上海工人、学生的罢工、罢课斗争。奉天学生的请愿示威活动迅速影响到全省各地的学生,营口、抚顺、新民等地的学生纷纷主动加入到声援运动中,成为奉天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学生运动,影响了整个东北地区的反帝爱国运动。

1925年,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韩乐然离开奉天前往哈尔滨继续开展革命活动。虽然韩乐然在奉天活动时间不长,却为党组织在东北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韩乐然临行前将其几年中发展的共青团员、青年骨干及其他重要社会关系均交予任国桢,这些成为中共奉天第一个地方组织———中共奉天支部建立的基础。

猜你喜欢

奉天苏子东北
The influence of 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suspension droplets on the ion flow field in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humidity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宫廷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视域下的明代外交图景
影像志
奉天设计师沙龙
我爱你,祖国
大东北的春节
我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