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园新歌

2021-12-28李跃平

绿叶 2021年4期
关键词:青龙刘家火龙果

◎李跃平

茶香满山

又到了采茶的季节,刘家山村的茶山早已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村民们忙着采今年的第一茬新茶。刘家山村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金粟镇,与犍为县接壤,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趁着难得的好天气,我决定带妻子去刘家山村看看那整片整片绿油油的茶山,顺便采买两斤新茶。

我们一大早就从五通桥出发,不到20公里的车程,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就在我的眼前徐徐展开。村民的白墙青瓦房错落有致,门前屋后的樱花、油菜花争相盛开。我已经多年没来了,但眼前的景象让我觉得,这才是刘家山村美丽富足的样子,这才是“茶山茶水,刘家山美”应有的打扮。

春天的刘家山,阳光明媚,沐浴在阳光下的茶树亮闪闪的,看着还有一些刺眼。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茶地里,嫩绿的茶山带着泥土的芬芳,一层高于一层,层层叠叠,随地势起伏蔓延,形成了独特的茶叶风光带。仔细看着那片绿油油的茶园,园里的茶树冒出新芽,腰系竹篓的茶农分布茶山间,双手熟练地在绿叶间舞动,将一个个茶芽送入茶篓。闻着一缕优雅的茶香,那“风尘一盏杯,足以慰平生”的诗意,在我心里留下一片宁静安详的空间。

行走在刘家山村产业环线上,一派静谧的茶园风光尽收眼底。陪同我们参观的是金粟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他炫耀般地拿起那满满一篮子的茶叶告诉我:刘家山村海拔550米左右,正处于“五犍沐”茶叶产业带。这里山环水绕,土质肥沃,气候宜人,土壤呈弱酸性,尤其适合茶叶种植。

这是我知道的,刘家山村已有20多年的种茶历史。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刘家山村的茶从最初的“老川茶”到现在创立的自有品牌,其“身价”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上涨。茶山变“金山”,村民富起来,从粗放式种植到集约化管理,早已改写了刘家山村的命运,城里人都羡慕的田园生活,看在我们眼里,烙在我们心里。

听副镇长说:目前,刘家山村茶园达4500余亩,约占金粟镇茶园面积的一半,人均茶叶种植面积达4亩。刘家山村是被一片茶香给唤醒的,富裕起来的村民以乐山市打造“五犍沐”茶叶产业带为契机,大力发展茶产业,以茶叶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建立了“合作社+基地+农户”营销模式,推进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成为当地村民致富增收的主要渠道。

从属于我的角度观赏刘家山村的炊烟袅袅与绿水青山,眼前的茶树大约有一米高,一排排整齐地站立在茶园中,茶树之间留有间隙,纵横交错的生产便道将茶林连在一起。我望了一眼,便道周边开满了白色的、蓝色的、紫色的野花,由近到远快速扩展。采茶的村民三五成群,巧手翻飞,指尖在茶叶中轻盈舞蹈。村民们无拘无束、天真烂漫的笑脸,应该是刘家山村应有的表情。

刘家山村成功打造香雾春茶叶示范基地、灵山茶叶无公害基地,孕育了“香雾春”和“灵山春”两个茶叶品牌,天然无公害的种植环境让村里的茶叶很受消费者喜爱。一阵轻风吹过,茶香弥漫开来,那久久弥留在齿颊间的醇香,仿佛会顺着舌喉,向下滑到脏腑四肢,向上升到脑勺额际。

我想,如果用语言去描述刘家山村的变迁,可以有千百种解释。刘家山村以茶叶产业为发展核心带动村民增收,通过幸福美丽新村、特色村等项目实施,新建、改建农房,让村民“住有所居,住有所安”,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省级“四好村”、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一幅现代化农业图景,让刘家山村“茶山育茶、茶水育人、多彩茶园”理念,在我的脑海中生发出“境界”二字。

近年来,茶园面积不断扩大,村民的收入一年年增长,土墙房变小洋房,村道更宽敞,绿化更优美,美丽乡村建设,让全村“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也顺利推进,平整的水泥路蜿蜒向前,串联起秀美山村的恬淡生活,刘家山村从里子到面子都有新面貌,新得有点让我眼花缭乱。

这时候,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急匆匆地跑来,满脸的阳光和开朗。我们握手寒暄,他的手是那样有力,分明透着一股富裕起来的刘家山村人的大方和豪气。他说:通过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的茶叶,通过了欧盟400多项茶叶检测指标,我们的“香雾春”“灵山春”属于名副其实的“零农残”有机茶,不仅深受国内市场欢迎,还远销欧洲。每到采茶季高峰时期,平均每天会吸引周边镇、村上千人来此采茶务工,茶叶产业收入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76%。他像一株茶树稳稳当当地站在我的面前,如刘家山村应有的挺立姿态。

