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中浆砌石施工技术的应用
2021-12-28王琳琳
王琳琳
(东港市水利事务服务中心,辽宁东港 118300)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至关重要。近年来,浆砌石施工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这是因为浆砌石施工技术具有良好的密实性和坚硬性等特点,不仅能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还能减少外界因素,如腐蚀、污染等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损坏,显著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1]。同时,浆砌石施工技术的后期工程施工和维护工作相对比较便利,因此,浆砌石施工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性。
1 技术概述
对于浆砌石施工技术的应用,其施工材料主要是胶结性工程材料,这种工程材料的优势在于所形成的石砌体材料相对比较牢固,结构比较稳定且具有良好的密实性。农田水利工程以灌溉作用为主,而这种工程结构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同时,浆砌石材料自身的结构强度相对较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农田水利工程自身的抗干扰能力,这样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也得以延长,极大地缩减了后期工程维护的工作量。
浆砌石施工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3 方面:1)浆砌石施工技术的施工工艺相对简单,施工成本相对较低,施工材料简单易得且材料的利用效率较高;2)浆砌石施工技术的施工操作相对简单,施工过程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能有效避免施工工期不当的问题[2];3)浆砌石施工技术在防渗性能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因此浆砌石施工技术值得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推广应用。
2 实际应用
2.1 浆砌石工程材料的选择与配制
对于浆砌石施工技术来说,工程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浆砌石施工工艺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在浆砌石施工工艺中,主要的工程材料有砂石、水泥和砂浆等。对于石料的选择,重点把控参数是石料的厚度和重量,以保证砌筑结构的稳定性。如果石料的厚度和质量与筛选标准存在偏差,使整个砌筑结构存在缝隙时,则需要在缝隙中填补片石进一步优化砌筑结构。但需要注意的是,片石的使用数量要控制在石料总量的1/10 以内,不能大量使用。
对于石料的运输与保管,需要在运输过程中尽量保证平稳,以免石料被过度磕碰。石料在储存保管过程中要堆放整齐,其储存环境要避光干燥且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以免对石料的性能和完整性等造成影响。对于砂料的选择,需要重点把控砂料质量。严格按照相关行业规范和标准来采购,尽量选用信誉良好的材料供应商。同时在材料进场前需要做好质量检测工作,以保证材料满足实际生产要求。对于水泥的选择,主要是对水泥型号的确定,这需要结合施工现场条件和施工要求来确定。而水泥的保存环境也要尽量保持干燥。尤其是砂浆拌制环节所采用的水泥最好为袋装水泥,并注意对水源的控制和使用。需要严格按照施工的设计对水泥砂浆进行一定比例的配制,其黏稠度一般控制在30~50 mm,并注意控制搅拌温度和湿度[3]。水泥砂浆的搅拌一般采用搅拌机来操作,重点是要控制搅拌时间、间歇时间及搅拌力度等,确保砂浆质量满足施工要求。
2.2 浆砌石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
浆砌石施工技术需要遵守相应的施工工艺流程,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同时确保浆砌石施工能够正常有序的顺利开展。在施工前,相关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的工程情况和工程施工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为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依据。浆砌石施工技术的应用,也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环境及设计要求等选择合理的施工方式,确定施工工序和施工流程,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通常情况下,浆砌石施工的工艺流程大致包含基础面验收、现场测量放样、铺浆作业、砌体安装、填缝、振捣和养护等。
浆砌石施工准备阶段需要对基础面进行处理,使其满足后续施工处理要求。而对基础面施工成果需要进行专业的验收,以确认其是否满足相关的施工要求和规范条例,同时要对基础面处理施工的相关指标、参数与施工设计要求进行核对,确认是否一致,以便能为后续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现场测量放样主要是测量人员对施工现场相关建筑的形状和位置等信息进行测量和定位,并采取清晰的标识作为定位提示,方便测量放样作业能够精确有序地开展,并做好现场测量放样信息的相关记录[4]。在铺浆环节,对基础面进行散水处理,然后在基础面表面进行胶结材料的铺设。胶结材料一般是结合工程建设要求按照规定比例配制。对于胶结材料的铺设,需要重点把控铺设厚度和铺设的均匀性,以保障铺浆作业的施工质量。接下来就是砌体安装环节,要对砌体材料提前做好清洁和处理工作,将砌体材料表面的青苔、泥土等杂质进行彻底清除,以保证砌体安装环节所采用的砌体材料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砌体材料根据相关施工要求逐一安装在铺设的浆层材料表面。在砌体安装过程中,需要把控砌体之间的安装间隔,使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障砌体安装质量。通常情况下,相邻砌体之间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缝隙,这时就需要用混凝土浆体进行灌注。在填缝环节,可以采用平缝、竖缝及勾缝等多种填缝方式,但需要注意的灌注混凝土需要与砌体材料之间保持平齐。随后需要对胶结材料进行相应的振捣处理,结合胶结材料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振捣力度对其进行处理,使胶结材料更加密实、稳固。在浆砌石施工处理完毕后,还需要进行施工养护。施工养护作业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而定,重点需要把控施工养护时间和施工养护方法等,确保施工养护作业科学合理,进一步提升浆砌石结构的施工质量。
3 技术要点
3.1 平整度
平整度是浆砌石施工技术最基本的要求,经过浆砌石施工处理的砌筑面必须是平整的,这样才能为后续工程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平整度不仅限于同一砌筑面上的平整,而且要求相邻施工面之间具有一定的平整度,砌筑间距一般需要控制在30 mm 以内,这样能够避免相邻砌筑面之间产生过大的缝隙。施工环节需要加强对平整度的检测和校验工作。
3.2 稳定性
浆砌石施工结构中,石块材料自身存在一定的重量,并且与其他结构材料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缝隙,这就需要结合施工结构特点,选择合理的砌筑角度,使砌筑面平整的同时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如果在砌筑过程中发现石块存在松动的问题,则需要对石块进行轻轻的敲击,使其能够再次稳定地嵌入到整个工程结构中。浆砌石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结合自身的施工经验对石块的砌筑与稳定性进行把控。
3.3 密实度
浆砌石结构密实度的提升,有助于提升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在铺浆环节,需要拌制和砌筑工作同时开展,促使浆液的粘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使砌石黏结的更为紧密,同时还需要确保石块之间填满浆液[5]。在砌缝填充环节,通常是将砂浆振捣到表面泛浆,确保缝隙被完全填充,使砌筑面的强度和密实度得到保障。
3.4 错缝处理
在浆砌石施工环节,需要将砌石的各个砌层和石块之间的缝隙错开,错缝处理需要按照相关的错位标准来执行。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错缝不当的情况,可以借助丁石进行处理。这时候需要准确把握丁石的定位位置,以实现石块之间的错位,避免对整个砌筑面平整度和稳定性造成影响。
3.5 养护
砌筑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合理的养护,重点需要控制养护时间和外露砌筑面的温度。一般情况下,施工结束后12 h 内就进入养护期,养护周期一般为14 d。对于外露面的湿度和温度,养护期间其表面温度最好控制在30 ℃以下,如果表面温度过高,则需要采取洒水湿润的方式进行养护,如果表面温度过低,则需要用草料或者棉被将外露面进行覆盖。
4 结语
浆砌石施工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渗透性等特点,其综合性能相对较高,能够显著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率。而浆砌石施工技术的运用,需要结合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在施工环节严格把控施工技术要点,确保施工科学有序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