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问题浅析
2021-12-28榆林供电局张修权胡亚宁
■ 榆林供电局 张修权 胡亚宁
随着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电力供应市场需求增大,供电企业的电网建设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变电站数量越来越多。变电工程质量直接影响着后期运行的稳定性和维护工作量,同时也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做好变电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是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和所涉及专业管理部门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找出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保证电力安全生产,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前期设计及审查不足
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前十分关键的环节,与工程的实际操作和竣工结果紧密相连。若工程设计环节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从项目审查和验收工作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及设备选型时对设备运行环境及后期运行维护与检修的需求考虑不够周全,导致设计成果存在一定缺陷。如部分项目工程中,主变压器的某侧断路器未设计变压器侧隔离开关,在检修该断路器时,必须将主变完全停电,才能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无形中降低了对外供电的可靠性;再如KYN61-40.5型开关柜在部分地区运行中不会出现问题,但在某些地区使用时,运行中存在凝露、绝缘下降问题,最后导致设备烧损停电的事件频繁发生;还有部分配电装置户外布置的工程中,35 kV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熔断器没有选用新型卡扣式接线帽盖的熔断器,而是采用户外传统的RW10-35型高压限流熔断器,该型式的熔断器接线帽盖用普通螺丝与两个半圆铁片固定在外绝缘瓷套管上,由于结构型式和户外布置原因,长时间受雨淋锈蚀,导致在更换熔断器时,存在螺丝不易打开或滑扣、更换困难等问题;此外在电缆穿管封堵中,设计人员没有设计专用的封堵元件,仅采用防火堵料封堵的方式,夏季或气温较高时,防火堵料软化跌落导致封堵失效等等。
设计图纸不够细化或与现场实际不符。如部分项目图纸只有简单的样图和简单的文字说明,没有经验的施工人员无从下手,难以照图施工。还有部分项目设计时,施工人员并没有去现场实地勘察安装位置,只是套用之前的某一份图纸。这种情况下,如果套用的图纸不是与现场相符的最新图纸,可能会出现设备到现场后没有安装位置,或勉强安装后没有了检修维护通道。类似的问题需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反复沟通后才能确定,不仅不利于现场施工,还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工程设计审查流于形式。部分工程设计审查往往是前一天通知,第二天就开审查会,没有给参加审查人员留有充足的看图时间和思考时间,导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没有起到图纸审查的实际作用。
施工队伍质量管理水平的影响
近几年来,随着新建输变电项目越来越多,更多的施工队伍参与到输变电工程建设中来。由于这些施工队伍不是来自同一个企业,管理标准和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一些刚刚接触电力行业工程的施工队伍由于施工经验欠缺,加之对施工安装过程中工艺和质量管控不严格,导致工程建设中问题频出,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现场监理发挥作用不强
部分变电工程建设项目虽设有监理人员,但由于监理人员大多是返聘企业内一些退休人员,或由于管理不够,或由于监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或由于责任心不强把关不严等等因素,导致工程建设中部分施工和安装工艺及质量问题未被及时发现和纠正,直到后期竣工验收中问题才被发现,造成返工或问题被永久遗留。
生产准备管理及流程的影响
有些企业建设管理与投产管理衔接不够紧密。生产准备的各类设施及物品的采购审批流程较复杂,周期较长,导致部分变电站投运时,部分设施及物品不能及时配置到位。运行检修维护专业人员未同步参与到项目工程建设中来,存在运行检修维护人员对设备不熟悉、不会操作、不懂维护,相应的操作规程不能在投运前编制好。
验收组织管理的影响
面对部分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运行检修人员原有业务技术水平不能满足专业岗位的需求。往往是参与验收的人员边学习边验收,造成验收时间延长,同时由于对设备的熟悉程度不够,即使产品存在问题也不能及时发现,影响工程质量。
验收组织管理不够精细化。企业现行规范验收卡内所列项目与部分工程现场设备和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如项目不全、验收内容与设备不符等情况。在验收环节,没有结合工程实际规模和设备型号等修改和细化有关验收卡的项目内容,造成了部分应该验收的项目短缺或遗漏,影响到工程质量。
部分项目工程时间紧任务重,给验收环节的预留时间不充足。由于验收时间被大大压缩,验收工作中难免出现粗枝大叶的情形,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验收质量下降。
大部分工程达不到“零缺陷”移交。如部分变电站没有生产生活用水,后期长时间得不到解决;设备验收遗留缺陷长时间得不到消缺等基建遗留问题,大大增加了后期的生产运行维护工作量和生产成本。
措施及建议
工程设计环节
项目建设前,设计人员现场勘察环节不能少,确保设计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合。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建设中施工安装的可操作性,后期运行检修维护的便利性,进一步细化设计图纸、说明及要求。做好图纸审查工作,提前给相关专业和单位分发工程图纸资料,确定审图人员。应考虑审查人员阅图所需时间,尽量避免类似上午通知和分发图纸,下午就开审查会的情形。
设备选型环节
设备选型应优先选择故障率低、维护量小、技术先进的设备或材料,尽量避免选用运行中故障频发或问题较多的设备。结合在用设备种类实际情况,尽量避免设备种类繁杂、厂家众多的情况,以减少后期运维检修压力,同时也可减少不同种类备品备件的仓储数量,节约资金。综合项目工程所在地域地理环境因素,合理考虑电气设备的布置,优化设备选型,提高工程整体质量。
项目管理环节
超前规划,加大前期投入,避免新建工程刚刚投运就开始扩建,因扩建导致频繁停电或停电困难,以及为了按期给用户供电赶工期而造成工程质量标准降低、投运时遗留问题较多等情形。
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形成企业内统一、规范的施工工艺标准,编制出台工程电气、土建等各专业施工工艺示范手册。
全面加强工程的全过程管理,严格施工单位准入制度,夯实现场监理人员责任,加强工程质量监督。
通过培训或外出学习,给运行检修维护人员提供更多学习新设备新技术的机会,提高运行检修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统筹组织、细化工程各项管理工作。如基建工程要同生产运行准备工作同步考虑,计划投运工作时应统筹考虑竣工验收工作,项目工程的各项工作流程和内容及标准应明确、细化,充分考虑各个环节的衔接问题等等。
变电工程管理从最初的建设到后期的生产运行,涉及设计、设备选型、施工安装、验收、生产准备、启动投运等诸多环节,专业众多。由于参与的单位较多,致使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也比较多,要想确保其整体质量就必须实施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和全过程的严格质量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