刘家山村变了。我望着茶园,有很多像小鸟嘴巴一样的嫩叶,宛如繁星一般点缀在茶树上。人勤景美,茶香四溢,刘家山里好风光。当我告别刘家山村时,悄悄地抄下了一位茶农未写完的诗。

青龙有约

从天下名山大门走出后右转入省道,仅6公里的车程,即可到达以“古”著称的罗目古镇青龙社区。这个坐落在峨眉山和二峨山脚下的“中国传统村落”,流水潺潺,古韵悠悠,已经被峨眉山的仙气浸染成为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地标。

青龙社区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罗目镇,始建于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商周时期已有人居住,是明清时期茶马古道从平原进入山区的第一站。据《唐史》载: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为安抚獠人,在峨边沙坪一带设置罗目县,到了宋代才移到今峨眉县境内。据《乐山市志》载:罗目镇位于峨眉山市治地绥山镇南9公里,临江河北岸,原属青龙乡辖地,习称青龙场。

我第一次去罗目古镇,是10年前,所有的记忆对我来说,是一种吸引,更是一种唤醒,在岁月的更迭中,默默地增加着一圈一圈的年轮。抚摸着一扇扇色彩斑驳的楼门,一种种风格完全不同的场景占据了我的眼睛,那是梦幻般的现实与远古交叠,现实般的时代风云与罗目古镇交错辉映,由于峨眉山给它的另一份滋养,直到今天,罗目古镇仍仙气十足。

听峨眉山的诗友讲,罗目古镇原为与峨眉、绥山平级的一个县,属古嘉州辖地,在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并入峨眉县。听当地的老百姓讲,与青龙社区毗邻的二峨山是峨眉山“道教第七洞天”的主要发祥地。距古镇罗目临江河南岸1.5公里有一景点古迹“猪肝洞”,那里至今仍保留着不少道教遗迹,有吕洞宾曾游憩的传说。当年,横跨临江河两岸的龙凤廊桥是二峨山道观人士的往来之路。

和众多川西民居一样,罗目古镇青龙社区的传统民居同样以精致规整、含蓄内敛的四合院布局和风格为主,多采用院落式几落几进的单座建筑群体组合。以杨家院子为代表的古建筑一般为板墙黛瓦,基本形式多以天井为核心,形成外围封闭、内部开敞的空间结构,给人以古朴淡雅、梁架工整、秩序井然之感。走进位于万埝街上的杨家院子,它占地300多平方米,建于民国初年,阶前的苔藓,墙上爬满的青藤,仿佛在向人们默默地讲述着远久的故事。

就在我仓促间回过头时,突然发现,斗转星移、事过境迁,半睡半醒的青龙社区,原有的格局被打破,但这里依旧古风犹存,一幢幢穿榫斗梁、雕龙画凤的古旧木板房,没有什么变化,只有传承和沿袭。雕花的门楣,木格条的窗棂,充满诗意栖居的美学意蕴;长满青苔的老井,高大粗壮的老树,也印证了罗目古镇的很多传奇故事,难怪直到今天,罗目人还喜欢拿古人的事说自己的愁,来守望这古老的曾经。

看见天际和落日,或者远山薄雾,会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感慨。青龙社区传统与时尚并存,传统的手工艺和风味小吃,千百年来就这样勾起了我们无尽的乡愁。传统的习俗在这里得到延续,那些恬静的时光总给人惊喜,油然而生的悠闲心情,让人感觉非常舒适。

青龙社区保持着它特有的古朴和飘逸,这里的一砖一瓦都保留着原来的样子。如果天气好的话,站在古镇上可以清晰地眺望峨眉山金顶,这里是统览峨眉山的绝佳地点,甚至让人感觉到李太白的“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的幻化,那种返璞归真的感觉,满是“中国传统村落”气息。

青龙社区的大部分建筑都保留着古朴的特点,木质、板搭门、榫卯结构,意蕴风流,各具情韵,其魅力完全是心灵相通大自然的造化。这是人们对罗目古镇的印象,也注定了“活力青龙”的精彩。在诗友的陪同下,我们行走在顺河街、万埝路、半边街的路上,听着铁匠铺“呼隆”拉响的风箱和砧板上“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仿佛在倾听一座小镇的古往今来,更使我们确信罗目古镇的魅力。

踏足青石板铺就的老街,游走于阡陌纵横的主街、小巷,青龙社区里处处是旧时光的印记。行走在青龙社区,依旧鲜活的市井生活,作为罗目古镇的标签和人文丰赡的艺术符号,黄昏时袅袅炊烟从村落里升起,落日余晖中一幅幅温馨动人的图画,带着一座古镇的温暖,将成为峨眉山旅游图景一抹新的亮色。

