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送教”的“弦”内之音
—— 从几位老师“送教”想到的

2021-12-27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第二小学刘国辉

内蒙古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育家文言文教材

● 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第二小学 刘国辉

2021年初,在喀喇沁旗教育局的统一规划下,我校王明华、刘晓红和陈志颖老师,有幸被派到王爷府小学、锦山五小和小牛群小学“送教下乡”。这一教研策略已实施了多年,使很多老师得到了成长,也促进了校与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里的“送教下乡”,表层理解,即某教师到异地上课,供异地的老师观而摩之,听而研之。“送教”果真仅仅是为别人提供一节或几节公开课那么简单吗?细想,并非如此。我想,这起码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转变。

一、由“课”到“观念”的转变

以往,很多“送教”出现了被异化的情况。如,骨干教师到异地学校上一节或几节公开课,上完之后由执教者说课(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如何预设、施教的效果等),接着大家评课。评课更多的是唱赞歌,即便是提出点不足,也是隔靴搔痒。这样的活动目标性和专题性较差,起不到提升教师素质的作用,某种程度是做了无效劳动。

叶圣陶先生谈阅读教学时曾说,教学一篇篇课文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这些“例子”的学习引领学生学会阅读和写作。教学生学习语文是这样,“送教”同样也如此。就教研而言,我们提供给异地老师的仅仅是一节或几节“观赏性”的课吗?非也,传递的是理念、思想的更新和行为的转变;就学生的学而言,我们教会的仅仅是这一课吗?同样也不是,而是引领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如何通过“这样”的课堂领悟学习的真谛。

三位老师都意识到了“送教”目的所在。

首先,如何通过教材目标的落实逐步指向课程目标的实现。例如,陈志颖和刘晓红老师所执教的课文分别是——《杨氏之子》和《自相矛盾》两篇文言文。教学中虽然有明确的教材目标,落实这些教材目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把目光指向课程目标。即:虽然学生进入小学阶段曾经接触过一定篇目的短小文言文,但此时的学习目标仍然要聚焦文言文的启蒙教育。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古人写作的语言方式,了解文言文是最精粹的语言,是现代语体文的“母体”。强调文言文的学习是我们小学乃至终身学习不可忽视的语言样式,学好文言文不但能够了解语言的渊源,更能对现代语体文的学习起着“营养剂”的作用。

其次,学会“倾听”是实现教学翻转的重要手段。几位老师在“送教”时均意识到了这一点。如陈志颖老师教后反思时说,当我们真正给学生一个学习任务并倾听他们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就在教,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教。刘晓红老师领悟到,要让教学“慢”下来,应给学生足够的信任与期待,静待花开。她说:“在慢下来的课堂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专注与思考,要创设一种安静、安全、安心的环境,使学生真正步入‘真 ’学习的境地。”

第三,如何从一篇篇“例文”学习的“举一”到学会阅读的“反三”,从而落实“大语文”教育观的理念?王明华老师尤其意识到语文教材只不过是“例子”,教会这个“例子”并非是终极目标,目的是通过我们的教学,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由“模式”到提升“内功”的转变

以往,我们在组织教学骨干送教的时候,对于听课者来说,总是抱着一种神秘的心理去学习别人的一招一式,希望通过套用别人的方法或模式来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结果当然以失败告终。原因就是太过于重视别人课的“招式”,而忽视其“课”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忽视对这“课”之来源的深层叩问。例如,过去有很多人曾欣赏魏书生老师的课,并想复制他的课,但是仅仅在形式上做文章,即便有时模仿的很像,但因只是外在的像,最后只能落得个“东施效颦”。

实践证明,教学“模式”只是外在的表征,教师的“内功”才是“本钱”,如果一味地去套用别人的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势必走进死胡同。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要提高教育技巧——这首先要自己进修,付出个人的努力。”(《给教师的建议》第114页)如果没有个人的思考,再好的教学法也不会达到期望中的教学效果。我国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也反复强调,我们当然需要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 但是学习时必须要结合自己和学生的实际,绝不可生搬硬套。

根据两位教育家的观点,我们把教学中不能机械“套用的”的理由具体为三点。

其一,从教师本身来看,每个教师因受其教育程度、生活经历以及个性特长等因素的制约,即便是教学同一篇课文,所选用的教学策略也不会完全相同:有的善于从文章的“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组织教学;有的善于从标题入手、提挈全文;有的善于抓过渡句来统领全文……因此,我们肯定地说,一百个教师就会有一百种教学方法,尤其语文学科,均是以“文选”形式呈现,不像理科那样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这就决定了它的教学方式应该更加灵活多样。所以,用一种方法来定于一是不符合规律的。

其二,从教材角度来看,不同的文章因其题材和体裁不同,那么,教师在教学中所安排的教学程序、选择的教学方法肯定不同。即便是同一题材和体裁的文章,因文章不同,教师在安排教学步骤和选择教学方法上肯定也不会完全一样。

其三,从学生角度来看,由于地区、学校、班级背景不同,加之每个学生由于受先天素质、后天环境以及师友熏染等因素的影响,较大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在教学中所提出的教学要求以及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就不能完全相同。“整齐划一”的要求和教学策略是违背人的发展规律的。所以,因材施教是我们永远遵循的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

三、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变

在以往的教师培训中,免不了要征求教师的意见——希望培训什么样的内容,多数老师要求,最好不讲理论,只要教给我们怎么操作就可以了。实践证明,很多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教学成绩,但他们看不到教学中的奥妙所在,有的老师教了一辈子的书,送走了无数的学生,要问他每天周而复始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每天和最终究竟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说不清。我们只能不客气地说,这些老师在有意与无意中做着误人子弟的事。

对大多数教师来说,其实可以衡量一下,理论与实践二者究竟哪个重要?当然应该是理论。因为对于普通教师来说,每天都在教学第一线摸爬滚打,缺少的不是实践,而恰恰是理论的指导。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阅读完一位教育家的著作后,肯定会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但是,他们的著作里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怎样备课、怎样上课、怎样进行作业的留批和课内外的辅导,那么,我们从教育家的著作中得到的是什么呢?是观念的转变,是思维和方法的变化。

一位教师如果观念陈旧,就一定会导致他教育行为落后,即便是教给他一些先进的教学策略,他也不会用,或用不好。更主要的是,他们看不到教学的“窍门”所在,每天都在苦不堪言中疲于奔命。

为什么有些老师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本质性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框架,突然有一天,模糊的认识、长久的困惑在他们面前打开思路,使自己的教学产生最佳的教学情境。因此,一个有前途的教师除了有丰富的教学实践以外,必须要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积累,只有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教学研究;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技术型的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猜你喜欢

教育家文言文教材
文言文阅读专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会背与会默写
著名数学教育家熊斌荣获Erdos奖
当代著名教育家冯恩洪获聘光明教育家书院副院长