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的困境及出路
2021-12-28赵滟
赵 滟
重庆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产生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近年来,重庆地方政府和民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不仅注重收集和整理原始档案,还健全保护制度、注重生产性开发,在非遗档案保护和开发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与周边省份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需要改进保护方式,提高保护水平。
一、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概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为保护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和收集整理而形成的对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1]82。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指有关于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相关记录。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大部分来源于民间,地方特色鲜明、档案内容丰富、保护载体多样、保存较为完整,不仅具有文化传承和交流价值,还具有经济开发价值。在新时代,重庆不仅需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本土品牌文化建设和传播,积极融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还需要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连接点的区位优势,赋能地方经济发展。
二、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的困境
1.保护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通过重庆市非遗资源普查和各地区的日常调查,相关部门对重庆的非遗家底进行了摸排,于2007年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至2020年共公布了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目前只公布了五批。重庆市现有市级以上非遗项目707项,市级以上传承人563名,其中国家级项目44项,国家级传承人59名[2]。
同处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云南目前都只公布了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但其代表性项目的数量和质量都高于重庆,特别是在国字号项目建设数量上远远超过重庆,并且都有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重庆目前无法比拟的。四川省目前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项、国家级项目139项、省级项目611项,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7名、省级传承人764名;贵州目前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项、国家级项目140项、省级项目933项,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96名、省级传承人402名;云南省目前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项、国家级项目122项、省级项目450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25名、省级传承人1016名[3]。与其他省份相比较,重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数量和层次的较大差距,导致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上存在档案数量不足、档案质量不高等问题。
2.保护手段传统、方式单一。目前,重庆市非遗保护工作在“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的思想指导下更多地还是从事传统意义上的保护工作,比如建立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出台非遗传承管理激励政策、加大非遗保护载体和平台建设力度等,这些保护措施主要还是从非遗抢救整理、保护制度建设、传承机制优化等方面着力。在新时代,非遗档案的保护更多的还是要让非遗活起来,要做好非遗档案的展览、文化产品开发、线上服务等,让非遗档案为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社会教育等服务。
相比相邻省份,重庆不仅在保护平台建设上落后,在创新保护方式上也做得不够。四川和贵州都建有超过2000平方米的非遗博览馆,并且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或文创园。四川通过“巴蜀工匠·非遗展”“四川故事·四川非遗情景互动展”等方式推介四川文创旅游、推介四川非遗,从而对非遗进行活保护。贵州通过文创产品集市、传统美食、文化旅游及特色产品推介等形式保护非遗。贵州省还率先提出了“文化助推脱贫”的工作思路,编制了《贵州省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2016—2020年)》。四川、贵州、云南三省深度挖掘非遗资源,采取“非遗+互联网”“非遗+科技”“非遗+金融”“非遗+旅游”“非遗+扶贫”等模式,实现非遗的转化和发展。
3.数字化建设水平不高。重庆市虽然积极参与国家非遗中心组织的非遗数字化保护试点工作,积极推动市级非遗数据库建设,但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整体数字化建设水平较低,不利于非遗的保护和开发。重庆目前没有建立单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站,其非遗保护网站挂靠在重庆市文化研究院,非遗保护只作为其网页中的一个版块。重庆非遗保护网站内容贫乏,且许多内容为空白,也无视听类多媒体信息,档案数字资源库建设严重滞后,无论是非遗爱好者还是非遗研究者,基本上得不到检索和查询等数字化服务。
西南地区的云贵川三省都建有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站,其信息资源较为丰富。四川省建有“O2O智慧宣传服务平台”、“非遗·四川”多媒体资源库,建有集非遗保护宣传、业务办公、资源检索的“五位一体智能服务平台”,与四川大学“喜马拉雅多媒体数据库”团队合作,大力推进非遗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设。贵州省则建立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管理系统”。
4.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不强。重庆2018年出台了《重庆市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为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促进就业、实现精准扶贫、增强传统街区和村落活力,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为推进非遗产品及衍生品的开发,每年市级财政拨付的非遗专项保护经费中专门设立非遗产品及衍生品扶持资金,每年筛选15—25个适于生产性保护的非遗项目,按照10—15万元标准补助,激励创新生产性保护举措,帮助企业研发产品,推动非遗走进市场。重庆虽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开发方面做了一定工作,但其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仍有欠缺,深度开发不够,生产性开发不足,非遗成果转化水平不高,支持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能力不强。
