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体能训练指导策略
2021-12-27赵炜
赵炜
摘 要:健康是做一切事情的最基本的条件,而体育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学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深入,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行,体育作为一门能强健学生体魄、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學科,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小学生作为建设祖国的接班人,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道德品质。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应该重视体育教学,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体能训练。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体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1-015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1.076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生适当进行体育运动,有利于强健体魄,增强身体素质,从而有更充沛的精力投身于学习。然而,部分学生不爱体育、抗拒运动,他们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也与其他学生相差甚远。这些体育弱势学生的体能和运动能力较差,不足以顺利完成每学期的体育教学任务,难以体会到体育运动的快乐,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体育课程的开展。目前,部分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这给广大体育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体能训练作为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身体协调能力、提升学生速度和耐力方面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发挥创新精神,采取有效措施,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加强体能训练指导,让体能训练课堂更行之有效。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小学体育课程的现状,探讨提升小学体育教学体能训练指导的策略与方法。
一、当前小学体育课程的现状
当前,部分学校的小学体育课堂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小学体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小学体育学期课时分配较少等。部分教师的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这些教师会强制占用体育课的时间,让学生利用体育课程的时间学习数学、语文等主要科目。这样的做法不仅会增加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还严重抑制了体育课的进一步发展。学生长期闷在教室里学习,得不到体育锻炼,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导致小学生的体质较差,小学生的天性得不到解放,不利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除此之外,由于部分师生及家长都没有认识到小学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认为小学体育并不是考试科目,因此也没有必要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1]。还有一部分学校的体育设施不健全,有一些体育设施和健身器材由于建设时间较久,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损毁问题,不仅外表不美观,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不利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更是严重阻碍了小学体育课程的进一步开展。
二、提升小学体育教学体能训练指导水平的策略与方法
(一)加大对体育课的宣传力度
要想提升小学体育课程中体能训练课堂的有效性,首先就应该加大对体育课的宣传力度,转变广大教师以及部分家长的传统观念和封建思想,让教师放下偏见,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以及大力开展体育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使教师与学生都能深刻了解到体育课的深刻内涵,认识到体育课的价值与优势。学校要拓宽宣传渠道,利用校内公共网络平台,设置相关的栏目,播放体育新闻校园广播等,让体育课的重要性深入人心。同时,小学体育教师应不断更新自身的体育教育理念,实现体育理论知识学习与运动实践之间的有效结合。
(二)增加体育游戏,做到寓教于乐
体能训练的课程单一、枯燥,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于那些体育弱势学生,听到体能训练就望而却步、畏惧不前,甚至会产生厌恶心理,不利于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小学生的日常学习本就枯燥,体育运动如果也只是乏味的理论和简单的训练,在释放学生情绪、缓解学生压力、解放学生天性方面会大打折扣。因此,要想使小学体能训练指导课堂更行之有效,就要在教学方法上多进行创新。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利用学生活泼好动爱玩的天性,将轻松的游戏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结合在一起,在保留体育项目主要特点的基础上,适当降低体育运动难度,增添娱乐性。
教师要制订适合不同学生的游戏形式和难度适宜的游戏规则,在游戏难度和趣味上一定要迎合学生的喜好,做到体育项目的趣味性和竞技性有效融合,保证既能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又能让学生体验到团队合作的快乐,进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2]。通过体育项目的趣味性和竞技性有效融合,在保留体育项目主要特点的基础上,适当降低体育运动难度,增添娱乐性。教师要走进学生,多去了解他们喜欢的事物,并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体能训练游戏,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能感受到快乐,进而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喜欢体育、热爱体育。教师还要合理制定游戏目标,并实施奖励机制,在游戏中对那些表现积极、懂得合作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可以采取给学生发放“小红花”或者糖果的形式,激励学生再接再厉,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游戏积极性,促进学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教师要贯彻“快乐体育”理念,通过在体能训练中适当增加趣味性较强的游戏,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加强师生互动,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通过“快乐体育”,让学生在体育教育中锻炼意志,帮助他们以更阳光的心态去生活,以更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并愿意为了中国的体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之间有个体差异性,因此,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能训练指导时,一定要充分了解班级里的每一名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心理特征、身体素质等方面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通过个性化的指导方案,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对于那些在体育运动上有天赋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多向他们传授方法,根据学生的体育长处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而对于那些很容易在体能训练或游戏中产生挫败感的体育弱势学生,教师就要转变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意识到适当地进行体育运动是有益的。
(四)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要有充足的耐心和饱满的爱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与理解、关心与温暖、体贴与温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体能训练和体育游戏的有序进行,才能保证学生对教师有充足的信任,才能达到师生之间的默契配合。
(五)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载体的文化。而体育文化是一种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校园体育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将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两大体系相结合,是一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文化类型。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仅能增长学生的体育知识,还有强大的育人功能,既能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又能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由此可见,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育改革的必要途径,是体育文化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想使自己的体能训练指导课堂更行之有效,就要注重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能为学生提供浓厚的校园体育氛围,能有效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热情和积极性,加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有纪律的课堂教学中,能参加有趣刺激的体育竞赛,能体验到有趣的体育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又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加强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黑板报、语音播报、体育讲座等方式,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让体育文化走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意识到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在网络互联时代下,学校还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建立校园体育网站,发布体育新闻,定期组织有趣味性的校园活动和体育赛事,吸引学生的参与热情。
(六)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要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只是扮演着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为了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小学体育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实践中调整动作、规范动作,从训练中磨炼意志,让学生亲自体验体能训练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提升學生体能训练的主观能动性。
三、结语
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体育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一味学习不仅会增添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还无法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学校要重视体育教学。小学体育教师要想提高体能训练的有效性,就要加大对体育课的宣传力度、增加体育游戏,做到寓教于乐、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注重学生主体地位。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吸引小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兴趣,提升小学生体能训练的积极性,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进而让小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其光.小学体育教学体能训练指导策略探析[J].学周刊,2020(5):145.
[2] 杨凯利.小学体育教学体能训练指导策略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2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