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国华:痴情为工人讴歌的作家
2021-12-27关捷马丽萍
关捷 马丽萍
2019年8月12日10时,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称,我国首台套10万等级空分装置用压缩机组打破国际垄断横空出世,这个奇迹是沈鼓集团创造的。
5天以后的8月17日,中国制造业第一部长篇报告文学《锻造“中国芯”》新书研讨会在辽宁沈阳召开。这是一部记录沈阳鼓风机集团的作品,它展示了东北振兴的希望所在,展示了中国大工业高歌猛进的风向标。
辽宁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滕贞甫出席了研讨会,这位刚刚凭借《战国红》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著名作家,公正评价道:“商国华宝刀不老,真乃文学辽军的老将黄忠,近年来可谓老当益壮,斩获颇丰。他的写作是紧密贴近时代,感受时代脉搏的具体体现。从《我们走在大路上》《师道弯弯》,到这部《锻造“中国芯”》,他用一部部厚重扎实的著作显示了自己的实力,丰富了文学辽军的成果,为年轻一代作家作出了表率。”
研讨会上,沈鼓集团董事长戴继双捧出“沈阳鼓风机集团名誉职工”证书和赠品——安全帽和一套天蓝色工装,商国华当场穿戴整齐,动情地说:“从事文学创作三四十年,我得过无数次奖,今天获得沈阳鼓风机集团名誉职工,却是对我最大的褒奖。”
记录“中国芯”
2017年春天,身为铁西区文联主席的他,带着演职人员去沈鼓慰问演出,意外发现了被中外科技人员围观的庞然大物。老外一边变换姿势调整镜头,一边不时发出“okok”的惊叹。中方电视台人员忙着录像、采访,“这是个什么东西?”商国华好奇地问沈鼓工会主席刘胜民。对方告诉他:“这是我们沈鼓集团科研团队用6年时间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十万空分压缩机,全长30米,重量超过了470吨。目前全世界只有两台,这是国内唯一的一台。”“它的作用是?”“可以将地下大量的煤变成滚滚石油。”
商国华从小在沈鼓围墙外玩耍长大,他没想到在自己身边居然还有这么厉害的“大家伙”。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撞击他,这份冲动的原动力就是铁西情结,30多年来,商国华出版13部作品,每一部都贴着“铁西工业”的标签,都与工人阶级紧紧相连。
现在,商国华决定再来一次。
为了求证沈鼓集团在国产化过程中的一段事实,商国华两次去北京。本来第一次在京采访了相关人士,写出了草稿,可是,当他发给国家能源局领导时,黄鹂司长还是觉得有一句话不那么准确。有人对商国华说,打两个电话就行了,他说:“不行,我要听出黄司长当时说话的背景与环境。”他周五去了北京,见到黄司长,认真做了采访,周六马上回来投入写作。写着写着又觉不妥,他再度进京,找到国家能源局和时任机械部的总工程师隋总。
隋总在办公室里,隔着窗户看到已近古稀之年的商国华步履发沉地走进院子。见了面,来不及握手寒暄,商国华连喊“倒水,倒水”。随手从提包里抓出来调控血糖的瑞易宁,又吃了安抚心脏的依姆多,这才坐下来喘了一口气。商国华对文字的执着追求令隋总肃然起敬,他按当年开会的场景,甚至讲话顺序,一一详细地进行了确认核实。
整整有3个月的时间,白天,商国华忙着观看十万空分压缩机实物的零件、配置、组装。晚上,他再把弄懂的知识写成一个个小纸条,密密麻麻标注上各种类型注解,然后转化成普通读者能够理解的语言,夹在压缩机书中。随着对专业的掌握与延伸,他这样的小纸条也写了500多张,最后,他再把这些让普通人听得懂的语言,全部转换成文学语言。
2018年4月的一天,商国华照例熬到了凌晨一点多。他刚要洗漱准备睡觉,突然,后背一紧,“唰”地冒出了一身冷汗,左侧胸口一阵痛……