西南地区的四川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5个。文化产业园积极探索数字类文化创意产业专业孵化服务模式,将非遗与数字结合起来,打造特色品牌。贵州则充分利用多彩贵州风景眼文化创意园,推动非遗文化元素传播,为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启迪未来和示范引领,促进非遗文化资源产业化和商业转化进程。
三、加强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的路径
1.加强调查研究、打造特色和精品。为了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工作水平,一是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野调查。保护的基础在于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其根本在基层、基础在调查、希望在田野。没有田野调查,就没有原始资料,没有原始资料就没有整理和加工,就不会有开发利用和创新发展。二是要做好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培训需采取理论讲授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内容应包括田野调查、报告撰写、录音录像、数据库建设等,同时要结合项目做培训,在项目实施中培养骨干人才。三是要加强和高校的合作。通过在高校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做好非遗的教育、非遗的传播,更要做好非遗的研究。通过整合高校、保护单位、行业企业等社会各方资源,采用政产学研合作共建新模式,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做深做实产教融合与成果转化,打造一批极富地方特色的文化作品和文创产品,助推非遗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换。
2.加强活态保护、做好活态利用。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护要从静态保护走向活态保护,要让馆藏档案从沉睡中站起来、动起来。一是做好档案展览。档案展览不仅仅是非遗知识教育,也是一次美的教育,更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通过专业策划,注重艺术设计和实物的展示,充分应用多媒体形式,增强展览娱乐性、参与性、互动性。通过原生的重现、历史场景的再现,使广大民众得以多维度、全方位地走进非遗、了解非遗、参与非遗保护,从而增强文化自信。二是积极走出去。利用艺术节、非遗节等平台,通过活态展演、实践展示等形式,让档案走出馆藏室,让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市场,做好非遗的交流推广,产品的宣传推介,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以此创造经济价值,延续其文化价值[4]46。三是推进“互联网+”行动。互联网不仅推动经济的转型和发展,还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线上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新时尚。通过“互联网+”行动,实现非遗和传统文化创新、文旅产品开发、生态保护、扶贫开发的深度融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通过互联网走向基层、走入群众、走进生活。
3.加强数字保护、做好信息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档案的保护技术日益提高,给档案的存储和保护带来极大便利,它不仅能实现简单的档案翻拍,更能实现档案的场景化应用。为了提高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数字化水平,做好信息利用服务,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专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站。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及时性、便捷性传播,人们习惯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的个性化解读和圈子互动,这就需要改变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护方式,通过建立专业的非遗保护网站来进行非遗文化的阅读、传播和研究。二是强化技术运用,实现档案保护形式的多样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中,不能以纸质图书和音像制品的保护方式为主,要提高口述档案制作水平,提高缩微等技术应用水平,实现声光电多种形式的融合,让档案活起来、动起来。三是建立档案信息公共数据库和检索平台。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进行二次开发和集成应用,实现档案信息的电子化、数据化,做到档案信息服务的开放性、互动性、快捷性,做到信息的共享共用,提升档案服务水平[5]55。
4.加强商业化开发、做大非遗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6]1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巴渝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要实现在继承和弘扬中传播创新成果,得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走产业化发展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不能满足于档案的收集和整理,更要注重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实践证明,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既能实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又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7]8。非遗产业化能解决传统非遗产品制作标准化不足、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还能实现销售渠道的短平化,及时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二是建好文化产业园或基地。文化产业园或示范基地是集聚文化创意资金、人才及其他要素的平台,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支撑。同时,文化产业园或示范基地也能享受到一些当地政府的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政策,能为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初创和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三是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市场竞争力。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实现产业化发展,关键在于打造出得到市场认可的文化品牌。为此,要针对多层次的文化消费市场,注重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大胆采用新技术,不断改良传统手工技艺,美化产品包装设计,努力做到产品的标准化、制式化、经济化、个性化,让非遗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否则,非遗档案只能停留在馆藏查询和学术研究上,其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得不到挖掘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