故乡的火龙果

夏日的狮子山,一株株仙人掌模样的植物映入眼帘,枝条间隐约可见紫红色的火龙果,和万里村这片山水搭配的是那样合情合理,那般天衣无缝。

自七月以来,火龙果陆续进入成熟期,万里村一寸一寸时光都被花果染透。我抬起头来凝望一眼,五通桥区“水晶火龙果基地”的醒目招牌,折射出万里村明媚的侧影。那外表像一团愤怒的红色火球的火龙果,用一簇一簇的鲜艳,绽放出千百顷的微笑。

火龙果,一个颇负诗意、水灵灵、嫩闪闪的名字,镶嵌在万里村的万绿丛中,给人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听基地的主人讲:火龙果是一种绿色、环保果品,其果肉嵌满了黑色的小籽,不仅味道香甜,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集水果、花蕾、蔬菜等属性于一身。听着主人的讲述,我仿佛看到那红的汁液,涂染了森林,涂染了坡地,显示着万里村的繁华和富足。

放眼望去,一片山坡上,时见果农的身影隐没其间,他们的身后,跟随着前来采摘的市民。万里村党支部的邱书记是我的同学,他陪同我们顺着蜿蜒的村道缓行,一列列整齐的火龙果树映入眼帘,有的枝头结满紫红色的果实,有的长着淡黄色的花苞,有的还是青色果实,所有的枝条都弯向根部,似乎在用方言问候远道而来的客人。

火龙果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口感好,花青素含量高,极具美容养颜功效,有观赏、食用、药用等优点。邱书记告诉我,基地的主人是一对夫妻,在外地的一家果园打工,他们知道火龙果很少发生病虫害,几乎不使用任何农药就可以正常生长,且收益很高,夫妻二人考虑到自己的家乡万里村还是贫困村,便萌发了回家乡种植火龙果的想法。

万里村是高低不等的丘陵,那些灰暗的泥土上生长的杂草,顽强而苍翠,似乎在诉说万里村人不甘落寞的心境。2015年,夫妻二人回到家乡万里村,在政府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计划的政策帮助下,先后贷款投资200多万元,流转土地50余亩,经过土地平整,硬化生产机耕道,搭建攀爬架等前期工作后,从台湾引进红心火龙果,创建了五通桥万里村“水晶火龙果基地”。一行行整齐的火龙果将浅波轻漾的田亩勾画成了一张漂亮的红格稿纸。

火龙果作为一种热带水果,要想在万里村种植成功,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如何确保火龙果成活并正常生长?如何促进火龙果开花结果?这些都是摆在夫妻二人面前的问题。他们经过多地考察、种植技术培训,试种了水晶系列、燕窝果系列等十多个品种,并邀请农科院种植专家前来指导。经过一年多的悉心照料,火龙果已进入生长旺期,并已经开花结果,其口感、甜度、果型均达到了原产地的标准,甚至有所超越。

火龙果就像辣椒一样,可多次重复开花,谢花后约40天果实成熟。为了确保基地火龙果的品质,夫妻二人坚持人工除草、科学种植。听夫妻二人讲:万里村的火龙果基地规模有200亩,种有紫水晶、白水晶、红水晶、巨无霸等十多个品种,因为品种不同,果子成熟期也不同,基地里果子的采摘期可由6月中下旬持续到11月。一到火龙果摘果的时候,火龙果还未走出基地,就被前来采摘的市民抢购一空,把一个热闹的世界全部展现在眼前。

火龙果的芬芳是有重量的。在万里村,一到开花的时候,便有很多人来基地观赏,果实一成熟,就有人上门购买。亚热带的景色从未离开过我们,那震撼人心的视觉冲击,几乎让人为之倾倒。邱书记随手摘下一颗火龙果,切开后递给我,说:老同学,尝尝。我咬下一口,紫红色的汁水从我的口角蔓延开来。夫妻二人在一旁,眼神中都透出神采,使我的心跳与大地的起伏契合了。

为了方便市民到基地采摘火龙果,夫妻二人还修建了农家乐,为市民提供可口美味的农家饭菜。我扭过头来望了一眼,林木疏朗的隐约处,我终于看到了一缕袅袅的炊烟,农耕的田野与村庄渐次擦亮我的眼帘。

有这样的山水,就必须有这样的人,这是灵山秀水孕育出的杰作,这是人造的美景,是神造的自然与人造的乡村合理配置。那色彩亮丽的民居,如村民安居乐业的图腾,写着最耐读的一篇田园散文。

猜你喜欢

青龙刘家火龙果
红心火龙果不神奇
羽翼
邱婕 火龙果带火创业路
当 我 们 一 起 走 过
少林功夫拳(三)
小青龙说“角”
青龙现身记
My Summer Holiday
妈妈的白发
火龙果里有黑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