当他醒来时,环顾病房银色的空间,妻子、儿子、儿媳和孙女都围在四周,他一下子全明白了。躺在病床上的商国华,虚弱得连话都不想说,可脑际却一刻也没有停止思考怎样快点儿写出这部沈鼓故事。
震撼“中国芯”
2018年5月12日,也就是手术一个多月后,商国华拖着4个支架的病体,不顾家人反对,毅然登上了飞往银川的飞机。他要亲眼看看沈鼓的十万空分压缩机,把生活真貌原汁原味地還原给读者。
到了宁夏,商国华看到机台上的十万空分压缩机,不觉热泪盈眶。银川宁东化工基地孟总说:“沈鼓的这台设备,至今已出满勤,干满一周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夜深,在回宾馆的路上,商国华特别兴奋,他给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的司长黄鹂发了一条微信。
“黄司长:我刚刚从宁东的化工基地采访回来,就在一个小时之前,我看见沈鼓的十万空分压缩机了,你能想到我见到十万空分压缩机之后,是一种什么心情吗?我好像看见了分别多天的孩子,掏心窝地说,我掉泪了。我好想对它说:你为咱们沈鼓、为中国争脸了!”
很快,商国华收到了黄鹂司长回复的微信。
“非常理解你与沈鼓同志见到十万空分的感悟。在你们之前,我与隋总也到过十万空分的现场,与你们的感受一样,看到十万空分压缩机的正常运转,我也掉泪了。而且,我看到70岁的隋总,也在不住地擦着自己的眼角。为什么?一句话,不就是为了我们的国产化,为了我们的核心技术吗?否则,腰杆子总是挺不起来的。”
收到黄鹂的微信,商国华异常激动。可他的心脏却再次亮起红灯。他突然一阵剧烈心颤,竟然一步也挪不动了。许久,缓过神来的商国华慢慢回到宾馆,他对任何人也没说,继续采访写作,直到回沈阳做了第五个支架。从此,商国华添了两台制氧机,每当写到呼吸不畅时,他都及时给高速运转的大脑“充电”。
商国华为了写作的真实、准确,把沈鼓近10年的厂报都要翻烂了。同时,又抱回来两大本《沈阳鼓风机》70年的大事记。对作品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背景,逐条、逐项进行比对,如有疑义,就多方联络当事人共同回忆,摸清来龙去脉再定稿。他为自己立下一条规矩——没有亲眼看到的地方不写,没有亲耳听到的故事不写,没有查到依据的事件不写。
《锻造“中国芯”》写作的最后4个月,商国华每天都带着一盒方便面,一片面包,一包香烟,这些,就能坚持写到天黑。中间偶尔给自己加点小灶,一壶茶或一杯咖啡,那是自己的专用提神剂。就这样,商国华凭借坚强的信念,终于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奉献了一部具有沈鼓史诗性质的报告文学。
《锻造“中国芯”》研讨会之后,评论家的发言覆盖了网络。中共中央宣传部2019年8月29日在“学习强国”平台,以《<锻造“中国芯”>提升辽宁工业形象的佳作》为标题作了特别报道,文章强调这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唯一一部以报告文学形式赞美沈阳大工业振兴的文学作品。这部新作的问世,是对“新时代辽宁精神”的诠释。
目前,《锻造“中国芯”》已改编成9场话剧报告剧《中流击水》,剧本交给沈阳市总工会工人文工团,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之作。
商国华已经出版的13部作品中,有12部工业题材作品,有人问“为什么你几十年来一直坚书写工人?”
商国华回答:“我的母亲,我的左邻右舍都是工人。无论我是官员,还是作家,我对他们的情感都不会变。我生活在铁西区,这里的机鸣、炉火,早已成为滋养我精神躯体器官的血液。那些历经了下岗的工人,那些为中国的大工业研发核心技术的研发者,为共和国的大工业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人,依然是共和国最有力量的人,他们理应受到尊重。我是工人阶级的儿子,我与他们血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